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营造乌托邦     
DominiqueCoulon建筑事务所日前完成了位于法国LaCourneuve一座小学校与幼儿园联合体的设计.力图适应基地复杂矛盾的文脉特征.消解基地曾经被多次破坏的痛苦记忆。令人欣喜的是,DominiqueCoulon建筑事务所的建筑设计师并未因此试图封闭整个基地和建筑,而是创建了一个外向,开放的建筑形态.为基地带来了新的风景.绘制了类似乌托邦一般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2.
营造新时代     
《城市环境设计》2009,(7):14-31
步履蜿蜒的阶梯,推开一扇很不显眼的大门,再穿过一个黑但磨得发亮的门洞,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3.
营造天堂     
从希腊神话传说到现今社会,人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营造属于自己的天堂.作为风景园林师,我们要营造一个需日趋完善的景观框架,以便使游人能够体验那天堂般美好的瞬间.但要完成这项任务绝非易事,因为有许多外部限制性条件.现实中的公园要能够满足诸多实用性和功能性的需求,投入使用后应便于维护管理,并具有生态的可持续性.纵观多个案例,设计师的工作并未因为工程的竣工而结束,我们唯有利用积累的全部知识,视野开放,怀有好奇,最终创造出完美的人间天堂.  相似文献   

4.
本土营造     
<正>当代世界正处于极为深刻的全球巨变和社会转型之中,人类的社会实践与生存方式经历着新的转变;中国发端于近代的社会转型期已进入深层结构,城市时代的全面到来对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文化转型、明确精神走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昊教授及其木作工作室围绕转型期社会的基本特征,围绕场所营建,开展城市与建筑研究,本期主要介绍其城市研究与实践成果。第一篇,"启蒙·优化·制衡——转型背景下当代‘城市精神’的建构路径与机制研究"。从转型期中国"价值失范"的社会现实出发,探讨构建当代"城市精神"的路径与机制。第二篇,"西部河谷型城市山水图景的当代诠释——以天水  相似文献   

5.
营造江南     
张梦 《建筑知识》2011,(3):66-71
一个建筑面积不到200平米的四合院,坐落在北京官书院胡同的近端。新业主是上海的一位文化艺术爱好者,渴望将此小小的"口袋宅"打造成一座海派的陶瓷展示会所。设计一方面体现传统与现代两种风格的反差与结合;另一方面,在北京城的四合院中营造出一种江南意境的园林景象。  相似文献   

6.
本土营造     
<正>《乡土景观研究》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的一门硕士课程。课程开设于2007年,主要关注传统乡村人地关系中蕴藏的景观营造智慧,本期文章全部来源于2014年该课程的研究成果。文章选择了秦岭北麓的代表性村落——留村以及南豆角村,分别从乡土景观技术、乡土景观聚落、乡土景观植物以及乡土景观遗产等视角切入,着重探讨了在秦岭北麓的乡土环境中,人们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利用地方资源的,尝试揭示出其中的地方性知识与技术,概括出其中蕴藏的各种营造法则与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土营造     
编者按:地方理论强调从"人与环境"、"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视角,以"地方性的建构"和"地方感的生产"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为核心,用以解构空间或环境构成的理论。在现代城市主义时代,城市经常被功能主义分割,使得空间格调单一,缺乏特色,人对城市的认知和情感也变得毫无关联;在后现代城市主义时代,地方性被视为城市精神的象征,城市是一个充满情境的空间。21世纪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惊人,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也伴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乡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土营造     
本土"南单于遣子入侍,奉奏诣阙,於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鴈门、上谷、代八郡民归于本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淮南篙工,不能入黄河。蜀之三峡,陕之三门,闽越之恶溪,南康赣石,皆绝险之处,自有本土人为工。"——《唐语林·补遗四》"诸客旅於海道商贩,於起发州投状,开坐所载行货名件,往某处出卖。召本土有物力户三人结罪出,  相似文献   

9.
本土营造     
<正>金陵美术馆的前身是一个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工业厂房,它像一个侵入者,坐落在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南地区,为青砖灰瓦的小尺度传统民居所环绕,与历史街区深厚的传统文化、传统景观形成强烈的冲突。建筑师通过设计,将旧有厂房转变为一个富于吸引力的中国艺术博物馆,促使工业遗产与传统文化友好相处,并成为历史街区中最有活力的公共设施。自2012年建成以来,美术馆的讨论声就从未间断过,它接受着四方洗礼,迎接着一批批青年建筑学者的拜访。在此,三位建筑师就美术馆改建的空间、文脉、材料展开讨论,让读者对此  相似文献   

10.
标准营造     
《世界建筑》2006,(10):90-91
标准营造,1999年由张轲、张弘、克劳迪亚·塔博达等多位年轻设计师创建于纽约,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设计、景观与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及产品设计的合伙人事务所。事务所2001年以来通过国际竞赛在国内赢得了多项重要项目,工作空间逐渐转移到北京。在一系列文化项目的基础上,如北京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规划(已实施,2001年-2002年);桂林阳朔步行街设计(已实施,2003年-2005年);西安城墙景区景观整合规划及试验段景观设计;上海浦东“疯狂小三角”社区公园(已实施,2005年)等,事务所发展了在历史文化地段中进行景观与建筑创作的特殊兴趣。“标准营造…  相似文献   

11.
营造品牌     
张玉良 《上海住宅》2002,(10):19-21
21世纪是品牌竞天下的时代,品牌价值的多少成为衡量—个企业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准。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实施品牌战略,成为这一时代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企业越来越体会到品牌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视品牌的运营和品牌建设,但是,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品牌营造水平还较低。那么,如何营造房地产企业的品牌呢?对此,我谈三点想法。  相似文献   

12.
社区营造     
正社区营造——好的管理比设计更重要李虎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社区营造是我一直没有回避的一个话题、一直在做的一个事情。我想讲一下我们做过的项目和碰到的一些故事。对于一些房子的设计,使用的时候会发生设计时意想不到的现象。我们做过一所学校——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因为它位于一个新区,所以学校、政府有一个期待,希望它能对社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想到学校一半时间是真正的教学需要,另外一半时间其实是闲置的,就考虑做一些空间把人聚起来,因为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社群的营造,简单说就是能把人聚到一起。我们设计的时候考虑  相似文献   

13.
模块化营造     
近年来,建筑的建造问题被逐渐放大.精确建造的需求让建筑师重新审视建造本体生成机制与操作方式;随着汽车、船舶、飞机等制造业领域不断发展,建筑的建造技术已明显滞后;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开始下降,“民工荒”问题如今已普遍存在[1];目前全球对低碳问题的广泛关注使建筑建造流程转变迫在眉睫.种种现象与问题为模块化营造提供契机.本文基于模块化体系,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引入其它领域制造技术,结合并行工程操作方法及相关低碳技术,使建筑模块化营造向精确、高效、低碳目标递进.  相似文献   

14.
本土营造     
<正>主办: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编辑成员:王新文黄磊王瑞鑫郑晓伟张中华冯璐刘宗刚本期责任编辑:任云英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斯土有大美而臻于德。近代以降,西风东渐,彼方惟长物而重交通。关中平原,首善之区,历代都城沿渭水东展。西北广袤,绿洲沙漠,张骞凿空而贯通西东。本土之殇,务华轻实,纤于末枝而伤及根系。文脉营造,天人合一,传承文化而和谐共生。本土营造,回归本源,旨在探索和而不同的城市、建筑生成与发展的地域模式。本期四篇文章,从区域、城市到建筑的本土环境及其生成  相似文献   

15.
本土营造     
《建筑与文化》2016,(11):62-62
正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编辑成员:王新文、黄磊、张中华、郑晓伟本期责任编辑:王新文中国传统城市蕴藏着丰富的人居智慧,这些优秀的人居智慧在现行城市规划中仍被忽视,未能取得应有的学术地位,数千年优秀的中国城市规划传统几乎断裂,现实急迫需要抢救、保护和继承这些优秀的中国人居智慧。因此,挖掘中国本土人居智慧、传承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经验、构建本土规划体系已是当务之急、时代之需。基于这一背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以"西方规划理论中  相似文献   

16.
棋院营造     
正1起因在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西路一侧,一块杂乱、破旧的城市地块得到了重建和新生。原有基地内各个年代建造的大小体块重复交错、杂乱无章,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整体外观破旧不堪,见缝插针式的逐步扩建使其内部成为一个迷宫般的存在。无论内部功能还是外部环境都无法作为上海市棋牌类运动的训练、比赛和推广中心,难以符合中国及世界棋牌运动重要基地的要求与形象。上海棋院的原址重建项目由此而起,本人有幸作为设计团队的一员参与和协助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和  相似文献   

17.
本土营造     
<正>"地域景观"形成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和文化背景下,是人类活动的历史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西安是我国典型的遗产城市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达1000多年的都城发展史承载着中华文明辉煌的历史记忆,沉淀着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营建的智慧与哲理,保留了大量的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产。在地处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条件下,面对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冲击,如何将对本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城市发展需求、生态环境改善、文化品质提升、游憩网络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本土营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本期本土栏目聚焦中外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的历史智慧与当代经验。加拿大城市建设注重城市建成环境与自然相融合的理念、法国马赛码头村的再生计划、中国黄土高原地坑窑院式建筑均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背景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
本土营造     
<正>秦砖汉瓦是华夏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中国秦、汉盛世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诡异的图案,如实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场景,真实再现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在考古、史学、文字、美术、书法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研究中,有着其他文物遗迹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所谓"秦砖汉瓦"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后世为纪念和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和鼎盛,对这一时期砖瓦的一种统一的称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