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了使非织造布具有芳香功能,提高非织造布附加值,探讨了经芳香微胶囊整理的非织造布的留香效果以及影响因素。选取仿丝棉进行浸渍整理,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建立标准方程,并对留香样品进行耐水洗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芳香微胶囊质量浓度是留香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黏合剂质量浓度和焙烘温度对留香效果的影响比较接近,放置天数对留香效果的影响最小。在微胶囊质量浓度6 g/mL,黏合剂质量浓度为1 g/mL,焙烘温度为140℃,放置0 d的条件下,最终留香含量为23.543 mg/g。经水洗20次后,留香含量为4.176 mg/g,比直接使用香精整理的水洗后留香效果提升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茉莉香精微胶囊,对棉织物进行了芳香整理并深入研究了其耐久性能。结果表明:红外光谱(FTIR)和光学显微镜(0M)分析显示成功制备了茉莉香精微胶囊,其平均粒径约为2.6μm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运用浸轧一焙烘工艺对棉织物进行芳香整理研究发现聚氨酯粘合剂处理的芳香织物最高可以耐5次水洗,聚丙烯酸粘合剂处理的芳香织物最高可以耐15次水洗且提升焙烘条件有利于提高其耐水洗性能,聚氨酯粘合剂的最佳焙烘工艺为150℃下处理2min,聚丙烯酸粘合剂的最佳焙烘工艺为160℃下处理2min,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和硬挺度有一定的提高,游离甲醛含量达到内衣释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纺织品的芳香整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胶囊技术对香精进行包裹,以蜜胺树脂作皮材,在其中加入适量自制的乳化剂,于70℃左右高速搅拌,同时滴加香精,形成稳定乳液,调节pH值控制反应速度,聚合时间约6h,制成芳香整理剂。用常规的浸轧或涂层印花的方法对纺织品进行芳香整理,香味可留半年至1年(未经水洗),经5次水洗仍留香味。采用微胶囊技术的芳香整理比吸附、直接上香等方法留香时间长。  相似文献   

4.
芳香微胶囊整理织物的留香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芳香微胶囊整理纺织品的留香效果,选取服装生产中常用的类似风格的机织物和针织物各3种,分别进行芳香微胶囊整理和纯香精整理,对其在自然放置条件下的留香效果和水洗留香效果进行了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芳香微胶囊整理织物的自然放置留香时间是用纯香精整理过织物的6倍以上,其水洗留香时间也延长了3倍;针织物比机织物的留香时间稍长。另外,纤维材料的表面形态、纱线的细度与结构、织物的组织结构与密度对芳香微胶囊的吸附能力以及织物的留香效果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钱程 《纺织学报》2007,28(9):65-67
为了赋予超细纤维水刺合成革基布以较好的芳香性能,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壁材,油性香精为芯材,选用复合凝聚法,通过合理的材料用量及控制反应条件制备了森林浴香型香精微胶囊。用制备的微胶囊对水刺非织造革基布进行芳香处理,通过实验筛选出最佳整理工艺条件。对整理前后水刺合成革基布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并对香味保持时间进行了主观评定,结果表明:处理后水刺非织造革基布具有较好的留香性及拉伸、撕裂和顶破强力,但柔软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芳香微胶囊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开发芳香纺织品,提高产品档次,以明胶和阿拉伯树胶为微胶囊的壁材,玫瑰香精为芯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香粗微胶囊,可延长留香时间,经简单浸渍法留香整理的羊毛长期置放仍有一定的香味。  相似文献   

7.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树脂为皮材,以薰衣草香精为芯材,以Tween-80和Span-80复配物为乳化剂制备了具有延缓香味释放功能的微胶囊。考察了皮芯比、乳化剂比例、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薰衣草微胶囊包合效果的影响。对优化后工艺制备的微胶囊进行了表征,并其用于棉针织物的整理。结果表明,优化后微胶囊制备工艺为:皮芯比为1∶1、乳化剂Tween-80与Span-80为1∶1、包合温度45℃、包合时间2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薰衣草微胶囊粒径为范围为1.0~300.0μm,中值粒径为47.7μm,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此时薰衣草香精以包埋入脲醛树脂中;采用浸轧法将制备的薰衣草微胶囊用于纯棉针织物整理的最优工艺为:薰衣草微胶囊为40 g/L、仿活性黏合剂TF-321G为40 g/L,低泡渗透剂TF-107D为2g/L,柔软剂CA170浓度为25 g/L,此时整理后织物耐水洗效果最佳,留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香味微胶囊整理织物的游施甲醛和留香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论述了用部分醚化的蜜胺树脂作为壁材,对香精进行胶囊化制成香精微胶囊,再对纯棉织物进行香味整理的过程。整理织物的游离甲醛释放量低于30mg/kg,且留香时间可达5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9.
芳香疗法的保健功效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芳香疗法的保健功能、香精微胶囊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指出使用香精微胶囊整理纺织品可以控制香精缓慢释放、保持香味持久性。以香味整理剂SCM为香精微胶囊整理剂,采用浸轧法、印花法、浸渍法3种整理方法对精梳棉毛布进行芳香整理,通过嗅觉感官评价法对整理后的试样进行评级。发现由于整理方式不同,试样上的香味浓度也不同,浸渍法后试样香味浓度较高,印花法次之,浸轧法最低。然后对浸渍法整理后的试样进行洗涤以测试香味的持久性,嗅觉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未经水洗的香味整理棉织物的香味浓度较高,且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香味浓度的降低幅度变小,表明香味整理剂SCM具有良好的耐洗涤牢度,也指出嗅觉感官评价法仍是目前最有效的香味整理织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以茉莉香精为囊芯、蜜胺树脂为囊壁的缓释性微胶囊,通过改变工艺因素实现对微胶囊结构进行调控,确定了制备缓释性茉莉香精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pH值4.5,乳化剂用量15.4%,乳化时间10 min,乳化剪切速率16000r/min,芯壁比为1:1.借助SEM观察自制香味微胶囊的形貌特征,并用FTIR谱图表征了茉莉香精及微胶囊的包囊情况,微胶囊的包覆率达82.4%.  相似文献   

11.
杨永 《中国造纸》2021,40(9):51-56
本研究以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为壁材,柠檬香精油为芯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乳化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香精微胶囊,并将香精微胶囊添加到纸浆中抄造成香味纸,研究了pH值、SMA用量对香精微胶囊合成工艺的影响,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FESEM)、激光粒度分布分析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香精微胶囊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pH值5、SMA用量2%(相对于芯材质量)时,制备的香精微胶囊分散性较好。香精微胶囊呈球状,具有核壳结构,平均粒径13.75μm。通过对香味纸性能实验测定表明,香味纸在70℃以下具有较长的留香时间。70℃条件下,当香精微胶囊用量从3%增加到9%时,留香时间从12.0 h增加到17.0 h。此外,香精微胶囊的添加增加了香味纸的白度,但使香味纸的抗张强度有所下降。当香精微胶囊的用量从0增加到9%时,香味纸的白度从82.0%增加到83.6%,而抗张强度从2.75 kN/m下降到1.75 kN/m。  相似文献   

12.
芳香功能整理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涂层方式对纯棉织物进行芳香整理,并对芳香涂层织物的留香效果和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微胶囊与粘合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被牢固地粘附到织物上,使芳香织物具有良好的留香能力和缓释性能,香味可达7个月之久,于80℃烘干30 s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同日寸织物经整理对微胶囊机械性能影响不大,仍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力和撕破强力.  相似文献   

13.
本期刊登的论文有十余篇,共七大栏目,其中《专论与综述》中《茉莉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芳香织物的耐久性能研究》一文作者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茉莉香精微胶囊,对棉织物进行了芳香整理并深入研究其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4.
《江苏印染》2012,(7):I0001-I0001
本期刊登的论文有十余篇,共七大栏目,其中《专论与综述》中《茉莉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芳香织物的耐久性能研究》一文作者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茉莉香精微胶囊,对棉织物进行了芳香整理并深入研究其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β-环糊精为壁材,薄荷香精为芯材,通过包结络合法制备了球形微胶囊,并通过喷雾法对真丝织物进行加香整理。探讨了微胶囊水溶液质量浓度、烘干处理温度等因素对真丝织物加香效果的影响,测试了加香织物的耐日照、耐干洗性能及留香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水溶液质量浓度720~960 g/L,60℃烘干处理工艺较优。利用本工艺加香后织物密封留香时间可达到5~7个月,自然环境下可留香3个月左右,不宜在日照下使用,可耐7次干洗。本方法能够满足欧洲规范EN ISO3175—2中工业应用对芳香织物干洗5次的要求,提高了真丝织物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微胶囊的结构和组成,着重阐述了以明胶和阿拉伯树胶为微胶囊的壁材、香精为芯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香精的技术,并将其对丝织物进行香味功能性整理。由于香味释放是经过微胶囊的囊壁微孔向外扩散、渗透,因此丝织物的留香时间将大为延长。  相似文献   

17.
丝织物微胶囊香味整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盛家镛 《丝绸》1998,(4):8-11,21
介绍了微胶囊的结构和组成,着重资本主义了以明胶和阿拉伯树胶为微胶囊的壁材,香精为芯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香精的技术,并将其对丝织物进行香味功能性整理。由于香味释放是经过微胶囊的囊壁微孔向外扩散,渗透。因此丝织物的留香时间将大为延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棉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FP值较低的问题,采用防紫外线-微胶囊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并对微胶囊分散性和防紫外线整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逐个分析法,对搅拌速度、分散时间、分散剂微胶囊用量、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分散性工艺为:搅拌速度2 700 r/min,分散时间17 min,分散剂7 g/L;最佳整理工艺:微胶囊用量40 m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4 min。对最佳工艺条件下整理的棉织物,测试洗涤次数和耐摩擦次数对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比洗涤更容易破坏棉织物防紫外线性能,但两者都能满足国家标准对于纺织品服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龙  陈龙  陈武勇 《中国皮革》2013,(15):32-35
将玫瑰香型β-环糊精香精微胶囊应用于PVC人造革的表面处理层,研究了香味革的留香效果及相关环保性能。结果表明:香味革在100℃下焙烘168h后,香精总留存率为58.22%;香味革的气味为7级,相比于未加香革的气味(6级)有明显改善;雾化值和总有机物挥发量分别为1.44mg和30μgC/g,较未加香革稍有升高,但仍满足汽车内饰PVC人造革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香味微胶囊的制做原理,方法及影响香味持久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利用微胶囊技术对纯毛产品进行香味整理的工艺路线,提出了香味整理后留香程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