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三层叠层材料为例,基于Suresh等人建立的热弹塑性变形理论,考虑金属层从两侧均出现塑性区域的可能。建立了叠层材料热弹塑性分析的理论模型,给出了叠层材料在热载荷作用下完整的热弹塑性变形历史、热弹性一塑性临界温度和热应力分析公式,推广和完善了Suresh等人的热弹塑性变形理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负载的阻抗特性对热声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利用线性热声理论,对驻波型热声发动机驱动阻容负载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分析讨论了阻容负载的阻抗对热声发动机的压力振幅、压比、速度振幅、板叠热端温度以及传递给负载的声功率等性能的影响.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热声驱动阻容负载的初步实验.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载的声阻与容抗相等时,热声发动机向阻容负载传递的声功率最大,此时,负载入口处的压力振幅和压比最小,板叠热端温度最高;阻容负载容抗越小,对应的声功率和板叠热端温度的峰值越大,而压力振幅和压比的谷值越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热裂纹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回顾了热裂纹判据的研究进展,对多种热裂纹判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制定热裂纹判据的商讨意见.  相似文献   

4.
重油催化裂化取热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油催化裂化取热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取热技术主要分为内取热技术和外取热技术,内取热器有垂直盘管式和水平盘管式,两种,工业化的内取热技术始于60年代,属稀相输送,因其磨损严重,运行寿命短,因而出现了外取热技术,现在工业应用的外取热器有上流式,下流式,气控式,返混式等,尽管各种类型的取热器有其自身的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抚顺石油学院新开发出的输送管路式取热技术在平衡两器过剩热量的同时能有效地优化反应系统操作,实现再生温度,高剂油比,高原料预热温度的、三高”操作,可提高转化率,掺渣比,改善产品分布。  相似文献   

5.
煤中硫在燃烧过程中析出规律的热分析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TG-DTG-DTA联用的热分析技术,通过试验和分析了不同的热分析条件下,煤中黄铁矿在氧化过程中硫分析出的规律和燃烧特性,着重探讨了不同的黄铁矿重量,不同的升温速率和不同的掺比物对热分析逸出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不同的热分析条件对热分析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介绍电磁感应热套法的功率公式推导,热套温度和绕组匝数的确定,热套装置特点及热套操作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7.
铸件热裂纹预测的判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热裂纹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回顾了热裂纹判据的研究进展,对多种热裂纹判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制定热裂纹判据的商讨意见。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紫胶树脂受热后发生的粘流转变过程,以及粘流转变后其特征指标的变化,进而确定紫胶树脂热硬化时间和温度的对应关系,采用热台显微镜观测法监测了紫胶树脂的粘流转变过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计算了粘流转变过程热力学参数,测定了粘流转变后的热硬化时间、冷乙醇可溶物和红外光谱中特征峰的变化情况;采用国标紫胶树脂热硬化时间的测定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热硬化时间,并进行了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快,紫胶树脂的粘流转变峰值温度越高,分子的传热效率越低,传热会产生滞后,并且拟合得到了紫胶树脂热硬化时间与温度的关系方程,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发现紫胶树脂的热硬化时间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变化趋势按照所拟合方程所示的指数关系递减。  相似文献   

9.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5,24(2):132-132
高温连铸坯的生产是实现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的基础。高温连铸坯的生产技术就是保证连铸坯质量和提高连铸机生产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连铸坯热量损失,提高连铸坯出坯温度,实现高温连铸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的目的。连铸机只有在高拉速的情况下才能适应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工艺的生产节奏,并最大限度地保证连铸坯温度。因此,保证高温连铸坯生产的技术,最重要的是高拉速和高拉速条件下的弱冷却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有限元法及正文变换,从“集总参数化”模型出发,本文研究了以正弦激励为代表的热动态激励信号及其温升响应,并通过计算机的具体计算和热激励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文中还讨论了热系统特征值与热激励频率对响应滞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冬季睡眠状态下,室内热环境与被褥微气候分别对人体头部和被覆躯体的热感觉造成直接影响。为了分析两个热环境的匹配关系以满足睡眠人体的热舒适水平,实验在不同的室内温度下,调节被褥微气候温度,测试了受试者的皮肤温度,并记录了热感觉和热可接受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睡眠状态下,相比于室内热环境,人体热感觉对被褥微气候更敏感;此外,通过分析室内热环境和被褥微气候分别与整体热感觉和整体不满意率的关系,得到了睡眠热环境舒适区间。  相似文献   

12.
奇异值分解识别精密机械热动态特性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精密机械热动态过程的离散化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识别精密机械热动态特性参数的新方法--奇异值分解算法.在分析精密机械零部件的非定常导热问题时,由有限元法获得热动态过程空间离散化模型.采用热模态分析方法实现离散化模型解耦变换,模态坐标下的特性参数为热特征值(广义时间常数的倒数).辨识热动态特性参数的方法是通过构造热脉冲响应矩阵,采用矩阵奇异值分解的方法,以最少的参数和最小的阶次来描述精密机械热动态过程,进而求得热特征值.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热特征值和快速估算出热平衡时间.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精密机械热误差校正机理基础上,提出了主动热校正控制变形误差的精度指标,并研究了减少与增加热控制源对控制精度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主动热校正的控制精度与热控制源数目、控制源位置及控制源的幅值有关,优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的控制源组合及幅值参数,使热误差控制精度指标最小.由于热控制源幅值必须满足一定的设计约束,针对其幅值参数确定的困难性,引入遗传优化算法,该算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有较强的通用性.实例研究表明,热误差校正控制机理对变形校正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遗传优化热控制源幅值参数具有快速全局收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提高对传统的外墙保温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改善外墙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通过向保温粘结砂浆中掺加亲水性聚苯颗粒(EPS)等材料,针对不同配合比的改性EPS保温砂浆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改性EPS保温砂浆的最优配合比.试验研究表明:在传统保温砂浆中掺加改性材料,可在满足保温砂浆粘接性能的基础上,改善砂浆的导热系数和软化系数,达到外墙永久性保温砌模材料各项性能指标要求,并满足国家关于寒冷地区节能65%的相关标准对材料保温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进对Al2O3抗热震陶瓷发展动态的了解,为Al2O3抗热震陶瓷的制备提供设计依据,针对Al2O3抗热震陶瓷的常用抗热震性测试方法,Al2O3陶瓷微观结构、表面条件、尺寸对抗热震性的影响,利用第二相法提高Al2O3陶瓷抗热震性的可行性,以及多孔Al2O3抗热震陶瓷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在Al2O3陶瓷中添加ZrO2、稀土化合物、低热膨胀系数组元或高热导率组元等可以改善Al2O3陶瓷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和(或)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热学性能,从而起到提高Al2O3陶瓷抗热震性能的作用.叠层Al2O3复合抗热震陶瓷将成为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比等效热阻法建立了简化了的片状填料填充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模型并推导出了相应的等效导热系数公式。以云母片填充聚乳酸为例,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云母体积分数在11%下的聚乳酸/云母复合材料的三维稳态热传导单元模型,并模拟了热流沿云母片厚度方向和径向传递的过程。结果表明,当热流沿云母片轴向方向上流动时,经ANSYS模拟求得的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和文中推导的公式的所给出的预测值更为接近;当热流沿云母片的径向流动时,随着云母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的预测值呈指数性增长,并且高于ANSYS的计算结果。有限元结果和本文的公式均表明,片状填料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可分解为是沿热流不同正方向上的贡献,更长的等效导热路径使片状颗粒在填充聚合物后能提供更为出色的导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夏热冬冷地区秋冬季的室外热舒适情况,选取合肥地区进行研究,在合肥市某高校采取现场环境实测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秋冬两季室外人群热感觉与热舒适的变化情况。通过调查得到了温度、风速、湿度与太阳辐射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程度的排序,以及各参数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比重,分析了主观热舒适影响比重与期望,讨论了热感觉与热舒适的变化关系,探究了人体不同身体部位对热舒适性的影响,并引入PET和SET*预测热感觉的数学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合肥地区秋冬两季室外环境的热感觉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合肥地区秋冬两季受访者对室外环境热舒适性整体可接受度较高,而秋季高于冬季,其中面部对受访者主观热舒适影响最大。影响室外热舒适的热环境参数主要为温度,环境相对湿度对其影响较小。在秋季,受访者热舒适与热感觉变化呈二次函数关系,在冬季则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秋季的变化远强于冬季。  相似文献   

18.
Ablationthermalprotectivecompositesarethekeystructureofspacevehiclesprotectingthemfromaerody namicheatingduringtheirreentryintotheaerosphere.Thecarbonmatrixcompositesarethemostpromisingablationmaterialsusedinthisenvironmentduetotheirpotentiallyfavorablepr…  相似文献   

19.
The nanoparticl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nanoscale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molecular dynamics(MD) simulations to further understand nanoscale porous media thermal conductivity.Macroscale porous media thermal conductivity models were then revised for nanoporous media.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two packed beds with nanoscale nickel particles and a packed bed with microscale nickel particles were then measured using the Hot Disk.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no/microscale porous media thermal conductivities were much less tha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the solid particles.Comparison of the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results shows that the revised combined parallel-series model and the revised Hsu-Cheng model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micro-and nanoparticle packed beds.  相似文献   

20.
Materials with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high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d high Seebeck coeffi-cient are desirable for high performance solid-state thermoelectric devic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rmoelectric devices depends on the figure of merit ZT, given by 2(/),ZTSTsl= where , , , STsl are the Seebeck coefficient, absolute temperatur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respectively. To compete with the phase change based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economically, materials with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