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奥氏体不锈钢在Cl~-介质中应力腐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郦建立  王宽福 《化工机械》1998,25(2):106-111
评述了奥氏体不锈钢在氯化物介质中应力腐蚀开裂。从环境、冶金和力学等方面论述了SCC的主要因素,综合论述了控制奥氏体不锈钢SCC的工程参量和安全评定的方法。提出了预防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从材料成分、微观组织、断口形貌以及腐蚀产物成分等角度,分析了不锈钢预热器管开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不锈钢预热器管失效的原因是硫酸根离子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所致。  相似文献   

3.
徐书根  王威强 《化工机械》2012,39(5):639-642,666
为了调查奥氏体不锈钢换热管泄漏的原因,对不锈钢换热管中裂纹宏观形貌、金相组织、管材化学成分和腐蚀产物成分、换热管的力学性能以及换热管服役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换热管开裂原因为高温蒸汽中氯离子引起的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换热器的不锈钢换热管与管板焊接时,在管头出现了裂纹,本文作者通过一系列检验,找出了钢管制造的缺陷是导致开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F.T反应器的换热管采用S31500双相不锈钢,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换热管贴胀范围内的管头轴向开裂,对开裂性质特征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了F.T反应器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6.
龙晋明  司云森 《化工机械》1998,25(3):20-24,46
针对发酵法生产衣康酸过程中的腐蚀问题研究了两种不锈钢在衣康酸工况介质(发酵液)中的腐蚀行为,探讨了介质中杂质离子Cl-、Fe3+、SO2-4等对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衣康酸介质中Cl-含量增加,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也增大,而其点蚀电位则随Cl-浓度的对数值增加呈线性下降;Fe3+浓度的增大可使不锈钢/发酵液由活化体系转变成活化 钝化体系;SO2-4对不锈钢稍有缓蚀作用;在含杂质的衣康酸介质中,R1双相不锈钢的耐全面腐蚀和耐点蚀性显著优于316L奥氏体不锈钢。  相似文献   

7.
对某希罗氧化反应塔不锈钢气相管开裂部位现场取样,通过化学成份、力学性能、金相、断口分析等检验检测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裂纹成因是硫化物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动电位法研究了一种新型α/γ双相不锈钢在几种磷酸介质中的阳极极化行为,探讨了介质中Cl^-对合金的致纯电流密度和维钝电流密度的影响,对合金在湿法磷酸中形成的钝化膜作了XPS分析。经与高Cr,Ni奥氏体不锈钢相比较后结果表明,在含SO^2-4,F^-和Cl^-等组分的磷酸介质中,R1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显著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氧化塔内置盘管式不锈钢换热器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 ,从材料成分、微观组织、断口形貌以及腐蚀产物成分等角度 ,分析了氧化塔内置盘管式不锈钢换热器开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 ,该不锈钢换热器失效的原因是氯离子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所致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煤化工企业使用0Cr18Ni9不锈钢换热管发生腐蚀断裂的现象,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技术手段,对腐蚀开裂的换热管进行了金相组织、元素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硬度、物相组成等的分析。水质监测结果发现,循环冷却水中Cl-离子浓度远超过国标含量小于25mg/L的要求,最高达到了2066mg/L;腐蚀产物成分分析证实了Cl元素的存在;衍射分析中发现了FeCl2相的存在;裂纹扩展前沿微观组织分析表明,裂纹扩展路径穿过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内部进行,属于穿晶型应力腐蚀开裂(IG-SCC)。损坏位置位于换热器入口折流板附近,其他位置未见损坏。经过综合分析,指出不锈钢换热管腐蚀开裂的原因是由氯离子引发的应力腐蚀开裂,同时温度梯度也影响腐蚀的发展,并在循环水氯离子浓度控制、换热管材质、介质流速设计方面给出了换热器设计防腐蚀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志强 《化工机械》1998,25(1):50-56
综述了高硅不锈钢和高硅镍合金的耐硫酸腐蚀性能后指出,要使高硅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钢中的碳、氮含量要低;硅含量要大于4.5%~5.5%;微量合金元素对提高钢的耐蚀性有良好作用以及均匀化热处理的重要性。高硅不锈钢的发展为节约铬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慢应变速率法 (SSRT)应力腐蚀试验 ,得到了 31 6L钢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 ,回归出计算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的方程 ,表明水溶液中Cl- 对 31 6L钢的应力腐蚀影响较大 ,而H2 S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郭宁  秦紫瑞 《化工机械》1997,24(5):13-18
设计了新型铸造不锈钢的化学成分,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EMPA)、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新型铸造钢的组织及其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经1100℃固溶处理后,可得到单相的奥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并通过STM的观测,得到了新型钢的超高分辨三维腐蚀形貌图像,为该钢的开发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离心铝热法制造陶瓷衬里不锈钢短管的工艺。认为合适的条件是:离心分离因素为200,铝热剂与不锈钢短管的重量比为0.55~0.6,添加剂为锆英砂。陶瓷衬里管能够承受800℃的热冲击。讨论了预热温度和气相压力对陶瓷衬里层表面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钛白生产中酸解用酸换热器的阳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16L 不锈钢在91%硫酸中的阳极过程,确定了保护参数,提出了 RS4阴极材料。实验和工业运行结果表明,采用阳极保护大大地降低了不锈钢在80和96℃浓硫酸中的腐蚀速率,阳极保护参数稳定,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0Cr18Mo2与1Cr18Ni9Ti异种不锈钢焊接区显微组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宾  李亚江  迟青  章希胜 《化工机械》2004,31(1):17-18,23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 (SEM)等设备对 0Cr18Mo2和 1Cr18Ni9Ti异种不锈钢焊接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异种不锈钢焊缝及A一侧组织为少量的铁素体和奥氏体 ,但铁素体一侧靠近熔合区附近的铁素体晶粒有长大的倾向 ,这是使热影响区韧性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不锈钢薄壁筒形件连续拉延过程中工艺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了薄壁筒形件级进拉延模,并对成形过程的润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秦紫瑞  刘德经 《化工机械》1994,21(5):259-261,7
本文设计了高温浓硫酸泵用钢的化学成分,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多种腐蚀实验方法研究了新型铸造不锈钢的组织,腐蚀形貌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新型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较高的强度与良好的韧性,并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采用该钢生产的泵件经现场使用表明,泵叶轮用温浓硫酸生产中,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受到了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