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保证教室和其他教学用房具有良好的声学听闻条件,使学生(特别是儿童)的健康和正常的发育得到保障,是学校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通过一多媒体教室实例,采用计算机仿真以及声学参数计算,给出其声学评价,并提出了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2.
合班教室作为高校教室的主要形式,其室内声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师生间交流学习的效率.本文以山东建筑大学合班教室为研究对象,测量了混响时间、早期衰变时间、清晰度等客观参数,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使用者对音质的主观评价,分析了其存在的声学问题,综合考虑声学和视觉效果,制定了合理的声学改造方案,利用声学软件Odeon模拟了改造后的合...  相似文献   

3.
李久芳  吕宁 《福建建筑》2012,(8):104-106
高校教室是广大师生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室内环境之一,因此研究教室室内的热舒适度、改善教室内空气环境和质量,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对提高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现场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某教学楼教室的热舒适度进行研究,得出室内通风状况、人员密度等因素对室内PMV、PPD、温度和湿度等指标的影响规律,对了解和改善南方地区高校教室冬季室内热环境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淼 《中州建设》2008,(19):78-78
教育建筑是教学中两大主体——老师和学生交流的重要场所,必须要有足够的语言清晰度和无噪声干扰,以及良好的室内音质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宁静、听音清晰的学习交流环境。过度的噪声和混响将会影响语言的清晰度,降低理解程度,进而降低“教”与“学”的效率:会导致教室产生声聚焦、回声等声学缺陷,后排学生因听不清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听觉疲劳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出于教育模式改革与学术需要,智慧教室成为新型公共课堂空间。文章梳理了智慧教室声学设计目标、设计方法和措施,并以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三个智慧教室为例进行探索,对比改造前后的室内声环境,对未来智慧教室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舞台是厅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舞台声学设计侧重考虑改善观众席的声学环境,事实上,合理的舞台声学设计不仅可以改善观众厅的听闻环境,更可改善舞台本身的声学环境,创造出有利于演奏者的声学条件,演的高质量才可达到听闻的高质量。本文通过回顾厅堂舞台声学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解读有利于演奏者声学条件的舞台声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夏热冬冷地区高校教室、宿舍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以上海某高校作为研究对象,现场测试教室及宿舍冬季室内外温湿度、室内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等热环境参数,并以问卷方式对冬季室内学生的活动状态、衣着情况和热感觉进行调研。根据测试数据及调研结果,利用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预计平均热感觉投票PMV和预计不满意百分数PPD对教室和宿舍室内热环境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得出教室和宿舍室内热环境状况,为该地区高校室内热湿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无关语言噪声是开放式研究室的主要干扰源,通过引入掩蔽声可降低语言清晰度,从而降低无关语言噪声对人员工作的干扰.本文通过实验测试研究了3种掩蔽声源(伪语声、泉水声、类语言噪声)对高校开放式研究室科研人员专业文献阅读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与2种无掩蔽声环境(即安静环境和纯语言噪声环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无关语言噪声环境下,掩蔽声的引入确实能提升高校开放式研究室的声环境质量,并且其提升效果与掩蔽声源类型和语言传输指数(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STI)有关.本文还探讨了性别、噪声敏感度等个人因素对开放式研究室掩蔽声环境感受的影响.相关结论可为开放式研究室声学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室声环境的被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大多数研究仍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城市,针对我国中小型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室声环境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本文选取福建省福清市为例,对该市的城镇及农村中小学进行调查,包括开展教室声学参数测量和主观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室的声环境质量尚不理想,亟待改进。本文同时对我国中小学教室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讨论,相关结论可以为我国中小学教室,尤其是一般中小型城市及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室的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超高层建筑采用的大型变风量空调系统配置,讨论了噪声控制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典型系统的送风路径与回风路径对室内声环境的影响,并结合竣工验收后的系统实测对噪声控制措施与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理论计算及实测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室内声学满足NC40~①要求,可为其他类似项目的声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