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邝海 《电源技术》2017,(11):1671-1673
分析了目前钙钛矿太阳电池具备的优点、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和方向。提出了提高稳定性、降低成本、选择合适材料和优化工艺是促进钙钛矿太阳电池发展和商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The deep-level traps induced by charged defects at the grain boundaries (GBs) of polycrystalline organic–inorganic halide perovskite (OIHP) films serve as major...  相似文献   

3.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光稳定性、热稳定性较差,且传统的电子传输层 TiO2需要高温制备,不利于制备柔性较好的电池器件。基于 SCAPS 设计以 CsPbI3为吸收层的全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其结构为:FTO/ETL/CsPbI3spiro-OMeTAD/Au。分别以 TiO2、CdS 及 IGZO 作为电子传输层进行分析,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可知,IGZO 作为电子传输层可获得更好的性能。探讨了CsPbI3吸收层厚度、缺陷态密度、掺杂浓度以及IGZO 厚度和掺杂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当 CsPbI3吸收层厚度为 600 nm,缺陷态密度为 1010cm-3,掺杂浓度为 1019cm-3,而 IGZO 厚度和掺杂浓度分别为 30 nm 和 1021cm-3时,电池输出特性为:Voc=1.56 V,J  相似文献   

4.
Grain boundaries in organic–inorganic halid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 have been found to be detrimental to the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of devices. Here, w...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新型碳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s)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在TiO2光电极中加入多层碳纳米管(MWCNTs)不仅能增加电子寿命,提高电池转换效率,还能减少电极裂纹,增加电极的机械强度;用碳纳米粉或碳纳米管替代Pt作为对电极能降低电池制作成本,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活性,提高电池转换效率,与其他材料复合还能增加电池机械性能和环境的稳定性。综述了材料的制备工艺和MWCNTs加入比例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及单层碳纳米管(SWCNT)和Ag复合作为对电极的性能。总之,新型碳材料由于其诸多的优点是应用在DSSCs中理想的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6.
徐国亮  韩婷 《电源技术》2021,45(3):410-413
钙钛矿太阳电池是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效率高、制备简单的特点.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适用于各种形貌基底,在可穿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梳理了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相关专利申请,从柔性化方式和改善电池稳定性的角度,对该领域的重点专利技术进行分类和总结,有助于了解其专利技术发展路线,对未来确定研究方向和进行专利布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S144TFSI与S221I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室温离子液体,其高沸点,不易挥发等优点使其能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测定了不同膜厚的TiO2光电极.不同体积比的S144TFSI与S221I组成的电解质体系以及添加剂TBP与LiI的加入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制取10 um左右厚度的TiO2电极.选取S144TFSI与S221I体积比为1:1的电解质,加入0.5 mol/L的TBP,0.2 mol/L的Lil能提高电池性能.  相似文献   

8.
9.
分析了基于不同纳米材料的新型太阳电池的基本概念,如基于纳米线的径向pn结太阳电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纳米量子点太阳电池,简述了它们的各自特点及近期的研究进展.预期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纳米太阳电池将会对未来光伏产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俊泓 《电源技术》2016,(4):777-780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和直流溅射沉积方法成功制备了与基体附着力高的不同Pt厚度的Pt/碳纳米管(CNT)膜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EDS)分别对薄膜厚度和表面形貌以及膜层中Pt的含量进行了研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循环伏安曲线分别对Pt和Pt/CNT对电极的光电催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NT与基体具有良好的接触性,并且随Pt沉积时间的增加,Pt在CNT薄膜中的含量增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的光电转化效率随Pt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单纯的Pt对电极相比,Pt/CNT对电极具有更高的活性比表面,更低的电子迁移电阻以及更高的还原电流密度;以Pt(80 nm)/CNT为对电极的DSSC具有最高的光电转化效率8.54%;另外,与Pt(80 nm)对电极相比,以Pt(40 nm)/CNT为对电极制备的DSSC具有更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因此,该新型对电极结构可大大节省贵金属Pt的用量,在DSSC的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