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阳离子化棉的染色应用技术(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慧麟  黄金秀 《印染》1991,17(6):22-26
3.涤棉混纺织物接枝变性1)浸轧低温焙烘法浸轧Glytac(室温,二浸二轧,轧液率 60~65%)→预供(红外线或热风70~75℃)→焙烘(120℃、3min或150℃、1min)→染前水洗中和 (2)浸轧高温焙烘法 浸轧中性 Glytac(室温、二浸二轧,轧液率60~65%)→预烘(红外线或热风70~75℃)→焙烘(195~200℃,1min)→染色 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2.
涤棉混纺织物连续浸轧含膦酸基的水溶性活性染料、分散染料、5~30克/升双氰胺、2~5克/升磷酸二氢铵、乙二醛类树脂预缩体和氯化镁催化剂的染液。这种染液有时也可能含有防泳移剂、润湿剂和柔软(或硬挺)剂。织物的轧余率为50~60%。然后烘燥和焙烘,焙烘条件为200~220℃、90~30秒,这仅仅取决于设备和织物的厚薄。焙烘后的织物在 85~95℃的2~5克/升纯碱(或烧碱)液中洗涤、水洗和烘燥,得到水洗牢度好的染色织物。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涤纶织物分散染料少水染色,采用分散染料浸轧染色。研究黏合剂的种类、用量,防泳移剂用量及染色工艺对织物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黏合剂EPD、用量6%,防泳移剂AM用量1%,120℃预烘7 min,180℃焙烘4.0 min,涤纶织物的K/S值达到14以上,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能达到4~5级。  相似文献   

4.
针对真丝绸染色后水洗能耗大的问题,采用"浸轧→预烘→汽蒸→焙烘"的免水洗染色工艺对真丝绸进行染色,考察了黏合剂、交联剂、pH、汽蒸和焙烘条件等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发现该工艺广泛适用于真丝绸的酸性染料染色,染色织物色牢度好,手感柔软,符合生态纺织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庄广清  黄益  邵建中 《印染》2013,39(19):9-11,15
针对涤纶织物染色耗水耗能大的问题,利用加固剂法开发了一种高效、便捷、高色牢度的分散染料免水洗涤纶织物染色工艺技术。优选了黏合剂的种类、用量和染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应用TF-320黏合剂作为加固剂,当用量为6%~8%时,可120℃预烘和220℃焙烘处理,干摩擦牢度可达4~5级。  相似文献   

6.
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大多采用分散/还原染料二浴法工艺,其优点是色泽浓艳,牢度较好。由于还原染料价格昂贵,染色工艺冗长,特别是染元青色,染料用量大、成本高、设备沾污严重,影响正常生产与经济效益。为此我们采用分散/硫化染料二浴法试生产涤棉黑色细纺。实践证明,该工艺流程短,染料用量少,成本低,各项牢度均达到部颁标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染色方法。现将涤棉黑细纺的生产情况作一对比总结,以供参考。 一、染色原理 涤棉混纺织物分散/硫化染料二浴法染色工艺是先轧分散染液,在高温焙烘时涤纶纤维膨化,分散染料渗透涤纶纤维内部而固着;其次浸轧硫化染料隐色体溶液,并被棉纤维吸附,经氧化后硫化染料又重新成为不  相似文献   

7.
涤棉混纺织物兼有涤纶和棉的性能,有比较挺刮的外观,水洗后快干免烫,穿着适应性好,而且比较耐磨耐穿。国内涤棉混纺织物中使用较多的棉型纤维的纤度大多是1.5旦,随着人民衣着需要和出口需要的不断增长,低旦涤纶用于高支涤棉细纺、用于改善细、中支涤棉混纺纱线的质量作了若干试验和讨论,以期推动低旦涤纶的生产与使用。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酸性条件下涤纶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法染色的缺点,阐述了用于弱碱性条件下涤纶分散染料染色的专用助剂涤舒宝的性能与特点。将涤舒宝分别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涤纶除油、棉精练中,并与常规除油、精练进行比较。分别采用棉漂底、涤纶除油与染色一浴一步工艺和常规染色工艺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大缸染色,并进行了成本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涤舒宝助剂,染全涤织物前无需除油工序,可除油、染色一浴完成;应用涤舒宝助剂,弱碱性条件下染涤棉混纺织物,无需进行棉的练漂工序,可直接精练、除油、涤纶染色一浴完成,节约了水、电、汽,缩短了染色时间,降低了染厂的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9.
在涤棉混纺织物或纯涤织物染色加工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经济效果,必须选择合理的工艺条件及恰当的染料用量。而分散染料固色率的高低是衡量工艺条件是否合理、染料选择和用量是否恰当的重要依据。 所谓分散染料的固色率是指织物经浸轧、预烘、热熔、还原清洗后所含分散染料的量与同重量织物上经浸轧、预烘后所含分散染料量的百分比。目前,“分散染料统一检验方法”中所介绍的固色率测定方法只适用于单一染料,不适用于拼色织物上测定固色率。为此,摸索了拼色织物上测试固色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BAYGARD.FD8三防整理剂和Repellent Sms整理剂分别对20/80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拒水、拒油功能整理试验。首先研究了不同整理剂质量浓度、交联剂质量浓度、焙烘条件等因素对拒水拒油效果的影响。其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了正交试验,并测定整理后织物的拒水等级、拒油等级、强力变化等指标。结果表明:对比两种整理剂处理效果,Repellent Sms整理剂效果较好。用Repellent Sms处理涤棉混纺织物的最佳工艺为:质量浓度60 g/L、交联剂质量浓度5 g/L、预烘温度80℃、预烘时间180 s、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150 s。  相似文献   

11.
为赋予涤纶/棉混纺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采用生物质植酸和尿素合成植酸铵盐,通过轧—烘—焙工艺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合成阻燃剂植酸铵盐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热释放性能、阻燃性能及其阻燃机制。结果表明: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较好,极限氧指数升高至25.6%,在垂直燃烧测试中能够自熄,炭长降低为12 cm,满足GB/T 17591—2006《阻燃织物》中B1级阻燃性能的要求;整理后涤纶/棉混纺织物的热稳定性提高,热释放能力降低;植酸铵盐主要通过膨胀型阻燃机制提高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2.
导言考虑到涤/棉混纺织物二种组份不同的特性,染色时就需要特别注意。涤棉织物两种纤维可二步染色,也可同时染色。对棉纤维可用直接、还原、不溶性偶氮、可溶性还原、硫化、活性等各类染料染色;而对涤纶纤维染色理所当然用分散染料。棉纤维大多在常压碱性条件下染色,但涤纶需要高温高压或常压加载体在pH偏酸性的条件下染色。涤纶染色还既可以高温汽蒸也可以干热空气焙烘固色。涤棉混纺织物正变得日益重要。它们用分散、活性混合染料染色由于其色泽鲜艳、色谱齐全用得较其它混合染料广泛。绝大多数活性染料对纤维索纤维需要碱剂固色,所  相似文献   

13.
涤棉混纺织物具有手感挺爽、质地坚牢、弹性好、缩水率小等优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如再经过仿丝绸整理(碱减量整理),既保留了原有优点,又具有丝绸织物的风格。 我厂利用原有涤棉混纺织物加工设备,选用轧蒸法和卷染法两种工艺进行试生产。 一、轧蒸法 轧蒸法具有速度快、产量高、生产连续化等特点,可采用履带式汽蒸箱进行加工,为制订工艺参数作了以下试验。 1.碱浓对织物减量率的影响 (1)试验条件 织物45×45 133×72涤棉(65/35)府绸(以下简称T/C织物) 45×68D 100×100涤棉纬长丝 [经涤棉(65/35)、纬涤纶长丝, 以下简称D织物] 45×45 133×72纯涤(短纤维) 府绸(以下简称T织物) 以上织物均经过烧毛、退浆、水洗、烘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涤棉针织物染色工艺长、能耗大、排污多、效率低、成本偏高等问题,利用雅可赛皂洗剂TCW对涤棉针织物进行皂煮,开发了涤棉针织物免还原清洗染色工艺,测试了织物处理后耐水洗色牢度、缩水率、扭斜度、色差,与传统染色工艺进行对比,并进行大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涤棉针织物免还原清洗染色工艺可高效地去除沾附在涤纶及棉纤维上的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浮色、减少水洗次数、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5.
低比例涤棉混纺织物是以棉纤维为主体,将25~35%的涤纶短纤维(长度为33~34毫米)代棉混纺而成的一种新型混纺织物,也称之短涤代棉混纺织物(以下简称短涤代棉)。 这种织物的印花加工,我厂试验采用纯棉印花工艺,通过合理选择染料、工艺流程探索,初步摸索了一些经验。 一、织物前处理 1.品种规格 2121 6058 涤棉(35/65)混纺平布 3030 10060 涤棉(25/75)混纺府绸 2.工艺流程 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烘干 3.工艺条件及要求 饶毛 煤气烧毛,二正二反,车速90~100米/分。 退浆 烧碱5~10克/升,温度70℃以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涤纶织物的一次成型双面数码印花,通过浸轧方式将自制的预处理剂整理到涤纶织物表面,研究了预处理剂用量对涤纶织物印花效果的影响。对处理后涤纶织物进行一次成型双面数码印花,进一步研究焙烘工艺对印花织物K/S值、色牢度和织物风格的影响。确定涤纶织物一次成型双面数码印花工艺为:预处理剂20 g/L,一浸一轧(带液率60%~70%),120~130℃烘干,160~170℃焙烘90 s,双面数码印花织物可获得较高的K/S值,水洗后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4.5级。  相似文献   

17.
《印染》2015,(23)
涤棉锦弹性织物染整工艺开发,前处理在退煮漂联合机上进行,染色在平幅打底焙烘水洗机上进行。在锦纶、涤纶和棉三种纤维共同存在下,每一种纤维采用的染料不同,因此染色方式有多种组合。不同的组合,对染色指标要求不同。对各种连续染色组合工艺进行试验,优选出了适合的工艺流程,即采取涤、锦一浴一步法染色再活性染棉的工艺,指标满足要求,生产效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探讨竹炭改性涤纶棉混纺织物的舒适性能。测试比较了同规格的竹炭改性涤纶棉混纺织物与普通涤棉混纺织物的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折皱回复性和抗起毛起球性,并分析了影响舒适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同规格的竹炭改性涤纶棉混纺织物与普通涤棉混纺织物相比,竹炭改性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抗起毛起球性有所提高,但其折皱回复性有所降低。认为:竹炭改性涤纶棉混纺织物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被合成的纳米银粒子通过浸轧工艺应用于棉、丝、麻及聚酯棉混纺织物,发现织物的拉伸性能增强了约10%~20%,且抗菌性能经土埋法测试可提升50%~80%。纳米银处理后的织物用两种活性染料经浸轧工艺实施染色后发现,不同纤维产品都获得了有效且增强的色强度(由K/S值表征),以及更优越的水洗牢度和日晒牢度。  相似文献   

20.
正涤棉指的就是涤棉混纺织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分,采用65%~67%涤纶和33%~35%的棉花混纺织成的纺织品,涤棉布俗称棉的确良。而棉涤布正好相反,即指的就是棉和涤纶纤维混纺的织物,是以棉为主要成分,采用65%~67%棉和33%~35%的涤纶混纺织成的纺织品,棉涤布俗称棉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