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热源叠加的岩层有机质成熟度动态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t-Ro,m经验公式仅适用于单一热源条件下的岩层有机质成熟度模拟.对于多热源多阶段叠加变质作用的岩层有机质,其成熟度模拟可采用微积分学中的微元法思想,以T-t-Ro,m经验公式为基础,求出给定时间段内的镜质组反射率的增量(△R),即可逐段模拟不同温度条件的镜质组反射率.镜质组反射率增量不仅与受热温度、时间有关,而且还受某一时刻镜质体反射率大小的影响.利用该方法对抚顺盆地的煤层进行了模拟,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在岩性和成熟度变化大的地层用测井资料区分和计算富含有机质岩石中总有机碳含量的△logR技术,这种方法是以适当比例的孔隙度曲线与电阻率曲线重叠,通过分析自然伽马曲线,就可以识别油层,富含有机质岩层的孔隙度曲线与电阻率曲线分离是由以下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孔隙度曲线反映是低速,低密度的烃源岩;二是电阻率曲线反映的是地层流体。在非储集层中,曲线分离的幅度被校正到总有机碳成熟度上,而在缺少采样数据时,可参考有机质丰富的深度剖面。应用此种技术就可以估算有机质丰度。  相似文献   

3.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烃类生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异常压力机制之一。烃类生成影响孔隙-压力演化;(1)通过固体干酪根向液态或气态烃类的转化增加孔隙流体的体积;(2)由于烃类在孔隙水中保持非混溶相,减少了沉积岩的渗透率。本文中,假定有机质分解的两个产物液态烃(石油)和气态烃(甲烷)作为孔隙中的补充相存在于地层中,并成为评价这一压力机制有效性的基础。用一个简化的三步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模拟油气的生成。我  相似文献   

4.
提出用布尔模拟与模拟退火结合的两阶段模拟方法模拟井间储层参数分布。第一阶段。利用布尔模拟方法模拟出井间的砂、泥岩分布;第二阶段,在布尔模拟结果的基础上,用模拟退火方法模拟井间储层参数的分布,退火时依据不同的岩性特征,分别建立各种岩性所对应的条件直方图和变异函数,使岩性对参数分布的控制作用真正得到了体现。研究中很好地解决了布尔模拟与模拟退火之间的耦合问题,可以直接应用布尔模拟的结果来指导井间储层参数分布的预测。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5.
岩浆侵入对围岩中有机质成熟度影响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浆侵入地层后,其放热是一个相对较缓慢的过程,对围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会造成影响,而对于这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目前的研究大多为定性描述。文中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岩浆侵入的热传导模拟,并在模型中引入地温梯度的定义,分析岩浆侵入活动对围岩地温场及围岩中有机质成熟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形态不规则的侵入岩体,在侵入后约45 a内,其周围温度场等温线分布类似岩体形态,约45 a后,等温线形态和侵入体一致。岩体侵入对围岩中有机质成熟度的影响范围较小,根据有限元热传导模拟结果,50 m宽的侵入岩体的有效影响范围约200 m,100 m宽的侵入岩体的有效影响范围约500 m。  相似文献   

6.
7.
本在国内首次模拟了野外露头的埋藏史和地热史,并通过人工改变埋藏轨迹,预测了盆地内中侏罗统地下烃源岩的有机质成熟度。西宁盆地现今出露的中侏罗境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为0.59%,刚进入生油门限。模拟结果表明:地下同层位、同深度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为0.82%,达到了大量生油的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8.
油气生成模拟方法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高岗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0,11(2):25-29
为探索油气的成困,人们采用了许多热模拟方法,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体积流热解法、热解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和密闭容器热解法,以及将盆地发展史与热模拟结果结合起来的盆地模拟法。介绍了热模拟方法在不同母质类型油气形成机理的认识、油气形成模式的建立、油气形成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的评价和油气运移效应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考虑多类别、多种因素对动态指标以及成本预测的综合影响时,往往缺少定量化模拟预测手段,由于油藏工程方法多属于机理型模型、单一条件统计规律模型,因此不适合此类条件下的定量预测。本文分析了功能模拟方法进行开发动态模拟预测的技术可行性,提出建立软件系统解决具体工作应用问题。作为一种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考虑多参数(可包括产量、成本、工作量等参数)约束控制拟合的开发动态预测方法,可减少实际开发过程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并可推广应用于所涉及到的多个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10.
蒙特卡罗计算机模拟方法及其在石油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概述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逐步成熟 ,MonteCarlo方法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使人们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对复杂体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其应用领域逐步拓宽 ,在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石油化工、高分子设计、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 ,蒙特卡罗模拟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头计算等计算机模拟方法已经成为除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之外的第三科学分支 ,大大补充了传统科学方法的不足。MonteCarlo模拟为什么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第一 ,它可以获得所考察体系的任意详尽的信息 ,其统计误差可通过…  相似文献   

11.
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地质层位对比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和应用效果来看,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项十分有效,大有前途的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地质层位对比是多波地震资料解释和应用中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对莺歌海盆地多波地震资料的特点研究和开发了一套适合海上纵,械波地质层位对比的方法,中对该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建议用一种新的动态方程组来描述在采油过程中油藏多孔介质里的压力分布。该方程组与注入井和生产井的分布一起说明油藏特性和边界条件。它解答了在油藏模拟晶格的任何位置油藏压力与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东胜气田阶段性地质研究基础上,把井控程度相对较高的锦11井区作为三维训练图像模拟区,结合地震、测录井、单井实钻岩性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沉积相认识的深化,确定锦11井区河道特征参数,运用目标模拟方法分别建立主力气层盒3、盒2段的训练图像。综合分析实钻井钻遇砂体发育状况,结合三维地震研究成果,以三维振幅数据体作为第二协同变量,应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立东胜气田三维岩相模型,真实再现了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具有较高的预测性,为下一步的精细砂体刻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项研究开发的方法是一个多步骤工作流程,目的是建立一个综合了确定性方法的地质油藏模型,确定性方法是建立在地震数据、井数据、露头观察、沉积学概念和地质不确定性分析基础上的。工作流程把实际地质和工程属性综合NT最终数值油藏模型中,这对优化油藏管理至关重要(Pranter等人,2005)。  相似文献   

15.
考虑爆燃气体滤失和多裂缝的复合射孔裂缝扩展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缝几何尺寸参数的准确预测是复合射孔优化设计和增产增注效果评价的前提条件,在复合射孔实施过程中,爆燃气体滤失和多裂缝会对裂缝扩展形态产生影响.在分析中外爆燃气体驱动裂缝扩展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流体力学、弹性力学和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全面考虑爆燃气体滤失和多裂缝的复合射孔裂缝扩展数学模型,通过假设与多个变量相关的裂缝内爆燃气体压力分布函数,利用迭代法实现了模型的数值耦合求解,获得了裂缝几何尺寸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地层渗透率和裂缝条数对复合射孔裂缝扩展形态影响很大,缝长随地层渗透率和裂缝条数的增加而减小;不考虑爆燃气体滤失和多裂缝导致计算得到的缝长偏大,且相对误差随地层渗透率和裂缝条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上油田在高含水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生产动态反映出开发效果对采油速度敏感。本文开展了流体流动速度对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研究,采用非稳态法测试得到了不同流速的非稳态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析发现:当流速小于1mL/min时,随着驱替速度的增加,水相相对渗透率和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加,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当流速大于1mL/min时,随着驱替速度的增加,水相相对渗透率和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增加。建立了动态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将动态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引入到传统方法中,对油水两相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水井附近和油井附近考虑动态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数值模拟器计算得到的含水饱和度数值高于传统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的含水饱和度,注采连线方向上润湿相饱和度曲线会出现漏斗形态。利用中国海上某油田实际数据,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新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地震勘探的最终目的是岩性的直接识别,这就需要能从地震反射资料中准确地反演出它所包含的岩性参数。最近发展起来的地震岩性模拟方法SLIM(SeismicLithologicalModelling),通过对初始模型的反复修改,并采用迭代技术,可较好地解决地震岩性参数的反演问题,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发现了该方法具有多解性的缺陷。导致这种多解性的因素很多,本文就其主要原因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对主要参数密度ρ和速度u的步长变化作了新的约束,使多解性有了一定的收敛。对实际资料的计算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19.
由浊流沉积组成的油气田通常比背斜更复杂,这是因为存在精细尺度的沉积非均质性而使储层特性复杂化了的缘故。这在带有横向河道迁移的浊流河道复合体中尤其明显。精细尺度模型的建立是建立在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基础之上的,它把所有可用数据与内部储层构型结合在了一起。该模型是了解这些现象对储层特性分布影响的基础。非均质性的横向延伸和实际分布仍是未知的;这样,我们的模拟工作流程就综合到了一条不确定性链中,以识别和度量可能对静态连通性有影响的所有不确定性。内部河道复杂填充由多个在重复蚀积循环过程中形成的单体河道叠加组成。这些单体构造允许砂穿过深海区域运输,并保持了河道边界上的滑塌和滑动,导致了内部非均质性的形成。浊积岩复合体中单体河道的横向和下倾移动显示了两种典型的河道模式:横向迁移和垂直叠加。因此,滑动非均质性的空间分布受到不同河型的约束。区分两种河型之间的差异提供了对非均质性分布和静态连通性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可解释为单体河道内质量迁移滑动沉积的保存率截然不同,这样就可把这些约束包括在储层模型中,以确定沿着浊积岩复合体保存非均质性的优先区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