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谷莹  李强  陈龙 《冶金与材料》2021,41(1):134-136
文章阐述了在转炉出钢中后期,出钢口附近漩涡产生的机理以及对转炉炼钢工艺的影响.通过物理模拟的方法研究某钢厂出钢中后期出现漩涡的现象,通过研究不同出钢口直径、形状、添加阻漩装置从而抑制漩涡的形成,减少下渣量,为今后探究新型挡渣工艺提供了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2.
马娥  ;张春杰 《宽厚板》2014,(2):27-30
通过对转炉出钢过程中前期渣、中期渣和后期渣的分析,系统对比了挡渣球、挡渣塞、气动挡渣和滑板挡渣等挡渣方式的挡渣效果。滑板挡渣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采集转炉倾动角度,同时利用红外下渣检测判断下渣量。根据挡渣工艺要求,滑动水口的全开或全闭可在0.5 s内自动完成,实现出钢过程中前期渣、中期渣和后期渣的最有效阻挡。与其他挡渣方法相比,滑板的挡渣成功率达到100%,转炉出钢下渣量控制在50 mm,回磷稳定控制在0.002%以下,降低了钢水氧化性,减少了合金消耗,提高了转炉成分命中率。  相似文献   

3.
一、序言纯氧顶吹转炉在出钢过程中高碱度、高氧化性的炉渣流入钢包,会导致成品钢液在钢包中和炉渣发生“二次氧化”,造成钢液污染,降低合金元素的收得率,浸蚀钢包内衬和钢液回磷,而对需要进行钢包处理的钢液危害性更大。挡渣出钢就是为了防止或减少出钢过程转炉渣流入钢包,从而减轻或者防止上述危害和提高钢包处理效果。转炉挡渣出钢的方法很多,采用挡渣球是挡渣出钢的  相似文献   

4.
宝钢炼钢厂转炉挡渣工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转炉出钢挡渣工艺技术控制转炉出钢下渣量,必须关注和解决转炉出钢全过程的下渣控制。评价转炉出钢挡渣效果的关键指标是挡渣成功率和钢包中的渣厚。宝钢炼钢厂转炉出钢挡渣工艺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实现转炉出钢全过程的自动判渣和挡渣,提高挡渣成功率,减少出钢下渣量。  相似文献   

5.
转炉挡渣出钢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多种挡渣出钢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对转炉挡渣的可行性、挡渣效果及挡渣装置成本进行了技术探讨。认为转炉采用挡渣塞挡渣出钢,与移动钢包车将出钢结束时流淌的炉渣浇到钢包外侧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转炉挡渣出钢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魏宝森 《四川冶金》2012,34(4):38-41
简述了转炉出钢下渣的危害,介绍了三种不同的下渣形式。结合本钢炼钢厂生产实践,根据不同的下渣形式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着重介绍了用挡渣帽挡出钢前期下渣,挡渣镖挡出钢后期下渣的双挡渣方法。详述了这两种挡渣方法的具体原理以及设备特点,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成功实现了出钢全过程的下渣控制。  相似文献   

7.
蔡飞 《河北冶金》2012,(10):43-44
介绍了宣钢150 t转炉悬挂式挡渣装置的性能、主要参数、工作方式、事故处理,对比了挡渣球出钢挡渣和挡渣塞出钢挡渣的使用效果,最终确定了挡渣塞出钢挡渣工艺。生产实践表明,150 t转炉采用挡渣塞挡渣出钢,可有效控制出钢下渣量,减少钢水回磷,提高了钢水质量和合金收得率,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控制出钢下渣量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转炉出钢过程中挡渣不好,致使钢包内渣层较厚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减少了出钢过程的下渣量,提高了合金吸收率。  相似文献   

9.
袁晓峰  王斌 《河北冶金》2023,(12):28-32+39
控制转炉出钢过程中的下渣量一直是冶金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转炉出钢挡渣技术的发展,并重点分析了三种典型的挡渣技术,即滑板挡渣法、气动挡渣法以及挡渣棒挡渣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效果。滑板挡渣技术利用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的流钢孔错位,从而达到控渣出钢的目的,具有滑板开闭迅速、不受出钢口寿命和炉渣粘度的影响、与下渣检测技术配合可以实现转炉一键式自动出钢的特点,该技术挡渣成功率可以达到99%以上,炉下钢包渣厚可以稳定控制在50 mm以下,效果最佳;气动挡渣技术可以通过插入出钢口的喷嘴喷出高压氮气射流,从而将炉渣挡回转炉内,该技术是无形挡渣技术的一种,具有运行成本低、效果佳的优点,但是其设备故障率偏高,同时会降低出钢口的使用寿命,故在国内未得到普及推广;挡渣棒挡渣主要采用导向杆导入出钢口方式,确保挡渣塞能够准确到达出钢口位置,从而达到挡渣的目的,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设备投资低、效果较好等优点,在国内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提钒转炉出钢前期以及后期的挡渣技术工艺进行尝试,并且对挡渣成功率、下渣量、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了挡渣球挡渣法。最后通过优化挡渣球结构和加入挡渣球的方式,降低了出钢过程中的钒渣流失率、提高了钒渣产量和钒回收率,使挡渣成功率提高到约90.32%,出钢平均下渣量减少到42 mm,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孙亮  赵艳宇  贾毅  付亮 《中国冶金》2018,28(9):54-57
介绍了双滑板挡渣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控制过程以及双滑板挡渣出钢技术在迁钢210 t顶底复吹转炉上的应用情况,并以X65钢种为例,与原挡渣锥挡渣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转炉出钢时间延长69 s,挡渣成功率达99.9%,下渣检测指数降低323,钢包渣厚平均降低约18 mm,钢水在LF炉精炼回磷量降低0.001 4%,硅、锰等合金收得率分别提高1.69%、1.25%;减少了出钢结束时钢渣散落烧坏电缆的发生次数,每座转炉由2次/月减少到1次/季;实现了提高钢水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钢水质量,减少出钢过程下渣量、提高合金元素收得率,唐钢公司第二钢轧厂对转炉挡渣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了挡渣球结构、出钢口形状、挡渣球的加入方式。优化后,挡渣成功率提高约10%;出钢下渣量减少了30%以上;平均回磷量可控制在0.008%以内;硅锰合金吸收率提高了约7%,碳化硅收得率提高约15%,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且有利于提高精炼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希山  李浩  张培帅 《山东冶金》2010,32(5):23-24,29
张钢120t转炉由于前期操作水平低、采用汽车运输铁水、生产组织困难等,溅渣护炉效果差。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杜绝钢水过氧化、降低出钢温度、优化氮气压力及流量、调整溅渣枪位、留渣操作等,优化生产及溅渣工艺参数,适时调整供氧制度及其他工艺制度,并结合喷补等方式,使护炉获得很好效果,炉龄达到7132次且仍在使用中。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目前转炉出钢前期挡渣采用的方法,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转炉前期挡渣存在的问题,对挡渣时机及挡渣塞材质进行了优化,转炉前期挡渣成功率达到96%以上,脱氧合金成本和成分合金成本共降低29.4万元/月,避免因磷高产生废品引起的损失7.8万元/月。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低硅铝钢浇次首罐浸入水口出现絮流现象的原因,提出了钢水冶炼和浇注期间的预防措施,包括降低转炉终点氧含量,优化出钢过程钢水的脱氧方式;提高LF炉处理期间顶渣的还原性;合理控制钢水中的Ca含量等。采取上述措施之后,低硅铝钢浇次首罐浸入水口的絮流现象减少近50%。  相似文献   

16.
转炉出钢口长寿化与挡渣出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  甘国建  刘新  熊开伟 《钢铁钒钛》2001,22(3):64-67,72
在攀钢120t转炉应用整体出钢口及挡渣出钢技术,达到了提高出钢口使用次数,稳定出钢时间和出钢温降,减少下渣量和提高合金收得率的效果,为减轻劳动强度、稳定工艺操作、改善钢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保明  王贵平 《山西冶金》2012,35(5):13-14,48
利用示踪试验,研究了在304不锈钢生产过程中,钢水接触的各种冶金熔渣对连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研究发现,AOD钢渣混出时进入钢水中的小渣滴是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大包顶渣、中间包覆盖剂和结晶器保护渣不会对钢液造成明显污染。  相似文献   

18.
郭猛  王晓峰  张越  赵志刚 《鞍钢技术》2014,(1):50-52,62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LF工序造渣速度较慢的问题,探讨了LF炉提前造渣技术,即把LF所需渣料大部分前移到转炉出钢工序进行,利用出钢过程的钢水流冲击、底吹氩气搅拌等良好的动力学条件,在钢水罐内提前造高碱度、具备一定脱硫能力的顶渣。采用该技术后,LF处理时间缩短了2-3min,LF升温效率提高了2.1℃/min,连铸坯洁净度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