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巡检场景中, 当前部署于边缘端的轻量级目标检测算法, 存在检测精度不足、推理速度慢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局上下文增强的稀疏卷积电网防外力破坏检测算法Fast-YOLOv5. 基于YOLOv5算法, 设计了FasterNet+网络作为新的特征提取网络, 在保持检测精度的同时, 提升模型的推理速度, 并降低计算复杂度; 在算法的瓶颈层中, 设计了具有高效通道注意力的ECAFN模块, 通过自适应地校准通道方向上的特征响应, 高效获取跨通道的交互信息来提升检测效果, 并进一步减少参数量和计算量; 提出了具有上下文增强的稀疏卷积网络SCN替换模型的检测层, 通过捕获全局上下文信息来增强前景焦点特征, 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模型与原模型相比, 精度提升了1.9%, 检测速度提升了1倍, 达到56.2 f/s, 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下降了50%和53%, 更符合输电线路高效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YOLO系列目标检测算法中复杂的网络模型和大量冗余参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循环剪枝算法:在经过基础训练和稀疏化训练后,进入到自适应阈值剪枝模块,该模块针对缩放因子分布情况,通过缩放因子对通道和卷积层的重要性进行评估,自主学习到一个剪枝阈值,再对网络模型进行剪枝,此过程可以循环进行,并在通道剪枝和层剪枝中应用。该算法中的阈值不是人为设定,而是针对当前网络结构学习获得,通过剪枝获得一个更优的精简模型。算法实验基于YOLOv3在三个数据集上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不同数据集、不同网络结构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与传统固定阈值相比,通过自适应阈值剪枝的模型在检测精度、压缩效果、推理速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更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安全帽佩戴检测网络模型存在准确率低、推理速度慢、部署到边缘计算设备时精度和实时性均达不到应用要求等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化设计的DT-YOLO模型,对YOLOv4-Tiny目标检测模型进行改进,通过增加一个检测层提高模型在密集场景下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并引入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提高模型对不同尺寸目标的检测能力。使用局部稀疏因子衰减算法进行稀疏化训练,从而使经过稀疏化训练后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mAP)得到提高。根据缩放系数判断通道的重要性,并进行模型的通道剪枝,压缩模型的大小和计算量。使用TensorRT推理加速引擎进行网络层水平和垂直融合,消除拼接层操作,并将参数压缩成16位浮点型,提高模型的推理速度,最后在Jeston Nano边缘计算设备上实现模型部署。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4-Tiny模型相比,DT-YOLO模型的mAP提高了3.6个百分点,模型大小减少了83.5%,帧率提高137.7%,能够满足安全帽佩戴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输电线路周围的典型目标进行检测对于防止输电线路外部破坏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目标检测方法没有针对输电线路周围目标尺度变化大、小目标多等进行有效设计,存在识别速度慢、容易误报漏报等问题。基于YOLOv4-tiny目标检测模型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4-tiny目标检测模型来检测输电线路周围的典型目标。在原先YOLOv4-tiny网络的骨干网上额外引出了一层特征层以提取更多的特征;在原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空洞空间卷积池化金字塔模块,使得模型能在3种不同尺度的特征图上提取更多的特征;同时为解决检测过程中正负样本数量不均衡问题,使用Focal损失函数代替二分交叉熵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牺牲较少检测速度的情形下,模型精度提升了9.92%。  相似文献   

5.
为更高效利用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开展电力巡检工作,满足电力行业发展对智能化巡检的需求,研究了面向电力巡检机器人的电力设备状态检测算法。首先,根据深度网络部署硬件芯片应用情况与性能对比,选择海思Hi3559A芯片作为算法移植的嵌入式平台。然后综合考虑各种检测算法的精度与速度,选用YOLOv3算法作为设备状态检测的基本判别模型。为了提升检测算法速度并减少模型体积,开展模型压缩算法及轻量型YOLOv3模型设计研究,分别提出了改进的小型化YOLOv3模型和基于通道剪枝与层剪枝结合的模型压缩方法,提高模型上下层的语义信息及剪枝后模型的精度保持。根据测试结果选择最优的模型在机器人前端部署,提出的轻量化YOLOv3模型很好地保持了设备目标与异物检测的精度,检测速度提升了4倍。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工设计特征的检测算法检测速度普遍较慢,检测精度也有待提高,已无法满足现今工业生产中的需求.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技术,因其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存储空间无法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部署使用.针对这些问题,引用一种通道剪枝方法实现YOLOv3检测网络的轻量化,得到剪枝模型SlimYOLOv3,并进一步提出将SlimYOLOv3用于工业场景下的实时检测任务.方法通过对通道缩放因子施加L1正则化来增强卷积层的通道级稀疏性,并对信息量较小的特征通道进行剪枝,最终获得轻量级的网络模型.与原模型相比,SlimYOLOv3剪枝模型减小了60%,计算量减少了50%,检测速度是原模型的1.7倍,更适于智能工业场景中复杂目标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列车轨道障碍物检测方法实时性差和对小目标检测精度低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YOLOv5s检测网络的轻量化障碍物检测模型。引入更加轻量化的Mixup数据增强方式,替代算法中原有的Mosaic数据增强方式;引入GhostNet网络结构中的深度可分离卷积GhostConv,替代原有YOLOv5s模型中特征提取网络与特征融合网络中的普通卷积层,减小了模型的计算开销;在模型特征提取网络末端加入CA空间注意力机制,让算法在训练过程中减少了重要位置信息的丢失,弥补了改进GhostNet对检测精度的损失;将改进后的模型进行稀疏训练和通道剪枝操作,剪掉对检测精度影响不大的通道,同时保留重要的特征信息,使模型更加轻量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自制的多样化轨道交通数据集上,相较于原始YOLOv5s算法,在模型大小减小9.7 MB,检测速度提高14 FPS的前提下,检测精度提升了1.0个百分点。同时与目前主流的检测算法对比,在检测精度与检测速度上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适用于复杂轨道交通环境下的障碍物目标检测。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场景无线射频识别(RFID)实时缺陷检测任务中,为了保证检测精度以及速度常采用YOLO这类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然而这些算法仍然难以满足工业检测中的速度要求,且无法将相应的网络模型部署到资源受限的设备上。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对YOLO模型进行剪枝压缩,提出了一种基于秩信息的特征信息丰富性和特征信息多样性加权融合的新型网络剪枝方法。首先,加载未剪枝模型进行推理,并在前向传播中获取滤波器对应特征图的秩信息来衡量特征信息丰富性;然后,根据不同大小的剪枝率对秩信息进行聚类或者相似度计算来衡量特征信息的多样性;最后,加权融合得到对应滤波器的重要性程度并对其进行排序后,剪除重要性排序靠后的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YOLOv4,在剪枝率为28.87%且特征信息丰富性权重为0.75的情况下,所提方法相较于单一使用特征图秩信息的方法提高了2.6%~8.9%的平均精度均值(mAP),所提方法剪枝后的模型甚至相较于未剪枝模型提高了0.4%的mAP并减少了35.0%的模型参数,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模型部署。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商品背景下喷码字符漏喷、重叠、缺失等现象,提出一种基于YOLOv5+CRNN的喷码字符检测算法。喷码字符定位算法以YOLOv5为基础网络,结合注意力机制提高其检测精度,再通过稀疏训练和通道剪枝降低模型参数量与复杂度,最终检测精度提高了3.4个百分点,模型参数量降低了6.7?MB。对定位后的字符区域进行背景擦除和透视变换处理后送入CRNN网络实现喷码字符识别,最终将改进后的算法部署至NVIDIA TX2嵌入式平台。通过在食品包装工厂生产流水线实测,检测速度达到28?frame/s,字符定位精度99.4%,识别率95%,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所需的计算量和存储空间严重制约了其在资源有限平台上的应用与部署。针对基于单一参数重要性评价或者特征重建的剪枝算法泛化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敏感度的集成剪枝算法,利用BN层的缩放因子稀疏YOLO网络中卷积核个数较多的冗余层,结合3种参数重要性评价方法对卷积核做重要性排序,并根据敏感度确定每一层的剪枝比率。实验结果表明,该剪枝算法对于YOLOv3和YOLOv3-tiny网络分别缩减80.5%和92.6%的参数量,并且相比基于网络轻量化方法的剪枝算法提升了网络模型压缩后的检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YOLOv3算法在监控视频行人检测中对遮挡目标漏检率较高的问题,文中提出改进YOLOv3网络结构的遮挡行人检测算法.首先在网络全连接层引入空间金字塔池化网络,增强网络的多尺度特征融合能力.然后采用网络剪枝的方式,精简网络冗余结构,避免网络层数加深导致的退化和过拟合问题,同时减少参数量.在走廊行人数据集上进行多尺度训练,获得最优的权重模型.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在平均准确率和检测速度上都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2.
王程  刘元盛  刘圣杰 《计算机工程》2023,49(2):296-302+313
行人检测在无人驾驶环境感知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现有行人检测算法多数只关注普通大小的行人目标,忽略了小目标行人特征信息过少的问题,从而造成检测精度低、应用于嵌入式设备中实时性不高等情况。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小目标行人检测算法YOLOv4-DBF。引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YOLOv4算法中的传统卷积,以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提升检测速度和算法实时性。在YOLOv4骨干网络中的特征融合部分引入scSE注意力模块,对输入行人特征图的重要通道和空间特征进行增强,促使网络学习更有意义的特征信息。对YOLOv4颈部中特征金字塔网络的特征融合部分进行改进,在增加少量计算量的情况下增强对图像中行人目标的多尺度特征学习,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在VOC07+12+COCO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原YOLOv4算法,YOLOv4-DBF算法的AP值提高4.16个百分点,速度提升27%,将该算法加速部署在无人车中的TX2设备上进行实时测试,其检测速度达到23FPS,能够有效提高小目标行人检测的精度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公路车道线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YOLOv3算法在检测公路车道线时存在准确率低和漏检概率高的问题, 提出一种改进YOLOv3网络结构的公路车道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划分为多个网格, 利用K-means++聚类算法, 根据公路车道线宽高固有特点, 确定目标先验框数量和对应宽高值; 其次根据聚类结果优化网络Anchor参数, 使训练网络在车道线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最后将经过Darknet-53网络提取的特征进行拼接, 改进YOLOv3算法卷积层结构, 使用GPU进行多尺度训练得到最优的权重模型, 从而对图像中的车道线目标进行检测,并选取置信度最高的边界框进行标记.使用Caltech Lanes数据库中的图像信息进行对比试验, 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的YOLOv3算法在公路车道线检测中平均准确率(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为95%, 检测速度可达50帧/s, 较YOLOv3原始算法mAP值提升了11%, 且明显高于其他车道线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实际场景中目标检测算法部署算力缺乏和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通道和层剪枝的模型剪枝方法,通过设置自适应局部安全阈值以改进通道剪枝,同时通过综合评价整个残差结构值的方法进行层剪枝,并将模型剪枝方法用于口罩人脸检测.首先采用基于人脸的数据扩增方法构建口罩人脸检测数据集并使用该数据集训练YOLOv4目标检测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