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别采用不同的柔软免烫工艺对三种组织规格的纯棉面料进行整理,并对整理后面料的回潮率、吸水性及速干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液氨整理可提高面料的回潮率,树脂整理会降低面料的回潮率;普通树脂整理导致吸水性下降,高导湿潮交联整理大大改善面料的吸水性。各种整理方式中,树脂整理面料的速干性最好,其中高导湿潮交联整理织物的速干性比普通整理的稍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交联树脂NDL在低温条件下对棉梭织面料进行潮交联,通过对树脂用量、堆置反应时间、工作液pH值的研究,并与干态交联进行了对比,确定了NDL整理棉梭织面料的最优工艺参数:树脂NDL用量180~220g/L,堆置反应时间应在16~24h,pH值控制在1.6~1.9之间。经该整理工艺处理的棉梭织面料抗皱免烫效果好,甲醛含量符合国家相关法令。  相似文献   

3.
王春梅  缪勤华 《印染》2007,33(3):31-32,39
采用醚化2D树脂,以MgCl2·6H2O为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潮态交联。研究了树脂用量、催化剂用量、pH值及堆置时间等因素对整理织物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保留率、白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优化的醚化2D树脂的潮态交联工艺为:醚化2D树脂用量200g/L,MgCl2·6H2O用量为24%(相对树脂用量),pH值2,堆置时间24h。结果表明,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有所改善,强力保留率在60%,甲醛释放量小于75mg/kg。  相似文献   

4.
影响潮态交联工艺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光  戴瑾瑾 《印染》2008,34(5):10-13
研究了影响潮态交联整理织物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预烘条件、交联剂用量、pH值和堆置时间等,确定了较佳的潮态交联工艺,即F-ECO 200 g/L,MgCl2·6H2O 25%,1.8 M盐酸30 mmol/L,堆置24 h,80℃预烘2 min.整理后织物的测试结果表明,干、湿折皱回复角可达260.8°和285.8°;经纬向的断裂强力保留率分别为63.6%和68.2%;甲醛含量为50.3 mg/kg.潮态交联织物的回潮率和染色K/S值,均较干态交联时大.通过扫描电镜发现,潮态交联时织物部分处于溶胀状态.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前处理工艺和潮交联工艺中面料树脂用量对面料免烫性和树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处理采用两步退浆工艺,液氨整理车速40 m/min,可以提高面料免烫性,降低面料树脂含量;当树脂用量为200g/L时,面料的免烫性能达到3.5级,面料树脂含量低于7%。  相似文献   

6.
聚羧酸MAA-1室温潮态交联免烫整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自制聚羧酸对棉织物进行潮态交联,通过对整理剂用量、含潮率、堆置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的研究,并与干态交联进行对比,确定了最佳工艺:二浸二轧(轧余率80%,聚羧酸MAA-190 g/L,催化剂次磷酸钠50 g/L,pH=2.0),含潮率8%,密封堆置16 h,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在230°左右.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型高导湿纤维针织内衣面料的舒适性、织物种类,以及用单面圆纬机、双面圆纬机编织高导湿面料的方法、设备参数和编织工艺.说明了保暖调温针织内衣面料的保暖和调温性,并以Outlast空调纤维面料和Viloft纤维保暖针织面料为例,重点阐述了编织面料时所使用的设备工艺参数、编织工艺及面料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免烫工艺在数码印花面料上的推广应用,文章针对免烫整理工艺流程、浆料配方、增白和潮交联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以面料的得色量、强力、白度和免烫性为评价指标,确定高白度高免烫性纯棉数码印花面料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浆料配方为聚丙烯酸型浆料HD-U用量100 g/L与海藻酸钠浆料8 g/L混拼;确定采用1,2-二苯乙烯衍生物类增白剂PB-C与耐酸性优良的BPC-B混拼使用,数码印花面料成品白度可达150以上;采用预缩双弹整理技术并优化树脂整理工艺,面料免烫性可达3.5级以上。  相似文献   

9.
在酸性催化剂MgCl2.6H2O存在的温和条件下,采用醚化2D树脂对经烧毛、退浆、丝光工艺处理过的纯棉色织物运用湿态交联工艺进行免烫整理。从树脂用量、交联时间、pH值、催化剂用量及强力保护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入手,对湿态交联工艺进行研究。从干、湿折皱回复角、强力保留、甲醛释放量、色差、交联程度等判定免烫整理织物的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一般干态、潮态和湿态交联时,催化剂和整理条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湿态和潮态交联工艺虽有其优点,但目前已失去了它们的重要性。使用简便而可靠的工艺、价廉而尽可能泛用的整理剂以降低加工成本乃  相似文献   

11.
《产业用纺织品》2008,26(2):49-50
东华大学研制出新型高导湿纤维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其“高导湿涤纶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制品一条龙”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科研项目制备了多种规格的高导湿涤纶短纤维及长丝,纤维制备整体技术以及面料的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了高导湿纤维、面料和服装的规模化生产,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东华大学研制出新型高导湿纤维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其“高导湿涤纶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制品一条龙”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科研项目制备了多种规格的高导湿涤纶短纤维及长丝,纤维制备整体技术以及面料的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了高导湿纤维、面料和服装的规模化生产,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管永华  李智洲 《印染》2007,33(5):24-26
采用免烫整理剂LF对棉织物进行潮交联免烫整理。通过对免烫整理效果影响参数的研究及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整理剂LF整理棉织物的最优工艺参数,即整理剂LF用量200g/L、催化剂浓度30%(相对整理剂)、潮态堆置时间24h、pH值2.0。在此条件下,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220°-230°,强力保留率大于60%,布面甲醛含量低于75mg/kg。  相似文献   

14.
免烫整理的技术进步与现状(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栋樑 《印染》2009,35(23)
3 免烫整理工艺现状 随着高支薄型衬衫面料等的开发,免烫整理技术在传统轧烘焙的基础上,也开发出一些新工艺. 3.1 潮交联 潮交联工艺是纤维素纤维在部分膨化的状态(即织物上含有一定水分)下,与免烫整理剂发生低温交联反应的整理工艺.潮交联工艺能赋予棉织物良好的湿/于抗皱性,织物免烫等级较高,且耐磨,强力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从定形温度、定形超喂及树脂配方对色织全棉经纬双弹面料潮交联整理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定形温度195℃、定形超喂8%、树脂用量200 g/L的条件下,面料的经纬向缩水率稳定在-4.0%~0%,撕破强力大于等于1.7 lbf,拉伸强力大于等于25 lbf,伸长率(定力30 min)大于等于15%,回复率(定长30 min)大于等于60%,残余伸长率(定长30 min)小于等于7%,平整度达到3.5级,可满足客户对色织经纬双弹面料高级免烫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孔庆伟  顾平  余儒丹 《印染》2006,32(20):27-28
介绍了纯棉高支高密液氨潮交联免烫府绸面料的开发技术,如纱线选择、规格设计、筒子纱染色、织造和丝光工艺等;分析了液氨整理和潮交联整理的机理、工艺路线的安排,以及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对纯棉色织面料进行不同整理方式的整理,分别测试各种整理方式的折皱回复角、外观平整度。结果表明,液氨整理、树脂整理均能提高面料的抗皱性能;液氨潮交联整理的面料折皱回复角、洗后外观平整度最好;面料的折皱回复角和洗后外观平整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黄俊 《针织工业》2015,(7):54-55
针对普通天鹅绒织物厚实、不透气的问题,以16.67 tex/144 f的十字形截面阳离子改性涤纶为基布层,16.67 tex羊毛纱为毛圈层,在24针/25.4 mm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的高导湿保暖天鹅绒面料。详细介绍原料选择、接触面设计方法、沉降片排列设计、编织工艺及染整工艺等。结果表明,该面料的块状毛圈形成的花型具有一定厚度,保证了面料的保暖性;体肤表面汗液又可通过基布层的异形截面阳离子改性涤纶产生的芯吸效应传递给毛圈层,使面料具有出众的导湿快干功能,穿着舒适性强,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金永安 《印染》2012,38(15):30-32
针对氨纶纤维的特性,棉氨弹力抗皱免烫整理织物前处理采用高温快速烧毛工艺,酶退浆工艺、丝光碱浓度控制在240 g/L,以减少氨纶纤维在加工中的损伤;潮交联工艺中的堆置温度控制在38℃,相对湿度为55%,堆置时间为24h.生产的棉氨弹力织物具有较好的抗皱免烫效果,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20.
探讨5种整理方式对纯棉织物风格的影响。对5种不同组织规格的纯棉机织物分别进行柔软、免烫、液氨柔软、液氨免烫、液氨潮交联整理,然后采用PhabrOmeter织物风格仪测试各面料褶皱恢复性、悬垂性、挠度、软度和滑度。结果表明:5种整理方式均提高了织物的柔软性、悬垂性和抗皱性,液氨和潮交联能显著提升整理效果,而液氨潮交联整理可获得柔软抗皱性能最佳的纯棉面料。认为:PhabrOmeter织物风格仪用于织物风格相关研究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