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始西南日本弧和原始伊豆弧的联结目前正在热烈讨论日本海形成的时代、扩张模式、机理等,由于匮乏直接来自海底的资料,只有在获得1989年ODP于日本海海域的航次成果报告后才能作出定论,但至少可以肯定,约在中中新世初完成扩张,并构成现在本州弧(西南日本—东北日本)的基本形态。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日本海的形成无疑是新第三纪后的日本列岛构造的首要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1 引 言 朝鲜东海(即日本海)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位于西北太平洋边缘的弧后盆地(图1)。关于日本海弧后张开方式的假说可归纳为:(1)与日本弧不同旋转有关的扇形张开(Oto-fuji等,1983;1985;Celara等,1987;Faure等,1987)。(2)沿西缘和东缘两条主走滑断层拉分张开(Lallemand等,1985;Kimara等,1986)。根据西南日本内的古地磁测量和日本盆地和大和盆地内的大洋钻探计划的结果,本文的修改模式把弧的转动与走滑剪切变形的背景结合了起来。 这些假说性复原表明,朝鲜的东部陆缘是一个构造上的关键区域,因为如果日本弧通过大陆裂谷作用和弧后扩张移离东亚大陆(Jolivet等,1992),它调节了明显的地壳变形。然  相似文献   

3.
1 构造背景日本位于太平洋的西缘,陆上和近海都发育有与俯冲作用有关的盆地。日本的许多沉积盆地主要含晚第三纪层序。其中,发育于日本主岛的本州岛北部日本海沿岸的沉积盆地对勘探石油特别重要。相对未变形的剖面出现在沿太平洋的弧前盆地内,而变形的剖面则出现在沿日本海的弧后盆地内(图  相似文献   

4.
引言日本列岛为西太平洋地区复杂的弧-沟体系的一部分。主岛的太平洋-侧为地震活跃的海沟。日本海沟中太平洋板块与亚洲板块间的会聚速率据估计为每年8—10厘米,南海海槽(西南日本海沟)中菲律宾海板块与亚洲板块间的会聚速率为每年1—2厘米。日本与亚洲大陆主体之间隔着一个大型的弧后盆地或称边  相似文献   

5.
鄂霍次克海的千岛盆地与日本海的几个盆地分别是千岛孤和日本弧的弧后盆地。这些盆地形成的时代依据还不足,因为它们的基底尚未钻到,磁异常不详。这些盆地的构造演化已按板块构造作了不够全面的解释。自 Karig(1971)提出弧后扩张的概念以来,弧后扩张构造一直是一个争议不休的课题。最近一些学者提出了弧后扩张的另一些运  相似文献   

6.
地幔楔底部被下曳的榄橄岩中闪石和绿泥石的脱水反应控制着岩浆弧中火山前锋的位置,这些脱水反应主要与压力相关(约3.5GPa)。这样,根据古火山前锋的位置就可以估计其下俯冲板块的深度。本文评估了日本东北弧自渐新世以来的火山活动,并参照火山前锋的迁移情况,探讨了日本海弧后拉张期间地幔楔中的物质运移。渐新世期间(约30Ma)火山前锋位于现代日本东北弧的西岸,在23Ma日本海弧后盆地张开之前它向海沟方向迁移了约2000km,因软流圈贯入地幔楔的触发,使俯冲带在30—23Ma间变得越来越陡,而在21—14Ma间日本海弧后扩张则是由于软流圈贯入动力作用的体现。所贯入的软流圈地幔的温度高于其周围的上地幔或岩石圈的温度。这就导致了23—22Ma的特征火山活动:(1)在近海沟地区发育高镁安山岩;(2)火山岩成分横跨岩浆弧不变;(3)火山岩总量向弧后方向增多。15Ma以来火山前锋向内迁移了一段距离(小于100km),这可能是由于地幔楔冷却的结果,因为闪石和绿泥石在较低温度下需要稍高些的压力才能分解。贯入地幔楔并引起弧后扩张的上地幔物质在Sr—Nd同位素组份上与洋中脊玄武岩源相同,因为30Ma以来日本东北弧弧后地区的火山岩的同位素组份具有一个从富集状态到亏损状态的长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生长褶皱的倾斜剪切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褶皱倾斜剪切恢复是褶皱作用的逆过程.利用生长地层可以恢复褶皱不同生长阶段的几何形态,建立一系列的不同时期褶皱的几何形态.分析褶皱翼长、褶皱翼倾角、轴面倾角的变化,可以得出褶皱生长机制,同时也用于判断对于地表地质、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解释是否正确.生长褶皱恢复过程中必须遵循地质平衡的准则,同时每一步恢复后的剖面在地质上应该是合理的.用倾斜剪切恢复技术对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的生长褶皱进行了系统的恢复.恢复结果表明,米斯布拉克背斜是通过翼旋转发育的,发育过程中背斜顶部逐步少量地进入前翼;依奇克里克背斜是通过膝折带迁移的机制发育的,发育过程中翼倾角不变,翼长逐渐增加;大宛其背斜是通过翼旋转的机制生长的,生长过程中翼长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前翼与向斜的水平地层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这说明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是通过翼旋转和膝折带迁移两种机制变形的.褶皱的生长时间、生长机制与烃类的聚集有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最近,迅速地累积了有关日本海扩张及弧后海盆发育过程的资料,因此,有可能对某些资料作较为详细的定量评述。由于从日本海海山所采集的同位素成分资料不受岩浆融熔和凝固过程的影响,所以,有可能对研究有关岩浆起源和形成物质有一定的制约。本文叙述了有关在大和海山系以拖网采集的火山岩样品和属于日本海火山岛的郁陵岛和独岛(竹岛)样品中 Sr-Nd-Pb 同位素成分的测定结果及由此而获知在弧后海盆发育阶段,岩浆活动时受同位素成分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正> 1 前言 日本列岛晚中生代到早第三纪沉积盆地具有区域性构造和沉积特征。本研究中,重建了晚中生代至早新生代期间亚洲东缘的古地理,得到的认识是,日本海只是在早第三纪最晚期至早中新世期间才开始存在。 在西南日本,上中生界至下新生界沉积岩包含了活动大陆边缘的主要地质单元,并显示出沉积盆地的特征分布。可明显地区分出弧后、弧内和弧前沉积盆地。西南日本的弧后盆地提供了与亚洲大陆东部边缘的盆地构造连续性的证据。沉积盆地性质和起源的如此大的各种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在亚洲大陆的东北部,目前拉张构造正处于活动阶段,这一般不认为是弧后海盆的扩张。因为弧后海盆的扩张一般始于火山前缘附近,随着扩张的深入,其扩张轴不断向更后侧移动。从这一点看,目前在亚洲大陆活动着的拉张构造确实难以划入弧后海盆扩张的范畤。然而,亦有观点认为现代亚洲大陆的拉张构造成因与弧后海盆的扩张相同。例如,Tapponier和 Molnar(1977)指出:南中国海和安达曼海等的弧后海盆是由于印度—亚洲之间的碰撞引起的挤出构造作用的产物,现代的亚洲大陆亦由于同样的原因而发生破裂。此外,宫城(1986)提出:日本海和其它西太平洋地区的弧后海盆因第三纪的热区而扩张,目前的亚洲大陆亦由  相似文献   

11.
把在日本海沟进行第584钻位的深海钻探时所确立的新第三纪年代划分标准运用于日本及其周围的新第三纪地层的研究之中。结果发现:上述区域新第三纪地层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直接有关,作为弧后盆地的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是在中新世中期15—12百万年前开始扩张的。  相似文献   

12.
<正>1 引言 西北太平洋以沿欧亚大陆边缘存在一些弧后盆地为特征,最广泛研究的盆地之一是日本和欧亚之间的日本海。解释日本海的起源和演化是一个有意义的科学课题。日本海的张开和在日本中部一条小的但明显的蛇绿岩带的出现被认为不仅在它们的地质时间表上而且在这个区的构造环境上相互有联系的(Arai等,1991)。 日本海的构造演化(图1)早已引起地球科学学者们的注意。日本海形成概况最早由Terada(1934)讨论过,他根据日本海的水深特征指出,此盆地是通过陆壳裂谷作用在日本陆块漂移出欧亚大陆(西伯利亚陆块)之后形成的,并在日本陆块之后遗留了作为残余陆地碎块的滩地和高地。此后,日本海和其周边的地区,即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的滨海,成为广泛地球科学研究的对象。很有系统的介绍这些课题最近已由大洋钻探计划调查组进行过(Tamaki等,1990,1992)。  相似文献   

13.
自板块构造体系建立迄今已约20年。七十年代初在日本列岛附近划分出了几个板块边界,从此,“日本列岛属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向东北日本之下俯冲,菲律宾海板块向西南日本之下俯冲”的板块边界的基本模式已为人们广泛接受并成为常识。然而,进入八十年代后,对日本列岛附近的板块边界的划分出现了新的假说;认为:日本海已开始向东北日本之下俯冲,这说明处于北海道中轴部的北美-欧亚板块边界已在较近期内向日本海东缘一大地沟带(即系鱼川-静冈带,下同)移动(图1)。据此,东北日本变成为北美板块的一部分,因此该假说简称为东北日本北美板块假说。新假说是通过将北美-欧亚板块边界的延  相似文献   

14.
1引言日本海(图1)是一个在渐新世一中新世时期(Tamaki等,1992)形成于日本弧后的面边缘盆地。为解释张开方式已提出了几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涉及可能由同时期的西南日本顺时针转动和东北日本反时针转动所反映的弧向海沟后退,这正如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所证实的(Hayashid等,1991)。第二种强调沿日本海东、西线和日本弧内侧的区域规模的平移断裂作用(Kimura等,1986;Lallemand等,1986)。这两个模式反对先前的所谓拉离型打开的构想。最近的综合研究指出,这两个端员不能相互排斥,弧的向海沟的差异移动居先或伴随多少平行干弧的平…  相似文献   

15.
四万十超群位于九州、四国和本州两条成对变质岩带的东南,中间隔着秩父、三宝山带及佛像构造线,是一条轻度变质的沉积岩带。该变质沉积岩带始于西南诸岛,穿过九州、四国、纪伊半岛、赤石和关东山脉,延伸直达房总半岛,面积与加利福尼亚弗兰西斯科组及大峡谷层系合起来的面积相当。白垩纪的下群在太平洋一侧与早第三纪—早中新世的上群邻接。以砂岩和泥岩为主的四万十沉积因周期性俯冲作用而变形成为开放型和等斜型的褶皱以及冲断席,前者向着东南闭合,后者则局部含玄武质枕状熔岩和放射虫燧石。九州和四国的砂岩随其地层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的组分变化。根据长石的含量,可以区剐白垩纪和第三纪的砂岩。砂岩岩石学和古水流资料表明,四万十超群的沉积可能来自西北面的前寒武纪片麻岩,而在早白垩纪时,四万十地体位于南部朝鲜以东时,构成其沉积源的或许是朝鲜半岛较老的中生代花岗岩。西南日本内带花岗岩的顶部侵蚀作用可能也促成了白垩纪及其后的沉积作用。较年青的四万十沉积中富含石英、分选良好的砂,可能是从较老四万十建造中循环返回的。巨厚的四万十沉积层系是在白垩纪,接着(在更南面)在早第三纪和早中新世堆积在加积杂岩体、海沟坡折、海沟内坡和海沟背景上的弧前盆地内各种环境中的。早第三纪弧前盆地内(弧)侧较浅水域中沉积下来的是向上变粗加厚的三角洲层系。更向海的较深水域内堆积起了海底水道和冲积扇复杂体、坡底滑动沉积和夹有燧石的红色页岩。海沟坡折处为夹有玄武岩和泥混滑岩的混杂岩,而加积基底上的海沟内壁栖留盆地则为向上变粗的复理层、混滑泥岩相和央变玄武岩的混杂岩所充填。库拉板块断续周期性的向北俯冲控制着当时的沉积作用和变形作用。造成狭长弧内盆地的引张和断陷阶段与挤压阶段交替发生。今天,在东南日本岸外的海底阶地、海沟坡折、海沟内坡(包括栖留盆地)及南海海槽的充填层中已发现了类似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6.
引言琉球群岛是一个连接相距约1200km的九州和台湾的活动弧-沟系。琉球弧是菲律宾海板块在琉球海沟俯冲形成的,将该岛弧进一步分成东北段、中段、西南段,它们分别以吐噶喇水道和宫古坳陷为界(Konishi, 1965) 。西南琉球弧在某些特征方面不同于东北琉球和中琉球。例如出露在西南琉球弧的前中中新世基岩类似于西南日本的内带,相反,外带可以由东北琉球追踪到中琉球(Kizaki,1978)。东北和中琉球的第四纪火山链(活动和休眠的)很明显,而在西南琉球已知只有少数几个  相似文献   

17.
弧后扩张是活动的洋内俯冲带的共同的特征。此过程应与汇聚板块边界上许多复杂的地质情况有关;因此了解其原因可加深对构造过程的了解,并有助于解释老造山带中板块边界的轮廓。Taylor 和 Karner(1983)在最近的一篇评论中认为弧后扩张的驱动机制是由附近的俯  相似文献   

18.
对日本海西部的对马弧后盆地南部边缘一口勘探井的地质史分析揭露了构造力和沉积负荷对古对马盆地的沉降起主要作用,在晚第三纪时期盆地内沉积了很厚的一层碎屑层。最初的沉降很可能是由于与弧后断裂有关的构造力和与会聚作用有关的扩张引起的。南部边缘经历了区域形变(隆起、断层和褶皱),一直到晚中新世。这个事件可能是由于板块运动和会聚带处的俯冲方式,这两方面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海是西太平洋的一个弧后盆地,可分为日本、大和和对马三个主盆地,并有两个大型隆起,即中部的大和海隆和西部的朝鲜海台(图1)。对日本海的成因有多种观点,例如,大洋化作用(Beloussov,1968),稳定地向斜(Gnibidenko,1979),以及日本列岛从亚洲大陆漂移出来。  相似文献   

20.
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因(中):连锁右行拉分裂谷系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平面应变等的一级近似假定下,恢复了边缘盆地拉分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对压缩量和南海、日本海盆地的拉分量。得出两板块碰撞时,其间缝合线在现今位置南约26°(沿东经85°方向),南海北岸在现今位置南约14°,日本海北岸相对西南日本在南约4.5°位置,而西南日本岛本身在现今位置南约8.5°位置。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加速了后者向北退却,西北太平洋边缘发生右行剪切,在老第三纪(或至早中新世末)形成南海、日本海、菲律宾海、苏禄海及苏拉维西海等右行拉分裂谷,它们共同构成巨大的连锁右行拉分裂谷系统,以保持运动学平衡。秦岭和贝加尔-斯塔诺夫左行剪切带为该系统派生的R′断裂。在全球构造上,欧亚板块向北退却与美洲板块南移是和谐的,东太平洋边缘形成诸如圣安德列斯右行平移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