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丽中国"缘起于党首次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升华。"美丽中国"可以理解为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既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又重视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辩证法的角度而言,建设"美丽中国"战略内部具有结合紧密的辩证统一关系;从美学意义而言,它全方位地体现了"和谐之美";从伦理道德意义而言,它体现的是道德创化之美;从价值维度而言,它体现了对生态文明认识的价值跃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习近平总书记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根据亳州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实现亳州经济社会走向良性可持续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课题组就亳州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做了深入分析,并就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意义及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六个美丽"的宏大目标为乐山生产力发展转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但目前乐山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经济发展形态、制度保障,还是生态文化观念和科技开发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重点阐述了乐山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以推进"六个美丽"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美丽中国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它与"中国梦"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中国梦"视阈下的美丽中国建设具有三个显著特征:继承性、超越性及现实性。美丽中国围绕四个方面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重视全民生态价值观教育和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成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中放在了突出的地位。"中国梦"也应该拥有一个"美丽中国"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梦。把握发展契机,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共建"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6.
人、文化与自然,具有天然的矛盾对立性。但对立不等于对抗,在对立中可以求得和谐,这就需要生态智慧。传统社会的生态智慧,是自发的、被动的、甚至是盲目的顺应自然节律的结果。工业文明是征服自然、反自然生态环境的文明,其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是对生态智慧的反动。现代意义的生态文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内核的人类生活方式,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体系,是自觉形态的生态智慧,是对工业文明人类中心主义文化模式的"颠覆"。在当代中国语境中,要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战略,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以培育社会大众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开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价值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靠物质方面的进步,也需要精神道德意识层面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着复杂多样的道德问题。因此,公民生态道德建设对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为例,分析生态道德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和现状,从生态道德视角探索推进湖北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六个美丽”的宏大目标为乐山生产力发展转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但目前乐山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经济发展形态、制度保障,还是生态文化观念和科技开发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重点阐述了乐山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以推进“六个美丽”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着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加艰难的困境,但同时又具备中国独特的发展优势,文章探究和阐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和后发优势,提出了q-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症结问题和破解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工业文明以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物质生产、人口生产以外的第三种生产——环境生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应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一致,使人类社会持续科学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生态文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观的重大体现,为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既是对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建设生态文明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重大问题:科学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前提;生态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民族、全社会的事业。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认真学习了十九大报告,并与"十七大"报告及"十八大"报告进行对比研究。领悟到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及深刻把握。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建设"美丽中国"的论述,其实也是一篇中国践行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宣言,也是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理论的成熟标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关于制度正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充分彰显了生态文明与制度正义的统一。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形成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正义、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共享正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正义相统一的正义价值体系,回答了困扰人类文明发展的种际地位不等、人际分配不公、国际权责不明的生态非正义问题。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正义价值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消费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消费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生态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支柱。促进生态消费,一是加强宣传和教育,树立生态消费的观念;二是消费者要规范自身行为,采取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以政策倾斜引导生态消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云南代表团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表示,美丽云南是美丽中国的窗口,建设美丽云南,"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守住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的高级阶段。党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成果。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目标,将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现"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离不开对社会成员的环境道德教育。目前高校存在着对环境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环境普及教育效果整体不佳以及忽视环境道德观念教育等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有序推进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儒家、道家、佛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万物一体"。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并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做出了全新部署,这表明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说明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