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水乙醇是指纯度为99.5%以上的乙醇,乙醇在水中形成的是一种二元共沸体系,故不能用一般的方法制取无水乙醇。工业中比较有效果的两种分离方法:溶盐精馏和萃取精馏,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缺点,采用加盐萃取精馏的方法,研究新型萃取剂丙三醇+氯化锌对乙醇—水体系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工业酒精含水量为5%左右,它是一种恒沸物,共沸为78.15℃。考察目前工业上制取无水乙醇最常用的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缺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萃取精馏和溶盐精馏优缺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方法—加盐萃取精馏法,研究乙二醇+氯化钠在乙醇—水体系中的分离作用。  相似文献   

3.
乙醇在化工、医药和电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燃料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新型能源研发的重点。加盐萃取精馏是在溶盐精馏和萃取精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目前加盐萃取精馏是分离乙醇—水体系的重要方法。本文将分别介绍溶盐精馏和萃取精馏,以及加盐萃取精馏分离乙醇—水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乙醇是重要的化工有机原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妆品、卫生用品、油脂及染料等领域,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乙醇作为一种二次清洁能源,成为各个国家能源工业发展的热点。主要介绍了乙醇-水体系分离技术(包括吸附分离、膜分离、共沸精馏、萃取精馏、溶盐精馏及加盐萃取等)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共沸精馏制取无水乙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工业酒精为原料,采用间歇共沸精馏方法制取无水乙醇,考察了共沸剂类型、共沸剂用量、共沸精馏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环己烷作共沸剂,共沸剂的实际加入量与理论加入量之比约为1.23:1和共沸精馏时间为135min左右时,制得的无水乙醇浓度(质量分率)可以达到99.88%.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精密泡罩塔、全回流工艺,考察了氯化钙、醋酸钾、碘化钠三种盐对乙醇——水体系分离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热力学推算。加入氯化钙和醋酸钾,均能提高乙醇对水的相对挥发度,在塔顶得到较高浓度的乙醇。溶盐精馏与常规的精馏工艺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张鸾  朱宏吉  白鹏 《化工进展》2012,31(10):2187-2190
为了分离乙醇-异丙醇混合物,研究了共沸精馏在乙醇-异丙醇物系中的应用。根据共沸剂的选取原则选定出1-己烯作为共沸精馏分离乙醇-异丙醇混合物的共沸剂,使用ASPEN模拟软件模拟连续和间歇共沸精馏分离乙醇-异丙醇工艺流程,并通过间歇共沸精馏实验考察了所选共沸剂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使用1-己烯作为共沸剂能成功的分离乙醇-异丙醇混合物;采用有30块理论板的填料塔,回流比为25,共沸剂1-己烯与乙醇的质量比为4∶1,塔釜异丙醇的质量分数达到99.77%。  相似文献   

8.
以乙醇-乙腈混合物为对象,研究了该体系在实验压力范围内的共沸组成,分析了采用变压精馏工艺分离精制乙醇和乙腈的可行性。通过比较实验压力范围内(101~500 kPa)体系的共沸组成与Aspen Plus模拟软件中计算的体系共沸组成,选择了适合的物性方法。在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变压精馏法分离精制乙醇、乙腈混合物的实验,重点考察了不同回流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到了质量分数大于99.5%的乙醇和乙腈产品。 应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乙醇-乙腈体系的热集成变压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比了热集成变压精馏与传统变压精馏的能耗,发现热集成变压精馏节能达35%。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溶碱萃取精馏分离丁酮-水共沸体系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双循环汽液平衡釜,测定了全浓度下的溶碱萃取剂-丁酮-水三元体系常压汽液平衡数据,考察了溶碱萃取剂存在下,对丁酮-水体系汽液平衡的影响。采用LIQUAC模型与Wilson模型相结合的关联计算方法,进行了汽液平衡数据的关联,关联精度较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萃取精馏工艺条件的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溶盐萃取剂相比,溶碱萃取剂可以更好地提高萃取精馏法分离丁酮-水体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醇和水体系彼此间都存在共沸,且存在三元共沸,很难通过普通精馏进行分离。利用Aspen Plus对萃取精馏法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醇和水体系的工艺进行模拟,热力学模型为UNIFAC,并对该体系进行萃取精馏实验研究,利用萃取精馏实验数据对热力学模型进行修正,使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相对误差小于7.5%。通过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醇和水体系萃取精馏实验,详细研究了理论板数、溶剂比、回流比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合流程模拟数据,得出了该工艺的适宜条件:理论板数68~75,溶剂比5.8~6.5,回流为3.0~3.5。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乙酸乙酯和乙酸丙酯的收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谈金辉  徐菊美  施云海 《化工学报》2020,71(8):3444-3451
采用Ellis汽液两相双循环平衡蒸馏仪测定了常压下乙醇(1)-水(2)和乙醇(1)-水(2)-醋酸钾(3)物系的汽液平衡数据,结果表明:醋酸钾对乙醇(1)-水(2)系统具有盐析效应,乙醇对水的相对挥发度α12上升。系统中10%(质量)的醋酸钾已经消除了乙醇-水间的共沸点,可作为加盐萃取精馏的分离剂。采用已授权的Aspen Plus软件自带的eNRTL、Wilson和UNIQUAC模型,以及eNRTL模型分别对乙醇(1)-水(2)、乙醇(1)-水(2)-10%(质量)醋酸钾(3)系统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结果表明:乙醇(1)-水(2)系统中,平衡温度的平均绝对偏差(AAD)为0.72℃(eNRTL)、0.78℃(Wilson)和0.71℃(UNIQUAC),气相组成计算值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0083(eNRTL)、0.0077(Wilson)和0.0101(UNIQUAC)。而在乙醇(1)-水(2)-10%(质量)醋酸钾(3)系统中平衡温度和气相组成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25℃和0.0168(eNRTL)。  相似文献   

12.
三元恒沸精馏生产无水乙醇工艺研究及共轭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HEMCAD软件对乙醇、苯和水三元恒沸体系生产无水乙醇的工艺进行了模拟。根据模拟研究结果设计并建成了年产1 800 t无水乙醇的生产装置。主塔和回收塔中均采用共轭环塔填料。生产实践表明,共轭环塔填料具有传质效率高、单位填料层压降低和操作弹性大的特点;通过对生产工艺的优化,得到无水乙醇产品的苯质量浓度小于0.2 mg/mL,水质量浓度小于0.5 mg/mL。研究结果对设计无水乙醇生产装置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围绕由生物质发酵醪液生产燃料乙醇过程中精馏与脱水工艺展开研究,提出了精馏塔塔顶部分冷凝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着重从能耗方面将该方案与常规工艺以及最近出现的回流段无水乙醇共沸精馏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部分冷凝工艺和回流段无水乙醇共沸精馏流程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实验考察了液液萃取法、加盐分相法、共沸精馏法对乙二醇独乙醚-甲基异丁基酮-水( EC+ MIBK+ H2O)三元非均相共沸物系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以苯、甲苯、环己烷为萃取剂的液液萃取法分离效果较差;以K2CO3晶体为加盐相的加盐分相法,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以甲基异丁基酮为夹带剂的间歇式共...  相似文献   

15.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浓硝酸为酸度控制剂,冰醋酸为抑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粒径为10nm左右的纳米TiO2粉体。并通过表面活性剂和共沸蒸馏来改善纳米TiO2粉体的团聚,结果表明部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TiO2粉体的团聚改善较明显,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粉体的团聚改善不明显;共沸蒸馏对粉体的团聚改善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异丙醇-水分离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要介绍了分离异丙醇-水共浦物的几种方法,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苯共沸精馏工艺,而且还包含:吸附蒸馏、萃取精馏、渗透汽化法、加盐萃取共沸精馏等几种新工艺.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The influence of several solvents (anhydrous ethanol, white spirit, alkylbenzene AB9, diesel)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of gasoline was studied according to ASTM international standard methods. The parameters investigated (distillation curves, density, Reid vapor pressure) showed differentiated behavior, depending on the class of the solvent (oxygenated, light and heavy aliphatic, aromatic) and the quantity added to the gasoline. The azeotropic mixtures formed by ethanol and hydrocarbons showed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behavior of the distillation curves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point of a sudden change in temperature was shown to be a possible way to detect adulterations and determine the quantity of solvent added to the gasoline.  相似文献   

18.
方凯  吴淑晶 《广东化工》2014,(7):97+99-97,99
无水乙醇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能源等行业,需求量日益剧增。目前,利用盐效应制取无水乙醇的方法主要有溶盐精馏、加盐萃取精馏。文章对盐效应方法做了分析,对盐的选择和盐效应在分离工艺中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3A molecular sieve behavior, in order to obtain anhydrous ethanol, was developed. The adsorption of water in vapor phase was performed in an essentially isothermal fixed bed. 99·9 wt% ethanol was recovered operating with azeotropic distillation and different flow rates. A simple model in terms of a driving force and linear equilibrium was tested. Runs in liquid phase were also carried out, obtaining lower treatment capacities than when working in vapor ph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