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山水库库区岩溶发育,库区灰岩出露面积大,且灰岩连通库盆和西部低邻谷.水库存在向西部低邻谷产生岩溶渗漏的可能,经过大量的勘探及观测试验工作,证实了在花山河和白浪河间地块上存在地下水分水岭,分水岭随库水位上升会产生雍高,水库蓄水至扩建正常高水位时不会产生向西部低邻谷的渗漏.  相似文献   

2.
云南岩溶高原山区某水库工程,自建成以来因水库渗漏一直未蓄到正常蓄水位;水库位于沟谷 上游区域地形裂点附近,库坝区分布灰岩和白云岩,区内断层等构造较发育,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基于岩溶水文地质勘察和试验,查明水库渗入点和地下水各排泄点的分布与流量特征后,以“盐类法” 连通试验查明该水库的渗漏原因、渗漏类型和渗漏通道,为工程后续处理提供地质依据。勘察分析结果 表明该水库为溶隙型渗漏,库水主要沿断层区破碎带溶隙和白云岩溶隙多通道向下游渗漏。  相似文献   

3.
威宁县马家水库为一天然高原岩溶洼地,左岸洼地、落水洞、岩溶管道等排水通道极其发育,地下水以岩溶管道型及溶隙型渗漏方式向远端低邻谷排泄,库首地下水以溶隙型渗漏形式向低洼地带排泄;右岸地下水补给库水,为典型的岩溶补排型水库。该水库渗漏严重,成库条件差,通过封堵洼地落水洞及防渗帷幕灌浆处理方式使之成库。  相似文献   

4.
武罡 《陕西水利》2024,(4):129-131
响石潭水库位于渭北可溶岩区,并且大部分被第四纪黄土所覆盖,属隐伏型岩溶,水库区域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群灰岩、泥灰岩及平凉组砂质页岩,其中灰岩属于可溶岩,坝址及部分库区位于可溶岩区域,岩溶现象比较发育,导致水库渗漏问题突出。在大量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钻探、物探等技术手段基础上,对水库渗漏条件及渗漏通道进行调查和分析,地下水位低于河水位100余米,河水补给地下水,形成悬托河,存在向深部岩溶管道渗漏的可能,库盆通过溶洞及溶隙向深部渗漏的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5.
江口水电站水库岩溶渗漏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口水电站水库位于复杂的岩溶地区,岩溶渗漏是制约电站能否兴建的关键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针对电站首与乌江河间地块渗漏问题,开展了大面积的岩溶水文地质调查,追索岩溶通道,进行压水,抽水,库通试验和岩溶大泉的长期观测,进行岩溶发育规律,地下水均衡、地表水文网演化的分析研究,险了钻探外,还进行了电池测深等勘察研究工作,此外不请国内著名的岩溶专家进行了多次次研计,通过大量的勘察研究工作,基本查明了江口水电电站水库溶渗漏问题,为电站兴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坪河水利枢纽库首右岸河间地块岩溶渗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ou水江坪河河间地块地质结构简单,碳酸盐岩分布广,岩溶发育,河间地块内存在六个相互独立的岩溶地下水系统,各系统进口高程均在640米以上,地质分析及物探证实,在近Lou水河岸处,分布一高程为700米左右,宽约800米的地下水分水岭,因此水库蓄水后不可能通过岩溶地下水系统向库外产生岩溶渗漏。  相似文献   

7.
碳酸盐岩地区修建水库,尤其要注意水库渗漏问题。云南某新建水库坐落在向斜山山坡上,水库周边岩溶发育,地质环境复杂,存在岩溶渗漏问题。为保证该水库顺利修建,针对其岩溶渗漏问题,在开展工程地质测绘、岩溶调查统计、钻孔勘探及压水试验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库区岩溶发育规律及地下水分布情况,并对库尾岩溶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库尾存在岩溶渗漏的可能性较小,而右坝肩及右岸山体存在永久性渗漏的可能。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岩层透水特性的分析,提出采用帷幕灌浆的方法对水库岩溶渗漏问题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8.
沙沱水电站库首左岸由上游马蹄河支流和下游河湾围成面积约590km^2的河湾地块,河湾地块上可溶岩与碎屑岩以NE向相问展布,地下岩溶管道发育,且存在区域性的钟南断裂带和沿河断裂带纵贯河湾地块,初步分析左岸河湾地块存在3个可疑渗漏带。为此,通过河湾地块水文网演化分析,结合地表岩溶水文地质特征调查及钻探、物探、示踪试验等综合勘探手段对河湾地块进行进一步的勘测与排查,基本排除第1个和第2个可疑渗漏带渗漏的可能性,第3个可疑渗漏带亦可以排除岩溶管道性渗漏的可能性,但存在裂隙性渗漏,防渗处理建议对可能的岩溶裂隙性渗漏区采用防渗帷幕进行封堵。  相似文献   

9.
江坪河水电站库坝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碳酸盐岩地层广泛分布,水库岩溶渗漏是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可研阶段预测坝址到河湾下游黑洞泉之间存在含水层地下水位低槽,但施工期未发现该地下水位低槽,根据实际揭露的地质缺陷进行了处理。介绍了坝址施工期揭露的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防渗方案,并论证了防渗方案的可靠性。工程实践表明,防渗方案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官地水电站库首左岸为一向西凸出的山脊,形成东西向地势陡峻的单薄分水岭.地层岩性主要为二叠纪和石炭纪的碳酸盐岩、砂岩、硅质岩以及玄武岩.岩溶渗漏是河湾地块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平硐、钻孔、水文地质监测等手段对地块进行了水文地质勘察.勘察成果表明库首左岸河湾地块内发育的碳酸盐岩地层岩溶现象不发育,且存在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的地下分水岭,排除了河湾地块发生大规模管道性岩溶渗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下荆江裁弯对荆江洞庭湖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唐日长 《人民长江》1999,30(4):20-23
下荆江中洲子、上车湾河湾实施裁变工程,沙滩子河湾发生自然裁弯,迄今已有20余年。裁弯后,荆江分流入洞庭湖的水量、沙星锐减、加速了江湖关系变化。根据原型实测资料,对裁弯后荆江河道和江湖关系演变、工程效益和对江湖防洪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指出1980年后,荆江河床已处于部淤平衡状态;洞庭湖口洪道和城陵矶-武汉河段泥沙淤2积问题对防洪影响较小,并对三峡工程运用后,进一步贯彻“江湖两利”方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河道渠化治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人工裁弯、缩窄河床和固化河岸等河道渠化治理措施对河流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控制渠化河床冲刷下切的措施 (修建拦挡坝、抛石护底、衬砌护底和人工加沙 ) .提出渠化河道设计的两个重要参数─—渠化河宽和平衡比降的确定方法 .介绍美国密西西比河与密苏里河、德国莱茵河和中国涝河的渠化治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介绍牤牛河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牤牛河流域河道治理的必要性,并根据洪水计算成果、实测地勘成果,绘制出洪水淹没范围图和河道套绘图。经分析,确定了牤牛河流域河道生态治理原则,制定了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金沙江、岷江洪水遭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天国 《人民长江》2001,32(1):30-32
金沙江为长江上游河段,岷江是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两江于四川省宜宾市合江门汇合。依据金沙江屏山站、岷江高场站、两江汇口下游约15.5km处李庄站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和1951-1998年实测资料,通过对3站年最大洪峰、时段洪量统计计算,分析两江洪水遭遇、洪水组成,两江合成的年最大洪水中,洪峰流量,24h洪量以岷江为主的多,72h以上时段洪量以金沙江为主的多,时段越长金沙江洪量比重越大。为宜宾及以下河段的防洪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河长"制"转向河长"治"的深层次原因切入,以其具体内涵和治水理念,对河长"治"之"治理"优势进行了较充分论证。分析得出,要构建"一龙治水"的长效机制,需要创新河长制全方位治水模式,故应加强河长"治"权责一致立法保障、推动建立河长"治"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河长绩效考核问责制度以及与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相嵌套,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水生态新格局,实现河长"治"、河"长治"的美好夙愿。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辽河水少沙多、主槽断面相对狭小、滩地横比降大、险工较多等特点,结合辽河的历史洪水情况,本文 对辽河干流河道整治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卓甫  杨高升  陈朵  张坤 《水利学报》2013,44(8):958-965
河道砂石既是河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建筑材料。如何在满足河势稳定,以及防洪、通航、供水和水生态安全的条件下,使其产生最大经济效益,是河道采砂规划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了河道采砂规划期内采砂量和采砂强度的限制,包括开采总量、年度最小开采量、年度最大开采量和连续两年最大开采量的限制;讨论了河道砂石市场的可调控性,提出在实行河道采砂许可制度的环境下,应通过适当控制开采(供应)量来调控砂石的供应价格,并探讨了不同量价关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河道砂石资源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采砂量满足河道安全为约束条件,分别构建了年度开采量和规划期内多年开采量的优化模型,并借助Lin go软件,求解了砂石供应量价呈线性关系时多年开采量的优化模型,取得满意结果,可供河道采砂规划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湖水系连通作为国家新时期治水方略被提出,关于其内涵、理论的探讨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河湖关系及河湖水系连通概念内涵的综述,以及对河湖连通关系演变关键影响因素的讨论,认为:河湖水系连通属于河湖关系的范畴,是河湖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河湖水系连通的演化主要受地质地貌条件、气候变化、流域来水来沙条件、湖泊演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制约。此外,还提出正确认识河湖关系是设计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前提和基础,河湖关系的相关理论是建造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理论依据,直接指导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大凌河西支河道概况和现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省大凌河西支生态河道建设的必要性,确定大凌河西支生态河道建设原则,探讨了生态河道岸坡建设的3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河流分类分级分段等展开了充分研究,但缺乏系统分析及统一认识。基于流域、水系和干流河道河流形态3要素,提出了独立与非独立河流分类方法;对世界范围内55条独立河流与长江非独立支流水系分别进行了分类应用研究和综合排序;初步构建了河流形态学。研究成果包括:(1)独立河流遵循河口优先原则,河流形态复杂性可划归为复合流域水系与复杂干流河道;基于河长与流域面积约0.5次方的相关关系,构建了流域特征长度、流域综合面积和河流弯曲指数3个河流形态特性指标。(2)流域综合面积排序世界前十位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尼罗河、刚果河、鄂毕河、叶尼塞河、长江、勒拿河、密西西比河、尼日尔河、阿穆尔河;归纳总结的长江流域河流水系“谱系”河流数量为1,4,9,24,49,63,374,581。(3)河流形态学包括河流分类、分级及分段“基石”研究和干流河道形态研究。研究河流分类及增设河流形态学可填补河流地貌学与河床演变学之间的研究空白,逐步形成河流“几何(河流形态学)-运动(河床演变学)-动力特性(河流动力学)”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