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的电动触点失效判断的方法主要是通过PLC的控制和检测,判断特定时域的电压值是否越界。因未合理利用整个通断过程中时域信号的变化信息,不足以可靠地判断触点失效的类型。为了解决这一不足,使用由数据采集卡和霍尔传感器等硬件研制的电寿命试验平台,通过采集完整的通断过程的时域信号作为信源,利用LabVIEW软件编写失效类型判别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及逻辑操作。在试验过程中,实现了实时监测多个触点参数的同时自动识别失效类型并获取触点失效的全面信息。通过实际检测,试验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接触器式继电器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触器式继电器广泛用于电气系统中,但接触器式继电器的触点经常发生接触不良,导致电气控制系统无法可靠地正常运行.对接触器式继电器发生接触不良的失效机理进行研究,分别对目前普遍采用的触点形式和常用的银-铜(Ag-Cu)和银-镍(Ag-Ni)复合触点的接触器武继电器进行可靠性试验,由试验结果分析不同触点形式的失效水平,对失效...  相似文献   

3.
王浩  周怡琳 《机电元件》2009,29(4):9-13
电触点失效严重影响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电触点表面污染物的高接触电阻特性是造成连接器失效的重要原因。对某失效连接器污染接触区进行X射线能谱及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表面污染物除无机尘土颗粒外还存在有机化合物乳酸及其盐。建立尘土颗粒与有机污染物共同存在下的触点接触模型。分析有机污染物在触点界面间的存在方式和作用力,确定有机污染物通过粘着作用将尘土颗粒固定于接触区内,并在触点微动过程中造成电接触故障。讨论影响粘着力数值的相关参数,并进行粘着力的对比试验。初步测定存在一个乳酸钠膜层厚度,使粘着力最大。  相似文献   

4.
大气中尘土颗粒是导致电接触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以云母颗粒为研究对象;对云母颗粒静态、动态电触点失效机理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微动实验研究云母的形状、尺寸参数对电接触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云母的片状形状使云母颗粒更易进入触点界面,面积大的颗粒造成静态电阻失效概率高,厚度小的云母导致电触点微动失效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继电器触点失效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动态接触电阻测量系统进行了电磁继电器失效检测试验,检测了其触点闭合过程的接触压降。试验发现闭合过程的触点接触压降为随时间复杂变化的衰减波形,经历了由动态的弹跳、微振动再到静态的过程。数据分析表明继电器接触失效与闭合过程的弹跳时间及接触电阻峰值有一定关系,可综合考虑弹跳时间-操作次数曲线及接触电阻峰值-操作次数曲线的变化规律对继电器触点进行失效预测。  相似文献   

6.
用动态接触电阻测量系统进行了电磁继电器失效检测试验,检测了其触点闭合过程的接触压降.试验发现闭合过程的触点接触压降为随时间复杂变化的衰减波形,经历了由动态的弹跳、微振动再到静态的过程.数据分析表明继电器接触失效与闭合过程的弹跳时间及接触电阻峰值有一定关系,可综合考虑弹跳时间-操作次数曲线及接触电阻峰值-操作次数曲线的变化规律对继电器触点进行失效预测.  相似文献   

7.
动态接触电阻测量及触点失效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动态接触电阻测量系统进行了电磁继电器失效检测试验,监测了其触点闭合过程的接触压降.试验发现闭合过程的触点接触压降为随时间复杂变化的衰减波形,经历了由动态的弹跳、微振动再到静态的过程.数据分析表明:继电器接触失效与闭合过程的弹跳时间及接触电阻峰值有一定关系,可综合考虑弹跳时间-操作次数曲线及接触电阻峰值-操作次数曲线的变化规律对继电器触点进行失效预测.  相似文献   

8.
根据接触失效机理分析,确定可测性好且可表征继电器失效过程的特性参数及其变化规律,从根本上揭示触点失效过程,为航天继电器寿命预测及产品质量改进提供依据。通过航天继电器触点等效动力学模型,确定失效表征参数;从电弧对触点侵蚀的角度,分析不同失效类型下,失效表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寿命试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空调器继电器触点烧毁失效问题,从继电器触点材料、尺寸以及结构出发分析,结合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着手研究继电器失效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继电器触点镀层厚度尺寸以及继电器的触点回跳次数对继电器寿命有重大影响,同时回跳产生的噪声干扰对电路的可靠性产生影响。通过控制继电器的触点尺寸以及降低触点回跳次数能有效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接触器式继电器的触点接触失效物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接触器式继电器的失效模式,有接触不良、静熔焊、电弧熔焊等失效形式,对各种失效模式产生的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失效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其触点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继电器的接触失效是各种失效模式的综合反映,而继电器接触电阻是能够反映其接触性能的重要电气参数,根据继电器接触电阻的序列值进行在线接触失效预测,能有效提高在接触失效发生前采取措施的概率。对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测量值序列进行了时序分析和统计分析。融合先验威布尔分布的模型参数,建立接触电阻的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对接触电阻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对接触失效作出有效预判。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交流接触器的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定性分析了失效模式下的接触电阻。研究确定静态接触电压和弹跳时间为交流接触器失效预测的电参数;结合时间序列分析和数理统计学基本理论,建立交流接触器的电接触失效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概率分布和时间序列的接触失效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失效是继电器的主要失效模式,接触失效前对接触可靠性作出预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对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测量值进行了分析与统计,发现接触电阻随时间复杂变化,呈现稳定、剧烈、连续增或减的时序特性,并发现接触电阻分布貌似正态分布.用计算机图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理论对"接触电阻服从正态分布"的论点验证,结果是接触电阻只是具有随机变量成分,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在概率分布和时变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接触失效的组合预测模型,可对接触可靠与否及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4.
在温度和振动等综合应力的作用下,航天电连接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接触失效.通过对电连接器接触失效机理的分析,针对电连接器接触失效的不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并对各种改进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结合其客观条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改进后产品的可靠性指标有了显著提高,从而验证了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转换型电磁继电器电接触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万滨  余琼  翟国富 《电工材料》2011,(1):14-19,23
电接触失效是制约转换型电磁继电器向高可靠、长寿命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特点和电接触性能的基本要求,就其电接触失效模式及失效原因进行归类,分别剖析了动熔焊、材料转移效应、接触电阻恶化等失效机理与影响因素,给出了电接触性能的分析和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运行条件下处于高电位的瓷柱式断路器灭弧室内部触头承载对应回路电流,其触头接触状况决定着断路器通流状态下是否存在发热现象。本文通过动作过程波形分析,现场解体检查,理论计算及仿真,对一起126 kV断路器触头烧蚀故障进行分析,明确了故障机理及烧蚀原因。对同批次断路器开展隐患排查,验证了该型断路器更换机构后试验不到位带来的隐患,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避免因断路器内部触头接触不良引发故障。  相似文献   

17.
核电站仪控开关触点接触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进行了核电站仪控开关触点接触失效分析。应用NIUSB-6211型多功能DAQ模块、辅助电路和LabView软件,研制了能自动跟踪接触电阻随电流增大的变化趋势的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配合电子扫面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可观察触点表面的形貌以及分析微区成分,从而确定仪控开关接触系统失效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气体绝缘母线(GIB)触头是过热性故障的多发部位,而接触电阻的大小是设备能否稳定运行的决定性因素。为了实现对GIB触头接触失效的预测,在时间尺度的非线性Wiener模型与逆幂率加速老化模型基础上,建立了GIB触头的失效预测模型。搭建了GIB触头电接触失效试验平台,开展了SF6和空气介质下GIB触头的载流摩擦磨损试验。通过似然函数参数估计得到不同条件下GIB触头接触电阻退化表达式,进而根据概率分布函数获取触点的接触失效寿命。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对比表明所建立失效预测模型的有效性。GIB触点在空气下的寿命22. 76年,在SF6下的寿命为43. 67年,所建立的失效预测模型可为GIB触头的设计制造和状态检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