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下非圆形巷道周边应力集中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边界单元法计算无限大弹性介质中孔洞周边应力集中系数,可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采用边界元虚应力法对矩形和直墙拱顶形巷道进行了计算,得到巷道周边关键点上的应力集中系数。将计算结果与近年来国内出版的多种岩石力学专著中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些文献中所引用的部分数据仍存在较大误差,建议相关文献再版时加以更正。  相似文献   

2.
龚敏 《西部探矿工程》2014,(4):139-140,144
在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中,人为边界条件的引入会产生人为边界反射,对波场模拟产生严重的干扰。目前人们广泛运用吸收边界条件来解决边界问题。主要介绍了一种最佳吸收边界条件,用寻优方法计算出最佳吸收边界系数,由最佳系数构成吸收边界条件,并给出了在该边界条件下各种入射角的边界反射系数分析。通过有限差分波场正演计算表明最佳吸收边界条件对入射波有很好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3.
神东矿区超大工作面开采对环境影响剧烈。针对超大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陷参数精确取值的问题,根据研究区地质采矿条件设计了4个因素、5个水平正交数值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工作面参数对沉陷参数的影响规律,并给出适合现场条件的概率积分法预测参数。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并结合由正交设计得到的25个模拟试验方案,计算模型地表的移动变形数据和沉陷参数,包括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和走向边界角。用方差分析法提取对沉陷参数影响显著的工作面参数,发现下沉系数受工作面倾向长度影响显著,水平移动系数受采厚和工作面推进距离影响显著,边界角受采厚影响显著。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了由工作面参数计算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的公式。在研究区地质采矿条件下,这两个系数应分别取0.532、0.266,输入沉陷预测软件计算的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研究可为类似条件下矿区超大工作面地表沉陷预计参数精确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回采工作面围岩散热的无因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秦跃平  曲方 《煤炭学报》1998,23(1):62-66
根据回采工作面移动边界的特点,建立了动坐标下的围岩导热微分方程,研究了该方程的无因次形式;在大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煤岩平均热物理参数的计算式;给出了回采工作面围岩不稳定换热准数随各无因次参数的变化曲线和不稳定换热系数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5.
鞍千矿排石(土)场形成的坡体与一般的边坡不同,坡体形态复杂,碎石与土混杂,且分布不均匀,土体的参数重度、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在空间上变异较大,并且坡体有软弱层面存在。通过实验、现场统计等方式研究这些参数,发现它们基本满足正态分布,并给出了概率统计特性和概率分布。用Bishop方法分别计算3类稳定系数,既无条件最小稳定系数、滑动块体达到一定规模的最小稳定系数(危害性大)和滑动面通过软弱面的稳定系数,通过蒙特卡洛法得到了这些稳定系数的概率分布。分别计算了排石(土)场有代表性3个剖面的3个类型稳定系数的概率分布函数,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并给出了预警等级。  相似文献   

6.
老采空区上方建筑物地基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老采空区上方建大型建筑物所引起的地基稳定性问题是目前一些矿区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系统、全面地分析地基的稳定性,以厚度为权地层进行理想化,对采空区上覆岩体进行了概化处理,给出了不同岩体组合的概化模型。针对三带岩体的破坏程度不同,给出了相应的岩体力学参数的修正系数,并进一步讨论了有限元模型的选取、边界及边界条件的确定原则。实例表明推荐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煤层气井注入/压降试井解释中参数的选取对渗透率、表皮系数、调查半径及边界距离等结果造成多解,作者根据多年的实测经验,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研究,并结合典型实测曲线分析,提出了水粘度、孔隙度、综合压缩系数、流体地层体积系数等参数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试井分析过程中,合理的选择这些参数,有利于避免解释多解,能更准确、更实际地评价煤储层。  相似文献   

8.
换热边界下变物性梯度功能材料板稳态热传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法分析了由ZrO2和Ti-6Al-4V组成的变物性梯度功能材料板在对流换热边界条件下的非线性稳态热传导问题,检验了方法的正确性,给出了对流换热边界下的稳态温度场分布,并与不考虑变物性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精确计算稳态温度场分布时,变物性是影响梯度功能材料板的稳态温度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材料组分的分布形状系数M、环境介质温度、对流换热系数和孔隙度P的变化对变物性梯度功能材料板的稳态温度场分布均有明显的影响。此结果为材料设计和进一步的热应力分析提供了准确的计算依据。图7,参6。  相似文献   

9.
等截面单桩抗拔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坑中对等截面单桩进行了抗拔静载试验,在桩身设置应变式钢筋计,成功测得桩身各截面的应变数据。分析试验所得数据,对试验抗拔桩抗拔系数的取值、侧摩阻力的发挥、混凝土桩身的开裂等进行了探讨,相应给出了抗拔桩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桩基中垂直入射在两不同波阻抗介质界面上应力波的边界效应,以及桩基质量问题引起的各种边界效应。对于桩基无损检测的数据解释有相当益处。  相似文献   

1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用概率积分法预计地表移动和变形最大值,相关的预计参数有:下沉系数q、主要影响角正切tgβ和水平移动系数b.在预计参数在无实测值时,可采用岩性综合评价系数P.论文在无地表沉陷实测数据时利用P系数(岩性综合评价指数)给出了预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对陕西神木县某新建矿井一工作面进行了地表最大变形预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二氧化硅、氧化铝和金红石的表面电荷,电动电位和表面电导系数与1—1型电解质溶液浓度和pH的函数关系。根据斯特恩(Stern)方程式从等电点及零电点计算了定位离子和特性吸附离子的吸附位,并进行了热力学说明。从表面电导系数和电荷数据估算了双电层中离子的平均迁移率。这些结果给出了关于氧化物-电解质界面的实际结构和凝胶体层概念的一些知识。  相似文献   

13.
应用边界元法计算齿轮受载变形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微机上用边界无法对齿轮的受载变形进行分析、研究,简述了用边界元法求解齿轮变形问题的过程,给出了计算实例,并与有限无法及实验法进行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4.
任意广角声波方程逆时偏移的吸收边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二维任意广角单程声波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的吸收边界条件。底边界处波场值的计算采用内层网格的波场延拓算法实现,顶边界处采用虚网格加刚性边界条件来消除边界反射,对于左右边界,文中给出了波场计算方法,并推导了该边界条件逆时延拓的有限差分格式。均匀介质中的脉冲响应试验表明,只需要边界处镶边3层即可有效吸收入射到截断边界的外行波,消除边界反射。Marmousi模型的偏移处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昌宁  龚晓南 《矿冶工程》2002,22(2):37-39,44
从影响矿岩散体的非均匀度的三个要因素(粒径离散系数,空间分布离散系数和孔隙分布离散系数)出发,研究了崩落矿岩散体的非均匀度,给出了粒径离散系数Kf,空间分布离散系数Ks以及孔隙分布离散系数Km的定义和表达式,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决策得出Kf,Ks,Km与散体非均匀度K有K=0.5855Kf 0.1125K, 0.3020Km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巴仁扎拉格铀-铌矿床为例,分析了Th放射性干扰测井解译结果的原因,探讨了Th干扰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依据赋矿岩体的蚀变特征及矿体埋深讨论了Th干扰修正系数的分布特征。该系数的取得可为内蒙古巴仁扎拉格铀-铌矿床放射性测井数据修正、矿体边界划分、铀矿资源量计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连拱隧道开挖复杂性特点,确定了连拱隧道的位移释放系数,并由实测位移数据得出了连拱隧道开挖时空效应规律。利用神经网络的特点建立了连拱隧道位移释放系数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利用安徽芜湖某连拱隧道实测数据训练连拱隧道的位移释放系数模型,将由神经网络位移释放系数模型得出的位移释放系数与通过实测数据得出的位移释放系数相比,证明了利用神经网络预测位移释放系数的有效性,从而对工程的设计、施工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液压支架立柱的冲击模型,通过推算液压支架立柱等效刚度,应用能量法分析推导了液压支架立柱冲击动载荷系数的表达式,进而计算了不同立柱的等效刚度和动载荷系数,从而可以求得冲击过程对地基基础的最大作用力,为立柱冲击试验台的配套地基基础提供边界载荷数据,也为进一步研究立柱抗冲击性能奠定基础。因此,立柱冲击动载荷系数分析对于后续的立柱抗冲击性能分析和冲击试验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灌注桩充盈系数及其直方图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钻孔灌注桩现场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充盈系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应用微机计算分段充盈系数,作直方图的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液压支架立柱的冲击模型,通过推算液压支架立柱等效刚度,应用能量法分析推导了液压支架立柱冲击动载荷系数的表达式,进而计算了不同立柱的等效刚度和动载荷系数,从而可以求得冲击过程对地基基础的最大作用力,为立柱冲击试验台的配套地基基础提供边界载荷数据,也为进一步研究立柱抗冲击性能以及冲击试验台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