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几种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测定及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考察了测定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方法的影响因素,测定了几种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数量,初步研究了苯酚和苯甲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数量、种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苯酚和苯甲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在相当程度上受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数量与种类的影响;苯酚的吸附量,随活性炭单位表面上酚羟基和羧基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而苯甲酸的吸附则与炭表面的酸性基团总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的硝酸表面改性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硝酸对粒状活性炭进行了表面改性,考察了硝酸浓度及氧化时间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TR)、Boehm滴定、X射线衍射仪(XRD)、物理吸附以及颗粒强度分析仪等对氧化前后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以改性活性炭为载体,浸渍活性组分后制备了浸渍炭催化剂,考察了其对氯化氰防护性能.研究发现,低浓度硝酸氧化改性可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含量,减少碱性基团的含量,从而提高活性炭的表面亲水性,而对活性炭的结构没有明显影响;制备的浸渍炭催化剂对氯化氰防护时间明显增长.当硝酸浓度为8%,氧化时间为8 h时防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表面化学改性吸附用活性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和杂原子的种类与数量多少决定了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而化学性质决定了活性炭的化学吸附特性。通过进行表面氧化、还原以及负载增加或者消除某些基团和活性中心,可以大大改善活性炭对特定吸附质的吸附能力。文章简要介绍了活性炭表面存在的官能团、杂原子和化合物,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在吸附用活性炭表面化学改性方面的进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4.
改性活性炭的表面特性及其对苯酚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表面改性对活性炭吸附苯酚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硫酸氧化可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含量,提高了活性炭的表面亲水性,降低pHPZC值,因而对吸附水中的苯酚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降低了对苯酚的吸附。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表面热氧化对其吸附二苯并噻吩性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研究活性炭表面氧化对其吸附二苯并噻吩性能的影响。将活性炭在不同低温下氧化制得表面氧化活性炭,用静态吸附法进行了二苯并噻吩在初始及氧化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应用Langmuir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用漫反射红外谱(DRIFTS)表征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用Boehm滴定测定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含量,讨论了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对其吸附二苯并噻吩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有重要影响,酸性含氧基团越多,其吸附量越大。低温气相氧化活性炭提高了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基团,提高了其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氧化温度越高,其表面含氧基团含量越多,其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量也越大。Langmuir吸附等温线可适用于描述二苯并噻吩在活性炭表面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不同厂家生产的对苯二甲酸精制用钯炭催化剂载体活性炭的各种物性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各种活性炭比表面相同时,其吸附量基本相近,但孔结构有较大差异,尤其是中孔孔容相差较大。中孔孔容增大,有利于钯炭催化剂分散度的提高和热稳定性增强.活性炭的表面基团对催化剂分散度也有影响,表面酸性基团含量增加,值化剂分散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陈阵  刘红昌 《广东化工》2014,41(24):163-164,154
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是影响椰壳炭吸附量的重要因素。利用硝酸氧化、高温处理和微波处理三种方法对椰壳炭进行了改性和表征并研究其对酚类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经硝酸氧化改性后椰壳炭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增加240%,但孔隙结构被破坏,比表面积下降11%,孔容增加25%,对硝基苯酚吸附量下降41%;继续对其进行高温改性和微波改性,其比表面积和吸附量增加,但同时表面酸性含氧基团下降83%和38%。寻找适合的改性处理工艺条件,以最小的孔隙破坏为代价,增加表面酸性官能团,是提高椰壳炭对酚类物质吸附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改性活性炭材料用于烟气脱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活性炭(AC)材料用于烟气脱硫与其表面化学结构有关,活性炭材料的表面改性是提高其烟气脱硫活性的有效途径。综述了活性炭材料的热处理、表面含氧含氮官能团、表面碱性基团、表面负载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含氮或含碘物质的掺入对其脱硫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生物质柞木为原料,采用不同活化法制备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柞木基活性炭,利用N2吸附、FT-IR、XPS、XRD、Raman光谱等表征手段对活性炭的微结构特性进行解析,探究活化方式对活性炭微结构性能的影响;微结构与超级电容器性能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KOH和H3PO4-KOH法制备的活性炭微孔发达,炭结构表面缺陷位与杂原子丰富,在低电流密度下表现出更高的比电容;H3PO4-KOH法制备的活性炭具备更宽的微介孔分布与孔道连通性,使其具有更好的电容保持率;CO2、H3PO4和H3PO4-CO2法制备的活性炭介孔发达,微孔体积小,孔道连通性差,炭结构相对完整,裸露于炭结构表面的缺陷与杂原子相对较少,尽管电容保持率较高,但比电容较低。因此,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电极应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较宽的微介孔分布、通畅的微介孔连通结构,同时含有更多的裸露于炭结构表面的结构缺陷与杂原子基团,从而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  相似文献   

10.
微波加热对活性炭表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了微波加热技术,在不同功率和加热时间下对BN-09颗粒炭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基团变化。结果表明,经微波加热处理后,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分解,同时碱性特征增强。微波功率越大,加热时间越长,氧含量减少越多,活性炭的碱性特征也越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表面改性对活性炭吸附苯酚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硫酸氧化可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含量,提高了活性炭的表面亲水性,降低pHPZC值,因而对吸附水中的苯酚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降低了对苯酚的吸附。  相似文献   

12.
超级活性炭的制备和结构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超级活性炭是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功能材料,由于它具有比表面积高、微孔分布集中且吸附性能优良等优点,正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并在许多领域推广应用.概述了超级活性炭的制备、结构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表面化学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活性炭表面化学特性对其吸附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活性发表面化学进行综述:(1)活性炭表面的主要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2)活性炭表面化学的分析测试技术;(3)活性炭活化及表面改性技术.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表面改性及其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湘洲  肖建军 《化工进展》2004,23(3):295-296
分别用HNO3、H2SO4以及HNO3加乙酸铜溶液对活性炭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测定了它们的表面化学性能,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对Cr(VI)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改性,活性炭表面官能团数量发生了显著改变,特别是羧基增加较多;通过改性后的活性炭对Cr(Ⅵ)吸附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和杂原子的数量与种类是影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显著改善活性炭对特定物质的吸附性能。文章简要介绍了活性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从活性炭材料的表面化学性质方面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活性炭材料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活性炭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含酚废水对环境和生物有较大危害,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废水。活性炭作为良好的吸附剂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也常被用于吸附处理含酚废水。最新的研究集中于开发利用各种含碳原材料,并探究活性炭制备和改性方法,以改善活性炭对酚类的吸附性能。部分机理研究则关注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及其对吸附酚类性能的影响。本文从活性炭的制备和改性出发,归纳整理活性炭吸附酚类的特性和机理,分析吸附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研究发展方向进行推论和展望。分析表明含碳量高的原材料适合制备活性炭,尤其是含碳废弃物。活性炭的苯酚吸附性能受比表面积和表面官能团的共同影响,这对于活性炭的制备和改性有指导意义。活性炭吸附苯酚的具体应用中,需要控制粒度、pH、温度、吸附时间和竞争吸附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表面改性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浓硝酸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将得到的样品分别浸渍在银氨、硫酸铜及咪唑溶液中进一步改性,然后采用Boehm滴定法对改性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改性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改性,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羧基含量增加较多,从而活性诙的吸附性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 H2 O2 ,HNO3加醋酸铜溶液进行表面改性后的活性炭对 CO2 的吸附性能 ,分析了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 ,测定了 2 73K下的吸附等温线 ,用 D- A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了很好的拟合 ,探讨了表面改性对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其表面化学性质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