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郝建军  里新  王昊 《复合材料学报》2014,31(4):1117-1120
为提高聚苯胺(PANI)膜的耐蚀性,在苯胺-硫酸电解液体系中,采用电化学恒电流法在不锈钢表面合成了PANI膜,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SEM和XRD研究了Zn2+掺杂对电化学合成PANI膜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2+的掺杂使PANI膜微观形貌由不规则片状转变为规则的纤维状形貌;掺杂改性后PANI膜的交流阻抗明显增大,腐蚀电位向正方向移动,腐蚀电流减小;掺杂Zn2+的PANI膜经质量分数为10% 的HCl点滴实验测试,腐蚀时间达320 s;经中性盐雾实验48 h后,PANI膜未见锈蚀。  相似文献   

2.
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两亲性,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得超疏水性聚苯胺(PANI)材料,将PANI与环氧树脂共混得到复合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超疏水性PANI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测定了复合涂层在0.5mol/L H2SO4溶液中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pH≤7,SDBS浓度为0.025mol/L条件下,合成的PANI具有良好且稳定的疏水性能,水接触角超过150°;超疏水性PANI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在PANI添加量为0.75%(质量分数)时复合涂层耐腐蚀性能优良,其腐蚀电流密度为1.08μA/cm2,腐蚀电位为0.426V。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将Al(H2PO23引入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制备了一系列次磷酸铝/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Al(H2PO23/TPU)。采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锥形量热测试、TG和SEM研究了Al(H2PO23对Al(H2PO23/TPU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力学测试研究Al(H2PO23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阻燃测试表明,Al(H2PO23可以有效提高Al(H2PO23/TPU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Al(H2PO23添加量为20wt%时,Al(H2PO23/TPU复合材料UL-94级别达到V-0级,LOI达到30.5vol%。热重测试表明,Al(H2PO23的加入会导致复合材料热分解温度降低,但其残炭率有明显升高。锥形量热测试表明,Al(H2PO23的加入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和总热释放(THR),并明显提高其火灾安全性能,其中20wt% Al(H2PO23/TPU的pHRR和THR相对纯TPU分别下降65.7%和20.2%。SEM表明,Al(H2PO23/TPU复合材料炭渣致密性有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采用TGA-FTIR联用分析Al(H2PO23/TPU复合材料阻燃机制,研究发现,Al(H2PO23在燃烧过程中可以有效促进TPU裂解产物成炭,降低可燃性气体生成量,从而提高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4.
高虹  王超  姜波  宋仁国 《材料保护》2023,(6):128-136
为了探究TiO2和聚四氟乙烯(PTFE)对6063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影响,在Na2SiO3基础电解液中添加TiO2和PTFE固体纳米微粒,采用微弧氧化技术(MAO)在6063铝合金上制备了微弧氧化复合膜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摩擦磨损试验机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的形貌、相组成、元素分布以及耐磨性和耐蚀性。结果表明:加入4 g/L TiO2和10 mg/L PTFE制成复合添加剂制备的复合膜层其表面孔径尺寸明显降低,膜层厚度增加,结构致密;摩擦系数由0.9降到0.5,耐磨性最好;电化学试验测得复合膜层的自腐蚀电位最大,为-0.18 V;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为1.09×10-8 A/c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同一镀液中改变温度、p H 值和施加电流完成化学镀和电镀过程, 在普通碳钢基体上得到电位差高于160 mV 的复合结构的非晶态Ni- P 合金镀层。采用SEM、电化学测试设备及专门的腐蚀环境试验箱, 研究了该复合镀层在H2S/ CO2 腐蚀气氛中的耐腐蚀行为。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复合结构Ni- P 非晶态镀层在H2S/CO2腐蚀环境中, 100 h 后镀层表面出现均匀的硫化物腐蚀膜, 300 h 后镀层表面出现腐蚀裂纹, 并沿着与基体表面平行的方向扩展、剥离, 在电镀层剥离处磷元素的相对含量增加。所制备的12μm 厚的复合叠加结构Ni- P 非晶态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优于25μm 厚的普通化学Ni-P 非晶态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Cu2ZnSnS4的光催化制氢性能,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出Cu2ZnSnS4光催化材料,在此基础上加入Cd(CH3COO)2·2H2O和Na2S进行二次水热反应制备Cu2ZnSnS4-CdS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Raman及XP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Cu2ZnSnS4-CdS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元素价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结晶性能较好的Cu2ZnSnS4-CdS复合材料。Cu2ZnSnS4-CdS复合材料是由球状和块状颗粒组成;Cu2ZnSnS4-CdS复合材料表面>95%的Cd和S原子(原子比为1:1)的存在说明块状颗粒Cu2ZnSnS4表面生长的球形颗粒为CdS;在氙灯下的光催化制氢性能表明,Cu2ZnSnS4-CdS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制氢效果明显优于Cu2ZnSnS4和CdS,产氢效率为296.17 μmol(g·h)-1。   相似文献   

7.
Gd2O2S:Tb闪烁陶瓷以其明亮的绿色发光、高能量转换效率和高中子俘获截面而广泛应用于中子成像和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但Gd2O2S:Tb陶瓷中存在的Gd2O3第二相影响其闪烁性能。本工作以H2SO4和Gd2O3为原料,采用水浴法合成Gd2O2S:Tb前驱体,研究了H2SO4与Gd2O3的摩尔比(n)对前驱体和Gd2O2S:Tb粉体性能的影响。前驱体的化学组成随n增大而变化:2Gd2O3·Gd2(SO4)3·x H2O(n<2.00)、Gd2  相似文献   

8.
王近  袁妍妍  王久和  李涛  张琳 《功能材料》2022,53(3):3092-3099+3123
以乙酸铜(Cu(CH3COO)2·H2O)、乙酸锌(Zn(CH3COO)2·H2O)、氯化亚锡(SnCl2·2H2O)、硫脲(CH4N2S)为原料,按一定配比制得前驱体溶液,以三乙醇胺(C6H15NO3)、乙醇胺(C2H7NO)为稳定剂采用溶胶-凝胶法旋涂制备铜锌锡硫(Cu2ZnSnS4)薄膜。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EDS)、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表征手段对薄膜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成分组成和光学性能等进行分析。研究烧结温度、旋涂转速、稳定剂加入等工艺参数对铜锌锡硫(CZTS)薄膜的形貌、物相结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浓度为0.2 mol/L,旋涂速度...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解决靖边气田产水气井金属腐蚀严重的问题,以合成的咪唑啉季铵盐(XSD)为主剂,与三乙醇胺(TEOA),硫脲(THU)进行复配,采用单因素法优选其含量范围后,进一步利用响应面法优化3种成分的含量,开发出高效复配缓蚀剂CY-1。将CY-1加入H2S+CO2溶液中对N80钢进行挂片腐蚀,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腐蚀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腐蚀产物成分,并分析了气井腐蚀的主要原因,采用动电位极化研究了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当复配缓蚀剂CY-1中XSD,TEOA,THU浓度分别为121.45,70.53,40.50 mg/L时,对N80钢在H2S+CO2溶液中的缓蚀率最高可达98.07%;溶解于水的H2S是导致产水气井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CY-1为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抑制型金属缓蚀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Si(100)晶片和304不锈钢上沉积了(BCSiAlCr)Nx薄膜。采用XRD、XPS、TEM和SEM分别分析了薄膜的成分、晶体结构和形貌。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薄膜的耐腐蚀性能,包括动电位极化试验、恒电位极化试验以及阻抗试验。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HE3薄膜样品具有最低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0.031 1μA/cm2和最高的腐蚀电位-37.557 mV;在0.5 mol/L硫酸溶液耐腐蚀试验中,HE3薄膜样品同样具有最低的腐蚀电流密度和最高的腐蚀电位,表现出最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随着薄膜中氮含量的增多,薄膜非晶程度增加,致密性提高,表面缺陷及孔洞消失,耐腐蚀性能改善。研究结果证明,(BCSiAlCr)Nx薄膜在腐蚀防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水性聚苯胺/叔氟丙烯酸酯(PANI/VFAc)复合涂层对Q235钢防腐蚀性能的影响,首先,以叔碳酸乙烯酯(Veova 10)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功能单体合成了VFAc乳液,并将其与PANI乳液混合后涂刷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PANI/VFAc复合涂层;然后,采用TEM和FTIR对VFA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XPS和接触角(CA)研究了复合涂层的表面性能,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对复合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NI/VFAc复合涂层的水接触角为97.56°,湿附着力等级为0,涂层表现出较好的疏水性;其腐蚀电流密度为8.72×10-8 A·cm-2,电化学阻抗达到106 Ω·cm2。所得结论表明PANI/VFAc复合涂层对Q235钢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地从腐蚀防护角度为飞机异种金属选材提供指导,针对飞机特定的服役环境,通过有限元仿真和腐蚀实验研究飞机典型搭接结构的腐蚀行为。对铝合金、复合材料及搭接件进行了实验室的周浸实验,然后通过极化曲线测量实验、宏微观形貌的观察、疲劳测试、XRD等表征手段研究7B04铝合金与CCF300/QY9511复合材料搭接件的电偶腐蚀规律,并以极化曲线测得的电化学参数为边界条件,建立了搭接件的腐蚀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在周浸实验0周期和10周期后,铝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802 mV和2.357×10-7 A/cm2,-872 mV和1.477×10-6 A/cm2,复合材料则分别为-240 mV和6.217×10-7 A/cm2,-98 mV和2.286×10-7 A/cm2,随着腐蚀周期的延长7B04铝合金材料呈现自腐蚀速率加快、自腐蚀电位负移的变化趋势,而复合材料呈现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速率缓慢增大的变化趋势;搭接件腐蚀产物逐渐增多,腐蚀程度越来越严重;疲劳寿命随着腐蚀周期的延长而降低;随着腐蚀周期延长,腐蚀坑深度逐渐增大;腐蚀的产物包括Al(OH)3,Al2O3,AlCl3;搭接件仿真结果与加速腐蚀实验后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研究给出了飞机典型搭接结构的易腐蚀部位,揭示了电偶腐蚀规律,为飞机结构的腐蚀防护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纳米TiO2颗粒的均匀分散,首先对纳米TiO2进行硅烷改性,再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出不同纳米TiO2添加量的硅烷改性纳米TiO2-Zn-Al/水性环氧复合涂层。研究了纳米TiO2与Zn-Al片层粉在涂层中的综合作用。利用XRD和FTIR分析涂层的物相组成和组织结构,SEM和EDS表征涂层表面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涂层的耐腐蚀性能。EDS和FTIR表明,经改性的纳米TiO2均匀分散于涂层中,纳米TiO2与环氧树脂的枝联作用使涂层更加致密。EIS结果显示,由于Zn-Al片层粉与纳米TiO2的枝联和填充作用,使添加纳米TiO2的硅烷改性纳米TiO2-Zn-Al/水性环氧涂层腐蚀行为较未添加纳米TiO2时有所减缓。当纳米TiO2添加量增加到4wt%时,硅烷改性纳米TiO2-Zn-Al/水性环氧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9.86×10-6 A/cm2,比未添加纳米TiO2的涂层高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14.
The 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OCVD) of amorphous alumina films on steel was performed in nitrogen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This MOCVD process is based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luminium-tri-sec-butoxide (ATSB). The effect of the deposition temperature (within the range 290–420 °C), the precursor vapour pressure (5.33×10-3−2.67×10-2 kPa), and the gas flow (6.5−12.5 1 min-1) of the MOCVD process have been studied in relation to corrosion properties at high temperatures. The corros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t 450 °C in a gas atmosphere containing 1% H2S, 1% H2O, 19% H2, and balanced Ar.

It was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corrosion products on an alumina film (0.20±0.05 mg cm-2)-AISI 304 combinatio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epo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coating. This was more pronounced for the products formed through the coating owing to a certain porosity. The crack density, where products were also formed, was almost unaffected.  相似文献   


15.
对机械合金化(MA)法制备的TiC/Ti复合涂层进行电子束重熔处理,分析了经过不同电子束扫描速度的重熔工艺后TiC/Ti复合涂层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扫描速度为5~15 mm/s时,重熔处理消除了MA法制备的TiC/Ti复合涂层中的孔隙和裂纹,使其硬度与耐磨性能显著提高;但扫描速度过快(20 mm/s)时,TiC/Ti复合涂层内部出现重熔导致的孔洞缺陷。随着扫描速度由5 mm/s增加至15 mm/s,重熔后TiC/Ti复合涂层中的TiC相由粗大树枝状晶体逐渐转变为弥散分布的短棒和颗粒状晶体,弥散强化作用和固溶强化作用逐渐增强,TiC/Ti复合涂层的硬度由重熔前HV 554逐渐提高至HV 783,磨损速率由5.93×10-4 mm3(N·m)-1逐渐下降至1.75×10-4 mm3(N·m)-1,扫描速度为15 mm/s重熔后TiC/Ti复合涂层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植酸(PhA)为原料,采用热解法制备含磷石墨烯(PhA-G),并以硅树脂(SiR)为成膜物制备含磷石墨烯/硅树脂(PhA-G/SiR)复合防腐蚀涂层。通过拉曼光谱和XPS分析含磷石墨烯的结构,通过SEM、TEM和AFM观察含磷石墨烯的形貌,通过接触角、吸水率、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和盐雾实验等研究复合涂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纯SiR涂层和氧化石墨烯/硅树脂(GO/SiR)复合涂层,PhA-G/SiR复合涂层对金属的保护作用更好;当含磷石墨烯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时,PhA-G/SiR复合涂层表现出较好的疏水性和优异的防腐蚀性能,其接触角为103.5°,吸水率为3.72%;腐蚀电流密度为3.53×10-10 A/cm2,电化学阻抗值达到3.82×107 Ω·cm2,耐盐雾达到960 h。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制备硼硫(B/S)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B-S-TiO2), 并配制成浆料, 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B-S-TiO2薄膜; 用化学浴沉积(CBD)法制备了CdS量子点敏化B-S-TiO2薄膜电极, 并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显微镜(TEM)、元素分析能谱(EDS)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分析; 结果显示: B/S共掺杂不会改变TiO2的晶型, 掺杂后的TiO2吸收边带发生明显红移, 吸收强度显著增强; 同样用化学浴沉积的方法制备NiS工作电极, 用改性的聚硫化物((CH3)4N)2S/((CH3)4N)2Sn)电解液, 组装CdS量子点敏化硼硫(B/S)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B-S-TiO2)太阳能电池, 并测试电池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在AM1.5G的照射下, 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η)由3.21%增大到3.69%, 提高了14.9%, 电池获得高达 (Voc)1.218 V的开路电压和3.42 mA/cm2的短路光电流(Jsc), 以及高达88.7%的填充因子(ff)。  相似文献   

18.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制备了多孔SiO2薄膜,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浓度磷酸处理对多孔SiO2薄膜的质子导电特性、双电层电容和以此多孔SiO2薄膜为栅介质的铟锌氧(IZO)双电层薄膜晶体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多孔SiO2薄膜的质子电导率和双电层电容随磷酸浓度升高而增大, 60%浓度磷酸处理后多孔SiO2薄膜质子电导率和双电层电容分别达到1.51×10-4 S/cm和6.33 μF/cm2。随磷酸浓度升高, 双电层薄膜晶体管的工作电压降低, 并且, 电流开关比也变大。其中60%浓度磷酸处理后器件工作电压为1.2 V, 迁移率为20 cm2/(V·s), 电流开关比为4×106。这种双电层薄膜晶体管有望应用在化学和生物传感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使用腐蚀失重、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SEM-EDS)等手段研究了干湿交替环境中MgCl2对锌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gCl2对锌的腐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沉积NaCl条件下锌表面的腐蚀产物为Zn5(OH)8Cl2·H2O、Zn4CO3(OH)6·H2O和Zn(OH)2,而在沉积MgCl2条件下锌表面的腐蚀产物只有Zn5(OH)8Cl2·H2O。在干湿交替环境中MgCl2对锌腐蚀行为的影响主要是Mg2+与氧还原反应产生的OH-结合使阴极区的pH值降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