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方研究了稀土元素对Cr-Mn-N铜性能的影响。试验得出,加入0.1%稀土元素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对钢的机械性能影响不大。试验钢种己成功地用于,1000℃下工作的炉用耐热构件。  相似文献   

2.
王帅  郑开宏  郑志斌  王娟  吴伟 《铸造》2018,(12):1060-1064,1067
利用Gp-Ts20 000M热模拟机对添加稀土元素Ce的K-52奥氏体耐热钢在常温(25℃)、300℃、500℃和700℃下,以2 mm/min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试验。通过分析试样的宏观变形、力学性能变化曲线和断口形貌等,研究了稀土元素Ce对试验钢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断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拉伸温度的提高,金属有向塑性变形转变的趋势;试验钢中添加稀土元素Ce后,提高了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其拉伸断口中的韧窝数量增多。与未添加稀土元素的合金相比,添加稀土元素Ce的K-52合金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5.37%、11.69%和22.82%。  相似文献   

3.
奥氏体耐热钢的疲劳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三种奥氏体耐热铸钢HH、HF和HFRe的热疲劳裂纹扩展规律。分析了化学成分、强度和塑性对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对硬质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罗重麟 《硬质合金》1991,8(2):12-19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耐热钢的热疲劳性能,结合篦条的实际工况,设计材料成分并浇注和制备试样,对篦条材料进行900℃热疲劳试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裂纹形貌和裂纹扩展情况,分析了材料成分和组织对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循环处理30O次以下,w(C)=0.4%耐热钢的热疲劳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李秀真  刘太强 《铸造》1997,(10):9-11
试验研究了高铬铁素体耐热钢的热疲劳与γ、α相变的关系,发现有相变的热循环热疲劳裂纹发生在试样外缘,裂纹长度及变形量均较小,无相变的热循环疲劳裂纹发生在试样中心,裂纹长度及变形量均较大,无相变的Cr26钢表面呈严重的龟裂现象,试验证明,相变并不加剧高铬铁素体耐热钢的热疲劳破坏,其机理是相变应力部分抵消热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  相似文献   

7.
陈妍 《铸造技术》2014,(9):1945-1947
研究了稀土元素Gd和Sc对H13模具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13模具钢中添加稀土元素Gd或Sc,尤其是复合添加Gd和Sc有利于促进H13模具钢中碳化物的弥散分布、细化组织,提高H13模具钢的热疲劳性能。与未添加稀土元素的H13模具钢相比,复合添加0.25%Gd和0.25%Sc可使其热疲劳级别从13级降为4级,热疲劳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稀土元素Eu对金丝再结晶温度、组织、力学性能以及热影响区(HAZ)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Eu可以:①提高金丝的再结晶温度;②细化金丝的晶粒;③增加金丝的强度;④减小金丝的HAZ长度,即添加适当的稀土元素对于开发高强度低弧度键合金丝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固体渗碳实验方法,研究了Ni、Si和Nb等合金元素对奥氏体耐热钢抗渗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i、Si或Nb均提高耐热钢的抗渗碳能力。其中Ni和Si主要通过阻碍渗层碳化物的形成而降低渗层碳浓度。Nb既即可通过表面氧化膜的作用,限制碳向钢中扩散,降低渗层碳浓度;有时又可能提高渗层碳浓度,降低渗层厚度的增长速率。  相似文献   

10.
高温条件下服役的炼镁还原罐耐热钢在满足热稳定性的前提下应避免σ相的产生,基体为单一奥氏体,同时采取合金强化的措施提高其热强性,并对结构进行改进,有望较大幅度地提高还原罐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加入不同含量的稀土冶炼了达到目标成分的稀土耐热钢,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850~1050℃温度范围内的热拉伸试验,采用电阻炉在1100℃,1150℃,1200℃下进行了循环氧化试验。结果发现,加入适量稀土提高了耐热钢的热塑性,含稀土0.06%试验钢的断面收缩率比未加稀土的试验钢的平均提高了14.3%;加入稀土提高了耐热钢的抗高温氧化性,含稀土耐热钢在1200℃时仍具有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增重法在1100℃、1150℃和1200℃条件下对Fe-21Cr-11Ni试验钢进行循环氧化试验,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等方法研究了钇元素在耐热钢抗高温氧化中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添加微量稀土钇元素能显著提高耐热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在氧化过程中,钇元素能促进铬元素向氧化层的扩散,在含钇耐热钢表面,形成了致密的粘附性好的Cr2O3层和FeCr2O4尖晶石外氧化物层,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在内氧化层中,钇元素不仅加强了SiO2钉扎,而且直接参与和强化了钉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稀土深层渗碳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稀土深层渗碳钢20Cr2Mn2MoRE奥氏体晶粒长大动力学、渗层组织和力学性能,并与20Cr2Mn2Mo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钢中加入稀土元素可显著抑奥氏体粒长大,改善渗层组织,提高常规力学性能和渗层的弯曲强度与断裂韧度。  相似文献   

14.
持久蠕变试验已经成为评价耐热钢高温长时性能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高压锅炉管、核电用钢以及压力容器用钢等耐热材料的不断发展,对于持久蠕变试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宝钢技术中心从08年开始对持久蠕变实验室进行改造的情况以及改造后试验能力的提升,并且介绍了运用长时持久数据进行寿命预测的相关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改变热处理制度使合金获得不同的显微组织,研究了GH586合金高温短时持久寿命与显微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该合金高温短时持久寿命的变化与晶界碳化物浓度C及γ‘‘相颗粒平均半径r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其它显微组织特征相同的条件下,随着C或l/r增大,该合金在850℃,580MPa及650MPa的持久寿命均呈线性持续增长,在580MPa持久应力下这种依赖关系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国内耐热铸造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耐热铸造镁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且阐述了RE,Ca,Si和Sr等合金元素对镁合金高温性能的影响及强化机理。最后展望了耐热镁合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爆炸喷涂制备了Fe基非晶涂层,并在300、400及500℃分别进行了保温处理并研究了保温温度对非晶涂层纳米压入蠕变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 表明,通过热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涂层孔隙率,使得涂层组织结构更加致密,也因此具有更高的显微硬度;相比300℃低温热处理,500℃热处理后的铁基非晶涂层中组织更加致密、硬度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8.
稀土催渗对耐蚀氮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Q235钢采用常规气体氮化,其耐腐蚀性能日渐不能适应工程应用要求的问题,探索了添加稀土催渗剂对Q235钢进行稀土催渗氮化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渗氮工艺对氮化层厚度的影响。测量了渗氮试样表层硬度沿渗层深度的分布及耐蚀性能与渗氮工艺的定量关系。所有实验与观察均为稀土与常规2种渗氮试样在相同条件下平行操作并做对比分析。采用X光荧光谱仪测量了渗层稀土元素的分布。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了渗层的相组成。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2种渗氮试样的显微组织。研究结果得出,稀土催渗氮化比常规氮化显著增加了氮化层的厚度,其显微硬度与耐腐蚀性能大幅提高。600℃下渗氮2h为最适宜的稀土氮化条件。  相似文献   

19.
Creep behavior of SnAgCu solders with rare earth Ce dop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xtensive testing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are earth Ce doping on the properties of SnAgCu solder alloys.The addition of 0.03%(mass fraction) rare earth Ce into SnAgCu solder may improve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but slightly lower its melting temperature.The tensile creep behavior of bulk SnAgCuCe solders was reported and compared with SnAgCu solders.It is found that SnAgCuCe solders show higher creep resistance than SnAgCu alloys.Moreover,Dorn model and Garofalo model are successfully used...  相似文献   

20.
稀土耐热镁合金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介绍了稀土耐热镁合金在俄罗斯、欧美、日本和中国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初步讨论了稀土元素对镁合金耐热性能的影响机理。对稀土耐热镁合金的研制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