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在对烹饪专业中高职衔接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烹饪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课程衔接的途径与方法。首先对中高职烹饪院校学生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并选取典型中高职院校的典型课程进行分析;其次对烹饪中高职院校各有课程的学习重点和共有课程的学习侧重点进行分析;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为烹饪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提出了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以提升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为目的,探索构建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针对建筑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脱离职业岗位属性和职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联合育人机制,从培养"双师型暠师资队伍入手,以校企共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共创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和创业基地建设为内容,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调研各类型专升本现行政策,研究现有专科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电力类专业培养方案基础课程体系,分析本专科课程衔接现状。为了完善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探索"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的有效途径,提出一些改革现有电力类高职基础课程体系设置与本科衔接培养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与改革不能脱离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根据"五年制"高职校特点,从实际出发,从职业特点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构建不同于本科和"三年制"高职院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内涵和难点。当前会计专业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内容标准不统一、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会计技能培养倒挂现象严重等问题。文章就中高职会计专业"能力递进"确立培养目标,"平台—模块"构建课程结构,"深化拓展"确定课程内容,"统筹规划"推进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论高职教育"2+1"培养模式下"2"与"1"的衔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1'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明确"2+1"培养模式的特点.在做好纵向深入的同时,做好横向连接."2"与"1饼不是两个独立的阶段,在以"循环互动"为总体思路的前提下,探讨"2"与"1"的有效衔接途径,是提高高职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同属一个“教育生态位”,服务同类装备制造业“职业带”,两者有衔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高职专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应用型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之间的衔接需要以岗位能力衔接为导向,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打通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渠道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外贸函电》课程在高职阶段与本科阶段联系紧密、相关性显著,但因学情不同,差异性也较为明显。要做好《外贸函电》课程在高职阶段与本科阶段的衔接,必须注意培养目标前后衔接,侧重性设置;教学内容细分模块,系统化教学;教学方法适应目标,传统中创新;课程考核注重过程,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9.
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考试评价方式的“职教高考”,是对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衔接中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基于云南省“职教高考”制度的改革背景、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拟对中高本一体化衔接背景下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三校生高考”的英语学科教学现状及考试分析、“职教高考”英语科目的改革发展趋势、英语学科教学的优化路径以及英语学科的复习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提升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衔接背景下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交际能力、语言文化素养、语言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优化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衔接中职业英语的教学,充分发挥英语学科在中高本衔接中工具性及人文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的多向度衔接主要体现在前接中等教育,后续应用本科,内设培养目标,外连产业发展。文章从教育导向、生源基础、入学需求与课程标准等多方面,分析当今存在的差异性,提出了设置预科班、建立"职业带"标准和实施"双证制"等整合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知识"的逻辑结构与逻辑表示的分析,讨论"知道"与"什么"的关系."知识"的概念尚未有定论,更多的人所熟知的是"知识是4个W"或"知识是6个W 1个Q"这样的概括.以模态词"知道"为一个算子K、模态词"什么"为一个算子W,建构一个逻辑系统KW,可实现对知识的4个W或者6个W的逻辑刻画.KW系统至少具有对知识的描述有较高的准确性等3种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随感录"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所首创的报刊专栏,"随感录"以其独特的言说方式在它的周围聚集了一批"五四运动"的主将,成为他们抨击封建思想文化和不良时政的一种理想方式.他的开创者陈独秀不仅首创了"随感录"这种讲究时效性、新闻性的杂感类专栏,启发了当时的许多报刊纷纷仿效并开辟了"随感录"以及类似的专栏,为当时知识分子开拓了一种新的批评空间;同时"随感录"也成为了一个文体概念,陈独秀首创的这一文体成为了中国现代杂文的雏形,并为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芫爆杂谈     
芫爆里脊丝和盐爆腰条都是常见菜品,其口味清鲜脆嫩爽口,让人齿颊留香。芫爆是否等同盐爆?芫爆是爆还是烹?对此说法众多。笔者通过分析研究认为盐爆即为芫爆。  相似文献   

14.
“受众本位”论是新闻理论上的新突破。然而,“受众本位”论也存在理论上的缺陷:首先,“受众本位”论在对“传者本位”论辩证否定的同时,也抛弃了其中一些好的东西,如传者的自身定位的明确性以及传播目标的明确性等,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放弃了引导、教育群众的责任与意识。其次,在实践中,“受众本位”论无法提出提高传播效果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陷入两难境地。所以,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受众意识:新闻报道不能无条件地追随受众,但受众的选择决定报道的生死。坚持受众与媒介并重的二元论,才能正确地认识受众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对"去棹"的解释有问题。文章从四个方面深入阐明其失误。  相似文献   

16.
正确阐述了“RelationshpsMarketing”的内涵,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了其实质。强调企业要用普遍联系的整体营销观科学理性地进行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惠施关于"同异"问题的观点,结合类比推理对惠施"举譬"思想进行了阐发.研讨其"同异"思想和"举譬"之间的关系,认为前者是后者的思想基础,后者是前者在实际论辩过程中的运用,从中可以看出惠施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在生机盎然的春天,中国青年咨询工程师论坛成立大会暨首届青年论坛在天蓝海阔的南疆城市三亚召开。中国青年咨询工程师论坛从此诞生。这是我国工程咨询界可喜可贺的大事,对我国工程咨询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而几年来的实践表明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效果很不明显 ,其原因就是凯恩斯药方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为此寻求需求不足的根源 ,再对症下药 ,才能走出当前经济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20.
“下饭”、‘下酒”概念的由来,其词语文字的演变及内涵关系,可以通过中国饮食文化本原及中餐主、副食分野格局诸方面进行考察.考究“下饭”、“下酒”,不难发现:菜与饭交替是中餐的生命,也是真正推广中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