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微悬浮体化助剂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悬浮体化助剂FY-3对纯棉织物进行预处理,住友SS系列活性染料进行染色,并对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和常规染色工艺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MSD)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同时可通过减少染料用量,使其与常规染色深度达到一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丝光羊毛Lanasol微悬浮体染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anasol系列染料以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对丝光羊毛进行染色.比较了微悬浮体染色和常规染色工艺Lanasol染料对丝光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以及染品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在保证匀染和透染的前提下,能显著缩短丝光羊毛的染色时间,减少纤维在染色过程中所受的损伤,节约能源,而且染色样品色泽鲜艳,色牢度均与常规染色样品相当.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在活性染料轧染染色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微悬浮体系对被染织物头尾色差的影响.通过与常规轧染染色工艺的对比发现,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可使被染织物具有明显的增深效果,微悬浮体染色工艺通过减少染料总用量的方法达到与常规被染织物基本相同的染色深度,节省了染料,并减轻了轧染染色过程中常出现的头尾色差问题,保证织物染色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微悬浮体预处理工艺在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中的应用。将经过预处理的纯棉织物与传统前处理的纯棉织物在相同染色条件下染色,与采用传统工艺所得染品相比,采用新工艺所得染品有明显的色泽增深效果,经济效益明显。采用新工艺染色可降低生产废水中的废弃染料量,可减轻环境污染,社会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5.
探讨预处理工艺中各因素对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优化出最佳的预处理工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冷轧堆染色工艺相比,预处理后的棉织物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具有明显的增深效果,进而可节约染料,减少生产废水中的色度污染,降低污水处理负担,给工厂带来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响应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则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选取对表观深度K/S影响较显著的3个因素为WLS:苯酐(质量比)、对甲苯磺酸:苯酐(摩尔比)和合成温度。利用Design Expert 8.05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苯酯助剂最佳合成工艺参数。并在此条件下,将所合成的苯酯助剂应用于涤纶常压染色,染色织物K/S值与模型预测值相差5%左右,说明根据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苯酯助剂合成工艺较为准确。将苯酯助剂与N-正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复配应用于涤纶常压染色中,染色织物表观深度和上染百分率较常压无助剂染色工艺显著提高,而且基本达到传统高温高压工艺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碱式氯化铝和氧氯化锆为主要原料,以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为有机配位基,通过两步络合反应,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水溶性铝锆皮革染色助剂,分析了染色工艺、助剂加入顺序、助剂种类及助剂的加入量等对染料上染率、染色牢度以及K/S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偶联剂可使固色作用增强,并使革坯的耐干/湿擦性得到提高;当偶联剂AZ—B加入量为1%时,增深固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叔胺化合物为活性染料的固色催化剂,以达到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低盐、低碱染色目的。研究催化剂的用量、催化剂对染料的改性工艺、染色工艺条件等因素对棉织物染色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叔胺型催化剂对活性染色具有较明显的催化作用,催化剂对染料的改性工艺及其用量对织物的得色深度影响较大;催化染色能明显降低染色用盐、用碱量。染料经7%(o.m.d.)的固色催化剂在50℃×20min的条件下改性后,可减少盐、碱用量30%且染色织物的得色深度不降低。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染色时间pH,常用助剂等对自制叠氮类活性黄染料染涤纶纤维的上染百分率及染以深度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叠氮类活性黄染料常压沸染涤绦的最佳染色工艺,结果表明,该染料能在常压沸染条件下染涤纶,而且染色牢度好。  相似文献   

10.
分析阳离子染料在D5反相微乳体系中染色的可行性,确立阳离子染料在D5反相微乳体系中上染腈纶织物的工艺,并探讨入染前织物带液率、反相微乳液含水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腈纶织物在温度为60℃、pH值为4.5~5的水中进行预处理后,以一定带液率入染反相微乳体系的方法可行;优化的阳离子染料在D5反相微乳体系中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85℃、染色时间20 min、浴比1∶10;研究中还发现入染前织物带液率的高低对织物得色深度有较大影响,随着带液率的增加,染色K/S值先增加后减少;反相微乳体系的含水量对织物的得色深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复合型固色柔软剂及其对棉织物的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染整加工合理化从而碹以高效节能的目的,采用固色组分和柔软组分制备了复合型固色柔软剂,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一浴固色和柔软整理,重点考察和研究了固色柔软剂的浓度、烘温度、染料浓度以及固色柔软剂中的柔软组分对加工织物的染色表面浓度、固色率、皂洗牢度、摩擦牢度、手感和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色柔软剂在工作浴中的浓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加工织物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表面深度和固色率的增长;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加工织物的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有所改善,表面深度、固色率和柔软性略有波动;随着染料浓度的升高,加工织物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和固色率逐渐下降,表面深度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固色柔软剂中的柔软组分对固色组分的固色作用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3种不同类型的柔软组分对染色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将废弃鸡毛溶解,制备出一种蛋白助剂,探讨该蛋白助剂改性涤纶织物对分散染料热溶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出涤纶织物蛋白助剂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并评价不同工艺处理涤纶织物分散染料热溶染色效果及吸湿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助剂与壳聚糖复配,并借助反应性阳离子交联剂的作用,能够将涤纶织物改性,显著提高分散染料热溶染色涤纶织物的表观色深度,而且不降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同时改性涤纶织物吸湿性能提高,穿着舒适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染色废水的脱色及其循环利用研究为主要目的,使用还原型双组分脱色剂对分散染料染色废水进行脱色处理,重点研究了脱色剂用量、pH值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脱色反应的影响.并且将脱色后的染色废水回用于织物染色中,对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脱色剂用量的增加,分散染料染色废水的脱色率都逐渐增加;除分散黄H2RL之外,pH对分散染料染色废水的脱色几乎无影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则有利于脱色效果的改善;脱色后废水可以回用于织物的分散染料染色中.  相似文献   

14.
运用分散染料对新型防窥Tricot经编窗帘织物进行高温高压染色,制成颜色不同的窗帘织物。运用分光光度计测试其光学性能,分析不同颜色染色对窗帘织物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与原样相比染色后织物透光、隐视性能削弱,防紫外性能有所提高,黄色样比紫色样防紫外和透光、隐视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天然染料在棉纤维上染色存在上染率低和色牢度差的问题,研究棉纤维的阳离子化改性技术。探讨改性剂浓度、匀染剂和碱剂的种类与用量、改性温度及时间对改性棉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测试染色织物的匀染性、色牢度和紫外防护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棉织物的改性工艺,天然染料在改性棉织物上的上染速率得到提高,染色产品具有较高的表观色深,较好的色牢度和匀染性,并获得优异的紫外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顺丁烯二酸酐与丙烯酸在过硫酸钠引发下自由基加成聚合聚羧酸,再以聚羧酸与分散剂K复配无泡皂洗剂.测试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无泡皂洗剂的去浮色力,并对无泡皂洗剂与常规皂洗剂进行平行对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羧酸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顺丁烯二酸酐)∶m(丙烯酸)=1∶3、w(引发剂)=5%(对单体质量)、80℃反应2.5 h.无泡皂洗剂复配的最佳条件为m(聚羧酸)∶m(分散剂K)=50∶1.染色织物经无泡皂洗剂皂洗后,湿摩擦牢度为4级,pH值为6.  相似文献   

17.
采用无毒、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PVP为原料,经复配制备活性染料皂洗剂,研究其在不同皂洗条件下的防沾色、去浮色效果及染色牢度。实验结果表明,当PVP∶AEO-9∶SDS质量组成比为5∶5∶1时,皂洗剂表现出良好的防沾色和去浮色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即皂洗剂浓度4 g/L、皂洗时间20 min、皂洗温度90℃、pH值9、浴比1∶50,皂洗后染色织物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尤其湿摩擦牢度较常规BP、PVP单一组分皂洗剂均约有1级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佛山联达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经深度处理后的废水为对象,以该企业实际生产用水做参比,通过实验分别考察深度处理后的针织废水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化工原料的影响以及对针织漂染加工各工序织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回用水用于生产后,对染料、表面活性剂、生物酶等主要化工原料均无影响,织物在煮练、染色、剥色中强力变化较小,色差、色牢度符合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