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明确原味沙拉酱的营养与风味品质,以原味沙拉酱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原味沙拉酱的营养成分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感觉阈值,运用相对气味活度法评价挥发性气味成分对总体风味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原味沙拉酱的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17.70%、1.77%、2.67%和76.26%;原味沙拉酱中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为34.58%,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指数为0.77,说明其蛋白为可用的蛋白食物源;原味沙拉酱脂肪酸中含量最高为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为丰富;其呈鲜味氨基酸主要为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3.94%;矿物质元素中Na含量最高,达7.56 mg/g;在原味沙拉酱中共检测出35种挥发性成分,其关键气味物质主要为乙酸、苯乙醛、壬醛、十一醛、肉豆蔻醛、乙酸乙酯和异硫氰酸异丁酯。  相似文献   

2.
槐茂甜面酱因其独特的风味和有益作用,在消费者中有良好的口碑。 该实验研究了其风味物质的构成及对产品品质的影 响,分析了影响其风味品质的香气成分和呈味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 结果表明,从槐茂甜面酱中鉴别出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 酸类、酚类和杂环化合物等共81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多种是食用香料,半定量分析表明呈香物质中醛类含量最高(8.869 μg/g),其次 是酯类、酮类和酚类。 对槐茂产品呈味物质的分析表明,两种鲜味氨基酸和6种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2.74 g/100 g和2.14 g/100 g、鲜味 和甜味氨基酸分别占18种总氨基酸(TAA)的相对含量为38%和30%、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占TAA的相对含量为27.5%,而苦味 氨基酸的总含量为2.25 g/100 g。  相似文献   

3.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12 个大白菜试材进行连续2 年的风味物质成分分析。共检测鉴定出了腈类、酯类、醛类、酮类、醇类、烃类及杂环类等14 类170 多种化合物。主要的风味物质有45 种,初步认为2- 环己烯-1- 醇、2- 己烯醛、3- 己烯-1- 醇、苯丙腈和苯乙基异硫氰酸酯等5 种成分为大菜的特征性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和酶解对茶褐牛肝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采用有机溶剂超声萃取新鲜、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和酶解的茶褐牛肝菌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分析(GC-MS)鉴定其风味化合物。结果显示新鲜、真空、冷冻、微波、热风干燥和酶解的茶褐牛肝菌分别检出51、47、49、19、18和44种风味化合物,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反映出不同干燥方式和酶解的茶褐牛肝菌挥发性成分的相似程度,干燥方式和酶解对茶褐牛肝菌中醇类、酸类、酯类和烃类挥发性风味成分影响较明显。除了冷冻干燥,醇类和烃类化合物含量均减少。除了微波干燥和酶解,酯类化合物含量减少。冷冻干燥的茶褐牛肝菌与鲜茶褐牛肝菌在整体风味成分上较为接近,相似度较高,说明冷冻干燥能较好的保持茶褐牛肝菌的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5.
草鱼的营养评价及关键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营养测试方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草鱼鱼肉的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确定草鱼肉的关键风味成分,并分析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气味特征及其生成途径。结果显示:草鱼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6.10%,17.37%,4.76%和1.07%。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占39.32%,呈味氨基酸含量占37.91%。从鱼背部肉和腹部肉分别检测出46种和45种有效挥发性物质,其中相同成分37种。草鱼背、腹肉的关键风味成分种类基本相同,主要是壬醛、E-2-壬烯醛、E-2-癸烯醛、辛醛、1-辛烯-3-醇、己醛、癸醛、E-2-辛烯醛、2,4-庚二烯醛、庚醛和壬醇等,而其各自含量存在差异,最终使鱼背、腹肉呈现不同的挥发性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预处理工艺对芝麻酱风味成分的影响,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经不同预处理工艺得到的芝麻酱中的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烃类、吡嗪类、醛类、醇类化合物是组成芝麻酱的主要风味成分,尤其是烯烃类相对含量分别达60.87%、46.95%、53.47%,但3种不同处理工艺得到的芝麻酱中的风味成分的组成差异较大。湿热过程影响芝麻酱风味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使得烃类含量和峰面积出现大幅降低,吡嗪类含量和峰面积显著增加,醇类峰面积稍有减少而含量稍有增加,而醛类物质呈现出加热利于或加湿阻碍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薹菜风味物质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春、秋两个季节栽培的3 个薹菜品种进行风味物质成分分析。共检测鉴定出了腈类、酯类、醛类、酮类、醇类等11 类化合物。其中(E)-2- 丁烯酸二乙酯、1-丁烯基-4- 异硫氰酸酯、2,4- 已二烯-1- 醇、3- 己烯-1- 醇、(E,E)-2,4- 己二烯醛、2- 己烯醛、3- 戊烯腈、苯丙腈和2- 苯乙基异硫氰酸是薹菜的主要风味物质。不同品种和不同的栽培季节薹菜的风味物质构成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双孢蘑菇采后品质劣变进程中风味的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对双孢蘑菇采后品质劣变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0):233-240
腊牛肝在加工过程中风味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为探究腊牛肝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加工0、1、2、3、4 d腊牛肝的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并对筛选出的风味物质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在腊牛肝加工过程中共检出7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醇类、醛类和酯类为腊牛肝的特征性风味物质。在腊牛肝加工过程中,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呈显著减少(P 0. 05)趋势,说明腊牛肝的腥味和不愉快气味减少;酯类和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呈显著增加(P 0. 05)趋势,说明腊牛肝的清香、油香和脂香味增加。因子分析将筛选出的风味物质分为三类,分别为脂肪氧化产物,前体物质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蒸馏萃取(SDE)技术提取5个不同发酵阶段的甜面酱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甜面酱发酵不同阶段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5个阶段的甜面酱样品共检测出41种风味物质,其中酯类物质14种,醛类物质7种,醇类物质8种,酸类物质6种,杂环类物质3种,酚类物质1种,其他类物质2种.  相似文献   

11.
以美味牛肝菌下脚料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外加蛋白酶和纤维素酶辅助抽提风味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8 mL/g,提取pH 6.0,酸性蛋白酶与纤维素酶酶活比8 335/1 667 nkat/mL,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90 min。采用最佳工艺抽提美味牛肝菌下脚料,抽提物中总氮含量1.428%,氨基氮含量0.353%,蛋白质水解率28.32%,固形物提取率21.97%。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条件下红牛肝菌保鲜品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采集后原态、整理态及保鲜剂)对红牛肝菌贮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红牛肝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贮藏过程(1 d、4 d、7 d、10 d、13 d、16 d和19 d)中理化指标(失重率、呼吸强度、硬度和相对电导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分为五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去泥脚、不清洗,第3组去泥脚、清洗,第4组用保鲜剂保鲜,第5组用保鲜剂保鲜并用吸水纸。结果表明,红牛肝菌贮藏过程中整理态保鲜效果优于原态;配方为1%黑虎掌菌提取液+0.75%竹荪提取液+0.5%壳聚糖的保鲜剂有利于红牛肝菌的保鲜,贮藏19 d后仍可食用,但贮藏过程中是否用吸水纸对红牛肝菌保鲜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因此,红牛肝菌保鲜可采用去泥脚、清洗后用可食性保鲜剂保鲜,保鲜期可延长7 d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发酵工艺对甜瓣子品质的影响,该研究对烘瓣子和阴瓣子中微生物、风味物质、色差、质构特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烘瓣子和阴瓣子品质差异显著(P<0.05)。两种甜瓣子发酵过程霉菌和细菌数量差异显著,发酵结束时,烘瓣子和阴瓣子中细菌与霉菌数量分别为5.07、4.81和2.75、2.13 lg CFU/g。两种甜瓣子的总酸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在发酵过程中有明显提升,阴瓣子总酸(1.81 g/100 g)显著高于烘瓣子(1.48 g/100 g),同时硬度(30.69 N)高于烘瓣子(14.48 N);烘瓣子中氨基酸态氮(0.69 g/100 g)显著高于阴瓣子,其瓣子颜色更红亮。风味分析结果显示,烘瓣子风味较突出,阴瓣子风味相对协调。阴瓣子和烘瓣子共检出57种风味物质,两种甜瓣子的风味物质组成相似,同种风味物质在两种甜瓣子中相对含量差异较大,烘瓣子中风味化合物种类更多和相对含量更高,2-甲基丁醇、乙酸异戊酯、乙醇、乙酸和异戊醛等14种物质是主要差异性风味化合物。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烘瓣子品质优于阴瓣子。综上所述,烘瓣子发酵周期短,风味更突出,适于现代甜瓣子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桑叶的营养组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评价不同桑叶品种的营养品质特性,筛选营养成分丰富的桑叶品种,测定了57个桑叶品种的几种基本营养成分(包括水分、灰分、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和糖酸比),用隶属函数法对桑叶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桑叶品种在营养组成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用隶属函数分析综合品质最好的五个品种是依次是坪镇2、粤诱33、顺26、JP2和粤诱25。  相似文献   

15.
牛奶演变为生活中常见的食品,离不开成熟的常温奶生产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营养食品的追求,牛奶的销量呈稳步上升趋势。近年来的乳制品事件使国人对国产牛奶的信心较为薄弱,纯牛奶的进口量逐年增长,“进口牛奶优于国产牛奶”观念盛行。本文以典型的2款国产纯牛奶和4款进口纯牛奶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国产纯牛奶和进口纯牛奶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进口纯牛奶挥发性风味组分中酮类、酸类和含硫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2-庚酮、2-壬酮和2-十一酮含量约为国产纯牛奶的2倍,结合智能感官和描述性感官评价进行整体滋气味的评估(1~7分制),发现国内的纯牛奶样品感官轮廓相似,且乳香味和乳脂味较浓,异味(牛膻味、金属味和青草味)和蒸煮味较弱,整体喜好度评分较高,分别为5.8和5.9分,而进口纯牛奶样品的乳香味和乳脂味较弱且异味较重,整体喜好评分不超过4.0分。  相似文献   

16.
《肉类研究》2017,(3):23-29
为了研究哈萨克羊肉质与市售普通羊肉的区别,采用凯氏定氮、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连用等方法分别测定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挥发性风味物质等营养品质与风味特性的指标。结果表明:哈萨克羊肉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0.81%、86.69 mg/g,显著高于市售样品(P0.05);哈萨克羊瘦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市售样品(P0.05);与市售样品相比,哈萨克羊肉中Fe、Cu和VE的含量较高,两者的VA含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哈萨克羊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明显多于市售样品,且酮类物质、酯类物质和含硫类物质含量较高,反,反-2,4-癸二烯醛、3,6-二甲基-2-辛酮、茨酮仅在哈萨克羊肉中检出。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脱皮后湿咖啡豆为原料,用不同类型酿酒酵母CMCC 1793、CMCC 1425、CMCC 1557、CMCC 32762、四种混合菌与未接种处理对半干法加工的咖啡样品进行处理,经过干燥、脱壳、烘焙得到中度烘焙豆,样品编号分别为GK、HK、JK、ZK、MK、CK。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香气活度值(OAV)、感官评价及理化特性对样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酿酒酵母所接种的烘焙豆中挥发性物质存在差异,共鉴定出81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CK 49种、GK 52种、HK50种、JK 52种、MK 58种和ZK 46种,含量分别为301.03、286.31、223.15、333.05、262.22、372.51μg/g。其中吡嗪类化合物在JK样中含量最高达到122.99μg/g,酮类化合物在JK样中总含量居于第二位,含量达到53.02μg/g。OAV分析表明,OAV值不小于1的物质有12种,其中以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咯、2,5-二甲基吡嗪在JK样中OAV值较高,这些化合物对咖啡香气体系的贡献作用较大。感官...  相似文献   

18.
以漳平水仙王子和水仙公主的春茶和秋茶为材料,通过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结合多元分析方法探究漳平水仙茶风味品质差异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漳平水仙王子茶滋味浓醇收敛性强,香气呈甜香带桂花香;水仙公主茶滋味醇爽回甘明显,香气呈清香带兰花香。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咖啡碱、茶多酚和茶红素可作为鉴别二者不同滋味的特征非挥发物;3-蒈烯、乙酸叶醇酯、正己醇、α-蒎烯、D-柠檬烯可作为鉴别二者不同香型的特征挥发物。本研究将进一步为不同风味漳平水仙茶的分类提供客观、准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产地番茄酱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从6个产地番茄酱中共检测到109种挥发性物质,酚、酸、酯、醇、烃和醛酮类化合物构成了番茄酱风味的主体。其中,番茄酱a中丁香酚含量较高;番茄酱b中的烯烃类物质含量远大于其他5种番茄酱;番茄酱c中挥发性物质含量丰富;番茄酱e含有三醋酸甘油酯、β-紫罗兰酮等特殊组分;而番茄酱d和f的测定中并未表现出特有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不同等级金华火腿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TD-GC-MS)检测不同等级、不同部位金华火腿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金华火腿挥发性风味物质具有很大的差异,相同等级金华火腿不同部位之间差别也很大。特级火腿第一签中甲苯、苯甲醛和壬醛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1.74%、9.93%和8.64%;第二签中γ-丁内酯、壬醛和甲苯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0.49%、10.23%和8.76%;第三签中壬醛、异戊酸、2-戊基呋喃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4.12%、8.69%和8.01%。一级火腿第一签中2-戊基呋喃、己醛和壬醛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7.85%、14.70%和12.07%;第二签中苯酚、四氢香叶醇和甲苯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到44.81%、17.43%和4.04%;第三签中己醛、四氢香叶醇、α-蒎烯相对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5.75%、13.89和6.90%。二级火腿第一签中壬醛、己醛和反式-2-癸烯醛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4.91%、12.71%和6.89%;第二签中己醛、2,3,5,6-四甲基吡嗪和正丁酸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74%、15.82%和6.58%;第三签中壬醛、己醛、δ-壬内酯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9.27%、15.28%和5.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