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金代食盐产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代有海盐产地29处、池盐产地9处、土盐产地13处、井盐产地1处(以县计),总计52处。金代食盐产地以海盐产地为主,海盐生产在全国盐业生产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就北京路、中都路、河北东路、山东东路来说,仅史籍明确记载从事海盐生产的盐场就有24个、务2个。与辽代、北宋时期这些地区的海盐产地相比,增加较多。可见,金代对于北方食盐产地的开发也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来看,先秦时期我国至少已经有了海盐、池盐、井盐、崖盐四个盐种的食盐生产。海盐产地有青州、幽州、吴国、越国、闽越等5处;池盐产地有安邑盐池、羌塘、哈姜盐池、茶卡盐池、凉州青盐池等5处;井盐产地有巫载国、巴国、蜀国3处;崖盐产地有凉州盐山1处。这是先秦时期食盐产地分布概况。先秦时期食盐产地的分布为秦汉以后食盐产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盐业史研究》1998,(4):F003-F003
专题研究 宋代食盐政策的历史变迁 郭正忠】一3 汉唐问河东地区的盐业 薜端洚l一14 汉代盐制特点述评 罗庆康1—20 清代户部的盐政职能 ——清代盐业管理研究之二 陈 锋2—3 略论清政府对盐商的控制与利用 刘德仁薜培2—23、3—21 明代的开中制 张丽剑2—37 论宋代卓简井的卓越成就 钟长永3—3 先秦时期山东的盐业 吕世忠3—1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井盐生产 吉成名3—29 明清时期扬州盐商与封建政府关系 朱宗宙4—3 江西食盐销售史述略 郑建明4一17 春秋齐旧与两汉盐制比较研究 罗庆康4—34盐业与文化 再论盐文化 曾凡英1—24 西秦会馆戏雕三辩…  相似文献   

4.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峡地区井盐业由于战争与移民的推动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促进了该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达,从峡江流域城镇建设与变迁的状况即可窥知这一点。从文化视角看,由战争所导致的连续不断的移民活动反而使中原、荆楚、巴蜀三大文化在该地区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大碰撞、大融合,其中,盐业经济则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井盐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力地和盐井数量的增加。虽然生产技术和每口盐井的日产量没有明显的改观,但产盐总量仍有较大增长。有的地方井盐已经能够自给,甚至还可以供应附近郡县。这一时期井盐生产取得较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历朝政府的重视和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五代十国盐业生产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许多盐池、盐井被迫废弃,食盐产地明显减少。尽管如此,仍然有这样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特点:主要食盐产地生产规模依旧;许多原有的食盐产地得以保留下来,某些地区产地甚至有所扩大;出现了一些新的食盐产地。此外,史籍记载很可能存在遗漏现象。  相似文献   

7.
协调商业供销流通渠道促进碘盐销售云南省盐业总公司周纯善关键词:盐业运销,食盐专营云南省有17个地州市,124个县(市)。全省固定人口3900万人,流动人口约300万人。现行的盐业运销机构是根据盐矿的生产布局,按经济区划组建的,产地分(支)公司6个,销...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装女性化主要表现在妆容、服饰和身体姿态3个方面,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主要的男装女性化的表现。研究有利于人们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等级制度、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状态、统治阶级和士族阶级的意识行为等。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海盐生产仍以置灶煮盐为主,但吴郡等地已经出现盐田,交州也已掌握海水浓缩技术。在海盐生产技术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要变化。某些地区海盐生产仍处于原始阶段。  相似文献   

10.
历史时期,湖南食盐产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放前后变化尤为突出。在传统手工业生产阶段,湖南从事井盐生产和膏盐生产,井盐产地有湘阴、湘乡、澧州、东安四处,膏盐产地有湘潭、浏阳、湘乡、溆浦、衡阳等;井盐产量极少,由于得不偿失,被迫停产;膏盐产量较多,但是价高、质劣,也不得不停产;湖南食盐供应基本上依赖外省。20世纪70年代,湖南利用现代钻井技术开采井矿盐,采用真空蒸发法生产精盐,很快建成了湘澧、湘衡两大盐矿,产量迅速提高,质量也有很大的改善。90年代,湖南盐业生产不仅解决了本省人民的吃盐问题,而且销往省外,甚至出口。在湖南食盐产地变迁过程中,采卤技术起了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广东的香山场和福建的浔美场都是重要的产盐区。明初香山、浔美两场都较为一致地遵循朝廷的盐场管理制度,但因所处地方不同,在地理环境和区域社会变迁进程中逐渐呈现不同的发展脉络。尤其在明中期以后,两场经历了不同的变革,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盐场组织结构和发展趋势,最终兴衰不一。本文表明,盐场的管理制度和组织的变迁除了与王朝制度相关外,还与地方的地理环境、社会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元末明初的广东是一个乡豪所支配的社会。乡豪势力所支配的格局与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的分布密不可分。《庐江郡何氏家记》以何真家族的事迹为线索,详细地再现了元末明初广东乡豪势力崛起直至衰落的历史过程。元末广东群雄竞起,东莞境内势力最强的乡豪们占据了四大盐场和盐栅,他们不仅控制食盐生产和运销,也控制这些地区的盐民。何真的崛起,与控制东莞、惠州地区的盐场密不可分。宋元时期乡豪控制盐场社会的现象,提示我们需要谨慎对待中国历史上王朝统治下的食盐专卖制度。就广东而言,宋元食盐专卖制度似与明代以后的食盐专卖制度有所不同,无论是盐民的管理,还是食盐的运销,宋元时期官府力量显然并没有完全渗透到盐场社会,乡豪势力是盐场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陵井考述     
陵井相传为汉代张道陵开凿,是古代著名的大口盐井,兴盛于唐宋。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井盐业的繁荣和道教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陵井监是陵井的主要管理机构,设立于五代和宋初,初期与陵州并存。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陵州入陵井监。政和三年(1113),陵井监更名为仙井监。南宋隆兴元年(1163),仙井监并入隆州。  相似文献   

14.
宁波因其濒临东海,海涂和海水资源丰富,发展海盐生产条件优越,盐业生产源远流长。宁波海盐生产始于春秋时期,唐代已发展成为当时主要的海盐产区,五代十国时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因之构筑起了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盐业生产组织和税收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江苏沿海滩地淤涨明显,对两淮盐业产生了深刻影响。滩地面积增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淮盐发展。宋元至清末,淮南盐场长期沿用摊灰淋卤煎盐法,是两淮盐产的重心,并于清中叶达到历史高峰。清末淮北盐场大规模采用泥池结晶法,发展迅速,淮南盐业逐渐衰落,在废灶兴垦浪潮中为淮北盐场陕速取代,长期以来两淮盐场南重北轻的格局出现逆转。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以"明清淮盐经营与徽商"为典型,同西欧的情况相比较可看出:西欧虽在中世纪以后由封建社会演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却仍属于自然经济社会的范畴。它是在产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由自然经济社会向商品经济社会过渡的。西欧在产业革命以前,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而出现的银行、汇兑、复式簿记、股票、海事法庭等技术性措施,可被看作是那里商品经济社会萌芽的表现(导致当年西欧信贷技术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是那里的东西方贸易不平衡,出现贵金属货币严重短缺的现象)。中国在明清时期也有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些技术性措施,它们也同样是中国商品经济社会的萌芽。为便于做中西萌芽的比较,本文以"明清淮盐经营与徽商"为典型,提出九个方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川盐与林产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川盐产量增长,盐场对林产的需求量大增,对森林资源的耗费极大,并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就其原因,除却盐业生产需求刺激外,和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制盐产业快速发展,原盐产量持续增长,已经是全球制盐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国家。其中,井矿盐工业发展尤为突出,几乎占据国内盐业的半壁江山。根据目前整个盐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井矿盐生产规模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制约产业升级的结构性矛盾。"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经验就井矿盐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做了初步分析,指出了盐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某些不确定因素以及行业内部应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并对我国井矿盐工业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盐业是政府控制下的经济活动。政府动员社会资源对盐路的开拓,也为民间开展商业活动准备了交通条件。长芦盐路形成于明清时代,《长芦盐法志》的记载较系统,说明那时的盐路运输网十分完备。长芦盐路整合了一个覆盖整个直隶和部分河南地区的水路运输网,这个运输网在天津开埠以后大放光彩,即使在铁路网形成后,依然承担着很大的运输量,成为近代天津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现存的元杂剧所蕴藏的盐文化主要停蓄在作品的话语层面,只有《窦娥冤》、《灰阑记》的"盐"关目对剧情产生了重要影响。宋元南戏的《张协状元》、《琵琶记》、《荆钗记》有少量的"盐"关目。明代戏曲作品则较多地直接描绘了各种盐业活动,对明代盐官、盐商、盐区士人及盐业历史人物都有反映,"盐"成了相关剧作剧情发展的重要关目。《香囊怨》是一部少见的以盐商为主角的剧作。元明清三代戏曲的代表作,其内容都直接与"盐"有关,"盐"对中国传统戏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