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示范区形成中煤阶烟煤储层开采的配套示范技术,包括地质富集高产区预测和水动力场特征描述、储层伤害机理和保护技术、钻完井配套技术、增产压裂改造技术、排采工作制度和设备配套等开发技术系列;进行斜井连通工艺创新,实现了在小井场部署多分支水平井、双煤层多分支水平井合采3#+4#和5#煤层,以及筛管完井等水平井钻完井配套技术。成功探索活性水压裂液、投球分层压裂、多层合采的增产改造技术,完善了排采工艺。  相似文献   

2.
兴古潜山是辽河油田近年来在潜山勘探的一项重要成果,预测储量十分丰富。目前开发层位主要为太古界,岩性是以混合花岗岩为主的变质岩。由于储层埋藏较深,岩性特殊,压裂改造时难度较大。在对储层特点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大砂量、大排量、中低砂比、造长缝"的改造主体思想,形成了"抗高温、降滤失、防砂堵、快返排"的压裂改造技术。保证了压裂施工的顺利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煤系"三气"共采压裂效果,对沁水盆地煤系"三气"共采进行了压裂配套设计.以煤系"三气"共生成藏为共采前提,基于水力压裂、岩石力学等测试手段研究区域应力特征,依据最大周向应力和二维线弹性断裂理论探讨应力作用下压裂裂缝展布规律,认为沁水盆地煤系储层具有充足的气源供给和合适的空间叠置关系,具有很好的煤系"三气"共采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控制下各类储层起裂压力大小为:煤砂岩泥页岩,煤起裂压力转换深度最大;天然裂隙起裂程度大小为:泥页岩砂岩煤;压裂新起裂角展布趋势相似.压裂效果综合指数砂岩(0.041)煤岩(0.036)泥页岩(0.025).示范井揭示煤系"三气"可分为3类次级气藏,5种气藏组合.基于递进排采理论对各类气藏组合进行压裂配套设计,极大程度避免对临近气藏的压裂干扰.  相似文献   

4.
页岩储层的渗透性是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在页岩气储层压裂后的排采过程中,储层渗透性会随储层压力、孔隙压力等的降低而发生变化。本文从微观层次上对储层基质微纳孔隙收缩效应、气体滑脱效应对页岩储层渗透性影响的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层次上分析了储层岩体蠕变、裂缝缝面闭合蠕变、储层衰减应力变化对压裂缝网渗透性影响的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在压裂排采期,基质微纳孔隙页岩吸附气体解吸造成的基质收缩效应和气体滑脱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压裂储层的渗透率,但基质收缩效应对储层岩体渗透性的影响十分微弱,气体滑脱效应在低压条件下会增加储层岩体的渗透性。由于储层水力改造增加了岩体破碎程度,提高了岩体含水率,水力改造区内储层岩体长期蠕变会极大的压缩缝网空间,降低导流裂缝的渗透性。此外,与储层压力减小有关的裂缝壁面闭合蠕变、地层压实变形会致使水力裂隙开度和渗透性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5.
建南地区志留系砂岩储层温度具有高温、高压、超深、致密的特点,通过对储层深入认识,分析得出深层致密砂岩压裂改造关键点,结合室内研究和以往志留系储层施工经验总结,最终形成了一整套适应于志留系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压裂改造技术,在建志1井现场应用获得成功,为志留系储层的下步压裂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对国内同类型的深层致密砂岩压裂改造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埋深超过1 000m的深层煤层气因其赋存状态研究较少,产出条件又不同于浅层煤层气压裂试气工艺要求,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大。基于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地区彩A井和彩B井的压裂实践,认为白家海地区煤层埋深大于1 500m,煤层气符合中煤阶肥煤特征,储层富集以游离气为主,其压裂试气宜采用"低粘液、大排量、大液量、高砂比"压裂改造措施和"螺杆泵+直读压力计+套管控压"的排液工艺。  相似文献   

7.
以潘庄区块煤层气直井勘探开发资料为基础,运用对比分析法,采用Visual Modflow 4.2软件分别模拟了原始渗透率与改造后渗透率差别较大的7号井、差别不大的14号井以及群井排采时的水压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单井排采时,当煤储层原始渗透率较差,且与改造后渗透率差别较大时,受煤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影响,水压传播轨迹形成以井筒为中心的椭圆形,且随着排采时间的增长,椭圆的长短半径比例逐渐增大;当原始渗透率较好,且与改造后渗透率差别不大时,则形成以井筒为中心的近似圆形;群井排采时,初始阶段受煤储层的非均质性影响,区域地下水降低不具规律性.随着排采的进行,地下水势具有整体下降趋势,形成井间干扰,成为该地区高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控缝高压裂技术在安塞油田长2底水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塞油田长2油藏为典型的底水油藏,储层改造难度大,采用常规压裂工艺易导致底水上窜,甚至水淹。安塞油田在底水油藏“三低一小”储层改造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控缝高压裂技术,现场试验证明,该工艺能达到底水油藏储层改造控水增油的目的,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单井生产能力,保障油田稳产、高产,安塞油田加强了试井解释曲线和解释参数等试井解释成果在油田地层渗流特征定量描述中的应用。以安塞油田开发为例,从油层改造措施和注采调整入手,分析油田储层动态特征变化及与注采调整的相关性,提出措施效果及选井选层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应用试井解释成果指导调剖、酸化、重复压裂、注采调整,能够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统一压裂设计法是以最大产液指数为目标而建立的一种适用性广、方法简便,且充分考虑储层特征与人工裂缝匹配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认为在低渗、特低渗储层改造中裂缝导流能力与缝长同等重要。统一压裂设计法在建南致密砂岩气改造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类似储层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内某常压区块地质构造复杂,存在部分高角度缝,水平应力差异大,人工裂缝易沿高角度缝和最大应力方向延伸,复杂缝网形成困难。地层压力系数小于1.2,压裂液返排困难,测试产量低,商业开发价值小。通过对该区块储层研究,借鉴国内外常压页岩开发经验,采用"密切割非均匀射孔+连续加砂"改造工艺,增加裂缝复杂度,提高改造体积,并针对常压储层孔隙压力低,排采困难,优化电潜泵排采工艺,缩短排采周期,提高常压地层测试产量,实现该常压区块页岩储层商业开发。  相似文献   

12.
从安塞油田长6层储层特点、开发现状及堵水压裂技术特点等方面,对影响安塞油田长6层堵水压裂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油井储层见水特征、油层纵向层间非均质性、前期压裂改造状况都对堵水压裂效果产生深远影响,选择合适的堵水压裂层位是取得良好降液增产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堵水、压裂两种措施间的相互影响也部分降低了最终的堵水和压裂施工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井层和优化堵水-压裂施工程序成为提高安塞油田长6层堵水压裂效果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3.
大牛地气田下古碳酸盐岩储层总体表现为开发难度大的低孔、低渗和低压"三低"气藏,单纯的酸化改造在PG1和PG2水平井施工效果不理想。结合酸化改造的难点以及水平井改造技术,总结前期酸化改造经验和教训,探索出酸化加砂复合压裂改造工艺技术,弥补了单一酸化和水力压裂的不足,该技术适用于大牛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并且在PG4水平井中得到成功应用,为后续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苏77井区的储层特征,并指出压裂改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粘土含量高、压力系数低、返排困难、残渣伤害。针对难题,苏里格气田普遍采用液氮伴注水基泡沫压裂液技术,增压助排,减少储层伤害。该压裂液100℃剪切稳定性好,能有效防止粘土膨胀运移,液氮泡沫稳定,有助于增加地层能量,提高自喷返排率。通过现场使用表明,采用液氮伴注水基泡沫压裂液技术,适当提高平均砂比、变排量施工、提高液氮伴注比例以及全程伴注等措施,不断优化施工参数,有效满足了苏77井区低压低渗气藏的压裂试气施工,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煤层气示范开发区,针对新集矿区的地质条件及煤层气储存特点,选用地面垂直井开发煤层气的工艺技术,通过开发试验现场的"1+3"井组工程的三口试生产井,成功地产出了煤层气,获得了单井最大日产气量3 728m3,排采三年后日产气量仍维持1 000m3。对其中的钻井、储层保护、水力压裂、排水、采气方面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施,建立起一套适用于新集矿区地质条件及中国国情的煤层气钻井、完井、压裂和采气工艺技术。试验区地面垂直井开发煤层气的成功实施,也为矿区治理矿井瓦斯,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改造的好坏是影响压后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储层特征进行剖析,认识到涪陵一期页岩气储层有利于体积压裂改造;从地质储量、天然裂缝发育、改造方式、各项施工参数等方面进一步剖析一期施工井分段压裂效果,得到了相应的结论,为一期后期、二期井位的布井和试气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苏里格气田地层压力系数低,压后返排困难,常规的压裂施工对储层的伤害较大,影响压裂增产效果.通过全程液氮伴注,增加压裂液返排能量,可加快压后返排速度,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经过优化施工工艺,优选低伤害、高性价比压裂液体系,形成了适合苏里格气田的压裂改造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8.
致密砂岩气藏复杂地质特性和特殊渗流机理造成相当一部分储量难以得到有效动用.以川西新场气田Js12、Js32气藏为例,在大量室内实验及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水锁效应、应力敏感伤害、启动压力效应是影响储量难以动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的生产压差为10 MPa,远大于合理的生产压差7 MPa,造成较严重的应力敏感伤害;压裂过程中水锁效应则导致压裂液返排率低,压裂液滤失带启动压力高,气相渗透率低,制约了压裂开发的效果.以低伤害为核心,高效返排为手段的大型加砂压裂技术、多层压裂合层套采技术、水平井及水平井压裂技术是开发新场气田Js12、Js32气藏难动用储量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偶极横波资料在低孔低渗储层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力压裂至今一直是低孔渗储层改造的最有效措施。为了提高低孔渗油田压裂开发的整体效益和效果,为油层改造有针对性地提供施工层位和准确的储层参数,本文以胜利油气区渤南-孤北地区中生界、上古生界的低孔低渗储层为研究目标,探索、研究偶极横波测井资料在低孔低渗储层评价及改造中发挥的作用。本文充分利用偶极横波测井资料提供的纵、横波数据,结合其他常规测井资料及压裂、试油资料,建立适合本区低孔低渗油藏特性的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模型和压裂预测模型,对所改造层位进行压裂高度及施工压力参数预测,为优选压裂层位和方案设计提供依据。现场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预测结果与现场压裂、试油验证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多煤层发育区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以滇东黔西老厂矿区雨汪区块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煤层气地质及气井排采资料,分析区内煤层气井产气、产水特征,探讨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雨汪区块中-低产煤层气井数量占总井数的73%,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包括地质和排采因素,其中,地质因素主要为地应力和渗透率,排采因素主要为产水速率和停井次数。建议本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应首选中-低地应力、渗透率较高的部位或层段,气井排采初期产水量需控制在1.5~3 m~3/d,见气后产水量控制在1~1.8 m~3/d,排采期间尽量减少停井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