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分析能耗分析软件EnergyPlus中兰州地区气象文件和蒸发冷却模型,得到机组各段效率和进出口温度值.采用该软件对兰州地区管式间接-直接两级蒸发冷却空调机组进行模拟,将模拟值和实测值对比发现间接段和直接段效率误差均在3%以内.该机组的能耗分析表明,机组COP值达11.9,远远低于传统空调机组能耗.  相似文献   

2.
分析目前电力系统中降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变降温方式与传统降温方式进行比较,在保证电气要求及考虑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样机设计中的重点问题。通过对自行设计研制的以F-113为制冷剂的一台蒸发冷却变压器样机进行试验所得数据与对应油浸变压器数据进行比较,表明蒸发冷却降温技术在电气设备中应用的优越性及可行性,同时也为蒸发冷却技术广泛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3.
以典型的办公建筑为例,应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对比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和普通抹面砂浆的保温性能,由此分析了两者的保温性能及建筑节能效果.经模拟分析,在一个采暖期里,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内外保温建筑的总能耗仅是普通抹面砂浆建筑的56%,采暖能耗则仅为后者的19%,且室内温度比后者要明显地高.定量化地验证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优异的保温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复合墙体内空气与水两种流体域的流动传热状况,借助于Fluent软件,分别研究了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状态下该模块墙体的热工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的建筑墙体相比,利用水的蒸发冷却对外墙内表面进行降温的复合通风外墙结构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蒸发冷却式通风外墙只能采用水层位于通风空气层内侧的结构形式.通过提高空气入口速度,可以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而通风机的安装位置和送风方向的选择相对自由.水层厚度与空气层厚度对墙体稳态热工性能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蒸发冷却和置换通风的作用原理.针对处于干燥较热区域的兰州,以某厂区的中控室为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蒸发冷却与置换通风结合的节能、环保、热舒适性好、室内空气品质好的空调系统在兰州地区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利用蒸发冷却系统进行空调的适用性分析方法,并对我国哈尔滨、乌鲁木齐、兰州三个城市应用蒸发冷却系统进行空调的适用时数及百分率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雾滴粒径、喷头间距、风速和喷雾比等参数的改变对管内喷雾降温蒸发效率的影响,采用DPM模型方法对送风管道内喷雾直接蒸发冷却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模拟,得到各参数最佳工况.模拟结果表明:粒径、风速和喷雾比越小时,蒸发效率越高;喷头间距的最佳值,应根据饱和水气比、空气流速、喷头的喷出速度和喷射角度确定.根据模拟结果,考虑系统经济性,对雾滴粒径小于30μm、风速1 m/s以下的工况,喷雾比下限为0.7,蒸发效率最高可达92%,饱和效率可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蒸发冷却与辐射供冷结合空调系统在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潜力和能耗情况,以中国新疆一办公楼为计算依据,夏季定6~8月为一个空调运行期,各个机组耗电量按额定功率计算.分别计算了3种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设计、投资费用、运行费用,并进行分析对比.最后得出蒸发冷却-辐射空调系统较其他两种方案最高可节能63%.  相似文献   

9.
混合式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性能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两级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它可以全年运行,能够回收利用室内排风的冷热量,与同类型采用单级除湿的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通过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蒸发器是影响冬季热回收量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蒸发器、蒸发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却器应按冬季工况进行设计和匹配.在夏季工况运行时,当除湿器入口溶液浓度、除湿器之间的流量比例、外循环比例分别为30%、0.25、0.15时,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值最佳,在西安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下,其性能系数COP等于0.791,所需再生器入口溶液温度为48.5℃.  相似文献   

10.
用CFD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数值传热学方法,对间接蒸发冷却器内流体流动与热质交换过程进行简化和假设,建立了换热器内三维层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学物理模型.采用交错网格离散化非线性控制方程组,编制了三维SIMPLE算法程序.计算出间接蒸发冷却器内的速度场、温度场及浓度场,分析内部流动状态和热力分布.换热器通道间距改变时,计算所得压力梯度与实验测得的数据吻合得较好.这就能够为更加清楚地认识蒸发冷却换热器内复杂的换热机理,对这类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GT-COOL软件建立某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维模型。对发动机极限工况下散热器进出口温度、进出口压力等参数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双水箱设计散热器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整车冷却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能耗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系统论的方法,以整个热电冷系统为分析对象,避开了热电厂节能好处归电还是归热的争论性问题,提出一个比较联分产系统能耗的特性指标,即一次能耗节能率。在此基础上,对三种典型循环汽机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分析,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杭州地区办公楼建筑为例,采用能耗分析软件eQUEST进行全年逐时、逐月的建筑冷、热、电负荷预测,通过探讨eQUEST软件模拟计算建筑负荷的特点,分析了eQUEST软件使用方法;并选取该办公楼建筑的典型月电负荷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耗电量进行对比,评价了eQUEST软件模拟计算的可靠性结果表明:eQUEST软件能够快速预测建筑全能耗、其操作步骤的简便、具有友好的输入界面,对建筑全能耗分析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是较为实用的快速能耗分析软件但是,其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值仍存在偏差,这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加以修正,如在建筑能耗模拟中采用动态的建筑参数设置值(包括人员密度、新风量、设备能耗、照明能耗、湿度等).  相似文献   

14.
建筑能耗分析用逐日随机气象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建筑能耗分析所需气象数据的特点,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十年六项气象参数(温度日均值,温度日较差,水蒸气分压力日均值,水蒸气发压力日较差,太阳总辐射和太阳直接辐射)建立了六维疏系数混合回归随机气象模型。为使用于建模的数学满足平稳性要求,在建模前对原始气象数据进行了平稳性变换。建模时用近似BIC准则挑顺归变元和确定模型阶数。模型建立后首选通过了白噪声检验,可用于预报和模拟。将用此模型是出的模拟值与实测气象数据进行的分析对比表明,模拟数据不仅很好地反映了气象随机过程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特征,而且很好地反映了各气象参数自身和相互间的相关关系。因此,模型可实际用于建筑能耗分析,空调系统负荷计算,运用管理及动脉控制。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筑布局的能耗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城市建筑布局对能耗的影响规律及关键性布局参数,采用仿真试验结合敏感性分析的方法,从遮挡太阳辐射减少建筑得热的角度,对武汉地区200种布局进行仿真研究.首先,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LHS)确定布局参数组合;然后,利用R语言和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建立200种能耗模型并计算;最后,应用标准回归系数(SRC)和树状高斯过程模型(TGP)两种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量化分析水平和垂直方向9个布局参数对目标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布局对能耗有显著影响,9个布局参数的总变化,分别引起制冷、供暖和总能耗15.8%、26.8%、4.4%的波动;两种敏感性分析结果类似,对制冷和总能耗影响最大的参数是西侧建筑高度,其主效应都在0.3左右,影响最小的参数是南侧建筑面宽,其主效应都在0.1以下;影响供暖能耗最大的参数是南侧建筑的高度,其主效应在0.3以上,影响最小的参数是东侧建筑面宽.当参数取值远大于目标建筑尺寸时,各参数对能耗的影响力降低,采用TGP敏感性分析更合理.从节能减排的角度,为城市规划及建筑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当室外气温较高时,风冷热泵系统冷凝器存在换热效果下降的问题,而蒸发式冷凝器可以改善此问题,蒸发式冷凝器因此逐步得到广泛重视。为研究采用蒸发式冷凝器制冷系统的能耗情况,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蒸发式冷凝器与风冷式冷凝器在相同工况下压缩机能耗情况,并对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各因素对压缩机耗功量的影响能力依次为:冷凝器进口空气温度、速度及冷凝器喷水量。压缩机耗功量随进口空气温度的升高、进风空气速度降低而增大,随喷水量增加存在先减小后保持不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通风屋顶间层内空气流速对空调冷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我国南方地区常用的通风屋顶热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架空间屋内空气流速对空调冷负荷的影响,并给出了空调日平均冷负荷随架空层内空气流速的变化关系式,指出试图通过加强通风屋顶间层入口空气流速来降低连续空调冷负荷的措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8.
The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differing from other tradi- tional cooling generator, and its design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evaporative generator’s performance[1]. The circle method is Close-Loop-Self-Cycle with no pump by making full use of its vertical structure, and stator bars are cooled by coolant’s potential heat.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 does not need additional machines. The apparatus is simpler and work noise is reduced much. The work reliability is i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