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依据液体混合池模型,推导出液体并流塔板具有汽相夹带时的、E_(MV)及/E_(MV)等板效率计算式。并在几种特殊情况下,简化为文献报道的Lockett、Drogaris等人、张东平等人及本文作者所提出的板效率计算式。讨论了λ_o、E_(uG)、N等参数在一定范围条件下、E(MV)、/E_(MV)随汽相夹带分率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讲介绍了塔板上的浓度变化与传质方式,塔板效率的定义,塔板上的液体混合,塔板间的液沫夹带与漏液,系统性质对板效率的影响,以及塔板效率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依据液体混合池模型推导出液体并流塔板池间汽体不混合时的板效率计算式,并提出混合池数 N 与 Peclet 数关系式。板效率计算式使计算过程简化,并且计算结果与 Ashley-Haselden 方法的计算值完全一致。用本文和 Diener 提出的板效率计算式的计算结果,对 N 与 Pe 关系式的精度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4.
依据液体混合池模型,推导出液体并流塔板在具有雾沫夹带和漏液、池间汽体不混合时的板效率计算式。其解析解法的计算结果与Lockett等人提出的板效率计算式的数值解法计算值相当吻合。本计算式的计算过程简单,并可推得混合池数N=∞时的板效率计算式。在几种特殊情况下,可简化为文献报道的Lockett等人、Lewis、Colburn、Danly以及笔者所提出的板效率计算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涡流扩散模型 ,通过示踪试验法研究了BVT浮阀塔板的返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BVT蝶型浮阀塔板对液体具有导向作用 ,有利于降低塔板上的液体返混 ,提高塔板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6.
低液体负荷塔板的传质效率经常难以维持,需采用栅栏堰。归纳出了低液体负荷塔板的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合理的设计判据,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研究了栅栏宽度对塔板上液体速度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设计参数范围。工程实践表明,此设计方法可以指导低液体负荷塔板的优化设计,提高塔板操作性能。  相似文献   

7.
依据液体混合池模型推导出具有汽相夹带、板间汽相完全混合时的E_(MV),E~2_(MV)/E_(MV)及E~2_(MV)等板效率计算式。在几种特殊情况下,可简化为文献报道的Lockett、Drogaris等人,张东平等人、Gautreaux与O'Connell及Lewis所提出的板效率计算式。讨论了λ_O、E_OGN等参数在一定范围条件下E_(MV)、E~2_(MV)/E_(MV)及E~2_(MV)随汽相夹带分率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综述了新型立体垂直筛板的塔板压降、气速上下限、帽罩单元的液体提升能力、帽罩的单元循环程度以及传质性能研究的传质模型和板间空间传质等诸多方面研究的理论和经验公式,指出了今后立体垂直塔板理论研究应注意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9.
塔板模拟和板效率计算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塔板模拟和板效率计算的新方法——虚拟循环模型。用这种方法同时考察了蒸汽完全混合与完全不混合对板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仅与传统的涡流扩大散模型和混合池模型等效,而且数学处理简单;由蒸汽不混合引起的板效率波动主要发生在塔底的1—5块塔板上。  相似文献   

10.
筛板塔板的性能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板塔板较小的孔面积结构和气液流动方向相垂直的工作方式,减少了塔板上的雾沫夹带和由此引起的塔板压力降,可通过选择单、双溢流确定塔板上的操作工况来适应不同物料,以获得较高的塔板点效率,减少了塔板上的降液管面积和气体流动对塔板上液体流动的干扰,提高了塔板效率。筛板塔板的计算方法完整,可以计算降液管出口处液体的含气量、降液管的压力降和降液管的平均含气量,判断塔板的操作工况和各种工况下的雾沫夹带量和由此引起的塔板压力降。  相似文献   

11.
对2种不同成因气或同源不同成熟阶段气的模拟实验表明:煤型气、油型气混源气随油型气比例降低,碳同位素组成逐渐变重,氢同位素组成变轻,各组分同位素分馏模式不同,具有三阶段变化模式;同源不同成熟阶段混源气随高熟气比例的增加,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逐渐变重。建立了煤型气、油型气混源比例定量判识的地球化学模板,在雅克拉气田得到了很好地应用。雅克拉气田主要为油型气,掺混煤型气比例约为12%~20%。同时,建立了同源不同成熟阶段气混源比例定量判识的地球化学模板,在塔河油田应用效果很好。塔河油田天然气由高成熟气与低成熟气混合形成,塔河东部主要以高成熟天然气为主,西部以低成熟气为主,只是混合的比例不同,低成熟气与高成熟气的混源比例在1∶19~13.3∶1之间,天然气由东南向西北、由东向西运移充注。针对南方海相地层实际情况,对氩同位素积累效应确定气源岩时代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大湾2井天然气来源进行了定量判识。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透明化多功能母粒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先将4%~7%透明化添加剂、2.5%透明颜料、4%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及其他助剂添加到聚丙烯中,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并挤出造粒后制成多功能母粒,然后按5%~7%用量将母粒添加到聚丙烯中并熔融混合均匀,可获得透明度及雾度分别为83%及9.88%且色泽艳丽的透明聚丙烯制品。采用共混加料方式制备母粒较好。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21(1):125-131
对2种不同成因气或同源不同成熟阶段气的模拟实验表明:煤型气、油型气混源气随油型气比例降低,碳同位素组成逐渐变重,氢同位素组成变轻,各组分同位素分馏模式不同,具有三阶段变化模式;同源不同成熟阶段混源气随高熟气比例的增加,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逐渐变重\.建立了煤型气、油型气混源比例定量判识的地球化学模板,在雅克拉气田得到了很好地应用\.雅克拉气田主要为油型气,掺混煤型气比例约为12%~20%。同时,建立了同源不同成熟阶段气混源比例定量判识的地球化学模板,在塔河油田应用效果很好。塔河油田天然气由高成熟气与低成熟气混合形成,塔河东部主要以高成熟天然气为主,西部以低成熟气为主,只是混合的比例不同,低成熟气与高成熟气的混源比例在1∶19~13.3∶1之间,天然气由东南向西北、由东向西运移充注。针对南方海相地层实际情况,对氩同位素积累效应确定气源岩时代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大湾2井天然气来源进行了定量判识。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纵向涡流对柱锥体喷动床内颗粒横向混合规律的影响,采用双流体模型对带纵向涡发生器喷动床内的气 固两相流动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纵向涡流效应及纵向涡发生器排数(1~3排)对喷动床内颗粒相运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纵向涡流能够有效地增加喷动床内近环隙区域颗粒的体积分数,使得颗粒沿径向分布更加均匀。其中2排纵向涡发生器能够使喷动床内整体颗粒体积分数沿径向分布实现最均匀状态。纵向涡流能够有效增加喷动床内颗粒的径向速度,强化气体、颗粒的横向混合,进而有效地降低了颗粒拟温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CFX软件油气混输泵压缩级流场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CFX软件,在多重参考坐标系下采用欧拉方法的双流体湍流模型来计算油气混输泵单级内三维气液两相流场。通过压力场、速度场及气液相分布的分析,探讨了气液混合介质在油气混输泵单个压缩级内部的流动规律,并对单个压缩级外特性进行了预测。模拟和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多相混输泵在较低入口含气率工况下的性能,而当多相混输泵入口含气率比较高时,模拟值和试验值有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16.
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孔古3井重油是奥陶系原生油藏在地质演化过程中遭受次生改造(生物降解或水洗氧化)、再经后期深埋熟化并分别充填有奥陶系高熟烃类而形成的多期次充填的复合成因原油。  相似文献   

17.
将CDY分子筛催化剂和ZHP择形分子筛催化剂按不同比例混合,考察了混合比例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Y催化剂中混入一定比例的ZHP催化剂,明显降低其对汽油的选择性,而对液化气的选择性则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混合催化剂中ZHP质量分数为0~20%时,液化气的产率增加最为迅速,由23.95%增加到33.15%,汽油收率由56.54%下降为46.92%;ZHP质量分数在40%时,液化气产率达到最大值38.03%。2种催化剂的混合比例对液化气中的烷烃和烯烃收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对丙烯和异丁烷的影响尤为显著;对汽油中异构烷烃收率产生重大影响,但对烯烃和芳烃收丰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基于螺旋轴流式油气混输泵叶轮的基本参数,利用标准κ-ε模型和Mixture模型,在叶片重叠系数m〉1和m=1及不同体积含气率下,对单个压缩单元进行三维气液两相流场数值模拟。通过对叶片工作面、背面静压和速度矢量分析,探讨气液两相介质在叶轮内的流动规律,并绘制在2种重叠系数下效率和相对扬程与不同含气率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压缩单元叶片重叠系数m〉1时,其效率和对流体的增压能力均大于重叠系数m=1时。  相似文献   

19.
FCC提升管内粒径分布对颗粒混合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会娥  魏飞  杨艳辉  金涌 《石油化工》2002,31(4):274-278
采用磷光颗粒示踪技术对一种宽筛分颗粒 (粒径小于 2 0 μm细颗粒的体积分数为 2 4 5 % )与一种常规的催化裂化催化剂的轴径向混合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与常规颗粒相比 ,宽筛分颗粒体系的轴向返混略有减弱 ,而其径向混合能力大大降低 ,这与宽筛分颗粒体系中细颗粒的团聚有很大关系。在FCC提升管中 ,催化剂中细颗粒含量增加 ,必将减弱颗粒的径向混合能力进而降低径向上的传质、传热能力 ,对反应极为不利。粒径分布对于提升管反应器非常重要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基于UNIFAC方程参数的局部组成混合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局部组成混合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化处理方法,用UNIFAC基团交互作用参数计算局部组成公式中的能量参数λji,并将局部摩尔分率xji直接引入Peng-Robinson方程参数am和bm之中。用新模型关联计算了8个含烃、醇、水、丙酮的高度非理想体系的高压汽液平衡,精度比二次型及Huron-Vidal混合规则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