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光纤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两方面,对武器用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温度模型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光纤陀螺仪温度模型构建的一般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加速度计及其I/F转换电路板串联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组合温度模型进行了实物验证和适应性验证,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对惯性测量单元低成本、小体积、高速率等要求,提出了一种捷联式惯性测量单元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以开环光纤陀螺和硅微加速度计作为惯性敏感元件,采用高速DSP作为中央处理器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及输出,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处理模块、通讯模块等硬件电路及相应软件的设计.系统中选取了高性能的集成电路芯片,在DSP的基础上进行了简易可靠的接口电路设计和在线误差校正,试验结果表明该信号采集系统能满足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光纤陀螺光电信号检测,输出电流信号微弱、噪声大的特点,研究并设计了采用高精度开关积分器的模拟选通积分I/V转换电路.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与光电探测器组件相比,该方法有效降低了随机游走系数.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递对准过程中基准信息时间延迟对传递对准精度的影响,给出了一种基于角速率积分最小方差曲线拟合的时间延迟估计方法.首先,记录一段时间内主、子惯导陀螺传感器的输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积分.然后,定义基准信息可能存在的时间延迟的最大范围,并在该范围内对主惯导数据进行逐点移位,计算曲线各对应点的差的平方并求和.最后,通过最小方差法求主、子惯导传感器数据曲线的最佳拟合,从而获得基准信息时间延迟.同时,给出了一种本地数据移位的延迟补偿算法.数学仿真证明了角速率积分最小方差曲线拟合的时间延迟估计方法的估计精度较高,并且跟时间延迟大小无关.本地数据移位的延迟补偿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基准信息时间延迟对传递对准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陀螺全站仪定向只需在井筒中投放一根钢丝,将地面点的平面坐标传递投影到井下,方位由陀螺全站仪测出,减少了量边对方位传递产生的误差,减少了投点误差,极大的提高了井下平面控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立井与斜井间贯通工程面临的复杂测量作业环境和许多高难度问题,通过误差预计来优化贯通方案,用钢丝及全站仪测距在主斜井、回风立井进行联系测量传递高程和坐标,并在井下采用"四架法"、陀螺定向等多种技术提高测量精度.贯通实测结果表明:坐标闭合差ΔX=+0.011m,ΔY=+0.077m;高程闭合差ΔH=-0.168m,...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注浆加固试验装置难以平衡高压注浆所需密封效果和多功能试验所需空间结构的缺点,研制了一套新型多功能综合注浆加固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的优点为:(1)尺寸适中、结构合理,既具有布设监测元件的试验空间又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2)适用范围广,可针对不同岩土体介质开展多类注浆加固试验;(3)具备多元物理信息并行采集功能;(4)可同时满足加固体宏观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及浆-岩界面微观耦合机制的研究需求.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断层角砾介质注浆加固室内模拟试验,分别从应力响应-传递特征、加固体强度增长规律及加固模式等方面探究了断层角砾介质的注浆加固机理,提出了角砾介质强度增长的经验公式,揭示了加固过程中注浆压力的传递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8.
结合Bilderbeek等人提出的"四维度模型",构建出通信运营业服务创新模型"六维度整合模型",通信运营企业致力于服务创新的模式的特征及影响服务创新的路径是:核心维度与外围维度之间通过市场销售、知识管理、组织开发等相互联系,促使通信移动新服务概念、新的客户界面及通信服务传递系统之间由一个创新到另一个创新,或者单独实现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9.
利用投入产出法勾画了产业间碳足迹传递路径,具体描绘出了第一产业对于其他产业在碳排放上的影响,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结合部门能源消耗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法,构建了河南省碳足迹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投入系数和产出系数,运用"三角化"方法,识别出了河南省第一产业碳足迹在产业间的传递路径.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河南省第一产业碳排放的特点,提出以第一产业为切入点的节能减排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波  任凌宇  韩广彦 《冶金自动化》2004,28(Z1):441-443
从理论上对视网膜处理映像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并用电子模拟试验给以验证.得出了视网膜皮层只是将视场中两两不同视素之间的"软"拼接或"硬"拼接的界线以及其他一些线索信息(如颜色等)由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