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为优化金柑中柠檬苦素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与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2h的条件下,柠檬苦素提取率达7.02g/kg。在最佳条件下所得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说明所建模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以赣南脐橙渣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提取温度与类柠檬苦素得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对脐橙渣中类柠檬苦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2%、超声时间18min、提取温度60℃。此条件下类柠檬苦素得率为1.632‰,与预测值1.651‰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柑橘皮柠檬苦素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优化柑橘皮中柠檬苦素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对柑橘皮柠檬苦素得率的影响,建立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柑橘皮中柠檬苦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对柑橘皮柠檬苦素得率的影响显著,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0h,提取温度为51.5℃和液料比为96∶3(mL/g)。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料液比为自变量,柚核中柠檬苦素类物质的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梅州金柚核柠檬苦素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梅州金柚核柠檬苦素类物质超声提取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50℃,料液比1∶20(g/m L),超声时间20 min。此工艺下柠檬苦素类物质提取率为0.491 mg/g(RSD=1.13%,n=3),与理论值0.487 mg/g偏差很小。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蜂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响  孙丽萍  董捷 《食品科学》2009,30(8):86-89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蜂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根据中心旋转试验设计,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流速等工艺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胶萃取物的萃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和二氧化碳流速的增加萃取率不断增大,而在高压和高流速下又呈现下降趋势。分析所得的回归方程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4MPa,温度45.4℃,二氧化碳流速16.8L/h。在此条件下萃取蜂胶120min时萃取物的萃取率达19.62g/100g蜂胶。GC-MS分析表明萃取物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烷烃类物质和烷醇类物质,以及肉桂酸肉桂酯、柯因、5-甲基柯因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柠檬苦素降解酶的固定工艺。方法 采用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固定柠檬苦素降解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 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以聚乙烯醇(0.2 g/100 mL)-海藻酸钠(5.0 g/100 mL)为载体,戊二醛(2 mL/100 mL)为交联剂,采用包埋法固定柠檬苦素降解酶,其中粗酶液浓度0.06 mg/mL、CaCl2浓度6 mg/mL、固定化时间22 h。此条件下的柠檬苦素降解率为(97.87±0.32)%。结论 经优化后的工艺生产出的酶降解率高并且易于分离,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橘核中3种柠檬苦素类成分的超声提取辅助工艺。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优化提取工艺为甲醇作提取溶剂、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33℃、液料比13∶1(mL/g),在此条件下柠檬苦素类成分总得率为11.804 5 mg/g,与模型预测值11.756 9 mg/g基本一致,该方法可用于提取橘核中的柠檬苦素、诺米林和黄柏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索氏法提取柚籽中柠檬苦素的最佳工艺。方法 样品粉碎过60目筛, 在一定体积的乙醇水溶液中索氏提取一定时间, 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得到提取液, 稀释、加样、显色, 在491 nm下测定吸光度, 计算安江香柚籽中柠檬苦素的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安江香柚籽中柠檬苦素的提取均有显著影响; 响应面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 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2.2 h、液料比40:1 (mL/g), 得到柠檬苦素提取率最大值11.36 mg/g。结论 利用索氏法提取安江香柚籽中的柠檬苦素方法可行, 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HPMC)辅助反胶团萃取柠檬籽中类柠檬苦素的可行性,并对提取物质的抑菌活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初提液中类柠檬苦素含量为响应值,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初提液制备的最优参数;以Placktett-Burman(P-B)试验筛选影响类柠檬苦素反胶团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并结合Box-Behnken(B-B)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活性考查类柠檬苦素对青霉菌和绿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初提阶段影响类柠檬苦素提取效率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时间1.5 h、液料比30:1(mL/g)、HPMC添加量0.5%、pH 6.5,该条件下提取率为(3.34±0.02) mg/g。P-B试验结合B-B试验结果表明,类柠檬苦素萃取的最优配方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ioctadecyl...  相似文献   

10.
陈艳丽  王宏勋  侯温甫 《食品科学》2011,32(16):132-135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酶添加量为影响因素,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以盐渍藠头加工废弃物为原料提取藠头素的工艺。结果表明:优化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37℃、提取时间3h、酶添加量0.8%,提取液中蒜素提取量预测值为0.1763g/g,验证值为0.1761g/g。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橘核中诺米林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橘核中诺米林的工艺条件,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用量对诺米林萃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诺米林的优化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1℃、夹带剂用量1.5mL/g,在此条件下诺米林萃取量为(6.27±0.06)mg/g。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萃取杏仁油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因素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杏仁油超临界CO2(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2)萃取的关键因素CO2流速、压力、温度和夹带剂浓度(乙醇)进行了优化探讨。结果表明,CO2流速、压力、温度和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杏仁油萃取率的影响较显著,并且CO2流速和压力、压力和温度以及压力和乙醇浓度对杏仁油萃取率的交互效应影响显著。由杏仁油萃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可知,在CO2流速为4g/min、压力为45MPa、温度为60℃和乙醇浓度为3%时萃取30min,杏仁油萃取率的最大预测值为0.371g/g杏仁,与试验值0.408g/g杏仁仅有10%的误差,验证试验证实了该方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超临界CO2萃取的杏仁油与用己烷提取的油脂在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3.
利用响应面法对姜精油的超临界萃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姜精油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分析。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超临界萃取姜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8MPa、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110min,此工艺条件下的姜精油提取率为1.92%。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对麻疯树籽油进行萃取,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麻疯树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20目,萃取压力37 MPa,萃取温度44.5℃,CO2流速30 L/h,萃取时间120 min,夹带剂(95%乙醇)用量为原料质量的40%,在此条件下,麻疯树籽油提取率可达93.13%。将超临界CO2萃取的麻疯树籽油与螺旋压榨法提取的麻疯树籽油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的麻疯树籽油品质优于螺旋压榨法。  相似文献   

15.
鲍志杰  王玉  于殿宇 《食品科学》2010,31(10):30-34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黑加仑籽油,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萃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响应因素,黑加仑籽油出油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 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各工艺条件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黑加仑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38℃、萃取时间180min,在此条件下,黑加仑籽油出油率达到14%,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茶叶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茶叶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9MPa、萃取温度43℃、分离温度36℃、萃取时间74min,该条件下,茶叶籽油得率达26.13%。  相似文献   

17.
以仿栗籽为萃取原料,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仿栗籽油的超临界CO2 萃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定CO2 流量为25kg/h、原料粉碎度为40 目,然后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和萃取时间为影响因子,以仿栗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仿栗籽油的优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1MPa、萃取温度47℃、分离温度34℃、萃取时间72min,在此优化条件下,仿栗籽油得率为48.57%。对仿栗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GC-MS 分析,结果表明,仿栗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35.17% 和19.76%。  相似文献   

18.
响应曲面法优化迷迭香抗氧化剂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草迷迭香为原料,进行超临界CO2萃取迷迭香抗氧化剂的工艺优化,并利用响应曲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工艺参数优选。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迷迭香抗氧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6.98MPa、萃取时间2.28h、夹带剂用量0.48mL/g;实际所得抗氧化剂中总酚含量达12.70mg/g。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迷迭香抗氧化剂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利用响应面法对杜仲翅果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预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杜仲翅果仁油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杜仲翅果仁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54min,在此条件下,杜仲翅果仁油提取率达到26.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