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续)桩端压力注浆桩施工桩端压力注浆桩施工程序成孔视地层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采用合适的成孔方法(干作业法、泥浆护壁法、套管护壁法及冲击钻成孔法)。放钢筋笼及桩端压力注浆装置在多数桩端压力注浆工法中,压力注浆装置都附着在钢筋笼上,两者同步放入孔内;有的桩端压力注浆工法是在钢筋笼放人孔内后再将压力注浆装置放人至桩孔底部。灌注混凝土按常规方法灌注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随着土木建筑工程向大型化、群体化发展以及城市改造向高层、超高层建筑发展,各种类型的灌注桩的使用愈来愈多。但单一工艺的灌注桩往往满足不了上述发展的要求,以泥浆护壁法钻、冲孔灌注桩为例,由于成孔工艺的固有缺陷(桩端沉渣和桩侧泥膜的存在),导致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显著降低。为了消除桩端沉渣和桩周泥膜等隐患,  相似文献   

3.
由于静压沉桩贯入机理复杂,桩端形式不同是引起静压沉桩贯入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提出了一种应用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简称FBG)传感技术监测不同桩端形式静压沉桩贯入特性的新方法。将增敏微型光纤光栅传感器粘贴在开口桩内管外壁,外管外壁通过开槽预埋光纤光栅传感器,分别通过监测内管外壁和外管外壁的竖向变形来分析静压沉桩贯入特性。通过在桩顶和桩端分别安装双模式温度自补偿型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和全截面动态轮辐压力传感器的对比分析,说明了该方法适用于开闭口桩静压沉桩测试,为光纤传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双液注浆就是将水泥浆和水玻璃两种浆液用两台泵同时抽出,经混合器混合后,通过注浆管高压注入地层空隙或帷幕桩的桩间缝隙,使其扩张固化后,加固地层或密封桩间缝隙,堵截涌水流砂。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桩身表面安装微型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得桩土界面孔压增量和径向应力,研究静压桩桩土界面的受力特性。针对双壁开口和闭口模型管桩,采用桩身开孔嵌入套筒式安装方法,通过全方面监测静压沉桩、超孔压消散及加载阶段受力特性,进行了开口和闭口静压桩贯入及加载全过程的受力特性室内模型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入土深度处,开口和闭口静压桩桩土界面总径向应力均随着h/L(h为传感器距离桩端的高度;L为桩长)的增加而越小;不同桩端形式下超孔压消散期在不同h/L位置处沉桩阶段与沉桩结束后的有效径向应力之比均在0.6±0.1;桩土界面总径向应力的变化值在桩端位移达到1.0 mm左右时发生突变,加载结束后,同一深度处桩土界面总径向应力变化值随着h/L的增加而减小。该研究结果对于静压桩施工和设计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软土地基的碎石注浆桩施工方法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简要介绍公路工程碎石注浆桩施工方法,对其具体的施工步骤作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7.
沈保汉 《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2):148+150+152-154
钻孔压浆桩基本原理钻孔压浆桩施工法是利用长螺旋钻孔机钻孔至设计深度,在提升钻杆的同时通过设在钻头上的喷嘴向孔内高压灌注制备好的以水泥浆为主剂的浆液,至浆液达到没有塌孔危险的位置或地下水位以上0.5~1.0 m处;起钻后向孔内放入钢筋笼,并放入至少1根直通孔底的高压注浆管,  相似文献   

8.
针对盾构隧道施工对上跨桩板结构的扰动问题,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三维盾构动态开挖模型,结合开挖扰动特性研究桩板结构位于不同扰动分区时,盾构开挖过程对桩身变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施工建议。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开挖面距桩身越近扰动程度越显著,刀盘驶过目标桩一倍洞径时,桩身变形最大,而后随土体出现变形反弹,在驶过目标桩三倍洞径后变形稳定。盾构开挖空间从桩身中部变为下部时,引起桩身变形最大位置从隧道轴线变为桩端,且开挖空间越靠下,桩身变形越大;当开挖空间超出桩端位置,扰动引起的桩身变形方向将出现反向变化。从桩身扰动变形角度出发,盾构隧道下穿桩板结构施工时,在考虑施工便利的基础上,可将开挖空间设置在结构框架内部中间位置。  相似文献   

9.
国外短螺旋挤土灌注桩非挤土干作业法和泥浆护壁法灌注桩具有低噪声、低振动、能按荷载与地基条件灵活选择桩径与桩长等特点。但存在桩端虚土的测定与处理、排土的处理(干作业灌注桩)、废弃泥浆的处理(泥浆护壁灌注桩)、防止孔壁坍塌方法及桩顶超打混凝土的处理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低应变动测桩中波的传播过程较为复杂,对低应变动测桩,桩侧土阻力波和桩身上、下行波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阐述了桩侧土、桩底土对桩身上、下行波传播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得到了桩中波传播过程的空间网线图以及桩身不同截面处的各参数的传播规律图,直观地反映了桩中波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传感技术在黏性土中静压管桩沉桩阻力测试的适用性,在均质黏性土中进行了模型管桩静力压入试验。数据测试采用增敏微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和双模式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基于FBG传感技术采集应变数据,分析沉桩过程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贯入特性。通过改变桩长、桩径及开口和闭口,对比分析基于FBG传感技术的静压管桩的贯入过程差异。研究结果表明,FBG传感技术对黏性土中静压沉桩阻力的测试性能优越,能够准确体现静压管桩的贯入特性,清晰反映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随桩径、桩长及开口和闭口的变化过程,这对静压管桩的模型试验与工程设计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在软土地区钻孔灌注桩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及其对各种环境干扰因子的敏感性,采用有限元法,对尼日利亚拉各斯阿利莫修1.57km路桥桩基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地层、不同桩长桩顶荷载下的桩沉降情况,以及不同桩长时所对应的单桩极限强度、桩极限沉降能力和单桩侧摩压力等主要技术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桩顶荷载较小时,桩处于弹性阶段,随着桩顶荷载的不断增大,桩沉降也会不断增大。桩顶附近的土层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十分微小,但单桩承载塑性性能会随土层性质变化而改变,且沉降塑性性能随着土层弹性模量、硬度的增大而变差。不同桩长桩顶荷载与桩沉降变化趋势呈倒L型。单桩极限承载力变化随桩长变化基本保持稳定变化,单桩极限沉降与桩长变化趋势呈S型。单桩长度小于40m,桩端承载力发挥主要作用,单桩长度在60~80m时为桩侧摩阻力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工程实践表明,当地基上部为软弱土层或较软弱土层,而在不深处(一般20m以内)有一层物理力学性能较好的桩端持力层的地质条件下,如果采用扩底桩,就能有效地发挥扩底支承效能,可获得较高的单桩承载力和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因此扩底桩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基础中。扩底的成型工艺有钻扩、爆扩、振扩、锤扩、压扩、冲扩、夯扩、挖扩及挤扩等十大类型(本讲  相似文献   

14.
探究地铁盾构隧道掘进过程注浆技术对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减少地下水渗透和土壤变形,降低工程事故风险至关重要。以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会展大街站-自由大路站区间为研究对象,介绍注浆系统和注浆材料分类,探究双液型浆液注浆技术应用在地铁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各环管片的实际注浆量及注浆压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铁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各环管片的实际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均呈现出上下波动的趋势,总体上注浆量在5~6m3,注浆压力在0.3~0.35MPa。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软土地基加固时往往会用到碎石桩,同时在路堤下设置加固层能够更好的将总应力转移至碎石桩上,以此达到降低基础底部土体整体变形的目的。为了进一步分析碎石桩参数变化对路堤沉降、基底变形的影响,选择平面应变数值方法,分别计算有加筋、无加筋时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后路堤的受力情况,并模拟了路堤的沉降和基底的变形。研究结果表明:路堤的沉降值和路堤坡脚部位的隆起值,随着桩间距的减小而明显降低;将刚度较大的土工格栅设置在路堤底部时,调整碎石桩间距对路堤沉降的影响较小;土工格栅对减小路堤坡脚位置的隆起有着非常明显效果,不管怎样调整碎石桩的桩间距,对土体水平变形影响较大的仍然是基底土工格栅;地基整体水平变形随桩身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水平变形峰值处减小的幅度最大;基底土工格栅对水平变形的减小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同时调整碎石桩的长度,还能加快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三号线3101标段使用的φ6.28m土压平衡盾构机同部注浆系统原理图及同步注浆系统组成要素的分析,阐述了同步注浆系统中注浆泵出口处注浆压力的理论计算及极限压力值、系统每条注浆管线中实际砂浆量的设定值、同步注浆时间、注浆速度及砂浆罐容积等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依据,及如何设计注浆系统主参数。同时阐述了如何运用同步注浆控制系统,调节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大小,防止浆液扰动造成地表隆起与沉降,有效控制地表变形,保证掘进施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7.
沉管(扩底)灌注桩分类沉管(扩底)灌注桩属于挤土灌注桩,其分类如图1所示。普通沉管夯扩桩、全夯式沉管夯扩桩及载体桩的基本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施工机械与设备、施工程序、施工特点、施工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分别在本讲座第十三讲、第十六讲和第八讲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18.
李冰哲 《机械管理开发》2020,35(6):138-139,168
针对岳城煤矿1306工作面回采时巷道变形严重、现有煤柱支护难度大等难题,采用超前工作面注浆加固方式,注浆压力6~8 MPa,水灰质量比0.8~1.0。通过对现场围岩钻孔窥视和变形观测可知,超前工作面注浆后,顶底板煤体裂隙不发育,已有裂隙基本被浆液充满,工作面超前支护至动压影响100 m范围内,两帮平均移近量294 mm,顶底板平均移近量394 mm,巷道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李成 《机械》2011,38(3):56-60
以移动式不抢险潜坝项目为背景,依据水射流理论研究开发了具有一定缺口的圆形和方形断面桩拔桩器.该拔桩器的箱体由弯曲成弧形的较厚钢板制成,内设10个具有流线型的喷嘴固定在横水管上.该拔桩器工作时在起吊机械的作用下做每分钟上下5~10次的往复运动,利用喷嘴出口的高压水射流破坏桩周围的泥土形成泥浆和产生井孔,减小桩土之间的摩擦...  相似文献   

20.
针对厚煤层采动影响巷道留巷变形严重、支护困难等问题,分析巷道变形原因和超前压力支承范围,并根据工作面回采巷道变形规律及浆液渗流特性提出两次最佳注浆时机:一次注浆是在巷道围岩产生初期变形时,在巷道初始变形区的后部注浆并锚索补强,二次注浆是在巷道变形稳定区和趋于稳定区之间,以提高围岩承载能力,抵抗二次采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