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相机阵列获取元素图像的集成成像抗串扰参数设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得到理想的抗串扰三维图像,研究了用相机阵列记录三维场景时,如何排列所获取的元素图像并使其与重构的微透镜阵列匹配的问题.通过分析集成成像原理,讨论了元素图像间距、微透镜阵列间距、焦距等几个重要参数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对于固定的微透镜阵列,元素图像间距是场景重构时的重要因素,并结合分析给出了最佳设计参数.系统分析了元素图...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维集成成像理论以及相机阵列和显示透镜阵列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几何成像理论和光线追踪方法对不匹配全光学集成成像记录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主要记录参数(记录距离和相机间隔)和集成成像显示特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非匹配系统中相机阵列记录系统参数的设计方法,并设计了相机阵列记录系统.计算得到了系统的关键参数为记录距离49.6 cm,相机间隔25 mm.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相机阵列光学记录系统能够完整记录场景的三维信息,三维显示特性基本达到了设计指标,相机阵列的主要记录参数与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特性的关系符合理论分析,验证了提出方法及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提出的系统可为不匹配全光学集成成像系统显示提供大场景、高分辨率微图像阵列.  相似文献   

3.
基于相机阵列的三维集成成像记录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三维集成成像理论以及相机阵列和显示透镜阵列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几何成像理论和光线追踪方法对不匹配全光学集成成像记录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主要记录参数(记录距离和相机间隔)和集成成像显示特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非匹配系统中相机阵列记录系统参数的设计方法,并设计了相机阵列记录系统。计算得到了系统的关键参数为记录距离49.6cm,相机间隔25mm。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相机阵列光学记录系统能够完整记录场景的三维信息,三维显示特性基本达到了设计指标,相机阵列的主要记录参数与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特性的关系符合理论分析,验证了提出方法及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提出的系统可为不匹配全光学集成成像系统显示提供大场景、高分辨率微图像阵列。  相似文献   

4.
基于微透镜阵列多视角成像特点, 利用几何光学原理,提出一种对物体进行三维数字成像的重构算法.利用这种算法,对CCD相机捕获到的基元图像阵列进行重构.与传统的利用光学系统对物体进行重构的方法相比,该算法不再受到重构过程中遇到的杂光以及衍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实时性好、清晰度高的优点.搭建了基于微透镜阵列的三维数字成像系统实验平台,利用此算法对实验中获得的骰子基元图像阵列进行重构,成功地重构出原始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在理论上和实验上证明了这种重构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对实验中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光场相机与传统相机不同,通过在主镜组和传感器间特定位置设置微透镜阵列,实现在采集物方光强的同时记录光线方向。为了重构物方光场,研究了基于光场相机的深度面计算重构算法,对该算法所采用的焦点堆栈、投影切片定理进行研究。首先,对四维光场定义及光场相机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建立了相机内部深度面重构模型,分析了投影切片定理在深度面获取的应用,并推导出不同深度面图像表达式;根据得到不同深度位置图像,研究了计算重构算法,搭建了含有微透镜阵列的微型单相机光场采集系统,采集原始光场,利用本文方法实现了物方光场的逆向重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重构算法,光场相机采集的物方光场可通过滤波计算方法逆向重构,通过重构光场数据可获得物方场景深度信息。本文深度面获取算法较其他算法节省30%以上的时间,各深度面图像峰值信噪比在25~30dB之间,实现了高精度、稳定可靠的计算光场重构。  相似文献   

6.
针对利用霍夫圆检测方法很难定位大尺寸零件上所有孔径位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集成成像技术与霍夫圆检测算法相结合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首先,根据经典成像理论提出了一套集成成像信息获取算法.其次,利用二维平移台和CCD相机搭建了相机阵列实验装置.系统工作时,相机采集的元素图像阵列,可以通过霍夫圆检测和坐标获取算法来实现零件孔径位置的定位.基于上述理论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零件孔径位置的检测误差在0.3mm以内.该方法为集成成像技术应用于高精密位置检测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孟繁斐  步敬 《光学精密工程》2017,25(8):2130-2138
针对目前微透镜设计与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大尺寸、高填充率的微透镜阵列设计与加工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基于手机屏幕的三维集成成像显示系统。根据焦面模式下的集成成像原理,建立了透镜阵列参数与集成成像显示关键参数的关系,并设计了高填充率透镜阵列的孔径与焦距。采用超精密铣削方法加工出金属母板,通过纳米压印和图形转移复制的方法,在涂有UV固化胶的PET透明膜上得到了高填充率的微透镜阵列膜,并将其应用于基于手机显示屏的集成成像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在5.7英寸全高清手机屏幕上,直接覆盖孔径为0.526mm、焦距为2mm、填充率为100%的透镜阵列,可以实现立体图像出屏距离达4cm、视场角为12.5°的集成成像显示效果。系统的设计与透镜阵列的制作完全满足集成成像要求,裸眼观看立体图像清晰、逼真,系统集成度高,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相机自标定方法,用于可见光下大型自然景物的摄影测量和重建。首先,用测量相机拍摄景物的交会图像并通过SURF (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算法获取图像特征点;其次,使用五点法对各图像进行相对定位定向,并通过随机抽样一致获得最佳定向结果;再次,结合特征描述的相似性和极线约束匹配特征点;最后,使用自标定光束平差技术对相机的内方位参数、图像外方位参数和空间特征点坐标进行最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取得同实验室环境下非常接近的相机标定结果。本方法不需要布置人工标志点,利用场景的自然特征即可实现相机的高精度标定,同时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场景重建结果,适用于大尺寸自然景物的三维高精度重建。  相似文献   

9.
赵岩  李丽  王世刚 《光学精密工程》2018,26(12):3060-3066
为了解决集成成像系统中立体元图像阵列存储和传输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成像几何特征的立体元图像阵列编解码算法。首先,根据立体元图像阵列采集过程中的相关物理参数确定不同立体元图像中同名像点的偏移量,对立体元图像阵列中每行相邻立体元图像进行分组并确定编码顺序。然后,确定待编码立体元图像的预测图并计算待编码立体元图像与其预测图的残差。最后,对残差进行HEVC编码。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HEVC帧内预测编码算法,以及与将立体元图像阵列中的所有立体元图像组成一个视频序列进行HEVC编码的算法相比,在相同比特率的情况下,本算法解码图像的质量提高了10~25dB,说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效的编码性能。  相似文献   

10.
符号M阵列结构光的解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尺寸M阵列编码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对捕获图像进行解码,进而实现了匹配和三维重构.选择容易识别和区分的矩形块、圆圈和圆盘作为M阵列符号生成投射模式,对捕获的M阵列编码图像进行解码研究.在充分考虑投射模式、符号特征、投射和捕获环境、符号畸变等因素的影响后,确定解码方案.在对捕获图像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符号特征识别来确定符号类别,计算确定矩形块方向,并以最邻近矩形块方向为基准,得到圆圈、圆盘方向,确定各个符号的下邻域和右邻域.遍历所有符号,获得解码后的M阵列,利用窗口的唯一性,确定各个窗口在投射模式中的位置,进而确定每个匹配点的位置,生成匹配点坐标矩阵.最后,利用三角测量法得到深度信息,实现了物体三维表面重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最佳记录距离的三维集成成像光学获取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三维集成成像与显示技术中光学阵列式物体三维信息获取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确定最佳记录距离的新方法来减少相邻成像单元间的干扰和三维再现过程中的串扰现象.通过分析大小不同的物体在不同记录距离处的物点成像率和像点利用率,确定了合理的记录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特定的集成成像系统,该新方法确定的最佳记录距离处的物点成像率和像点...  相似文献   

12.
The omnifocus video camera takes videos, in which objects at different distances are all in focus in a single video display. The omnifocus video camera consists of an array of color video cameras combined with a unique distance mapping camera called the Divcam. The color video cameras are all aimed at the same scene, but each is focused at a different distance. The Divcam provides real-time distance information for every pixel in the scene. A pixel selection utility uses the distance information to select individual pixels from the multiple video outputs focused at different distances, in order to generate the final single video display that is everywhere in focus. This paper presents principle of operation, design consideration, detailed construction, and over all performance of the omnifocus video camera. The major emphasis of the paper is the proof of concept, but the prototype has been developed enough to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is video camera over a conventional video camera. The resolution of the prototype is high, capturing even fine details such as fingerprints in the image. Just as the movie camera was a significant advance over the still camera, the omnifocus video camera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advance over all-focus cameras for still images.  相似文献   

13.
A new method of photoacoustic (PA) imaging based on an acoustic lens and the peak-hold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A fast PA imaging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an acoustic lens, a 64-element linear transducer array, and a peak detection-and-hold circuit, is developed to obtain the two dimensional (2D) PA images of the experimental samples. By utilizing an acoustic lens, the PA signals generated from the sample are directly imaged on the imaging plane and collected by the 64-element linear transducer array which changes the PA signals into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onic signals. Then the electronic signals are converted into a one dimensional image using the peak detection-and-hold circuit. After vertical scanning with a step motor on the imaging plane, the 2D PA image of the sample is achieved successfu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ages reconstructed in this experiment agree well with the original samples. Compared to other methods, this PA imaging system can acquire the PA images more rapidly without any complex algorithms, and it may provide a more convenient method for future in vivo noninvasive imaging of tissues and clinic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4.
从成像探测体制出发,对过采样扫描系统的光学系统、电子学系统等模块分别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对点目标和场景图像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对有限图像大量分割代替连续图像的建模思想和方法,在matlab环境中对源点目标图像和场景以及探测器扫描积分过程进行仿真,并对过采样图像进行图像融合。仿真结果给出了不同过采样倍数以及点目标位于不同相位时的信噪比变化和信噪比随积分时间增长的变化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过采样探测系统融合后的图像虽然能够增大点目标在图像上的尺寸,但融合后的图像会增大高频噪声,造成检测概率降低,虚警率增大。文章最后给出了利用小孔模拟点目标成像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说明时空过采样系统并不适合用于点目标检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变焦距航空摄像机斜视成像产生的几何变形,提出一种同时校正斜视梯形失真和变焦距镜头非线性畸变的自动校正方法。根据直线透视投影不变性原理,利用单参数除式模型通过变步长优化搜索方法得到不同焦距对应的镜头畸变系数和畸变中心坐标;研究了焦距变化对畸变的影响规律,校正了镜头畸变使其满足针孔成像模型;引入飞机位置、姿态和摄像机视轴指向方位等因素,将航空图像重投影到地图坐标系中,对坐标变换后的像素亮度值进行重采样得到校正斜视变形和镜头畸变后的正射投影图像。对不同焦距和位置姿态下拍摄的地面靶标畸变图像和实际航空变焦距斜视图像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地校正图像的几何变形,当飞行高度为2 500m时,在文中给定的位置姿态精度下的图像几何校正均方误差约为2m,较好地满足了后续图像拼接需求。该方法效率高,便于自动化实现,对提高图像拼接精度和实现目标精确定位与实时稳定跟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