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雾霾天气频频出现情况下,大气中的PM2.5对人体地危害引起普遍关注.文章结合城镇居住建筑自身的特点和市场上新开发的带有PM2.5过滤器的空调产品,分析了机械式和自然式住宅新风系统,指出机械新风系统室内质量优于自然新风系统,机械新风系统中优先采用可以保持室内正压的新风系统.  相似文献   

2.
住宅新风系统使用行为直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和建筑能耗。选取北京地区4户家庭,对其过渡季新风系统使用行为进行了实测。分析发现,使用新风系统能够明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但住宅新风系统并非24 h开启,存在使用行为。提出了开启时长和开启概率的概念来定量评价使用行为,得出每日平均开启时长为16.5 h,平均开启概率为70.6%。室外PM2.5浓度是影响新风系统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当室外PM2.5质量浓度大于125μg/m~3时,新风系统开启概率基本趋近于100%;当其小于125μg/m~3时,新风系统的使用是随机性行为。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建模分析发现,影响不同类型家庭新风系统使用行为的最大环境因素不同:对于活跃型家庭是室内温度,对于非活跃型家庭是室外PM2.5浓度。  相似文献   

3.
在对民用建筑通风系统常用过滤器滤料性能测试基础上,建立了常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房间室内颗粒物浓度集总参数模型,讨论了回风过滤段和新风过滤段过滤器效率的设计选型方法。以西安市某空调系统为例,为满足室内PM2.5污染控制标准,基于室外PM2.5浓度"不保证10d"取值计算,结果表明,余压为50~80Pa的机组回风过滤器效率选用G3、G4型过滤器,余压为30~50Pa的机组回风过滤器效率选用初效G2、G3型过滤器,同时,室内设置等效过滤效率的空气净化器,新风选用初效G4加中效F7或F8两级过滤。  相似文献   

4.
宋新佩 《山西建筑》2008,34(11):204-205
主要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全面通风、新风处理和新风质量、送风方式、空调设备、运行工况等方面探讨了如何防止病态建筑的产生,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从而使人们享受舒适的现代生活而不会被"病态建筑综合症"侵扰,并就此提出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京和上海的各两台新风机组处理段的颗粒分布和PM10,PM2.5的浓度测试,分析了新风机组过滤器的性能以及过滤器的布置位置对新风品质的影响,并根据各处理段颗粒物浓度变化情况研究了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以不断完善与优化新风空调过滤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9月20日,望京SOHO正式亮相,成为北京一座名符其实的绿色建筑新地标。据了解,望京SOHO为了应对困扰北京的雾霾天气,采用了新风过滤系统装置,办公室内新风的PM2.5过滤效果达到90%,远远超出国家标准。同时,望京SOHO配备洁净直饮水系统,水质达到航天员饮用标准。为了节能减排、降低建筑能耗,望京SOHO还结合BIM系统建立了全新一代的智能楼宇节能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以某既有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净化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分析项目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分别采用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的改造方案。研究确定了室内和室外PM2.5的设计计算浓度及新风机组过滤器效率计算公式,并得出了渗透换气次数和人均新风量对选择新风机组过滤器效率的影响。通过综合对比分析不同新风机组过滤方案的优缺点,选择G4过滤器+静电过滤器+F8过滤器作为最终方案。介绍了建筑漏洞封堵、空调系统清洗、精细化运行等方面的改造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被动式建筑是各种建筑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也是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所有消耗的一次能源总和不超过120千瓦·小时/(平米·年)的建筑。被动式建筑通过高效隔热、高效隔音、高效密封性的外墙门窗等实现高效节能效果。被动式建筑是国外倡导的一种全新节能建筑概念,也是我国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契机和平台。由于被动式建筑高效的密封性,新风系统是被动式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新风系统在被动式建筑中的设计理念,阐述了带有高效热回收功能的新风系统在此类建筑中的重要性。通过新风系统在被动式建筑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提升建筑本身的节能。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并设计新风系统,在将来的被动式建筑中一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梁绍军 《建造师》2011,(3):61-61,62
在民用建筑中,节电技术是当前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供配电和用电系统两个方面分析常采用的几种节电原理、措施和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本文分析研究了中小学教室在安装运行新风系统后,教室内空气质量的净化改善效果,总结思考了实际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新风系统在降低室内PM2. 5和CO_2浓度方面的作用,综合考虑新风量、噪声等指标,对学校教室等人员集中场所的新风系统安装选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