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苎麻织物生物整理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研制和试验苎麻织物酶洗的专用纤维素酶、酶洗激活削和专用柔软剂的全过程,确定了酶整理的设备、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提供了苎麻织物生化整理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2.
苎麻织物生化整理技术的研究(续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苎麻织物生化整理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研制和试验苎麻织物酶洗的专用纤维素酶、酶洗激活剂和专用柔软剂的全过程,确定了酶整理的设备、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提供了苎麻织物生化整理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3.
苎麻织物的纤维素酶整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苎麻纤维由于分子排列整齐、结晶度高、刚度大,故导致苎麻织物在穿着过程中产生刺痒感。采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减量整理,使织物表面毛羽变软,从而达到改善手感、消除刺瘁的的目的。在纤维素酶对苎麻织物整理的过程中,反应型活性染料抑制纤维素酶的作用,非离子型还原染料对酶基本无影响。阳离子表面恬性剂存在时,酶失去活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酶有抑制作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酶的作用基本无影响。苎麻织物经酶整理后,强力下降,白度和柔软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苎麻织物的纤维素酶整理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着重阐述了纤维素酶在苎麻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探讨了基本原理及工艺条件,摸索出一套适合于苎麻特点的加工工艺,指明了纤维素酶在苎麻纺织产品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生物洗结合砂洗改善苎麻织物刺痒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英  唐建忠 《印染》1992,18(6):8-11
苎麻织物穿着时产生刺痒感,对于其改善方法,已有各种研究。本文介绍了用生物洗结合砂洗改善苎麻织物刺痒感的原理,对生物洗处理浴的pH值、温度与纤维素减量率的关系及生物洗和砂洗的工艺条件作了初步探讨。通过试验,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苎麻织物抗皱性较差的缺点,研究了柠檬酸/聚氨酯二浴法和一浴法工艺对苎麻织物抗皱整理的效果,通过多元羧酸与苎麻纤维的共价交联和聚氨酯对苎麻纤维的成膜包覆原理,使苎麻织物获得良好的抗皱性能。采用扫描电镜、折皱回复角、白度和断裂强度等测试,发现柠檬酸单独整理会使苎麻织物白度与强力明显下降,而柠檬酸/聚氨酯联合整理可明显提高苎麻织物的抗皱性能。与二浴法相比,一浴法简化了工艺,苎麻织物的柠檬酸/弹性聚氨酯PN-20N一浴法联合整理的优化工艺为:柠檬酸4%,次磷酸钠5.5%,聚氨酯PN-20N 5 g/L,渗透剂JFC 0.2%;预烘温度100℃和时间5 min,焙烘温度160℃和时间3 min。整理织物的抗皱性、白度、断裂强度等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7.
苎麻织物免烫整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苎麻织物免烫整理的各种工艺参数、添加剂及NaOH前处理对整理效果影响的研究,讨论了有效改善苎麻织物免烫整理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凌群民  谭磊 《纺织学报》2010,31(7):91-96
针对纯苎麻针织物在穿着过程中具有强烈刺痒感的问题,简要阐述苎麻针织物刺痒感产生的原因及降低刺痒感的方法。采用剪毛-柔软剂整理、纤维素酶-柔软剂整理、柔软剂整理3种工艺对纯苎麻针织物试样进行后整理加工,并对整理后纯苎麻针织物的线圈密度、织物面密度等织物基本织物规格及纵向拉伸强力、悬垂性能、起毛起球性能、折皱回复性能及织物刺痒感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后整理工艺均能降低纯苎麻针织物刺痒感,但后整理工艺会劣化纯苎麻针织物的基本性能,对拉伸强力的劣化尤为明显。对比分析3种后整理工艺发现,剪毛-柔软剂整理的复合整理能有效降低纯苎麻针织物刺痒感,是较为理想的后整理工艺,但对织物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经纱用苎麻纱,纬纱用涤纶与苎麻混纺纱生产的色织布,为更好地保留苎麻织物的外观特性,同时又能改善织物的一些性能,本文就涤麻织物的上浆及后整理工艺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苎麻含量织物的免烫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苎麻含量织物的免烫整理工艺,认为织物的组织结构、免烫整理剂的选择、织物前处理及整理工艺条件等对免烫整理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苎麻织物抗皱整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兰 《染整技术》2007,29(9):26-28,43
水性聚氨酯树脂用于苎麻织物免烫整理,并分析PU的用量、催化剂用量、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织物免烫整理效果的影响,探索出一套无甲醛免烫整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改善苎麻织物免烫整理效果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颖  沈勇 《印染》2001,27(3):12-15
采用烧碱对苎麻织物进行预处理,以改善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在免烫整理液中加入免烫整理添加剂,以改善苎麻织物的免烫整理效果,本文讨论了碱预处理和反应性聚硅氧烷及氨基有机硅对苎麻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通过高收缩涤、Lyocell纤维、绢丝、苎麻混纺纱线的合理组合,探索最优的配棉工艺,纺制出了高收缩涤、Lyocell纤维、绢丝和苎麻混纺纱。经过对混纺织物酶处理及免烫整理,生产出绿色环保高档面料。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CA酶减量处理在苎麻织物后整理上的应用。文章指出:CA酶能改善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但要合理选择酶用量及酶处理时间工艺,防止织物强力过份损失。  相似文献   

15.
涤麻棉织物拒水,拒油,拒污整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纺织品拒水拒油拒污原理和苎麻及涤麻棉织物的表面性能进行分析,选用含氟有机整理剂对苎麻及其混纺织物进行“三拒”整理,对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及时间,催化剂的加入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苎麻织物酶洗及工艺条件作了介绍,对在染整加工中设置酶洗工序和对该工序位置的安排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苎麻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分析了阻燃工艺的影响因素和阻燃整理对苎麻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阻燃剂用量140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4min的阻燃工艺,苎麻织物的阻燃效果最好,且耐洗性良好,织物强力的损伤较小。经阻燃整理后织物的透湿性略有下降,但抗皱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混合多羧酸/混合催化剂对苎麻织物的防皱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明  谢治明 《丝绸》2005,(5):26-28
以柠檬酸与酒石酸摩尔比为1:1混合多羧酸作整理剂,柠檬酸钠、草酸钠和乙酸钠混合作催化剂对苎麻织物进行防皱免烫整理,选用正交实验法对整理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为:柠檬酸50g/L,酒石酸40g/L,柠檬酸钠12g/L,焙烘温度170℃,时间90s,柠檬酸钠、草酸钠、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1:2,苎麻织物缓弹回复角及应用性能较好。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试防皱整理前后苎麻织物红外光谱,表明整理剂和苎麻织物形成共价交联。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高苎麻含量织物的免烫整理工艺 ,认为织物的组织结构、免烫整理剂的选择、织物前处理及整理工艺条件等对免烫整理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稀土在苎麻及其混纺织物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加工中的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稀土染整工艺.对稀土在染整加工中的作用也进行了粗浅的讨论.经生产应用表明:稀土对苎麻织物的染整加工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