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CECS197:2006)(DDC工法)已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使用。本文结合晋西北大厚度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实例,进行了垫层法、强夯法、预浸水法和挤密法等多种地基处理方案的比较,详细地阐述了DDC工法的作用机理、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其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的应用。分析了某工程中DDC工法未完全消除湿陷性的原因,结果表明:土的含水量和浅层夯击能等参数对地基湿陷性处理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并对《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的有关观点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的实例分析,总结了孔内强夯法作用原理、施工控制要点和技术优势,表明孔内深层强夯法作为一种地基处理技术,能够较好的消除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和明显改善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某地区深厚II级自重湿陷性黄土为例,通过方案比选、施工监测、土工试验分析等方法,论证了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分层分区强夯法在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地基土湿陷性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强夯法处理机场场道湿陷性黄土地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文斌 《施工技术》2001,30(9):26-28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具有施工简便、快速有效、造价经济、质量可靠的优点.它对增强地基密实度、消除土层湿陷性、降低土层压缩性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效果显著.本文就兰州中川机场场道工程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方面的试验、应用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湿陷性黄土的作用机理及危害,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的处理实例,分析了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优点,着重阐述了强夯法消除湿陷性的效果,并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设计施工应注意事项,指出治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6.
对黄土塬某工程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15 000 kN·m高能级强夯加固处理.通过探井取样与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3种方法对强夯处理效果进行综合检测和研究,得出15 000 kN·m高能级强夯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试验表明,强夯处理后消除湿陷性效果显著,地基土承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等难题,在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36.5 m的场地进行以下浸水试验:不同深度的挤密桩处理地基深层浸水载荷试验,不同深度的孔内深层强夯处理地基载荷浸水试验,不打注水孔、埋设TDR水分计的原位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6~12 m、深层浸水时,发生显著地基下沉;15~20 m时,地基沉降较小;处理深度大于20 m时,地基沉降基本可忽略。(2) 浸水试坑22.5~25.0 m以上土体含水率增加较快,甚至达到饱和,以下土体含水率增加缓慢,基本没有发生湿陷。建议22.5~25.0 m作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和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3)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在采取有效的综合处理措施之后,甲类建筑可以不全部消除湿陷量,乙、丙类建筑可以根据控制建议适当放宽对剩余湿陷量的要求。(4) 不同地区、不同微结构类型土的湿陷性应当采用不同的湿陷系数 来判定,即“湿陷系数 = 0.015”在自基础底面至基底下15 m的范围内可继续使用;15 m以下适当放宽,按不同深度对 进行修正,可使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评价趋于合理,有效节约大量地基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8000kN.m高能级强夯处理湿陷等级为Ⅲ~Ⅳ级的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基,对其设计、施工和检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实践研究。通过瑞利波波速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和静力载荷试验等对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效果进行了综合检测,对比分析了强夯前后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地基承载力和湿陷性的变化情况,确定有效加固深度、湿陷性消除、地基承载力等均满足设计要求,可为其他高能级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林林  薛芳 《山西建筑》2012,(22):101-102
针对湿陷性黄土在自重压力下或一定压力下遇水湿陷变形的特性,分析了工程中常用的几种黄土路基处理方法,并根据闻垣高速公路建设特点,着重介绍了闻垣高速公路建设中对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情况,得出强夯法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重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产生自重湿陷,在工程实践中,有些工程采用预浸水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以消除其湿陷性。  相似文献   

11.
水泥土挤密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金 《山西建筑》2009,35(7):122-124
指出水泥土挤密桩是一种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的地基处理技术,针对郑西客运专线中采用的施工方法与传统挤密桩施工方法的不同,详细介绍了水泥土挤密桩的施工方法和处理黄土地基湿陷性的效果,结果表明该加固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用灰土挤密桩挤密处理的过程,以达到消除湿 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结构安全与正常使用的目的,对黄土地区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超厚度强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用(灰)土挤密桩桩周土体密实度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证明,(灰)土挤密桩能有效改变其密实度,从而降低其湿陷性;单桩的有效挤密半径为单桩直径的1.5倍左右,群桩可以认为是各单桩挤密效应的简单叠加;用(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完全可以达到以土治土、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冲击压实技术处理高速公路湿陷性地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基于冲击压实技术在某高速公路工程中处理湿陷性地基的应用实践,对地基的湿陷性、干密度、孔隙比、压缩模量、影响深度以及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冲击压实技术用于湿陷性地区的路基施工不仅明显改善了地基的质量,同时对减小路基的工后沉降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秋生 《山西建筑》2010,36(14):119-120
通过对灰土挤密桩的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和桩间土挤密效果的试验及其结果分析,表明灰土挤密桩能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形成的复合地基能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地基土的承载性状,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强夯黄土地基震陷性离心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翁效林 《岩土工程学报》2007,29(7):1094-1097
为了对强夯黄土地基震陷性进行较为直观合理的分析,基于离心模型试验定量评价了强夯黄土地基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黄土地基含水率是影响强夯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水平层强夯程度所存在的差异性对黄土地基的震陷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在有效深度范围内可以完全消除黄土地基的震陷性。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加固机理和设计方法,并阐述了灰土挤密桩地基的特性与适应范围。通过试验验证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采用灰土挤密桩法进行地基处理,不但能有效地消除其湿陷性,而且可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并提高承载力,常用挤密桩法处理黄土地基,孔内深层超强夯挤密桩是对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桩的发展。本文结合西安田家湾粮库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项目,对桩身填料灰土和渣土的孔内深层超强夯挤密桩进行试验,对两种填料的挤密桩承载力、挤密系数、湿陷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填料挤密桩均能消除黄土湿陷性,灰土挤密桩处理效果优于渣土挤密桩,渣土挤密桩桩身挤密系数离散性较大。桩间土的承载能力均得到很大改善,并提高了桩间土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灰土挤密桩桩体承载力平均值约为渣土桩的2倍,桩间土平均承载能力为处理前1.6倍,不同桩身填料对桩间土承载力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