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测量酸性染料对染锦纶织物染色后的上染率、布面K/S值、色差、匀染性等指标,分析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酸性黄上染锦纶织物匀染性的影响。实验发现,脂肪胺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二的匀染效果较好,色差最小,而磺化蓖麻油的匀染效果最好,但织物色差最大。因此,将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二和磺化蓖麻油以不同的比例进行复配,考察了复配后的匀染剂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综合考察选择出最佳的匀染剂并将其应用于其它几种酸性染料。实验结果表明,复配所得的匀染剂二对酸性黄锦纶染色,能有效降低上染速率,且达到较好的上染率,织物匀染性明显提高;该匀染剂同样适用于改善酸性大红、酸性艳兰、酸性翠兰的匀染性,对上染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天然染料在棉纤维上染色存在上染率低和色牢度差的问题,研究棉纤维的阳离子化改性技术。探讨改性剂浓度、匀染剂和碱剂的种类与用量、改性温度及时间对改性棉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测试染色织物的匀染性、色牢度和紫外防护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棉织物的改性工艺,天然染料在改性棉织物上的上染速率得到提高,染色产品具有较高的表观色深,较好的色牢度和匀染性,并获得优异的紫外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3.
使用亲纤维型酸性染料匀染剂LA对锦纶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对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亲纤维型酸性染料匀染剂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匀染剂LA能提高染料的匀染性和移染性,匀染剂用量为2.0%(o.w.f),染色时间为50 min,升温速率为2.0℃/min时能得到良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4.
使用亲纤维型酸性染料匀染剂LA对锦纶染色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对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亲纤维型酸性染料匀染剂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匀染剂LA能提高染料的匀染性和移染性,匀染剂用量为2.0%(o.w.f),染色时间为50 min,升温速率为2.0℃/min时能得到良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Lanasol CE染料对拉细羊毛进行染色,研究纤维修补剂WLX和毛用匀染剂WPN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修补剂WLX和匀染剂WPN可以明显降低Lanasol CE染料对拉细羊毛的上染速率,明显提高匀染性,而不影响竭染率、固色率以及染色羊毛的K/S值;同时显著降低拉细羊毛在染色过程中所受的损伤,改善染色羊毛的手感.与Lanasol CE染料配套匀染剂Albegal B相比,80s、90s染色拉细羊毛单纤强力分别提高13.26%,16.52%,不同匀染剂对应染色拉细羊毛色牢度相当.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紫甘薯红色素对牛皮的直接染色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讨论了染色温度、时间、pH值及电解质对等因素对紫甘薯红色素吸收波长的影响,以及染料用量、渗透剂、匀染剂、染色方法对牛皮染色效果和摩擦牢度的影响,优化了紫甘薯红色素对牛皮的直接染色工艺。结果显示,紫甘薯红色素对牛皮的直接染色工艺: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90min、染色pH值4,染料用量4%(owf),渗透剂用量3%(owf),匀染剂用量2%(owf),采用浸染方法,染色牛皮得色量及摩擦牢度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匀染剂在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变色中的作用机理,系统分析添加匀染剂对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产生色差的原因。通过分析匀染剂对分散染料在涤纶纤维上的状态与在染液中状态的变化,探讨其造成染色织物变色的原因;通过确定影响染色织物变色的关键因素,揭示匀染剂在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变色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染色过程中纤维上和染浴中的染料都未发生化学变化;匀染剂在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变色中的作用机理是匀染剂使染料的聚集态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染料的上染率;根据提升性拟合直线方程计算染料量并染色,分散翠兰S-GL添加匀染剂TF-212K和TF-2500染色织物的色差ΔE值从1.64和1.05分别减小到0.73和0.23,其他颜色参数也都有所减小,可见通过调整染料用量可有效减小使用匀染剂染色时易产生的色差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测试了真丝绸常用的23只染料的上染速率的半染时间(t1/2),探讨了半染时间与拼混染料相容性的关系,提出了用匀染剂SW改善拼混料相容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原料A与氨基磺酸质量投料比为7:1,尿素质量分数为2%-4%。将原料A搅拌升温至100℃-110℃,加入氨基磺酸和尿素,搅拌均匀升温至120℃-130℃保温4 h-6 h,制得环保型高温匀染剂SY。用于涤纶染色,具有优良的匀染性,良好的移染性,色光纯正。与市售高温匀染剂相比,中浅色干湿摩牢度相当,深色湿摩擦牢度略高半级。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超临界CO2无水染色装置,对纯棉织物进行了分散染料染色实验.结果确认,纯棉织物经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和多元羧酸整理后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在24MPa、100℃条件下.耐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达到了4级,上染率达到86%.且具有良好的匀染性.  相似文献   

11.
改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固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一种自制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进行固色整理.通过对固色剂的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轧余率的探讨,确定了色织物的最佳固色整理工艺为:活性染料染色织物→二浸二轧(固色剂50g/L,轧余率75%)→烘干(70℃×3 min)→焙烘(150℃×3 min).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有良好的固色效果,可使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有所提高.其固色效果与4种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固色后织物色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用乙醇提取干黄银杏叶,测试提取染料的吸光度、染色织物色度(K/S值、L、a、b值)及染色牢度来探讨银杏叶天然染料的稳定性及其对柞丝绸织物的染色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溶液的pH值对天然老物染料银杏叶提取物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染液可以直接上染柞蚕丝。染液的pH值对染色效果、染色牢度和强度影响最大。染色时间为60min,染...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用乙醇提取干黄银杏叶,测试提取染料的吸光度、染色织物色度(K/S值、L、a、b值)及染色牢度来探讨银杏叶天然染料的稳定性及其对柞丝绸织物的染色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溶液的pH值对天然老物染料银杏叶提取物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染液可以直接上染柞蚕丝。染液的pH值对染色效果、染色牢度和强度影响最大。染色时间为60min,染浴温度为70℃,染浴pH值为5,染液浓度为20%时K/S值最大;染液先于碳酸钠作用后染色被染织物表现出良好的染色深度、色相和牢度。染液经过碳酸钠溶液作用,染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使用自制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用浸轧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了固色整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固色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液率,探讨了影响该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固色工艺,即二浸二轧(固色剂用量为80g/L,整理液pH控制在6~7,轧液率80%)→烘干→焙烘(150℃×3min).该固色剂能明显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其固色效果与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且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相似文献   

15.
以脱乙酰度80%~95%的壳聚糖(CTS)为原料,在其氨基上引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得到了季铵化壳聚糖(CTA-CTS),并比较了经季铵化壳聚糖(CTA-CTS)处理后的棉织物染色效果与未处理棉织物无盐和加盐的染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上染率、固色率及色牢度,季铵化壳聚糖(CTA-CTS)改性棉织物的无盐染色效果均比未处理的无盐染色效果有所提高.季铵化壳聚糖(CTA-CTS)改性棉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季铵化壳聚糖(CTA-CTS)溶液浓度14g/L,轧余率100%,在100℃焙烘3min;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料用量3%(owf),碳酸钠用量为10g/L.  相似文献   

16.
以粘胶非织造布(100g/m2)为载体,探讨了茜草染液的染色工艺参数对其染色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先媒后染工艺,以明矾作为媒染剂,媒染剂用量为8%(o.w.f),媒染时间为20min,在单因子试验基础上通过L_9(3^4)正交工艺优化,以反射率及色牢度等作为考核指标,得到茜草染粘胶非织造布的最佳工艺参数:染液浓度3%、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30min、染液pH值12.试验结果对同类研究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RGB活性染料对棉机织物进行轧染染色.将微悬浮体染色工艺(MSD)与传统工艺进行对比,探讨了微悬浮体助剂、尿素、胍用量对染色样品表观深度及色牢度的影响,确定了MSD工艺较传统工艺可节约的染料量.结果表明,加入微悬浮体助剂后,织物的最终得色量增大。得色更均匀.与传统工艺所染样品表观深度相当的情况下,MSD工艺可节约10%-20%的染料量,从而降低了染色废水中的染料量,减轻了污水处理负担.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单一类型染料对海岛型锦纶超纤PU革的染色效果,采用了分散染料与酸性染料拼混染色方法.通过对透染性、干湿摩擦牢度、皂洗牢度、K/S值和上染率的考查,确定了关键工艺参数,并探讨了染色顺序、固色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先酸性后分散染色,且2种染料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2%时具有最好的综合染色效果;以APA固色效果最佳,染前加入使染色更均匀、无色花;染后加入可提高干摩擦牢度至4级,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至3级以上,并可小幅提高K/S值.  相似文献   

19.
以自制的新型聚酯聚醚共聚物为亲水整理剂,采用高温高压法,对涤纶织物进行亲水整理同浴染色。研究整理剂用量对分散染料上染率和织物亲;K性、色差以及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型染料上染率几乎不受影响,而中、高温型影响较大;织物亲水性在用量为6%时达到最佳;中、低温型染料染色织物色差在用量小于6%时影响小,而高温型染料染色织物色差在用量小于4%时影响小;同浴染色未影响染色牢度。因此,只要选择适用的分散染料和适量的整理剂,涤纶亲水整理同浴染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人造麂皮染色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人造麂皮织物的组成聚酰胺/聚酯(简称PA/PU),从理论上分析了适用的染料种类,并进行了染色研究。通过测定染料的上染百分率,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分析比较了四类染料的染色效果。结论如下:1.活性染料皂洗牢度最好;2.酸性染料匀染性、透染性最好,皂洗牢度通过固色可提高半级至一级;3.分散染料上染百分率较高;4.金属络合染料表面得色浅、透染性差;5.各类染料染色的摩擦牢度均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