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追寻判例法和成文法的形成过程,分析它们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探求它们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并阐述它们对我国立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矛盾的两方面,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在教育历史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促进了教育活动不断发展。通过回顾教育发展历史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同一性和斗争性,总结它们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概括两种思潮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教育应该如何对待科学与人文。  相似文献   

3.
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地球进化的历史便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人类与大自然艰苦的斗争中。人类不断地进化和完善,人类社会也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当人类社会以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存在时,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便由此产生.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社会环境之间相互结合与作用的方式是决定两大环境协调与否最直接而关键的因素.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结合与作用方式也是不同的,由此导致它们的协调程度不同。随着历史的发展,两大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剧烈的,突发的,无规律的,并且这种变化受到两大环境结合与作用方式的极大影响.尽管这种结合与作用方式多种多样,但必定存在一种适宜的方式.这种适宜方式也正是两大环境协调发展的适宜方式.  相似文献   

4.
采取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对法国古典主义和中国“文革”文学理论从社会历史条件、文学特征以及历史作用和命运3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了它们之间惊人的碰撞与共鸣,阐述了二者背离的方向及其原因,并且发现文学理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必然规律,任何强行的外力阻挠只会让文学本身走入歧路,甚至会给一个社会或国家造成不可控制的损失或灾难。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两处历史上著名的生丝生产中心,即现在的日本群马-长野地区和中国的湖州-上海地区为例,对比说明了这一过程;欧洲缫丝技术,自1860年后传入上述两地以来,如何适应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地区情况,并以不同的方式发展,致使在一个地区所形成的技术转变和生产组织不同于另一地区,这可归因于日本和中国人民之间,在民族性格以及社会和市场情况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回顾了鲁棒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H∞控制理论在鲁棒控制中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同时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其它研究方向和新的进展,并对它们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结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在地域、历史、民族、传统等存在多方面差异,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个区域的文化表现出迥然相异的形态。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区域的体育文化,其身上都浓缩了它们母体文化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实质,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造型与色彩,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表现的艺术精粹体现了各民族的心理情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以及审美情趣,三大文化圈的历史脉络以及它们各自的基本特色、构成形态特色。构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性和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管理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通过对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概念认识,阐述它们对企业的不同作用、相互关系和影响,并通过实例和两者对企业的影响来探讨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让企业迅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与文学——缪斯神殿中最动人心弦的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从远方进入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两束光芒四射的浪花,时聚时分,跳跃向前。它们在相互促进中不断繁荣,在互相渗透中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普通法是指12世纪前后因诺曼征服形成的强势王权而发展起来的、由英国王室法庭实施于全国的普遍适用的习惯法和判例法。衡平法是指14世纪前后,为弥补普通法自身的缺陷,通过大法官审判实践而产生的一套法律体系,因其强调公平、正义而得名。  相似文献   

12.
以汽液相界面为研究对象,用吸附理论证明了拉乌尔和亨利两定律,该方法是从动力学角度来探讨热力学规模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就经济法的本质之重要意义和探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然后对现有之众多观点进行了一次大检阅,并大胆地提出了批判性的见解,进而提炼出与实践相适应的、科学的方法论,最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雄辩地向世人展示出本质的经济法和经济法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法学界对经济法的法域归属问题存在颇多争议,主要是经济法的公法属性和社会法属性之争。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类别,对经济法的研究方向应作些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有益探索。尝试对经济法进行从单一视角转向跨法域的研究,探讨经济法同时涉足公法与社会法的问题,将能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原则及调整方法进行更为合理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
用类比的方法从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和静电环路定理导出了万有引力场中的"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并定义了引力场强度矢量。通过两个对称质量分布问题的分析阐述了"高斯定理"在简化繁杂积分运算上的应用;由"环路定理"出发定义了万有引力势并将其应用得出了第一、第二宇宙速度。  相似文献   

16.
以法律实施过程中的接受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法律接受过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旨在揭示法律接受的内在机理,以增强法律功效。  相似文献   

17.
引礼入法是我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鲜明特征.它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它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消极作用,但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有一些可供借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培养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全体公民具有了较高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经济法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比较社会法与经济法的特征,认为社会法和经济法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经济法是社会法域下的一个部门法,经济法应当归属于社会法。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依法治国需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势在必行.为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法行政,必须转变观念并实现行政程序法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