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磁共振SWI和P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24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62例.A组进行磁共振SWI扫描,B组进行磁共振PWI扫描.对比两组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超急性和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1例超急性期和15例急性期单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DTI图像。在DTI序列各项异性指数(FA)、平均弥散系数(MD)图上选取病灶感兴趣区(ROI)并镜像生成对侧ROI,记录FA和MD值以及相对值。比较FA和MD在病灶与镜像对侧间的差异,分析两组间FA和MD相对值的差异。结果:超急性和急性组梗死病灶MD值均低于镜像对侧,FA值仅在急性期低于对侧(P0.05)。超急性期梗死病灶FA相对值和MD相对值均高于急性期(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导致FA和MD值降低,且FA相对值和MD相对值在两组中存在差异,临床可运用于鉴别超急性和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从而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CT关注成像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的影像学表现,对照梗死区域与对侧健侧脑区的CTPI与DWI各项参数值。结果 :观察40例患者的CT脑灌注成像情况均可见明显的脑灌注异常区,且无论是脑灌注、强化峰值还是达峰时间、脑血容量,梗死区域这些指标均与对侧健侧脑区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梗死区和对侧健侧脑区的ADC值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灌注成像能够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对灌注值、相对脑血容量以及峰值时间的测量来反映急性梗死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判断缺血半影区的存在,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能够清晰直观地对脑梗死的程度、梗死面积等病理特征进行显示。两种影像学诊断的图像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应用其来诊断急性脑梗死可以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加全面的有效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分期诊断中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MRE)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3例慢性肝病患者,均进行MRE检查,测量肝组织弹性值,分析其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观察其在肝纤维化分期诊断中的效能。结果:患者肝组织弹性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P<0.05),肝纤维合并分期间的弹性值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纤维化分期诊断中,MRE的诊断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到2016年10月的34例患者磁共振成像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分析患者MRI诊断结果与手术或病理结果发现,无异常现象的磁共振成像为4例,而胎盘黏连有7例,胎盘植入有10例,胎盘穿刺有13例。MRI征象的典型病例分析,其中典型无胎盘植入的横轴位T2WI的显示正常子宫肌层三层信号相对完整,信号呈连续、清晰以及完整的状态,其中的高信号带主要为子宫肌层,其信号呈现出均匀变化状态。结论: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及时观察孕妇产前的子宫状况,可及时传输子宫基层内信号,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检查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应用好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得到直接显示韧带损伤的图像,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清楚的诊断依据。方法:使用头颅线圈,常规采用矢状和冠状两个方位的切面成像。结果:本组病例中所有病变均能清晰显示。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非侵袭性,评价快速,对肌腱、韧带及脂肪有较高的分辨率并可多平面、多角度扫描,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软组织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医用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是大型医用影像诊断设备,如何对磁共振影像进行评价,图像均匀性是一项重要指标.本文根据医用磁共振成像(MRI)系统的技术特性,参考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验证、推荐了一种图像均匀性检测方法,该方法科学性、适用性强,可作为计量检测、医院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医用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是大型医用影像诊断设备,本文根据医用磁共振成像(MRI)系统的技术特性,参考国际标准,验证、推荐了一种图像信噪比检测方法,该方法科学、简便,可作为计量检测、医院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对肩袖损伤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予以分析。方法:选择57例我院所收治的疑似肩袖损伤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均实施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其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诊断结果,对比2种检查诊断结果准确性。结果:疑似肩袖损伤患者确诊结果阳性47例(82.46%)、阴性10例(17.54%);CT检查阳性37例(64.91%)、阴性20例(35.09%);磁共振成像检查阳性46例(80.70%)、阴性11例(19.30%)。与CT检查(59.57%、10.00%、50.88%)诊断结果相比,疑似肩袖损伤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3.62%)、特异度(80.00%)、准确性(91.23%)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准确性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磁共振磁弥散成像(DWI)联合磁敏感成像(SWI)在急性脑梗塞出血转化(AH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其中急性脑梗塞出血转化(AHT)者44例,非急性脑梗塞出血转化(非AHT)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DWI、SWI检查,观察AHT和非AHT SWI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DWI联合SWI与单一DWI对AHT的诊断效能,以及对比不同时期和不同梗死灶大小AHT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SWI图像显示,观察组基底节区、脑白质区域可见脑回状、片状低信号,对照组双侧脑半球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信号,基底节区未见异常。DWI联合SWI诊断AH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阳、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5%、95.24%、95.35%、95.45%、95.24%,均大于单一DWI检查的70.45%、71.43%、70.93%、72.09%、69.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联合SWI对急性期AH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DWI检查(P<0.05),对于超急性期、亚急性期与慢性期的AH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数字方式成像技术在临床对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年间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X线的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数字X线摄影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完成后的图像质量以及对患者进行诊断完成后的准确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图片清晰程度以及对比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质量分级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60%,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数字方式成像技术能够显著的提升对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的漏诊率,同时数字成像技术能够显著的克服一些非直接转换技术探测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光线散射造成的图片清晰度不高的情况,同时在实际的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的环节相对较为简单,能够显著的降低影像信息的丢失情况,提升在对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的诊断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数字放射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胸部影像学检查的患者115例,分别应用常规X线检查以及数字X射线DR摄影,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图像质量。结果:115例患者经胸部数字化X射线检查显示,图像的清晰度以及对比度均较好,对于细微结构的图像显示效果也较为清晰。数字化X射线图像质量分级显著优于常规X射线检查图像(P〈0.05)。结论:数字化X射线DR摄影能够有效克服非直接转换技术探测器因闪烁体或者增感屏内光纤散射所致图像模糊等情况,提高图像清晰度,且数字化过程环节相对减少,可降低影像信息丢失,提高空间分辨率和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逐渐普及化,我国磁共振设备逐年增多,为了确保诊疗的精准性,对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计量检测变得迫切和必要。本文简单分析了医用磁共振成像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对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基本性能如何进行计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李杰 《计量学报》2014,35(2):184-187
根据医用磁共振成像(MRI)系统的技术特性,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对主磁场强度、信号噪声比、图像均匀性等MRI系统检测参数和技术指标进行了研究确定,并对主磁场强度的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评定结果为医用MRI系统主磁场强度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9.8 mT (k=2),符合医用MRI系统临床与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大脑白质由连接大脑灰质区域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含白质纤维、神经轴突等多种细胞成分.白质纤维是大脑信息传递和编码的重要媒介,白质微结构检测对脑神经科学研究和中枢神经疾病诊断与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组织中水分子扩散特性成像的扩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 MRI)技术为组织微结构的无创在体检测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介绍了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特性和基于d MRI的水分子扩散参数检测原理;然后重点综述近年来基于d MRI技术在白质完整性、神经突密度和直径、白质纤维几何特征及走行等白质微结构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简要讨论d MRI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促进d MRI技术在白质微结构信息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司海涛  汪昀  季妍 《硅谷》2008,(22):131-131
主要讨论的基于CCD成像的高精度孔径检测技术,描述主要涉及思路与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17.
太赫兹(THz)波是频率位于0.1 THz^10 THz的电磁波。因其具有非电离性,以及可与多数生物分子产生共振响应等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尤其在肿瘤检测方面。太赫兹成像技术作为生物医学领域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吸引国内外多个研究小组对其开展深入研究。本文列举分析了多种太赫兹成像技术在肿瘤检测的应用,其中可分为太赫兹扫描成像、太赫兹层析成像、太赫兹全息成像以及太赫兹近场成像,介绍了这些成像方式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对太赫兹成像技术在生物领域的未来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郭俊虎 《影像技术》2014,(3):53-54,43
太赫兹波是一种电磁波,我们通常所说的太赫兹波的频率一般在0.1到10T赫兹之间。太赫兹波兼有微波和红外线的特点,在测量领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本论文简要介绍了太赫兹波的特性以及测量原理,同时指出其在爆炸物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8例脑梗死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观察患者不同分级及不同分级患者健侧、患侧康复前后FA变化情况。结果:138例脑梗死患者中,1级28例、2级45例、3级65例;康复后各级患者与康复前相比,其健侧和患侧FA均有显著降低;康复后1级患侧FA评分高于2级,2级高于3级,1级健侧FA评分低于2级,2级低于3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病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病例为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颞下颌关节病患者,共68例,均采用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诊断优良率为98.53%。诊断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关节盘移位,髁突骨质增生,退行性变,活动受限及积液等。结论:采用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颞下颌关节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