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型的垂线流速分布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Lane和Kelinske的紊动动量交换系数εm的表达式,经过理论推导,得出一种新型的垂线流速分布公式。该公式避开了较难确定的混掺长度,结构简单,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对比误差不超过4%,是一种比较准确的公式,经过进一步验证后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2.
挟沙水流流速的垂线分布公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流速分布规律的研究是揭示一般水流和高含沙水流动性的关键。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开展了理论及实验研究。以提出的紊流涡团模式为基础,得出了挟沙紊流速分布的公,大量实测资料的检验结果表明,该公式能较真空地描述出一般挟沙水流及高含沙紊流的流速分布变化规律,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明渠垂线流速分布测量样本容量对对数公式拟合的影响问题,通过水槽试验,应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在0.2倍水深内布设110个点进行垂线流速测量;按相对等距原则,从110个测量数据中共生成11组不同样本容量的流速系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测得的垂线流速分布符合对数公式;对数公式拟合所得的摩阻流速、积分常数及其统计变量相关系数和变差系数随样本容量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当样本容量逐渐变大时,渐渐趋于稳定,符合统计理论的大数定律;合理反映垂线流速分布变化的试验,其测点需要一定的样本容量;试验得到的垂线流速在间距分布比较均匀的条件下,0.2倍水深内所需样本容量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4.
明渠时均流速分布公式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比较了明渠时均流速分布的对数律和尾流律公式,需要3个特定参数的尾流律与由2个参数确定的对数律相比没有优越性。深入分析了将尾流律应用于边界层流动和明渠流动时存在的差别。讨论了理论床面和最大流速的位置,认为爱因斯坦和钱宁确定理论床面位置的方法是合适的。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得出了最大流速相对位置a/h与宽探比B/h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流速垂线分布公式的结构不同,将流速垂线分布公式分为3类,并推导出3类流速公式对应的以垂线坐标为变量的含沙量垂线分布公式。理论研究表明,流速与含沙量的关系主要以流速梯度与含沙量梯度的关系为基础,基于该关系推导出与每类流速公式对应的以流速为变量的含沙量垂线分布公式,并分别讨论了3类流速分布对含沙量分布的影响,最终得到流速量级对含沙量量级的定量关系为指数倍的变化率。  相似文献   

6.
以流速为参数的悬沙沿垂线分布公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悬沙分布公式是以极易获取的因素——水深作为参数的,如著名的劳斯(H.Rouse)公式、卡拉乌舍夫公式等,这固然是一大优点。但在求解扩散方程时,往往因引进了具体的流速分布公式,势必给悬沙分布公式增加了一级误差,以致在某些悬沙分布公式间各自所能描述的悬沙分布形态,在一些点(或其邻域)  相似文献   

7.
冰盖下的缓慢水流流动可近似为两平行斜板间的层流流动,这为求解冰下层流的垂线流速分布提供了理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明渠层流及冰下层流的垂线流速分布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的垂线流速分布均可用统一形式的抛物线型公式表示。其中,明渠层流的垂线流速分布可完全确定,冰下层流的垂线流速分布则会因水流纵向压强梯度的不同而不同。同时,冰下层流同一水深处的流速、垂线平均流速、最大流速、单宽流量、流速梯度的最大值均小于明渠层流对应值。结果表明,冰盖通过影响垂线流速分布来影响过水断面的流量,造成流量及输水效率大幅降低,为保证冬季输水渠道的输水效率,应尽力避免冰盖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弯道纵向垂线平均流速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连续性方程的讨论出发,建立了沿垂线积分的弯道水流纵向运动方程.根据弯道水流纵向运动方程,提出了弯道水流纵向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公式.此公式获得了与弯道水流实测试验成果基本吻合的计算成果.由纵向垂线平均流速分布公式,进一步导出了水流出弯后流速调整段长度的计算公式.同时,根据理论公式,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弯道水流平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长江黄河垂线流速分布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志辉 《人民长江》2008,39(18):17-19
目前工程中应用的各种流速分布都应当看作是紊流运动的基本方程(Navier-Stokes方程)在不同条件下的近似解,因此有不少的学者试图从标度指数出发寻求流速分布的规律.以长江、黄河实测资料为例,从分形标度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天然河道垂线流速分布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河道垂线流速确实存在着分形现象,分维数可以反映垂线流速分布的均匀程度,分维数越大,垂线流速分布越均匀;一般情况下,长江垂线流速的分维数要大于黄河的分维数,并且同一条河道的不同位置分维数不同.  相似文献   

10.
长江黄河垂线流速和含沙量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长江和黄河实测的流速、悬移质含沙量及其级配的垂线分布资料,分析了它们变化的规律性,检查了现有理论和经验公式与实测资料的符合程度,并对有关参数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各垂线流速分布可以用指数流速分布公式和对数流速分布公式表示,各垂线含沙量分布既可用指数分布又可用对数流速分布导出的含沙量公式表示。相对水深η=y/h=0.4处的流速和含沙量及级配基本上都等于垂线平均值。从而可知,用η=0.4处的流速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时畅流期不同水深、不同悬吊仪器方法对各种流速测点分布引起垂线平均流速误差的规律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弯道纵向垂线平均流速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以往和最近一个时期对弯道纵向垂线平均流速分布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一些评述,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通过自己的试验研究,提出了有关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关于矩形明渠流速分布新公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燕海波 《人民长江》2008,39(18):79-81
基于幂函数流速分布的基本公式,依据陡槽、缓槽、渥奇段等不同形式明渠的流速分布试验资料确定了流速分布指数m,发现m与来流佛汝德数呈-阶线性关系,从而确定了该经验公式的形式.并经不同试验资料验证,证实该公式在适用范围内的合理性与通用性.该式的适用范围为佛氏数介于2.4与7.O之间的明渠水流.其计算简捷且满足工程要求,计算结果可用来指导相关设计或检验设计的合理性,此外对于确定数值计算的边界条件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流速是反映水动力条件的主要因子,也是进行河口动力、物质输运研究的基础。河口水流在潮流、径流、风等多种动力因子影响下,河口的垂线流速分布与内河相差甚远,分布形式多样且变化快。主要通过枯季磨刀门河口实测流速资料分析垂线流速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黄陵庙水文断面垂线流速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进一步利用天然河流实测资料检验垂线流速分布的指数与对数规律,采用多普勒剖面流速仪在黄陵庙水文断面中实测的不同垂线与不同流量情况下的瞬时流速资料,计算了时均流速的垂线分布,并与指数和对数流速分布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陵庙水文断面不同垂线水流的时均流速分布符合对数与指数分布规律。然而,在不同水流与边界条件下,其指数公式中的指数大小与对数公式中的有关参数有所不同。通过对黄陵庙水文断面垂线流速分布特性的研究,丰富了对天然河流垂线流速分布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对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断面流速和含沙量垂线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重流断面垂线最大流速点下的流速分布符合指数分布,最大流速点上部流速分布可按照高斯正态分布计算,含沙量垂线分布符合常数为最大含沙量的抛物线分布。据此结果导出了异重流垂线流速分布公式和含沙量垂线分布公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断面流速和含沙量的垂线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长江河口段流速沿垂线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俊  夏云峰  闻云呈 《人民长江》2008,39(15):46-48
河道中流速沿垂线的分布规律,是研究许多河床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根据长江口实测水流流速资料,分析流速垂线分布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河口顺直河槽段流速垂线分布符合二次函数型,漫滩、滩槽交互区一般呈类似"S"形分布.比较各种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对其影响,分别给出流速垂线分布拟合公式.概化出的简单形式,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岩石河床崎岖不平,水流非常紊乱,其垂线流速分布不完全适合于卡门对数流速分布公式,如果按照水文测验规范规定的方法去测验,多数方法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从而使流量产生偏大或偏小的可能性,导致上,下游水量不平衡现象.经过分析红水河上两个水文站的资料,从中引出最佳测流方案,同时否定一些不适合于岩石河床特性的测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波浪和水流共同作用下水流时均流速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表明波流同向与波流逆向时的平均水流流速分布规律相差很大,这些差别是由波浪、水流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同时,研究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的水流流速特性对揭示波流相互作用机理也非常关键。本文在建立波流边界层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全水深波流数学模型,求解了波流共同作用下边界层内外的流翅构。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波流同向时上层Euler时均流速减小,波流逆向时上层Euler时均流速增大,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模型的结果较好地解释了波流相互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