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俊国 《铸锻热》1997,(2):16-20
分析比较各种冷却介质的优缺点,选用NQ-A水溶性淬火液。应用计算机测试了锚环各个部位的冷却速度,叠绘在CCT曲线上,判定各部位的淬火效果,并与该材料的各种临界冷却速度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找出了锚环的最佳淬火冷却规范。  相似文献   

2.
真空淬火炉与真空诊碳炉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真空热处理设备。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种类繁多,但今后还应进一步解决哪些问题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1真空淬火炉真空淬火工艺中的加热技术与淬火冷却技术相比,真空淬火冷却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淬火冷却中的表面污染问题,淬火冷却速度和冷却速度的控制问题。几十年来真空淬火炉结构的重大变化,低压气冷真空炉、油冷淬火真空护、高压气淬真空炉的相继出现,几乎都是围绕着淬火冷却技术而改变。真空淬火冷却技术和一般淬火冷却技术一样,是沿着没液淬火,由射淬火两个方面发展的。1.工没法…  相似文献   

3.
对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自来水淬火时工件容易淬裂、硬度不均且畸变大等现象,列出了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一是低温冷却速度太快,二是冷却特性对水温变化太敏感。分析了自来水第二大缺点引起淬火硬度不均和畸变的原因。通过与气态介质的对比,指出了液态淬火介质共同的两类缺点:一是任何确定的液态介质,其冷却速度的可调节范围都很有限,以致同一个车间必须配备普通淬火油、中速淬火油和高速淬火油,才能满足不同工件的需要;二是工件从蒸汽膜阶段到沸腾阶段期间,冷却速度突然增大,可能引起较大的淬火畸变。提供了克服液态淬火介质第二类缺点的七类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淬火介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几种淬火介质的基础上 ,选用冷却速度与淬火油低温冷却速度相近的FEROQUENCH2 0 0 0淬火液 (以下简称F2 0 0 0 ) ,能够满足 4 0Cr,4 2CrMo等国产材料曲轴毛坯调质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要求 ,该淬火液无公害、安全可靠 ,消除了火灾隐患及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淬火剂的搅拌直接影响钢的淬火冷却效果。搅拌可使冷却速度加快,也使冷却均匀,从而减少变形,提高淬火件质量。1搅拌方式的选择搅拌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好的搅拌器能提高零件淬火冷却的均匀性及冷却速度,并节约能源。搅拌器的合理选择和布置,决定着搅拌冷却介质的流...  相似文献   

6.
水基淬火液用于汽车轴管零件的淬火冷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几种淬火液的基础上 ,选用冷却速度与快速淬火油相近的FEROQUENCH 2 0 0 0淬火液用于轴管淬火冷却 ,淬火后的轴管彻底消除了淬火裂纹 ,而且改善该零件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水剂淬火液的使用温度对淬火件的冷却速度极为敏感 ,一般在超过 5 0~ 60℃时 ,明显变差 ,以致严重降低钢材的淬硬性及淬透性。尤其是在大批量连续生产中 ,如何降低淬火液的温升 ,是确保淬火零件质量稳定一致的关键。为降低其温升 ,都要采用循环冷却淬火液的方法。传统方法是采用单管式冷却器 (图 1)、套管式冷却器(图 2 )、列管式冷却器 (图 3)等形式。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冷却与被冷却介质均为液体 ,通过管壁进行传导式热交换。本文介绍的是一种风冷塔流式冷却装置 ,使热的淬火液与冷的空气直接接触 (中间没有任何金属壁隔离 ) ,进行对流式热…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F2000淬火液的优缺点,采用热处理虚拟模拟仪,测定了F2000淬火液、水和N32机械油的冷却特性曲线。论述了搅拌速度和搅拌方式对F2000淬火液冷却性能的影响,介绍了F2000淬火剂的配制,浓度和温度的控制、搅拌,应用范围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升高,F2000淬火液的冷却性能逐渐减弱;随着温度的升高,F2000淬火液的冷却性能也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
零件快速可控地冷却,对于许多金属获得最佳力学性能是很重要的,这需要通过对淬火剂的搅拌或强制循环来缩短冷却时间。如果没有搅拌,淬火液自然热交换和蒸发会限制零件表面上通过液膜边界层的传热速率。在这种情况下,变列淬火剂的温度对冷速只有很小的影响。搅拌程度的加强,大大减少了液膜边界层中热流的阻力。淬火系统的搅拌可用机械方式使零件移动通过淬火槽,或淬火液再循环流动,或机械地引起液体搅拌/循环。冷速的控制是很  相似文献   

10.
张克俭 《热处理》2014,(6):38-46
用标准探棒检测出的油或者水的冷却速度曲线既不能反映探棒表面的冷却情况,也不能用来推测工件表面的冷却过程。因此,应直接观测工件的冷却过程。淬火冷却过程的直接观测和研究发现,除了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和工件某部位的有效厚度之外,不同工件表面蒸气膜内气体的流动状况和工件表面从蒸气膜向沸腾冷却方式转型的次序,对工件表面的冷却速度和整个工件的冷却均匀性都有很大影响。业已揭示了后两种新因素影响工件冷却速度和冷却均匀性的基本规律,从而可以在淬火冷却过程中对同一工件表面的不同部位的冷却速度分别加以控制,这种控制技术被称为精细淬火冷却技术。  相似文献   

11.
淬火过程的冷却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说明了淬火过程的冷却机理,提示了淬火剂、浴温、浓度与表面润湿时金属的物理性能、冷却速度、热传导系数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同时也探讨了冷却速度的测量,有表面润湿过程的特征表面润湿对于热传导、时间-温度关系及硬度的影响。为优化淬火工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喷液淬火的应用新疆十月(集团)公司热处理分厂(乌鲁木齐830000)何均安陈瑞忠喷液淬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淬火冷却方法。这里介绍一些除高、中频感应加热淬火之外,采用喷液淬火的例子,供同行参考。1圆柱形零件的喷液淬火(1)轧辊45钢165×250mm轧...  相似文献   

13.
刘波 《热加工工艺》2008,37(6):69-72
研究了AS7G03合金在聚醚、纤维素、70~80℃热水和25~30℃室温冷水介质中淬火冷却对合金的变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淬火引起的变形最小,其次是聚醚介质、纤维素介质和室温冷水;聚醚和纤维素介质淬火相对水淬而言对力学性能无不利影响.淬火冷却速度对亚稳相的析出速度有一定的影响.淬火冷却速度越快.亚稳相析出速度越慢,使合金达到最佳时效状态的时间就更长.  相似文献   

14.
双介质淬火是钢件淬火重要方法之一,在双介质淬火中从一种介质中冷却转至另一种介质冷却的适当时刻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根据现有淬火介质冷却速度特性曲线,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换热系数h,从而计算出冷却过程的时间,为完善和发展双介质淬火工艺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钢淬火时,冷却剂的冷却性能对淬火效果有重大影响,一般为了得到高的硬度必须快速冷却。为此,通常是向矿物油系冷却剂(淬火油)中加入提高冷却性能的添加剂。提高冷却性能添加剂的效果,在于比单独用矿物油时更早地进入冷却速度最大的沸腾冷却期。其本质在于淬火油的沸腾特性的改性。  相似文献   

16.
张克俭 《热处理》2004,19(4):56-61
对于生产现场来说,油的好坏,第一步看是否选对了油的类型。一般情况下,淬火油按使用的温度范围分成冷油和热油。80℃以下较冷的油的冷却速度一般比热油要快。在冷油中,又根据油的冷却速度高低分成快速淬火油和中快速淬火油。油的冷却速度越快,其粘度一般更低,闪点相应也越低。热油的粘度和闪点较高。根据所处理工件的材质、大小和热处理要求,该选择冷却速度快的冷油的,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由铁基粉末冶金制造的汽车链轮在感应淬火时开裂,采用UCONA型水溶性聚合物作为淬火介质。结果表明,UCONA型淬火介质在喷射冷却时不但不产生泡沫,还可以通过对介质浓度的调整,保证淬火介质在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低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冷却速度,又能显著减缓淬火介质在200~300℃范围内的冷却速度。在链轮硬度与有效硬化层深度达到技术要求的情况下,UCONA型水溶性淬火介质使铁基粉末冶金链轮感应淬火冷却时的应力降到最小,从而把淬火开裂比例控制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8.
65Mn钢CCT曲线及圆锯片淬火工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全自动相变测定仪测定了圆锯片常用65Mn钢的连续冷却转为曲线,研究了不同连续冷却速度下得到的组织,为合理制订圆锯片的淬火工艺提供了依据,得到了最佳淬火工艺曲线。  相似文献   

19.
水溶性淬火介质的搅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MH淬火介质是一种无毒、无臭、不燃烧、无污染的新型水溶性淬火介质[1],具有冷却速度可调,使用温度范围较宽和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本文旨在研究搅拌因素对该介质冷却特性的影响,从而为其在热处理生产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1搅拌的作用对水溶性淬火介质来说,搅拌的作用很重要。高聚合物水溶性淬火介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与灼热工件的反复作用,会使其中的高聚合物发生分解,从而使淬火介质变质。搅拌可增加淬火工件周围介质的循环,降低温度,从而减缓分解变质,维持介质稳定的冷却特性,所以搅拌可起抗老化的作用。2搅拌速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热处理中可能产生的变形进行了定义。随后对影响工程用钢零件淬火变形的诸因素进行了综合阐述。对以下因素对变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考察:淬火液种类(淬火油或聚合物淬火液)、淬火冷却特性、工作温度、搅拌方法的强度、淬火系统设计等。文中通过实例,对通过有效的选择、控制淬火介质以控制变形的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