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琬文  李一  王来力 《印染》2017,(17):52-55
水足迹作为水资源环境负荷量化的工具,为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基于ISO 14046对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核算与评价中的方法论、框架、系统边界、指标体系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的核算边界包括核算链段以及链段内的投入产出,核算边界的一致性是水足迹核算结果比较的前提条件;水短缺足迹的核算考虑区域水资源压力系数,可以比较不同区域同种纺织服装产品的水资源环境负荷;水劣化足迹的核算较单一核算灰水足迹更全面,多维角度评价了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印染》2017,(17)
水足迹作为水资源环境负荷量化的工具,为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基于ISO 14046对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核算与评价中的方法论、框架、系统边界、指标体系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的核算边界包括核算链段以及链段内的投入产出,核算边界的一致性是水足迹核算结果比较的前提条件;水短缺足迹的核算考虑区域水资源压力系数,可以比较不同区域同种纺织服装产品的水资源环境负荷;水劣化足迹的核算较单一核算灰水足迹更全面,多维角度评价了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何琬文  李一  王来力 《印染》2017,(17):52-55
水足迹作为水资源环境负荷量化的工具,为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基于ISO 14046对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核算与评价中的方法论、框架、系统边界、指标体系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的核算边界包括核算链段以及链段内的投入产出,核算边界的一致性是水足迹核算结果比较的前提条件;水短缺足迹的核算考虑区域水资源压力系数,可以比较不同区域同种纺织服装产品的水资源环境负荷;水劣化足迹的核算较单一核算灰水足迹更全面,多维角度评价了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何琬文  李一  王来力 《印染》2017,(17):52-55
水足迹作为水资源环境负荷量化的工具,为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基于ISO 14046对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核算与评价中的方法论、框架、系统边界、指标体系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的核算边界包括核算链段以及链段内的投入产出,核算边界的一致性是水足迹核算结果比较的前提条件;水短缺足迹的核算考虑区域水资源压力系数,可以比较不同区域同种纺织服装产品的水资源环境负荷;水劣化足迹的核算较单一核算灰水足迹更全面,多维角度评价了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产品水足迹研究及其在纺织行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水足迹研究是当前水资源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在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从纺织品生态工业链的角度,讨论了纺织品水足迹及其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灰水足迹核算与评价的研究进展,对纺织服装产品灰水足迹核算与评价中涉及的多污染物影响、时间效应、"潜在水环境影响稀释"和区域评价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基于纺织服装产品生产排放废水中污染物种类繁多且理化性质复杂的特点,分析得出:进行纺织服装产品灰水足迹核算时仅考虑特征污染物会导致核算结果偏高,应重点关注多种污染...  相似文献   

7.
欧洲纺织服装从1998年开始采用生态环境标签.21世纪初,西方国家为了促进碳减排和碳足迹认证设立纺织服装的碳足迹标签,在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内进行碳足迹核算.用水大户印染行业为节水而提出水足迹概念并进行核算,但尚未有水足迹标签.为促进碳减排,中国继欧盟后于2021年7月成立中国碳市场,首先纳入的是电力行业,逐步发展到其...  相似文献   

8.
欧洲纺织服装从1998年开始采用生态环境标签.21世纪初,西方国家为了促进碳减排和碳足迹认证设立纺织服装的碳足迹标签,在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内进行碳足迹核算.用水大户印染行业为节水而提出水足迹概念并进行核算,但尚未有水足迹标签.为促进碳减排,中国继欧盟后于2021年7月成立中国碳市场,首先纳入的是电力行业,逐步发展到其...  相似文献   

9.
针对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评价中清单数据难以追溯来源、核算过程不透明、核算结果可追溯性的缺失等情况带来的核算成本高、核算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缺乏监督及核算结果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来源清晰、透明可查、保护企业隐私的纺织产品碳足迹可追溯核算方法。文章梳理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追溯的研究现状,基于区块链特性和追溯应用研究现状,阐述了区块链应用于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追溯的优势和挑战;结合纺织服装产品模块化碳核算方法,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追溯与核算的工作机制及系统架构,并通过实例数据展示了系统追溯过程,实现了产品碳足迹的“产品—模块—方法—源数据”追溯查询与控制访问。此外,总结了系统在建立组织及信息处理两方面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为在纺织工业中引入水足迹理论,加强纺织品及服装生产中的水资源管理,阐述了纺织品、服装的工业水足迹的概念,重点分析讨论了纺织品与服装工业水足迹核算和评价中的核算边界、核算方法、数据拆分原则和结果评价基准等关键问题。结合纺织品及服装生产加工工艺、耗水和产污排污特点认为:纺织品及服装工业水足迹的核算需明确时间边界和空间边界,并重点关注直接工业水足迹的核算;废水回用可有效减小工业蓝水足迹,初始工业灰水足迹能直观反映工业废水的水环境负荷;基于产量和产值的整体数据合理拆分可提高核算结果的准确度;工业水足迹的内部评价对减少单类产品的水耗和产污量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纺织产品的灰水碳足迹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来力  丁雪梅  吴雄英 《印染》2013,39(9):41-43
水足迹是一种衡量水资源消耗、水源类型、污染量和污染类型的多维指标,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文中结合纺织产品的生产加工特点,参照水足迹理论,提出了初始灰水足迹、残余灰水足迹、工序灰水足迹和整体灰水足迹的概念和核算方法,对纺织产品灰水足迹的核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基于ISO 14046∶2014水足迹评价框架,将产品水足迹分为水稀缺足迹和水劣化足迹进行核算和评价。采用实测数据对羊毛织物的水足迹进行分工段(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核算,获得毛纺行业平均水足迹值及各企业水足迹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毛纺行业在前处理、染色和印花工段的平均水稀缺足迹分别为27.9、32.4、27.6 m~3H_2Oeq/t;产量最低的企业水劣化足迹较小,产量最高的企业各污染物的水体富营养化足迹与行业平均值接近;氨氮、总氮、总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水体生态毒性足迹较小,总铬的实测质量浓度均小于0.03 mg/L。  相似文献   

13.
《印染》2016,(21)
水足迹标签是以标签的形式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占用量标注出来,以告知消费者产品生产对水资源的影响程度,在产品上标注水足迹标签能够完善和丰富纺织服装产品认证体系。文中介绍了水足迹标签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讨论了构建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标签时在水足迹核算、区域水资源差异和产品分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标签的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15,(13)
水足迹是衡量水量消耗的多维指标,其中灰水足迹可以自然本底浓度和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量化污染消耗水量。回顾了水足迹及其在纺织服装行业的研究进展,结合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加工特点,讨论了灰水足迹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参照水足迹理论提出相关参数(Cmax、Cnat和Cact)的取值依据、污染物指标的选择方法,指出灰水足迹需要从水质、水量及时间三维指标来核算,以便于评价其对水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内化学品过量使用所引发的环境负荷难以量化、评价,以及不同产品生命周期内环境负荷难以比较等问题,文章在综述化学品足迹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纺织服装产品化学品足迹核算与评价中的核算边界、核算方法、结果评价等关键问题。认为纺织服装产品化学品足迹核算与评价可以实现产品间和工序间环境负荷的量化比较;进行特征因子不确定性分析和USEtox模型优化,可提高纺织服装产品化学品足迹核算结果的精度;综合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的综合评价,可增加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内化学品管控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化学品足迹概念、核算方法及其在纺织服装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重点分析了纺织服装化学品足迹核算与评价的核算方法选择、特征因子获取与完善、评价模型优化等关键技术问题。化学品足迹核算与评价可以量化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内因化学品使用造成的环境影响;USEtox模型中无机物核算方法的补充、化学品特征因子及其核算方法的补充和完善以及环境影响评估法的优化可提高纺织服装产品化学品足迹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全面性和科学性,从而识别纺织化学污染物潜在影响的关键时期,完善纺织化学品足迹的研究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印染》2015,(16)
纺织品灰水足迹定量反映了生产对水资源的压力和对水环境的影响。从工序废水流向考虑,基于"水足迹评价手册",提出分阶段核算灰水足迹的方法,并建立了产品链式灰水足迹核算模型,定量各阶段灰水足迹值,为评价产品生产对各阶段的压力提供新思路。以涤纶针织珊瑚绒布染色工序产生的COD为例,得到染色生产灰水足迹为11.67 m3/t,染色排放灰水足迹为10.60 m3/t,染色环境灰水足迹为34.45 m3/t。其中染色环境灰水足迹值最大,表明染色工序产生的废水主要对水环境同化阶段造成较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我国纺织产品中,不少人认为印染后整理薄弱,制约了纺织加工水平的提高,使印染行业成为纺织的“瓶颈”行业。虽然这是对棉印染行业的分析,但也泛指毛、麻、丝、针织、复制等行业的印染后整理。纺织产品中,印染后整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可能和所有纺织品基本上只有经印染整理后,才是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商品有关,消费者对纺织品的要求,如时髦、流行、舒适、鲜艳、柔软、不褪色、缩水等等,绝大部分和印染整理有关,因之对印染后整理的要求就比较突出。其次,在纺织品中,通过优良的印染后整理,能部分弥补纱、布在品种质量方面的不足,而纱、布生产部门却很难弥补印染后整理的不足,因之  相似文献   

19.
印染后整理是改善纺织品品质与功能、扩大纺织品用途、进行纺织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纺织工业发展与纺织品加工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近几年来,纺织总会一直将印染行业的技术进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进一步加快我国印染行业的结构调整,促进印染后整理技术及产品的升级,推动印染行业的技术进  相似文献   

20.
刊首语     
<正> 纺织印染助剂作为印染工艺的添加剂,主要用于纺织品印染加工,是一类不可缺少的辅助化学品,其在缩短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节水节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促进纺织品功能化和风格多元化等方面,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国际纺织市场形势的需要,各国纺织助剂公司都把新型纺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