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小娟  庞广昌  李杨 《食品科学》2010,31(23):375-379
目的:探索ω-6 亚油酸对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市购的ω-6 亚油酸以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3 种方式作用于小鼠,分别在3、2、2h 后取血分离血清,用液体芯片检测技术测定小鼠血清中的IL-1α、IL-1β、IL-2、IL-4、IL-6、IL-12(p40)、IFN-γ、G-CSF、MCP-1、VEGF 等24 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 果:灌胃组中显著升高的细胞因子有IL-1α、Eotaxin 和VEGF,显著降低的有IL-6、IL-12(p40)、G-CSF 和KC;腹腔注射组中炎症细胞因子IL-1 和IL-17 显著升高的同时也伴随着IL-4、IL-10 抗炎细胞因子的显著升高以及趋化因子G-CSF 的显著降低;静脉注射组总体表现为促炎作用,IL-2、IL-5、IL-6 浓度显著升高,抗炎细胞因子IL-3、IL-4、IL-9、IL-10、IL-12(p40)、IL-17 浓度显著降低。结论:ω-6 亚油酸能通过小鼠胃肠黏膜系统和血液系统传递信号,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灌胃组主要激活了PKC/NF- κB 途径以及STAT 的部分途径,抑制NF- κB、JAK-STAT3、PI3K 途径;腹腔注射组激活的信号途径有NF- κB、JNK\p38\MAPK、PI3K 和JAK\STAT6 途径,抑制STAT3 途径;静脉注射组激活的信号途径有NF- κB、MAPK 和JAK\STAT3。抑制的信号途径有PI3K/ATK、ERK/MAPK、STAT1、STAT4、STAT5。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对主要发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及评价不同年份普洱茶通过不同给药途径对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 β、TNF-α、IL-10、IL-4水平的影响,进而研究普洱茶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灌胃、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三种途径分别给小鼠当年普洱茶茶和30年普洱茶,灌胃组在给药4h后眼球取血,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组在给药3h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FN-γ、IL-1β、TNF-α、IL-10、IL-4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三种给药途径对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 β、TNF-α、IL-10、IL-4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给药组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0、IL-4含量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TNF-α、IL-1 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种给药途径中,腹腔注射普洱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不同年代的普洱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效果不同,普洱茶的免疫调节等一系列生物功能可能是通过对肠粘膜系统中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影响发挥的.  相似文献   

3.
常静瑶  庞广昌  李杨 《食品科学》2010,31(17):281-285
目的:分析螺旋藻多糖3 种不同给药途径对小鼠血清中24 种细胞因子的影响,进而研究螺旋藻多糖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灌胃、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3 种途径分别给小鼠不同剂量的螺旋藻多糖,对照组给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组在3h 后眼球取血,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组在2h 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Millipore 小鼠细胞因子试剂盒和液体芯片扫描仪检测血清中24 种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3 种给药方式小鼠的IL-1α、IL-1β、IL-6、TNF-α、IFN-γ等炎症细胞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升高,说明螺旋藻多糖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先天免疫有促进作用。其中,腹腔注射螺旋藻多糖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最为显著,这种方式的信号传导途径主要包括NF- κB、MAPK、JAK/STAT 等。结论:从螺旋藻多糖对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来看,总体上表现出促进免疫的作用,推测螺旋藻多糖主要是通过对肠黏膜系统的受体相互作用,刺激相应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来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和多种生理功能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索螺旋藻(Spirulina)蛋白酶解肽对家兔血清中IL-1β、IL-6、IL-12、IFN-γ、TNF-α、IL-1Ra、IL-4、IL-10和TGF-β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盐析法从螺旋藻中提取可溶性螺旋藻蛋白, 以胃蛋白酶水解得到螺旋藻蛋白水解物溶液.将所得水解物以3种方式(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对家兔给药,分别在给药3、2、2h后,用ELl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1β、IL-6、IL-12、IFN-γ、TNF-α、IL-1Ra、IL-4、IL-10,TGF-β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生理盐水组相比,IL-1β、IL-1Ra、IL-4、IL-6、IL-12浓度均下降;IFN-γ、IL-10浓度升高;TGF-β没有明显变化.其中IL-4和7NF-α的腹腔注射,IL-1Ra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IL-6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及IL-1β的腹腔注射变化相当显著,说明这些水解肽通过肠黏膜系统对细胞因子网络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给药途径看,腹腔注射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静脉注射,口服灌胃则变化较小.结论:螺旋藻蛋白酶解肽主要是通过肠黏膜发挥作用,设法直接通过肠粘膜途径给药可能是一种最有效的给药方式,具有可开发为药物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酪蛋白水解肽对家兔血清中IL-1β、IL-6、IL-12、IFN-γ、TNF-α、IL-1ra、IL-4、IL-10、TGF-β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胰蛋白酶水解得到酪蛋白水解物溶液,经超滤后得酪蛋白水解肽。将所得水解多肽以3种方式(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对家兔给药,分别在给药3、2、2h后,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1β、IL-6、IL-12、IFN-γ、TNF-α、IL-1ra、IL-4、IL-10、TGF-β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表明,各种作用方式IL-4、IL-6、IL-10、TNF-α、TGF-β在家兔体内的含量都明显上升,但腹腔注射酪蛋白水解多肽较其他方式作用明显,而IL-1β、IL-1ra、IL-12、IFN-γ的含量降低,最明显的作用方式为腹腔注射,说明酪蛋白水解肽通过肠黏膜系统对细胞因子网络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给药途径看,腹腔注射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静脉注射,口服灌胃虽达到显著水平,但变化相对较小。说明酪蛋白水解肽主要是通过肠黏膜发挥作用,可通过制备肠溶性保健食品调节人体亚健康,同时为营养组学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于立芹  庞广昌  戴懿 《食品科学》2007,28(12):439-442
目的:通过不同给药途径观察及评价了乳酸对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β、TNF-α、IL-10、IL-4水平的影响,进而研究了乳酸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灌胃、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三种途径给小鼠乳酸,分别在给药4、3、3h后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FN-γ、IL-1β、TNF-α、IL-10、IL-4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三种给药途径对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β、TNF-α、IL-10、IL-4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变化,给药组小鼠血清中IL-6、IFN-γ、TNF-α、IL-10、IL-4含量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IL-1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三种给药途径中腹腔注射的效果最为明显,静脉注射及灌胃组次之。乳酸菌发酵产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其代谢产物--乳酸发挥作用,乳酸通过对肠粘膜系统细胞细胞因子网络和信号传递系统的调节发挥免疫调节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乳源糖巨肽(GMP)对健康Balb、鼠IFN-γ和IL-4的调节作用,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探讨了GMP维系机体健康的机制.对健康小鼠用GMP灌胃后,分别检测一次灌胃GMP后12 h内小鼠IFN-γ,IL-4每2 h的表达量的变化和连续5 d灌胃GMP对小鼠IFN-γ、IL-4的表达量,及IFN-γ/IL-4浓度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一次灌胃GMP4短时间(12 h)内可促进小鼠IL-4的表达,以灌胃后第6h的增加最为显著,但对炎症细胞因子IFN-γ没有显著性影响;连续5 d灌胃GMP可促进小鼠IL-4的表达,其中第3天和第4天的变化呈显著性,对IFN-γ同样无显著性影响,因此第3天至第5天GMP组小鼠中IFN-γ/IL-4的比其他两组显著降低.本研究提示了GMP具有调节Th1/Th2失衡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黑酵母β-1,3-1,6-葡聚糖对小鼠肿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茹  丛峰松 《食品科学》2012,33(19):306-309
目的:探讨黑酵母β-1,3-1,6-葡聚糖对S180腹水移植瘤荷鼠瘤体生长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BALB/c小鼠S180腹水移植瘤模型,每日给予β-1,3-1,6-葡聚糖干预,并测量瘤体积。21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10种细胞因子IL-2、IL-4、IL-6、IL-8、IL-10、IL-12、IFN-γ、TNF-α、TNF-β和G-CSF的水平,以及CD4、CD8、补体C3、IgG和IgM的含量。结果:β-1,3-1,6-葡聚糖能显著抑制S180移植瘤的生长(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多糖灌胃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6、IL-8、IL-10、IL-12、TNF-α、TNF-β、IFN-γ和G-CSF水平显著上升(P<0.01,P<0.05)。CD4、CD8、CD4/CD8、补体C3、IgG和IgM含量也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β-1,3-1,6葡聚糖对S180腹水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连续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建立免疫机能低下模型,用不同剂量的阿胶灌胃小鼠28d后,分别测定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血清溶血素水平、迟发型变态反应、脾淋巴细胞增殖、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3(IL-3)、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阿胶能显著升高免疫低下模型小鼠胸腺指数(P〈0.05,P〈0.01);显著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P〈0.01);显著促进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和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P〈0.01);显著升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0.05,P〈0.01);显著提高血清中细胞因子IL-3和IFN-γ水平(P〈0.05,P〈0.01),降低IL-4水平(P〈0.05,P〈0.01),提高IFN-γ/IL-4的比值(P〈0.01)。结论:阿胶对小鼠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小娟  庞广昌  王连芬 《食品科学》2010,31(21):378-383
目的:探索螺旋藻(Spirulina)碱性蛋白酶酶解肽对家兔腹腔黏膜系统的作用。方法:采用盐析法从螺旋藻中提取可溶性螺旋藻蛋白,以碱性蛋白酶水解得到螺旋藻蛋白水解物溶液。将所得水解物以3 种方式(口服、腹腔注射、耳静脉注射)对家兔给药,分别在给药3、2、2h 后,用ELISA 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1β、IL-6、IL-12、IFN-γ、TNF-α、IL-1Ra、IL-4、IL-10、TGF- β细胞因子的质量浓度。结果:3 个实验组与正常生理盐水组相比,IL-12 质量浓度均下降,IFN-γ、IL-10 质量浓度均升高;在3 种给药方式中,腹腔注射效果最显著,其他两组细胞因子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变化。腹腔注射组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IL-12、TNF-α的质量浓度均显著性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Ra 和IL-4 显著性升高,说明该螺旋藻碱性蛋白酶酶解肽对降低免疫活性起到了一定作用。结论:肠黏膜系统对螺旋藻蛋白酶解肽信号传递主要是通过肠道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及单核/ 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之间的信号网络抑制NF- κB 和PKC/p38/MAPK 途径来降低免疫的。这与植物非营养物质能够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 κB 活性抑制炎症信号级联的作用机制相一致,说明短肽类成分也可以进入体内对机体的慢性疾病甚至癌症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黄芪对2型糖尿病大鼠碱性磷酸酶、细菌内毒素和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连续给予大鼠灌胃黄芪水溶液(0.25、0.5 g/kg),测定大鼠体质量及血糖变化、粪便中肠道碱性磷酸酶(IAP)的活力及细菌内毒素(LPS)的浓度变化并用MSD多因子方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生长调节致癌基因α(KC/GRO))浓度变化的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剂量组空腹血糖浓度显著降低(P<0.05),IAP活力显著增加(P<0.05),LPS浓度显著降低(P<0.05),且血清中促炎因子IL-6、TNF-α、IFN-γ、IL-1β的浓度显著减少(P<0.05),而抗炎因子IL-4、IL-5、IL-10、IL-13的浓度显著增加(P<0.05),趋化因子KC/GRO的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黄芪可以促进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并能够有效调节T2DM小鼠血糖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分析荔枝果肉乙酸乙酯部粗提物对小鼠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进而探讨其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乙酸乙酯部粗提物低剂量和高剂量组(4.6、9.2 mg/kg.bw.d),连续灌胃7 d,观察各组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变化以及脾细胞增殖情况,用ELISA检测小鼠脾细胞以及血清分泌IFN-γ和IL-4的含量以及IFN-γ/IL-4比值。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粗提物高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显著提高。乙酸乙酯部粗提物低、高剂量都能显著提高小鼠脾细胞和血清IFN-γ分泌水平,同时,高剂量组小鼠脾细胞和血清IL-4的分泌水平也显著提高。低、高剂量的乙酸乙酯部粗提物都能显著提高小鼠脾细胞和血清IFN-γ/IL-4的比值。荔枝果肉乙酸乙酯部粗提物诱导Thl/Th2平衡向Th1方向漂移,可能进而诱导机体的炎症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探讨辣木油干预对LPS诱导雄性ICR小鼠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采用脂多糖(LPS,3.5 mg/kg)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肠道炎症模型后,连续7 d给予辣木油灌服,玉米油为对照。观察小鼠体重、结肠组织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及结肠中细胞因子[IL-1β,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qRT-PCR法检测结肠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白介素(Interleukin, IL)-1β的mRNA水平。辣木油显著抑制LPS造成的小鼠体重下降,降低小鼠结肠重量与长度比(p<0.05)。辣木油干预同时也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炎性因子(IL-1β:175.44 ng/L,IL-6:82.12 ng/L,IL-18:82.91 ng/L和TNF-α:51.75 ng/L)和结肠中(IL-1β:184.12 ng/L,IL-6:58.19 ng/L,IL-18:52.32 ng/L和TNF-α:81.31 ng/L)水平,且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结肠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至86.32 ng/L(vs 损伤组:113.59 ng/L,p<0.05)。与损伤组相比,辣木油分别抑制Nlrp3(39.31%),Asc(42.81%),caspase-1(35.59%)和IL-1β(28.62%)的mRNA表达。结论提示,辣木油具有改善LPS所致小鼠肠道炎症的效果。而这一机制可能与辣木油能够抑制结肠组织内NLRP3小体的过度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探究马尾松花粉提取物(MPPE)对前列腺肥大(BPH)小鼠的影响。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BPH组、20、40和80 mg/kg?d MPPE组及非那雄胺(0.8 mg/kg?d)组。预先灌胃MPPE两周之后,在腹腔注射丙酸睾酮建模的同时连续灌胃MPPE或非那雄胺四周。实验结束后观察组织形态变化,测定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PACP、DHT、NO及NOS的水平。利用UPLC-QTOF-MS技术检测小鼠血清、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采用PLS-DA分类,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三种剂量的MPPE处理均降低了前列腺指数、炎性细胞因子、DHT浓度及PACP、NOS的活性,并减少了NO的生成。血清代谢组学鉴定了3个潜在生物标记物,分别为1-棕榈酰溶血磷脂酰胆碱、1-O-十六烷基-2-O-乙酰基-sn-甘油基-3-磷酸胆碱和(Z)-13-二十二烯酰胺。马尾松花粉提取物可以明显降低BPH病理症状及相关生化指标,调节标志性代谢物的水平。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及缓解脂质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过敏原的过敏症机理。方法:首先通过口腔灌胃的致敏方式建立αs1-酪蛋白致敏的BALB/C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鼠特异性IgE抗体水平进行模型鉴定。评价αs1-酪蛋白对小鼠肥大细胞蛋白酶、组胺、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并进行临床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第42天用αs1-酪蛋白大剂量灌胃小鼠后,各组小鼠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显著升高,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且中、高剂量组小鼠过敏反应强于低剂量组;以阴性小鼠为对照,致敏小鼠的肥大细胞蛋白酶、组胺、IL-4、IL-5、IL-10和IFN-γ细胞因子含量均显著升高,且随着致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αs1-酪蛋白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小鼠产生了明显的炎症反应,局部肺泡隔塌陷或增厚,脾脏和胸腺中有淋巴结病灶产生,且小肠黏膜间质有炎细胞浸润。结论:基于BALB/C小鼠模型进一步揭示了αs1-酪蛋白的致敏机理。  相似文献   

16.
探究马尾松花粉提取物(MPPE)对前列腺肥大(BPH)小鼠的影响。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BPH组、20、40和80 mg/kg·d MPPE组及非那雄胺(0.8 mg/kg·d)组。预先灌胃MPPE两周之后,在腹腔注射丙酸睾酮建模的同时连续灌胃MPPE或非那雄胺四周。实验结束后观察组织形态变化,测定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PACP、DHT、NO及NOS的水平。利用UPLC-QTOF-MS技术检测小鼠血清、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采用PLS-DA分类,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三种剂量的MPPE处理均降低了前列腺指数、炎性细胞因子、DHT浓度及PACP、NOS的活性,并减少了NO的生成。血清代谢组学鉴定了3个潜在生物标记物,分别为1-棕榈酰溶血磷脂酰胆碱、1-O-十六烷基-2-O-乙酰基-sn-甘油基-3-磷酸胆碱和(Z)-13-二十二烯酰胺。马尾松花粉提取物可以明显降低BPH病理症状及相关生化指标,调节标志性代谢物的水平。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及缓解脂质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液体发酵分离纯化得到的桑黄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桑黄多糖对小鼠的免疫器官、碳廓清率以及IL-1、IL-2、IL-4、IL-6、IFN-γ、TNF-α细胞因子的影响,发现桑黄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胸腺重量和脾脏重量,增强小鼠碳廓清率,增加IL-2和IFN一γ的含量,降低IL-1、IL-6、TNF-α的含量。证实桑黄多糖能显著增强小鼠的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黑灵芝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黏膜形态及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构建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6 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黑灵芝多糖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d))组,灌胃期间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并观察其生活状态,空肠组织进行切片病理学观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肠道白细胞介素(interlr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含量,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T-bet、GATA-3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黑灵芝多糖有助于体质量回升,改善肠道黏膜形态结构,提高IL-6、IL-10、TNF-α、IFN-γ细胞因子含量,增强T-bet、GATA-3 mRNA相对表达水平,使Th1/Th2平衡向Th1偏移。结论:黑灵芝多糖可改善免疫抑制小鼠的肠道黏膜形态,调节免疫抑制小鼠的肠道黏膜免疫。  相似文献   

19.
通过青年志愿者服用香菇超细粉,使用Millipore Human Kit和液体芯片扫描仪检测服用前后血清中39种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研究香菇对人体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食用5g香菇后EGF浓度显著升高、IP-10浓度显著降低,食用10g香菇后G-CSF、IL-12(p70)、IP-10、MCP-1 4种细胞因子浓度显著降低,食用15g香菇后Eotaxin、G-CSF、IL-12(p70)、MCP-1、MIP-1β、TGF-α6种细胞因子浓度显著降低。根据显著变化的细胞因子进行信息检索,按照其合成与分泌细胞及其作用的靶细胞数据,构建食用3种剂量香菇后人体细胞通讯网络图。从细胞通讯网络图可以看出,食用5g香菇具有对人体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食用10g和15g香菇均具有下调免疫的作用;不同剂量组显著变化的细胞因子不同,细胞通讯规律也不同,高剂量香菇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较强;推断香菇超细粉具有抑制炎症发生、抗过敏、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探讨辣木籽蛋白酶解物(Moringa oleifera Seed Protease Hydrolysate,MSPH)对小鼠肠道黏膜炎的改善作用。提取辣木籽蛋白并进行酶解,冷冻干燥得到MSPH;随机将雄性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Con)组、模型(Mod)组和MSPH组(800 mg/kg·BW),每组6只,腹腔注射5-FU诱导小鼠肠道黏膜炎,MSPH灌胃干预。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通过HE染色观察肠道组织形态学并计算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INF-γ、SIgA、ROS、G-CSF、ET、D-LA)和小肠组织(IL-1β、IL-6、MDA、MPO、TNF-α)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小肠组织ZO-1和Occludin m RNA表达量。与Mod组相比,MSPH组小鼠在实验后期体质量显著提高(P=0.001 1),脾脏和胸腺指数分别增加16.22%和34.69%,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增加25.88%,血清中INF-γ、ROS、G-CSF、ET、D-LA含量分别降低16.85%、17.50%、14.22%、8.28%、9.27%,SIgA含量升高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