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固化剂,研究了正戊烷和沸程为30~60℃的石油醚两种不同的发泡剂对酚醛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发泡剂用量增多,酚醛泡沫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和导热系数都呈下降趋势,粉化度、吸水率呈增加趋势,石油醚发泡的酚醛泡沫抗粉化程度优于正戊烷发泡的酚醛泡沫。发泡剂的种类对导热系数无影响,发泡剂用量对酚醛泡沫pH值影响不大。石油醚发泡制得的酚醛泡沫,综合性能优于正戊烷发泡制得的酚醛泡沫。  相似文献   

2.
以杨木粉为原料,通过液化制成液化树脂,再对液化树脂采用中低温发泡法制备发泡材料,系统地考虑了液化树脂黏度和固体质量分数、发泡温度以及表面活性剂、固化剂、发泡剂用量和种类等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发泡条件为杨木粉液化树脂黏度为6 000 mPa·s、固体质量分数为75%,发泡温度75 ℃,以吐温-80与OP-10(质量比1∶1)复配作为表面活性剂,以正戊烷为发泡剂,1,4-丁内酯为固化剂,用量都在8%~12%,该条件下发泡过程稳定,制得的泡沫泡孔细腻,均匀,闭孔率高,表观质量好,泡沫的表观密度小(0.12~0.16 g/cm3)并且发泡倍率高(5~8倍)。  相似文献   

3.
在确定树脂黏度和固含量的前提下,考察了发泡温度、发泡剂、固化剂等对酚醛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发泡,但温度过高,泡沫发生穿孔现象。固化剂用量增大,泡沫起泡时间和指干时间缩短,当其用量在16~18份(质量份,下同)时,泡沫体表观质量较好。发泡剂用量增大,泡沫表观密度和压缩强度显著降低。当发泡剂用量大于12份后,泡沫体密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酚醛泡沫塑料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酚醛泡沫制备工艺中一些参数条件对泡沫体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泡沫体的密度随发泡剂的用量增大而减小;表面活性剂的最适合用量为树脂质量的5%;固化剂的用量为树脂质量的4%-6%时可以达到发泡和固化同步的效果。泡沫体的吸水率与泡沫体的密度相关。力学实验表明:泡沫体的压缩强度随泡沫体的密度增大而增大。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泡沫体具有优秀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热塑性酚醛树脂为原料,无水乙醇溶液为发泡剂,通过液相低压发泡工艺,改变酚醛树脂前驱体的发泡条件,研究树脂浓度、发泡压力、发泡温度、固化剂含量对其发泡行为及泡沫炭孔结构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树脂浓度的增大,泡沫炭的孔径变小,分布更加均匀;固化剂(六亚甲基四胺)最适添加量为10%;孔径结构随着发泡压力的增大呈现规...  相似文献   

6.
利用生物油中富含酚类物质的特性,将其与苯酚、多聚甲醛反应合成可发性生物油酚醛树脂,通过调整发泡工艺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生物油酚醛泡沫。结果最佳发泡配方为:以树脂质量分数计,催化剂选用复配比例为m(对甲苯磺酸)/m(磷酸)=2∶1的催化剂体系,质量分数为10%~15%;发泡剂选用石油醚,用量为5%~10%;表面活性剂选用吐温-80,质量分数为5%,发泡温度控制在75℃。得到的生物油酚醛泡沫各项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塑料》2016,(1)
对低聚环氧封端聚硅氧烷改性酚醛树脂进行了发泡工艺研究,考察了发泡温度及各种发泡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发泡剂、酸固化剂的用量对材料泡沫性能影响的规律,并确定了改性酚醛树脂发泡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氧指数仪测试泡沫体的压缩强度和氧指数;用生物显微镜比较了酚醛树脂改性前后发泡体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E-PDMS增韧改性酚醛泡沫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均较普通酚醛泡沫有明显改观,其泡沫压缩强度达到396 k Pa,是改性前的2.2倍;吸水率是改性前的71%;材料的泡孔均匀;材料的氧指数虽有所下降,但也达到40.1%。  相似文献   

8.
酚醛泡沫塑料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影响酚醛泡沫性质的众多参数的不确定性,给出了可发泡性甲阶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及酚醛泡沫塑料发泡典型配方;考察了反应温度及水含量对酚醛树脂粘度的影响,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固化剂及发泡温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4%-7%,发泡剂用量为4%-10%,固化剂用量为8%-125,发泡温度在70-80℃范围时,可制得较好的酚醛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9.
夹芯板材用硬质酚醛泡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于夹芯板材的硬质酚醛泡沫的发泡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发泡温度、固化剂和发泡剂对泡沫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固化剂用量控制在16%~20%,得到的泡沫体均匀细腻,综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10.
以PVC树脂为主料,添加表面活性剂、阻燃剂、稳定剂等助剂,用R 22作为物理发泡剂,研制了可连续生产的物理发泡法PVC泡沫,探讨了发泡剂用量、表面活性剂用量、射频仪电压对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用量增加,泡沫密度减小,拉伸强度降低;微波箱中电压变化,对PVC泡沫的影响没规律性,但有最佳值(6.0 kV);同时,电压增加,泡沫明显变黄;发泡剂R 22用量增加,泡沫密度减小,拉伸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端异氰酸酯聚醚预聚物与可发性酚醛树脂制备了新型泡沫体。通过ESI-MS光谱分析和泡沫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异氰酸酯基团与可发性酚醛树脂比例、异氰酸酯基团和三聚体相对含量、可发性酚醛树脂分子质量对泡沫体制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氰酸酯基团与酚醛树脂质量比为40/100、三聚体质量分数17.33%、酚醛树脂聚合时间45min时,泡沫体的体积稳定性好,收缩率低;可发性酚醛树脂分子质量增加时,泡沫体的密度从60.16kg/m3增加到63.96kg/m3,基本保持稳定;其弯曲强度为0.2MPa,弯曲应变达到15%以上,远高于纯酚醛泡沫(6%)。在150℃下烘烤2h,泡沫体的质量损失为6%左右,体积变化为-5%左右。泡沫体的热稳定性优于聚氨酯泡沫,同时又有良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12.
以热固性甲阶酚醛树脂为基体,正戊烷为物理发泡剂,30%硫酸和冰乙酸组成混合酸为催化剂,吐温-80和甲基硅油作为匀泡剂,玻璃微珠和聚乙二醇-400为改性剂,制备出了密度200 kg/m3以上综合性能较好的高密度酚醛泡沫。研究表明,通过调节物理发泡剂与混合酸催化剂用量可以有效控制泡沫密度以及发泡凝胶时间,添加4%聚乙二醇和8%的玻璃微珠,能够改善泡沫脆性和压缩强度,通过130℃、2.5 h的后处理可以将泡沫的质量稳定。制备出的高密度酚醛泡沫塑料在180℃高温下具有高的压缩强度,尺寸变化率在1%以内,有望作为新型模胎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低廉的木质素部分取代苯酚制备木质素基酚醛树脂(PF)泡沫,采用正交试验对木质素基PF发泡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吐温–80)用量、发泡剂(正戊烷)用量、发泡温度三个因素对木质素基PF泡沫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发泡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对木质素基PF泡沫的极限氧指数(LOI)和导热系数影响最大的是发泡温度,而对于压缩强度影响最大的是表面活性剂用量。木质素基PF泡沫的最佳发泡工艺为:表面活性剂(吐温–80)用量为8%、发泡剂(正戊烷)用量为12%,发泡温度为90℃,所得泡沫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LOI为39%,压缩强度为0.32 MPa,导热系数为0.025 W/(m·K)。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作为低温结合剂的PF-4012固体酚醛树脂加入量对镁钙质中间包干式料性能的影响.酚醛树脂含量分别为1%、1.5%、2%、2.5%、3%、3.5%的试样通过捣打振动成型、低温烘烤( 200℃)、中温(1100℃)和高温(1550℃)煅烧后,测量其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体积密度、线变化、气孔率等性能指标.结果显示:随着酚醛树脂加入量的增加,镁钙质干式料200℃和1100℃处理后常温强度增加,1550℃烧后常温强度逐渐增大且加入量在2%左右时强度最大;体积密度呈现了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气孔率则呈现相反的变化,且当加入量在1.5%~2%时变化幅度较大,其余呈现趋缓.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酚醛树脂加入量为2%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聚丙烯酸接枝碱木质素(PAA-g-AL)和酚醛树脂(PF)制备聚丙烯酸接枝碱木质素/酚醛开孔吸水材料(PAA-g-AL/PF),并对PAA-g-AL、发泡剂、表面活性剂、增韧剂加入量和发泡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SEM、FT-IR、DSC和TGA分别对PAA-g-AL/PF的微观形貌、官能团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50 g PF加入7%聚丙烯酸接枝碱木质素、16%发泡剂、8%表面活性剂、7%增韧剂和4.8 g 10%盐酸在发泡温度为62 ℃的条件下2 h发泡成型制得的PAA-g-AL/PF开孔吸水材料,吸水率达33.08 g/g、表观密度为5.1 g/dm3,PAA-g-AL与PF网络之间存在显著的分子间氢键作用,136 ℃以下热稳定性良好且材料为均匀开孔结构,吸水后形状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泡沫驱在三次采油中有降低原油和水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的特性被广泛应用,在三次采油中有明显的优势。实验以Waring Blender法为试验依据,对ZS系列发泡剂驱在45~95℃温度区间下进行检测,通过泡沫半衰期和析液半衰期来衡量泡沫驱的稳定性。通过考察在温度45~95℃区间,加入不同剂量的AMPS对比试验。通过实验得出ZS-52于20℃时,泡沫体积为960 mL,泡沫半衰期为25.7 h,析液半衰期为2.7 h,发泡量优秀,稳定性强。在95℃时,析泡沫半衰期为8.1 h,液半衰期为36 min,在高温下发泡剂的稳定性要好于常见的油田发泡剂。  相似文献   

17.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P)为基体树脂、自制的腰果酚醛胺(PCT)为固化剂、正戊烷(N-PT)为发泡剂、吐温-80和二甲基硅油为稳泡剂室温发泡制备新型环氧树脂泡沫塑料。研究了PCT用量对发泡时间和泡沫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失重分析对泡沫塑料的微观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CT用量增加,发泡时间逐渐缩短;环氧树脂泡沫塑料的密度、压缩强度、吸水率和热导率均随PCT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当PCT加入量为30 %(相对于纯EP)时,发泡时间降至5 min;泡沫塑料的综合性能较佳,密度为0.0467 g/cm^3、压缩强度为276 kPa、吸水率为2.9 %、热导率为0.037 W/m·K,此时泡孔大小均匀,不良泡孔少;泡沫初始失重温度为248.4 ℃,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为362.3 ℃,耐热性最佳。  相似文献   

18.
张涛  黄新庭 《塑料科技》2012,40(6):32-36
通过二次开模注塑成型的方法,在180~230℃的范围内制备PP/微球发泡材料,采用SEM、Image-pro图像处理软件对泡孔进行观察、统计和计算,并测试了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了注射温度对PP/微球发泡材料发泡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注射温度为200℃时,PP/微球发泡材料的发泡质量较理想,泡孔平均直径为32 m、泡孔密度为7.95×106个/cm3,同时获得理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