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贾隆舟  郑莉莉  王栋  戴作强 《电池》2022,52(1):58-62
研究使用3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NCM811)、Li(Ni0.5Co0.2Mn0.3)O2(NCM523)和 Li(Ni0.8Co0.15Al0.5)O2(NCA)]的锂离子电池在100%荷电状态(SOC)状态下的热失控特征参数.进行3组重复性实验,对比自产热起始温度θ1、热失...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常见的金属氧化物、磷酸盐、碳和聚合物表面包覆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Mn2O4和LiFePO4等的研究现状。在已研究过的表面包覆物中,导电聚合物因不但具有嵌锂功能,还能增强材料表面的导电性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电池以高能量密度、高比容量、无记忆效应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理想的能量储存和转换方式。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持续提升主要取决于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几种主要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复合材料是未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吴川  吴锋  陈实  王国庆 《电池》2000,30(1):36-38
综述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锂钴氧化物 ,锂镍氧化物和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特点 ,制备和改性方法作了介绍。并简介了纳米电极材料及其它正极材料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15  
陈立泉 《电池》2002,32(Z1):6-8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体离子学实验室最近对商品LiCoO2进行表面纳米包覆层处理后电化学性质得到显著改善以及LiMn2O4掺Cr后改善了高温性能的实验结果.同时评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中的最新成就,包括Mn基层状正极材料和磷酸盐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致远  薛建军  许雪莲  曹高萍 《电池》1999,29(4):139-142
报导了在750 ℃下合成尖晶石LiMn2O4 的最佳时间为72h 。以Ni 取代部分Mn 后合成的LiMn2 - xNixO4 ,其首次的可逆容量有所下降,但循环性能提高。掺杂量x 大于01 时,产物中存在杂质相NiO,导致电化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废旧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酸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苹果酸(C_4H_6O_5)和还原剂H_2O_2作为浸出剂,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酸浸过程进行研究,从苹果酸浓度、还原剂用量、固液比、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等5个方面对浸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浸出机理进行探讨。当酸的浓度为1.25 mol/L、还原剂的体积分数为1%、固液比为30 g/L时,在80℃条件下水浴80 min,Li、Ni、Co和Mn等4种元素的浸出率最高,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作为目前最有前景的绿色储能设备,锂离子电池研发和应用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电极材料尤其是正极材料的选择,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从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尖晶石型正极材料及富锂三元层状正极材料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研制具有高比能量、高安全性能、低成本、无污染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雪虎  焦芬  刘桐  覃文庆 《电池》2018,(1):63-67
描述不同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分析各工艺的优缺点,如:物理分选法对环境的危害小,但产物纯度不高;湿法冶金法能够较好地回收电池中的各种材料,但废水处理较为麻烦,工艺流程复杂。指出目前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主要存在流程复杂、回收物质不全、回收金属纯度不高及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难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复合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特点,就正极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复合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与单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比,复合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得到提高,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1.
张爱勤  王力臻  张勇 《电池》2008,38(2):109-111
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对化学氧化合成的聚吡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循环前后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聚吡咯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97.9 mAh/g,25次循环后降为76.5 mAh/g;聚吡咯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和活性;聚吡咯正极在15次循环后,结构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Lix[Ni0.2Mn0.7co0.1]Oy(0≤x≤2,2≤y≤3)系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形貌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得样品的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ICP元素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氢氧化物前驱体的实际组成与理论组成基本一致.XRD物相分析表明,随着x值的变化,材料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由最初的尖晶石结构(LiNi0.5Mn1.5O4)过渡到尖晶石-层状复合结构,最后成为α-NaFeO2层状结构.SEM测试表明,随着x值的变化,材料的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2.00 ~ 4.95 V电压范围内,以20 mA/g的电流充放电,材料依据成分不同,有不同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主要集中在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分离回收,采用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冶金法、物理分选法以及湿法冶金法.应用最广泛的是湿法冶金法,其中最主要的是用酸浸出联合溶液萃取法,其次还有沉淀法、电解法等,对于离子交换法分离方面也有相关报道.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未来的环境要求,今后的回收利用将朝综合处理和...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学杰 《电池工业》2004,9(4):176-180
简要介绍了高安全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一磷酸铁锂的研究进展;报导了通过固相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LiFePO4;研究结果表明:与LiCoO2相比,LiFePO4材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对于非常规条件下使用具有更强的忍耐力。研究了Cr掺杂LiFePO4材料;当Cr^3 在Li位取代后,材料的电子电导率提高了10^7~10^8个数量级,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材料大电流工作能力,使该种材料的实际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PO4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荣  童汇  肖政伟  石迪辉  胡国华 《电池》2006,36(6):478-480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PO4(M=Co、Ni、Mn和Fe)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材料的制备、结构以及性能作了探讨,并分析了LiMPO4材料的发展趋势。LiFePO4以其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16.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高旭光  胡国荣  彭忠东  谭显艳 《电池》2004,34(4):287-288
LiFePO4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介绍了LiFePO4的结构、掺杂元素(C、Mn2+、Mg2+、Al3+、Ti4+、Zr4+、Nb5+和W6+)、合成条件(主要是烧结温度和前驱体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从工艺方法、前驱体制备等方面总结了LiFePO4的合成方法,结果表明:掺杂少量高价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对提高其电导率是行之有效的途径,高温固相反应法仍是易于实现产业化的方法,微波合成法是最有前途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性能和交流阻抗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iFePO4和LiMn2O4两种材料各有优点和不足之处,LiFePO4电池的高温性能和荷电保持能力较好,而大电流放电能力和低温性能较差。LiMn2O4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较好,高温荷电保持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8.
孙思光  王辰云 《电池工业》2012,17(4):249-253
橄榄石结构的LiMnPO4材料具有安全性好、循环稳定性好、较高电压平台4.1V(Li/Li+),较高可逆容量、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势,在锂离子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总结了制备LiMnPO4的方法,包覆改性LiMnPO4的各种碳源和各种掺杂金属离子的优劣,指出了LiMnPO4工业化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浮选回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柴油做捕收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作起泡剂,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进行了浮选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柴油可作为石墨浮选实验的较好捕收剂.考察了矿浆酸碱度、捕收剂的用量、起泡剂的用量、分散剂和抑制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回收率的影响.当矿浆浓度为2.0000g/40.00mL,pH为6.00,0.15mg柴油做捕收剂,0.5mg六偏磷酸钠做分散剂,1 mg草酸做抑制剂,0.84mg MIBC为起泡剂,负极材料石墨浮选效果最好,回收率可达98.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