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楼油田三、六区薄层稠油油藏开发规律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井楼油田三、六薄层稠油油藏地质特点,在认清薄层油藏构造、油层性质的同时,对区块近几年薄层稠油油藏开发规律进行分析,详细对比了油藏地质参数、吞吐周期数、周期吞吐效果、的开发条件,并对小于3m特薄层稠油油藏和3~5m薄层稠油油藏的吞吐开发生产规律进行了分析评价,取得了初步的认识。对今后薄层稠油油藏经济有效的开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复杂断块普通稠油油藏,受断层发育、构造破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粘度高等油藏地质特征的影响,注水开发层间、平面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注水开发效果。精细油藏研究,调整完善注采井网,优化注采结构,进一步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古城油田泌124断块开发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油藏特点建立了聚合物驱油藏地质模型,进行了聚驱井网优化,优选出最佳聚驱方案,开展了注入速度、注采比、段塞量等聚合物驱参数优化设计,对聚合物驱最终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研究,对阶段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结合钻井工程实际,介绍了稠油加密钻井工程施工的特点、钻井设备选择、钻进工艺、泥浆工艺与完井工艺等。  相似文献   

5.
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采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大多进入中后期,开采成本高,效果差,蒸汽驱可作为吞吐后期有效的驱替方式.从油藏工程研究的角度,论述了蒸汽驱试验方案设计、先导试验注采特征,并通过实例对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的开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蒸汽驱作为蒸汽吞吐后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有效的采油技术,可用于中深层稠油油藏的开采.  相似文献   

6.
对钻进压力较高地层的泥浆配制与维护,提供具体方案和措施,以防在油井施工中发生井喷。  相似文献   

7.
稠油油藏的开采技术和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稠油在油气资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加强稠油开采、提高采收率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通过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综述了稠油开发的各种有效技术和方法,并针对我国稠油油藏开发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动态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依据大量的开发取芯资料、动态监测资料、岩芯实验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从宏观上开展对稠油油藏在开发中后期油层剩余油分布状态的研究。定量地分析了稠油油藏在开发中后期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油田后期开发指明了方向,并为油田开发方案的设计、增产挖潜,提高采收率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王集油田属复杂断块普通稠油油藏,受断块构造格局制约,进入高含水期开发后,注采关系调整困难,油田稳产难度大.针对这种情况,研究分析了王集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实施了一系列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王集油田的稳油控水、提高开发效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油田六、九区油藏是一个储层物性及原油性质变化较大的浅层稠油油藏,开发初期效果较好,但随着稠油热采进入中、后期,油井吞吐轮次高、地层亏空大、油层动用不均、原油粘度高、含水上升快、汽窜出砂频繁等问题逐渐突显,严重制约油田采收率的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本区油藏在开发过程中运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高温封堵调剖、蒸汽混相驱油、化学采油、化学防砂等综合治理技术,提高了采收率,为同类油藏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博  刘威  李健 《中州煤炭》2020,(2):145-147,174
研究区属于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采,目前处于开发的初期阶段。该油藏生产中出现了蒸汽吞吐产能较低、含水上升较快、采出程度较低的问题。对此研究了蒸汽吞吐的开采特征及边底水对开发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开展了蒸汽吞吐开发优化研究。边底水对油藏蒸汽吞吐生产有较大影响,其吞吐开采既有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弹性降压开采特点,又具有特有的水驱开采特点。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建立典型数值模拟模型,对蒸汽吞吐开发井型、井距、避水高度、注采参数(注汽速度、注汽强度、干度、焖井时间)进行了优化,为下一步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蒸汽吞吐作稠油油藏开发的主力技术,为稠油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目前对于蒸汽吞吐稠油油藏注汽能力影响因素以及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研究还不充分。为防止汽窜、 超覆等,提高蒸汽的热利用率,通过室内实验,在考虑油藏渗透率、注汽速度、注汽温度以及原油黏度的情况下,研究了蒸汽吞吐稠油油藏的吸汽规律,基于均一化研究,分析了上述影响因素对吸汽能力的影响程度,明确了不同注采参数的影响规律,为油田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方案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化学增效降粘助排技术是提高蒸汽热效应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蒸汽吞吐或蒸汽驱过程中通过向地层注入化学药剂来达到降低稠油粘度的技术。主要介绍井楼油田三区采用化学降粘的技术,并通过实例分析措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开发稠油区块时除了采用热力开发方式外,还普遍采用掺稀油方式。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形势日益严峻,油井掺油问题也日渐突出。掺油量逐渐增加,掺油成本居高不下,给生产管理带来不必要麻烦的同时,严重影响了油田经济效益发展。本文以小洼油田为例,通过应用井筒温度分布数学模型,考虑含水、出砂等单井掺油影响因素确定合理单井掺油温度及掺油量,并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初步找到开发稠油区块时合理降低地面回掺稀油量的方法。为保证油田正常生产、实现降本增效提供了保障,也为其他油田该类工作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古城油田B125区普通稠油注水开发区块油藏特点,综合考虑注水井压降指数和吸水剖面等参数,利用区块整体调剖决策软件进行科学决策,优选了调剖井组,并根据决策结果开展进行了两个井组的调剖措施.实施后水井吸水剖面得到改善,降低产水量4.11×10<'4>m<'3>,降低含水上升率5.46%,增产原油440t,增加可采储量0.85×10<'4>t,提高采收率2.08%,调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西峡沟区块低温低压浅层稠油油藏因存在压裂液快速破胶困难、地质疏松支撑剂嵌入比较严重、压后压裂液返排动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压裂增产面临诸多难题。针对上述难题进行了技术研究,现场试验了低伤害的活性水压裂液,压裂工艺采用高前置液低砂比加砂压裂工艺技术。该技术应用于西峡沟区块稠油油藏,增产效果显著,为该区块浅层稠油的开采提供了新的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孙玉朋  万晶  展燕  王洋 《西部探矿工程》2010,22(7):59-60,64
众所周知,浅层稠油油藏岩芯胶结疏松,在早期的常规处理作业中,难以得到成型的岩芯样品,虽然后期对处理工艺作了改进,在取芯现场、室内加工等处理过程中采用冷冻、包封处理工艺,但在岩芯上抽过程中,依然易使岩芯破碎,由此造成浅层稠油油藏岩芯分析孔隙度多为总孔隙度值,而在岩芯油、水饱和度的计算方程中,孔隙度的定义为岩芯的有效孔隙度,用总孔隙度替代有效孔隙度,会使岩芯油、水饱和度的计算结果严重低于100。岩芯的油、水饱和度资料是油田开发的重要资料之一,对于油田的开发效果分析、潜力评价、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的验证等诸多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给出一套符合油田实际的岩芯分析饱和度的校正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H稠油油藏典型井组注蒸汽驱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部H浅层稠油油藏,平均埋深160m.属于边缘氧化型稠油油藏。针对该油藏逐步进入注蒸汽生产的中后期.开采难度加大,递减加快,开发效益下降等现状,选取典型井组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蒸汽驱的开发方案设计与指标预测。数值模拟结果符合油田开发实际。研究表明,开展间歇注汽(间歇时间90小间歇注汽量80m^3/d)对改善汽驱效果,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月东油田是一个浅海油田,主要目的层为东一段,油层组平面分布比较稳定,受构造控制,存在3套油水系统,属低凝、低含蜡,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的普通稠油,由上至下,原油性质变好。东一段50℃时的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为3600~17000mPa.s,东二段原油略稀。地层水型为NaHCO3型。根据该油田油藏特征,投入开发后生产一定时间出砂将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钻(完)井时则需要预先考虑出砂问题的解决,该油藏层系复杂,解决层系封隔、堵水也是钻(完)井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本油藏既是稠油又是海上的特征,完井既要用到稠油相关的技术,又要考虑海上的条件和环境保护问题。针对这种特定油藏条件,讨论完井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煤炭资源采出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安全生产压力大、资源就地转化能力弱等问题是制约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研究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模式与对策是十分必要的。在对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评述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了煤炭资源“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概念,从煤炭资源开采、深加工与转化全生命周期的视觉提出了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概念及内涵,即在满足本质安全的前提下,以不破坏或少破坏环境(满足环境容量)为原则,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与现代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采出煤炭资源和高效率地深加工与转化煤炭资源,提出了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综合评价、协调开发模式、开发技术路径、开发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