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乳液,加入含侧氨基和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氧烷进行扩链改性,得到了一系列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丙烯酸乳液。对得到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对改性前后的体系涂膜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现代涂料与涂装》2009,12(1):54-54
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其涂膜性能;低温快干氨基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耐高温导电导热防腐蚀涂料的研制和机理分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防老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腰果酚改性环氧无溶剂绝缘防水重防腐涂料在大型石油储备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等摩尔的端羟基化合物(有机硅、甲基二乙醇胺、聚丙二醇)反应,制备了带有机硅、叔胺基团等的聚氨酯预聚物(SPU),然后用丙烯酸单体等合成了含有羧酸基团的聚丙烯酸酯(PA),SPU的叔胺基团和PA的羧酸基团容易互相作用,形成具有离子键作用的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离聚物乳液(SPUA).该乳液涂膜有很好的耐老化能力.当SPU质量分数为40%(其中有机硅占SPU的质量分数为42%),乳液涂膜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水性聚氨酯涂膜耐水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飞燕 《广东化工》2007,34(11):34-36,39
以聚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NCO/OH值、亲水扩链剂DMPA及交联剂TMP的用量、硬段软段质量比对乳液涂膜耐水性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实验配比;研究了环氧树脂、蓖麻油、有机硅对水性聚氨酯的改性,实验表明,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涂膜的耐水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丙烯酸-β-羟乙酯与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物的反应,制备了可参与聚合的聚氨酯大单体,并作为交联剂,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制备弹性乳液。考察了聚氨酯、乳化剂的用量以及温度对乳液的影响。对乳液涂膜进行了FT-IR和DSC的表征。研究表明:改性乳液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其涂膜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几年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新进展,介绍了其改性的方法,着重讨论了聚合方法、有机硅单体、乳化剂等因素对乳液聚合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微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等新型乳液聚合技术,以及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等改性技术在制备羟基丙烯酸乳液中的应用;同时对羟基丙烯酸乳液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酯有机硅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四氢呋喃二元醇(PTMG)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基本原料,在R值为2.5、DM-PA质量分数为6%、PU/PA质量比为8∶2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变化羟基硅油PDMS的质量分数来研究有机硅改性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从而合成出丙烯酸酯有机硅复合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有机硅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质量分数为10%或者13%时,得到的丙烯酸酯有机硅复合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综合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9.
有机硅涂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有机硅树脂涂料及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苯丙乳液、聚氨酯等涂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指出了有机硅涂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有机硅氧烷单体与聚醚、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制备水性聚氨酯涂料。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后添加有机硅氧烷单体的合成工艺,可制备贮存稳定好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表明有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提高了聚氨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性能测试表明有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明显的优点:涂膜硬度高,耐沾污性、耐水性好和耐溶剂性好。  相似文献   

11.
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乳液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温振华  张三平  周婵  田丰  胡章枝 《涂料工业》2011,41(8):61-63,79
通过乳液聚合法,用羟基硅油与硅烷偶联剂A-15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丙烯酸酯进行化学改性,借助硅烷偶联剂中的碳碳双键和硅氧烷结构将羟基硅油与丙烯酸酯连接起来。然后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丙烯酸酯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i—O键成功地共聚到了丙烯酸长链中。并对改性后乳液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通过KH-570改性后的丙烯酸酯乳液在各项性能上都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核-壳结构压敏胶聚合物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聚合物乳液,讨论了多官能团有机硅氧烷功能性单体、核壳单体结构、乳化剂、引发剂以及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压敏胶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孙焱 《粘接》2013,(10):59-62
在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乳液)聚合过程中添加有机硅氧烷单体制备改性VAE乳液。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不同用量的有机硅氧烷对改性vAE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有机硅氧烷单体在vAE乳液聚合过程中的最佳添加方式,筛选了聚合引发体系。研究表明,在反应过程中以H2O2--ZFS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选用长链的含水解阻碍官能团的硅氧烷,有机硅氧烷采用后添加的方式,能够合理而有效地控制反应节奏。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改性VAE乳液。  相似文献   

14.
自交联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和丙烯酸单体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工艺制得自交联型硅丙乳液,研究了有机硅单体及硅烷偶联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有机硅氧烷对光油乳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采用核壳共聚工艺制备经有机硅氧烷改性的苯丙型光油乳液的方法,重点讨论了聚合工艺、乳化剂、有机硅氧烷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核壳共聚工艺、合理控制反应条件;乳化剂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25%;有机硅氧烷A-1706适于作为交联单体,合理用量为0.6%,可以明显提高乳液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吴警 《安徽化工》2009,35(2):41-43
采用有机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有机硅单体用量、乳化剂配比和温度等因素对乳液的影响,并对涂膜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与丙烯酸酯单体能很好地聚合,且制备出的乳液性能优异,可以作为高性能外墙涂料的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硅丙乳液)涂料的合成方法,主要介绍化学改性法,并论述了硅丙乳液在国内研究生产状况,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自交联型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乳液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有机硅氧烷单体的种类、用量和添加方式以及水解抑制剂用量、体系的pH值、复合乳化剂的配比对自交联型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揭示其规律.发现采用含异丙氧基结构的阻碍性有机硅氧烷单体、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在4.5~7的范围内、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水解抑制剂或采用有机硅氧烷的后添加方式都能减少和抑制有机硅氧烷在水中的水解反应和缩聚反应,提高聚合反应稳定性,增加产物中有机硅氧烷的含量,从而提高硅丙乳液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酸及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单体 ,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功能单体对聚合以及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常温固化内交联水性木器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并讨论了单体、硅氧烷、内交联剂乳化剂及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