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高含水后期剩糸油呈“总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准确地预测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相对富集的部位,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打各种类型高效调整井或进行其它练合调整措施,提高注水采收率。提出了不同砂体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对三角洲储层油田在高含水后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乾 《中国科技博览》2014,(45):355-355
平方王油田礁灰岩油藏经过多年开采,油水关系及剩余油分布复杂,通过开展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总结出控制平方王油田礁灰岩油藏剩余油分布因素,明确了剩余油相对富集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油田进入高含水中后期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艳 《中国科技博览》2013,(33):594-594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实施三次采油调整挖潜之后,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凹陷低孔低渗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三个层次的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现象,找出储层渗透率非均质与性剩余油分布状况问的关系,为该区日后指导生产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实施三次采油调整挖潜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特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东辛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其中:油区断块油藏综合含水已高达90%以上,目前井网条件下采收率31.8%,理论测算采收率48%,仍有很大的挖潜空间。本文依托典型高含水断块精细地质研究工作,应用数值模拟、密闭取心井总结、新井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等分析手段,初步总结出特高含水断块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陆上大部分油田开发主要采用注水开发方式,并且大多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目前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储量要在高含水期采出,高含水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分析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与规律,提出了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调整方法,对此类油田开发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理论测算采收率48%,仍有很大的挖潜空间。本文依托典型高含水断块精细地质研究工作,应用数值模拟、密闭取心井总结、新井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等分析手段,初步总结出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精细沉积相、精细构造等储层描述的基础上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单井分产分注、单砂体储量计算、单砂体采收率预测等方法,定量描述各单元的剩余可采储量,并总结剩余油分布类型,为油田开发潜力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单元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胜坨油田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其中油区断块油藏综合含水已高达93.2%,井网下采收率31.8%,理论测算采收48%,仍有很大的挖潜空间。本文依托典型高含水断块精细地质研究工作,应用数值模拟、密闭取心井总结、新井测井及生产资料分析等分析手段,初步总结出特高含水断块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田莉 《中国科技博览》2011,(35):187-188
稠油蒸汽吞吐开发后期,面临“三高、一低、一快”,即:高吞吐轮次、高采出程度、高含水、压力水平低、递减快,要保持区块产量规模。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是基础,是进攻性措施的物质储备。稠油蒸汽吞吐属降压开采,边部压力相对较高,措施效果明显,合理利用边部水体能量,均衡动用储量,仍使我们当前保持区块产量规模的重要举措。区块内部主体,实施提升压力水平,改善驱替效果的可行性实验,为二次开发提升油藏整体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储层内部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动静态测试资料,分析在堵井堵前及堵后井组油层动用状况、井组注采关系变化情况及目前井组剩余油分布状况,找出目前剩余油较富集的井、层,通过拔堵、调换堵层等方法对在堵井实施改造,达到增油降水的目的,对提高油层动用状况,减缓产量递减,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喇嘛甸油田北西二断北聚驱调整进行了加密后剩余油分布特征的研究。在该区块构造及储层沉积特征研究基础上,利用新钻井储层的水淹解释成果及动态生产资料综合研究了喇北西二断北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在平面上,北西二断北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河道砂边部、远离河道的薄层砂体部位及两种相带相交过渡部位;在垂向上,北西二断北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河道砂体的上部、单砂体内每个韵律段的上部。  相似文献   

19.
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大部分油井都实施了压裂投产,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然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人工裂缝闭合,加上前期注入水质不合格,地层堵塞伤害严重,注水井欠注,注水效率低,地层能量下降大,导致油井产量低,“注不进,采不出”的生产矛盾突出,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在深化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开发矛盾,开展工艺技术的研究和调整挖潜,实现低渗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0.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实施三次采油调整挖潜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特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