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原油密度、黏度的地化热解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地化热解资料不同组分所影响因素不同,这些影响因素外在表现和机理不同,从影响机理入手,在对各组分进行样重、孔隙与体积校正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原油密度约束的轻、中及重质组分校正模型。对不同来源的地化热解资料进行校正后,在考虑残余烃含量的同时,提取与原油密度、黏度相关性较大的评价参数,建立原油密度、黏度相关性较大的评价参数,建立原油密度、黏度的多参数相关性定量化评价模型。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资料校正与原油密度、黏度评价方法,对不同储集层、层位、原油性质的37口井共48层的原油密度、黏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原油样品分析结果对比可知,其精度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渤海南堡35-2油田各区原油物性平面差异较大。S-1区为轻质油油藏,油质最轻;南区为重质稠油油藏,地层原油黏度和密度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断块区地层原油黏度和密度介于南区和S-1区之间,油质由南向北逐渐变重。为明确原油物性差异的地质成因,以油气成藏理论和原油稠化机制为分析手段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该油田各区原油物性差异并非是不同油源造成的,并且烃源岩有机成熟度高,原始油品好,形成轻质油藏概率大;而稠油油藏是后期改造作用形成的,同一油源运移距离越远,受到生物降解、水洗等稠化作用越严重,原油密度和黏度容易增大。微生物降解受地层温度、断层活动速率和油水层空间位置关系控制:地层内部温度异常高,不易发生生物降解,原油密度和黏度越小;断层活动速率越低,地层原油黏度和密度越小;油水过渡带范围越大,生物降解程度越大,原油黏度和密度越大。同时,预测斜坡区原油黏度与密度和断块区南部相似,为该区优质储量潜力区。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层原油黏度不同,把渤海油田水驱油藏划分为低黏油、中高黏油、普通稠油(Ⅰ-1级)、普通稠油(Ⅰ-2级)4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水驱油藏,选取典型开发单元,统计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实际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利用万吉业水驱曲线进行定量化拟合,建立不同类型水驱油藏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图版,反映不同类型水驱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的差异。该图版已成功应用于渤海油田近50个水驱油藏开发效果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准确,能真实反映实际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稠油成因与油源关系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分布的稠油资源是油气勘探的潜在领域。油藏流体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地区稠油形成主要与厌氧细菌的生物降解作用有关。稠油的高温气相色谱分析,可以把稠油划分为2种成因类型、5个亚类。生物降解成因类型包括严重降解稠油、中等降解稠油和轻度降解稠油3个亚类;混合成因类型包括降解原油与原油蒸馏轻烃混合形成的稠油和降解原油与未降解原油混合形成的稠油2个亚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揭示的油岩关系表明,稠油来自斜坡东部的齐家—古龙凹陷的成熟烃源岩和该地区的未熟—低熟烃源岩,优越的油源条件为该地区稠油勘探展示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青西油田稠油及沥青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酒泉盆地青西油田的原油主要是正常密度的原油,但部分探井揭示有稠油及沥青分布。探讨稠油与沥青的形成机制有助于解决本区长期争论的烃源岩成烃演化史、生烃期次等问题。根据对稠油与沥青的物性及地化参数分析结果,对比与母源性质、沉积环境、成熟度、微生物作用有关的17项指标,认为二者与正常原油同源,均处于成熟状态,稠油主要成因为油藏内部原油的混合作用以及储集层分异作用,沥青主要成因是油田伴生气的气体脱沥青作用。图1表3参9  相似文献   

6.
地化录井结合测井技术评价油气层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录井技术与测井技术在解释评价油气层方面各具优势,又各有其局限性,因此开展录、测井技术综合解释评价研究,对于提高解释符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吐哈盆地TYK地区稠油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实例和应用效果分析,探讨了利用地化录井结合测井技术解释评价油气水层的3种方法,分别为:①声波时差与热解烃总量解释评价法(AC-PR法);②孔隙度与热解烃总量图板法(Ф-Pg法);③视地层水电阻率与地化亮点值图板法(Rwa-M法)。实际应用表明效果较好,其解释符合率达到90%以上。此项课题研究成果对于不同地质特征、不同油质、不同油气藏类型的解释评价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稠油黏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辽河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大庆油田、渤海油田、中原油田、吐哈油田的25个不同黏度的稠油和油砂抽提物的黏度,并采用柱色谱法定量分析了它们的化学族组成,研究稠油黏度和其各化学组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稠油黏度指标(Iv)概念。结果表明,稠油的黏度随非烃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升高,即非烃组分对稠油黏度作正贡献,在相同含量下,贡献大小顺序依次是酸性非烃、沥青质、高极性非烃、中性非烃。稠油的黏度随饱和烃和芳烃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降低,即饱和烃和芳烃组分对黏度作负贡献。稠油的黏度是其各化学组分共同贡献并相互作用的结果, 黏度指标(Iv)与稠油黏度之间具有良好的数学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辽河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大庆油田、渤海油田、中原油田、吐哈油田的25个不同黏度的稠油和油砂抽提物的黏度,并采用柱色谱法定量分析了它们的化学族组成,研究稠油黏度和其各化学组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稠油黏度指标(Iv)概念。结果表明,稠油的黏度随非烃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升高,即非烃组分对稠油黏度作正贡献,在相同含量下,贡献大小顺序依次是酸性非烃、沥青质、高极性非烃、中性非烃。稠油的黏度随饱和烃和芳烃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降低,即饱和烃和芳烃组分对黏度作负贡献。稠油的黏度是其各化学组分共同贡献并相互作用的结果, 黏度指标(Iv)与稠油黏度之间具有良好的数学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具有油质多样、储层岩性变化大的特点,给储层油气显示层解释评价带来较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析岩石热解录井技术在本区的优势,介绍了运用岩石热解录井Tmax参数判断油源类型、TPI参数预测原油的密度和黏度、运用岩石热解(S0+S1)参数剖面及BP图版判断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于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渤海油田油藏类型丰富、原油性质多样,同一单井钻探中会钻遇不同油质的油藏,给原油性质的快速准确判别带来了难题。基于渤海油田大量的录井数据,在深入分析热解地化录井和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判别原油性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相关录井参数及其衍生参数建立判别图版来判别原油性质的新方法。应用效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录井图版法预判原油性质准确率高,可为进一步了解研究区油质分布规律及确定油田开发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白音查干凹陷生物降解稠油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音查平凹陷生物降解稠油物性及地化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凹陷稠油宏观上具有密度、粘度、凝固点高,饱和烃含量低,饱和烃与芳烃比值小的特征;微观上烷烃色谱及生物标志物表明稠油为两期混合油,成熟度属低-较成熟油的信息。通过同位素技术恢复了达6井稠油密度后,以生物标志物及物性特征将该凹陷稠油划分为三级降解油,为了解该区含油气远景和地质勘探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分析辽河滩海地区原油密度、粘度与深度的变化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原油物性在该地区变化的数据模型和完整变化的地质剖面。通过对总体井位和不同层位原油物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统计并绘制出图像,对比拟合曲线,得出结论:原油物性在剖面上随深度增加,密度和粘度均增大,不同层位的具体变化趋势有差异性;在平面上以生油源为中心,原油物性呈环凹分布,即自生油源向四周,原油粘度与密度呈环型有规律地减小,也符合平面上油气富集带围绕生烃洼陷呈环带状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大庆头台油田茂62-92 注水井不断流出的大量原油与生产井开采层位(扶余-杨大城子) 的原油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显着差异:(1) 原油密度及残碳量低;(2)含蜡量、饱和烃含量及芳烃含量高;(3) 全烃指标差异明显。但与邻区油田的葡萄花油层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由此说明茂62-92 注水井的原油比生产井油层层位浅,即此原油并非扶余-杨大城子油层,而是葡萄花油层。  相似文献   

14.
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油田原油的分类与生物降解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原油的物性、族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及生物降解特征,将达尔其油田原油分为5种类型。(1)第一类为稀油。原油粘度和密度低,族组成以饱和烃组分为主,非烃和沥青组分含量低,甾烷异构化指标高,未遭受生物降解,成熟度较高。(2)第二类为原生未熟特稠油。原油粘度特大,密度相对较高,族组成以非烃和沥青质组分为主,饱和烃含量低。甾烷异构化指标低,未遭受生物降解。(3)第三类为第一类与第二类原油的混合产物,且以第一类为主。(4)第四类属普通稠油,原油密度、粘度相对较高,为第一类原油生物降解而形成的。(5)第五类原油是第三类原油生物降解的产物,原油密度和粘度与第四类原油相近,但甾烷异构化指标相对较低。除了第二类原油(未熟特稠油)来源于浅部都红木组一段未熟烃源岩外,其他四类原油都来源于(或主要来源于)深部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二段成熟度较高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5.
大庆头台油田茂62-92 注水井不断流出的大量原油与生产井开采层位(扶余-杨大城子) 的原油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显着差异:(1) 原油密度及残碳量低;(2)含蜡量、饱和烃含量及芳烃含量高;(3) 全烃指标差异明显。但与邻区油田的葡萄花油层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由此说明茂62-92 注水井的原油比生产井油层层位浅,即此原油并非扶余-杨大城子油层,而是葡萄花油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不同油区原油进行组分组成分析,选取了11种具有代表性的烃组分,分别与CO2组成二元体系(共44个)进行恒质膨胀实验。所选取的原油烃组分包含碳原子数为6~16的直链烷烃、单环/双环环烷烃和单环/双环芳烃。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原油烃组分中溶解的CO2可使体系发生一定程度的体积膨胀,且其膨胀幅度受原油组分自身性质影响较大,进一步提出用烃组分摩尔密度概念加以表征,膨胀系数与对应条件下原油组分的摩尔密度为递增直线关系,并建立了基于烃组分摩尔密度的CO2-烃组分体系体积膨胀系数的预测方法。通过借鉴长庆油田D井和X井原油的加CO2膨胀实验数据,验证了预测方法同样适用于对原油-CO2体系膨胀的计算。结果表明,CO2对原油的膨胀作用主要源于原油中烃组分的贡献,而非烃组分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7.
The highly viscous crude oil from Shuguang No.1 zone of Liaohe oifield features high density,high viscosity and low wax content.It contains no gasoline fraction and its diesel oil fraction yiled is only 7.19%,which belongs to the low sulfur naphthenic stocks crude oil.Its heavy fraction is not suited for producing lubricating oil.Its heavy oil,whick contains more resins nd asphaltens and less wax,is not an ideal feedstock for catalytic cracking ,but is the ideal raw material for producing high-grade paving asphalt.Now this highy viscous crude oil is used as fuel oil after being emulsified in Liaohe oilfield,but its viscosity is so hight tha it cannot be atomized uniformly and burned completely,resuting not only in waste of oil resource but also in reduction of economical benefit.To make full use of this oil resource and alleviate the shortfall of high grade paving asphalt in China,various brands of asphal meeting Q/SHR003-1998 and ESSO specifications were developed by blending vaceuum residue of the said oil and a blending compo-net which are rich in aromatics and deficient in wax.The impct of blending component on proerties of blended ashalt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road perfomances of these blended asphalts were studied.The labroatory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blended asphalts have good road performance and antiaging property.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运移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运移关系的研究,认为:a)油气物理性质可以宏观地反映油气运移的方向;b)原油轻烃、生物标记物和含氮化合物可以较好地反映油气运移方向,饱和烃生物标记化合物反映了相对轻质原油的油气运移方向,含氮化合物则主要反映了相对早期原油的运移方向;c)塔河油区存在着早期由南向北、晚期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油气运移充注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宋芳屯油田的生产状况,从芳6区筛选到了3株以烃类为唯一碳源、兼性厌氧的驱油微生物菌种,并对其与原油的作用、代谢产物对原油物性的影响以及提高采收率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这3株菌均具有产表面活性剂、产酸、产气活性,最适生长温度相近;它们均可以烃类为碳源、在油层温度下正常繁殖、兼性厌氧生活。组成的复合菌对原油中饱和烃、非烃等基本上都有降解作用。岩心试验表明,复合菌能显著提高采收率,并能在多孔介质中改善原油物性,使原油黏度、油水界面张力、pH值及蜡含量明显降低。该菌种能明显改善原油物性,具有很强的驱油活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原油物性资料和相关地质背景,将辽河西部凹陷雷家-高升地区原油划分为超重油、重质油、中质油和轻质油四种类型,研究区主要生成低熟油,质重较稠,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原油物性有变好的趋势;平面上,相对密度由南向北具有由轻变重的趋势。复杂多变的原油性质受控因素复杂,内因主要为油源差异,包括母岩类型、烃源岩成熟度及其所形成的沉积环境等;外因主要是原油在油气聚集和后期保存过程中所受到的外部环境对它的次生改造,包括油气运移、断层的活动性、次生变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