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受到影响,能源需求大幅下降。沙特率先打响"石油价格战",主要产油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美国页岩油气受到的冲击最大。面对当前形势,低迷的油气需求和低油价仍将持续较长时间。但超低油价是短期行为,后疫情时代全球能源将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能源供需格局加速重构。未来相当长时间,世界油气供给格局仍将由美国、沙特、俄罗斯主导,但将面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日益严峻挑战。低油价已对我国石油上游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建议:一是我国要警惕较长时期的高油价;二是石油公司勘探投资不能减;三是加强油气科技的自主创新,降本增效是关键;四是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2.
3.
国际油价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基本规律,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原因,今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及国际油价涨跌对我国的影响。指出2001年第一季度,油价每桶约25美元,全年每桶22~26美元之间。 相似文献
4.
剩余产能是指在已探明储量并进行产能建设后暂不实施开采的那部分闲置的油气生产能力。它主要集中在欧佩克国家,但分布很不均衡,保有剩余产能的主要是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国家。欧佩克曾欲以主动变化剩余产能数量来影响国际油价走势和/或抢占市场份额。本世纪初欧佩克剩余产能主要在100×104~600×104bbl/d之间变化,2003~2009年平均在250×104bbl/d以下,2010年以来平均约为350×104bbl/d。这些剩余产能出现在若干欧佩克国家的石油生产因受到严重干扰而明显减产,一些非欧佩克生产国因政策性原因而导致生产下降的背景下。此外,2007~2012年OECD国家石油消费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并会有所加大;发展中国家也将陆续走上节能节油、降低石油消费量之路;大部分石油进口国已具有相当数量的石油储备;再加上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的大发展,这些都凸显出从资源保障程度上看,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宽平衡、供略大于需的局面。世界石油市场将更趋于成熟,非市场因素对石油生产、消费乃至价格的影响力将会日趋降低。 相似文献
5.
Tom Randall 《风能》2015,(3):18-19
自2014年7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走低,下跌幅度已超过50%。如此巨大的价格跌幅如果放在5年前,足以导致可再生能源产业濒临破产。但今天,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变。本文列出了七大理由,解释了为什么油价下跌不会导致向清洁能源转型目标的偏离。1太阳能与石油不存在竞争石油是用作汽车燃料,而可再生能源则是用作发电,二者实际上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如果将石油用作发电,即使其价格跌破50美元/桶,其发电成本仍然过高。真正与太阳能存在竞争关系的是煤炭、天然气、水能和核能。而太阳能又属于新能源,仅占当今电力市场不到1%的市场份额,但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50年太阳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电力 相似文献
6.
战略石油储备对平抑油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战略石油储备释放对国内油价抑制作用的系统模拟仿真模型,通过设定国内市场对油价变动的不同灵敏程度,模拟2015年未来国际油价在正常、低和高3种情景下,释放30天、60天和90天战略石油储备对平抑油价的效果,为我国战略石油储备规模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正>当前,北美页岩油气繁荣正在引发全球石油市场的一场大变革,美国在石油市场中的地位异军突起。页岩油气革命深入改变着全球能源市场。随着页岩油气产量不断激增,美国开始冲击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石油霸主"的地位。华尔街投行高盛集团发布报告认为,美国页岩油行业的繁荣发展已经创造出"石油新秩序",其影响力将超越欧佩克。高盛集团在其报告中表示,美国的页岩油将会取代欧佩克,成为原油生产的最大决定性因素;与此同时,欧佩克正在失去定价权,全球石油生产量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由于美国这匹"黑马"的闯入,世界石油市场供应更加充裕。与此同时,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原油市场从原来的供应偏紧转为供应过剩。在双重压力之下,国际石油价格步步下行。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累计下跌近30%。普氏能源资讯全球石油编辑总监埃斯瓦瑞·拉马萨米认为,国际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失衡。全球主要经济体发展增速放缓,导致需求疲弱,但中东维持高产,美国新增石油产能不断提高,进口进一步减少。在专家看来,原油市场 相似文献
9.
10.
从国民经济的三个因素——消费、出口和投资看,油价上升将使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因而使国民经济受到不利影响。相反,如果油价下降,但不是太低(因如果太低,将使其石油工业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影响国民经济),则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的现状、成因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其价格波动与预测历来是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着重探讨了2004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攀升的成因与特点,从而为后续研究油价波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奠定基础。目前,国际油市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体系,它们共同决定了国际油价的起伏,文章依据油市的期货市场分析了此轮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的现状,并着重分析了本轮油价攀升的原因,认为供需失衡是其根本原因,金融与投机活动是其主导力量,而国际政治,尤其是恐怖活动频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最后揭示了本轮油价高位运行的特征,即波动频繁、持续时间长、不确定性增大等。 相似文献
12.
13.
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波动。本文根据第三季度石油价格变化情况对油价变动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未来石油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15.
16.
当前石油价格分析及走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上半年,国内外石油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上半年石油价格变化情况对油价变动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下半年石油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18.
本世纪初的油价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2006年及以前的缓涨,其后到2008年中期的猛涨和2008年后期的大跌。在石油供应相对紧张的背景下,美元贬值和大量热钱投机炒作是涨价的重要动因。而在2007~2008年中期投机炒作占更重要的地位。在讨论油价时要区分即期的表观油价和以不变美元值计的实际油价。美元贬值迫使表观油价上升,通货膨胀及其他诸多因素也会使油价有“合理的”上涨。本世纪初已进入“高油价时代”的说法是不合适的.作为其“基础”之一的石油枯竭论也与发展的实际相悖。从中长期看。我们必须认识到油价复杂的周期性起伏是客观规律.应冷静应对,坚持改革发展,坚持较高的投入。在做规划和经济评价时可以将周期的均价作为“影子油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