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迪生 《微电脑世界》2005,(3):152-152
突然间发现,身边的人们似乎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入了数码时代,出去游玩,随处都是数码相机。看看自己古老的胶卷相机,真是有点羞于出手。而别人看我的眼神,也让我自己好像是从上个世纪钻出来似的。于是在岁末年初,我下定决心要为自己添置一台数码相机,赶上潮流。  相似文献   

2.
偶耦 《电脑》2002,(8):50-51
进入数字生活的最直接体验莫过于数码摄影,拿着数码相机走到哪拍到哪,即拍即看,满意的留下,不满意的删去重拍。既不浪费金钱,也不浪费表情,更不浪费时间。这些都是传统胶卷相机摄影所做不到的。试想,你去外地甚至国外旅游,谋杀了十几筒胶卷回来,兴高采烈地拿去冲印,结果有一半不理想,颓丧之情实在难受。有了数码相机,这些情况就不会发生了。在数字时代,学习摄影。真是轻而易举的事,过去用金钱堆砌的摄影和暗房经验,今天用数码相机和电脑变得唾手可得了。数码相机虽然易学易用,但是要选购一部适合自己使用的数码相机还是要花…  相似文献   

3.
《数码摄影》2010,(7):114-117
自2006年起,一种全新的数码相机出现在了市场上:旅行大变焦数码相机。与传统的类单反设计的长焦相机相比,这类相机虽然在操控性上有所妥协,但在拥有较大的焦距范围时,还能保持和卡片式数码相机接近的体积。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数码相机的携带性,让旅行外出时更加轻松。在进入2010年后,各大厂商都更加看重旅行大变焦数码相机这一市场,相继推出了多款产品。作为老牌的影像器材生产厂商,尼康公司也在2月份发布了旗下首款旅行大变焦数码相机COOLPIX S8000。  相似文献   

4.
历史车轮驶进2002年,数码相机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一年。从第一架数码相机出现到现在的百家争鸣,不过短短几年时间,数码相机已经开始从价格贵不可攀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下面我们就与你一起探讨一些关于数码相机选购的基本方法,让我们一起进入家用数码相机的世界。数码相机的品质和档次基本是根据以下几项参数的不同而划分的。一、CCDCCD是数码相机的灵魂,它的  相似文献   

5.
《微型计算机》2004,(10):32-32
随着数码相机已大量进入普通家庭.我们对数码相机伴侣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的数码相机伴侣已经一改单纯使用硬盘存储的方式,出现了部分可以直接使用光盘备份数码相机存储卡的产品。驰能随e刻就是这样一台外置式COMBO刻录机,与普通刻  相似文献   

6.
胖马 《数码时代》2005,(4):18-29
De的这次尝试性改版大家都知道的了(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前面的责编小记),这篇每月的大型导购专题就是此次改版的核心内容,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由于最近数码相机的新品比较多,所以就先在数码相机这一块入手。本次导购包罗了市面上14个主流的数码相机品牌,一共23款数码相机,从轻巧便携到专业单反兼容并包,互补不足,全都是胖马精心为大家挑选的,希望大家喜欢。  相似文献   

7.
张健浪 《个人电脑》2004,10(11):193-199
随着价格的不断平民化.昔日谓之贵族产品的数码相机今日早已成为消费者手中的拍摄利器.拥有一部或者更多数码相机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而这股数码风潮也是越吹越旺.市场始终处于高速成长状态.各个数码相机厂商都以最大限度投入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并将新技术快速应用在新一代产品上。我们可以看到.进入2004年后.数码相机新品层出不穷.各类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再者.除了几家该领域内的传统厂商外.大量新兴的厂商也携带自己的看家技术强势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刺激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市场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相似文献   

8.
记得在很早,一本杂志以行业发展的角度讨论谁最有资格成为数码相机杀手的话题——谁能够取代数码相机成为大众影像消费市场的主力:90年代末扫描仪正当崛起时,国内有厂商家齐呼要让扫描仪进入千家万户,眼看市场一片大好,不料数码相机像素成倍攀升,风头大盖,导致扫描仪市场黯然销魂,2000年左右,照片打印机又跃跃欲试,仍败退城池之下,DV的渐进式发展并没有妨碍人们对DC的极度热情,反倒使自己陷入既有DC何须DV的尴尬境地…DV、扫描仪、照片打印机、拍照手机、摄像头…人们目前能google出的所有与影像有关的产品都无法撼动数码相机长达5年的市场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生活的普及.数码相机开始大踏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但是如何选择一款如意的数码相机呢?以下是笔者在购机中总结的一些小经验,今整理如下.供君购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电脑自做》2003,(10):25-26
今年数码相机的销量成惊人的数字上涨.预计年底总销量将达1000万台以上,所以各个传统数码相机厂商都竭尽全力的生产,一些传统PC配件厂商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这个市场。激烈的竞争导致了价格下降和性能上升.使本来就一触即发的数码相机市场争夺战.一下子爆发了出来。这里提到的性能上升,其实包含很多方面.但是有量度的参数往往更受人关注.其中像素数就是最直接的一个参数,也是大部分人都关注的重点之一。现在数码相机的主流像素数已经上升到了300万左右,而500万以上的产品也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1.
数码相机作为一种时尚计算机外设,以其强大的功能、方便的使用和越来越接近普通相机的拍摄效果,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而数码相机中的光电转换系统(图像传感器)是数码相机的最基本的组成部份,同时它也是决定数码相机品质的重要因素,但它的结构与原理你知道吗?数码相机中的图像传感器又称影像传感器蔌光电传感器,其作用是将接收到的光(图像)信号转变为模拟电信号。目前数码相机使用的图像传感器占主导地位的CCD和新开发的DMOS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许多数码相机用户都忽略了说明书上注明的“数码相机是一种精巧,易损坏的光学装置”。几乎没有人会阅读说明书后面的使用说明:“警告用户不要在雨天,烟雾,结冻的天气里或爆炸空气中使用相机。”数码相机厂商都非常希望用户能在一种理想环境下使用数码相机,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冷,更不能掉落在坚硬表面上。本文要讲述的就是如何在拍摄精彩照片的同时保护好你的相机。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可以说是三防数码相机年,因为有众多厂商都推出了具有防水、防尘和防摔的三防数码相机,如佳能、奥林巴斯、富士、宾得、松下和三洋等等而在2009年年底.卡西欧公司又为火热的三防数码相机市场添了一把绝对算得上震撼的干柴,体形轻薄的Exilim EX-G1数码相机可以说是数码相机上的“三防俏佳人”。  相似文献   

14.
眼看就要到年末,圣诞节、元旦、春节,节假日一个接一个到来,大家出游、走亲访友都需要一台轻巧方便的数码相机来随身拍摄。如今1200万像素DC已经进入家用领域,成为年末数码相机的市场热点。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新产品     
《程序员》2001,(9)
数码产品正在进入家庭,数码相机与数码摄像机你可能都想要,但两样同时添置对你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松下在这次CeBIT展会上展出的NV-EX21EN就将数码相机与摄像机合二为一。如图所示,现在的装配是一台数码相机,你只需将其底部取下换上右面的底座,它就变为一台数码摄像机了。该产品将会很快在市面上销售,相信会受到较多用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绿草 《电脑》2004,(11):93-95
在当前的数码相机市场上,除了专业新闻记者和摄影师所钟爱的单反数码相机和普通家庭用户青睐的时尚型数码相机以外,各大具有实力的数码相机厂商还都有着一大批号称消费级旗舰产品的准专业数码相机。如索尼的F717、F828,富士的S7000、奥林巴斯的C-8080、佳能的G系列等等,它们一向都是摄影爱好者所追逐的对象。在价格上,它们比专业的单反数码相机便宜一些,但相对于同像素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科技的发展 ,给人们带来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 ,科技以人为本 ,科技重在应用 ,科技不再是一堆冷冰冰的机器 ,令人高不可攀 .迅捷、方便、充满人性化的产品已越来越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领域。数码相机--这一曾让人望而却步的东西,已更多的进入了普通家庭、办公场所。拥有一台好的数码相机,已成为一种时尚被广泛的传播开来。而如何更好的使用却为很多用户所困惑。以下的内容将从几个方面向您介绍数码相机的日常使用和维护: 1、全面了解相机性能;要想用好数码相机,首先要了解数码相机的各项性能,只有在完全掌握数码相机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18.
《家庭电脑世界》2004,(1):64-66
人们都说2003年是数码相机的购买年,随着数码相机价格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购买数码相机。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身旁的人们都已经举起数码相机进行拍摄了。数码相机的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拍摄像素在不断地增加,功能在不断地完善,可是人们使用数码相机的意识却没有跟上,大家还是墨守成规地认为数码相  相似文献   

19.
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可以说任何人都需要,但在同一时期,数码相机的价格往往随分辨率的提高而成正比地上升,又制约了人们对高分辨率数码相机的需求,因此选购者要在分辨率与价格之间寻求一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20.
《数码精品世界》2010,(8):72-75
我们了解一款数码相机的时候,往往总是关心像素、镜头参数等技术方面的信息,仿佛只有这些才能说明一个相机的价值,然而在这些基本性能之外,数码相机还有很多有趣的设计,如果忽略了它们,数码相机的很多乐趣都无法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