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过氧化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在氮气的保护下合成磁性氧化石墨烯(MGO)。考察了溶液pH、铀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铀吸附影响。用电镜扫描和XRD对MGO进行了形貌结构表征,确定了Fe_3O_4成功的负载在氧化石墨烯上。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热力学表明吸附为自发吸热过程。最大吸附为224.93 mg/g。  相似文献   

2.
采用氧化法在常温下合成聚苯胺/四氧化三铁/氧化石墨烯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并作为吸附剂吸附Cu2+离子。用XRD和FT-IR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吸附时间、p H和循环使用次数等对复合物吸附容量的影响,在25℃、溶液p H为4.8时最大吸附能力为43.2 mg/g。该复合材料对Cu2+离子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涉及吸附物与污染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11):2812-2815
采用一步共沉淀法,以FeCl_2·4H_2O、FeCl_3·6H_2O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备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的磁性复合材料(MGO),考察pH、时间和吸附温度等对MGO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MGO对Cu(2+)的影响。结果表明,MGO对Cu(2+)的最佳吸附条件:20 mL浓度为200 mg/L、pH=5.5的Cu(2+)的最佳吸附条件:20 mL浓度为200 mg/L、pH=5.5的Cu(2+)溶液,加入MGO 20 mg,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150min,最大吸附容量为61.4 mg/g,Cu(2+)溶液,加入MGO 20 mg,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150min,最大吸附容量为61.4 mg/g,Cu(2+)的去除率为98.1%。MGO吸附Cu(2+)的去除率为98.1%。MGO吸附Cu(2+)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5.
以二乙烯三胺(DETA)、氧化石墨烯(GO)及共沉淀法制备的四氧化三铁(Fe_3O_4)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得二乙烯三胺改性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DETA-mGO)。通过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DETA-mGO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吸附水中Cd(Ⅱ)离子的行为。结果表明:DETA-mGO的饱和磁化强度为28.5 emu/g;DETA改性大幅提高了DETA-mGO对Cd(Ⅱ)的吸附量,其吸附量高达114.5 mg/g。DETA-mGO吸附动力学基本符合准二阶模型,吸附速率主要由化学吸附阶段控制。其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更吻合,吸附过程主要是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6.
7.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前驱体,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磁性石墨烯泡沫(MGF)复合物(Fe3O4/GF)。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不同Cu~(2+)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下复合物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e_3O_4成功复合到了石墨烯上且为三维泡沫结构;复合物对Cu~(2+)吸附量可达49.20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磁性复合物可以借助外部磁场实现快速磁分离。  相似文献   

8.
9.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以海藻酸钠(SA)为载体,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海藻酸钠(GO/SA)凝胶球。以GO/SA凝胶球作为吸附材料,对含镍废水进行吸附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质量浓度为7%Ca Cl2为交联剂,m(GO)∶m(SA)为1∶9,Ni~(2+)质量浓度为80g/L,GO/SA凝胶球投加量为40g/L,吸附温度为30℃,Ni~(2+)吸附率为17.15%。含镍废水p H值大于6时,出现大量白色沉淀,pH值对含镍废水中Ni~(2+)吸附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氧化石墨烯(GO)的吸附能力和分离效果,采用恒温搅拌法和水热法制备磁性三乙烯四胺氧化石墨烯(M-T-GO)复合吸附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测试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对M-T-GO对Cu2+的pH、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T-GO对Cu2+的吸附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描述,吸附反应为自发吸热过程,饱和吸附量为245.09 mg·g-1,同时具有快速分离和易再生的优点。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推测M-T-GO对Cu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M-T-GO主要通过螯合作用和静电引力对Cu2+进行吸附。  相似文献   

11.
聚醚砜膜和氧化石墨烯都是良好的吸附材料,通过改性、接枝将二者组合,制备一种新型吸附材料聚醚砜膜接枝氧化石墨烯改性膜用于吸附Pb2+.通过IR对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膜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溶液pH、溶液浓度、氧化石墨烯含量和氨基化剂量对吸附量的影响,检验了膜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钙基膨润土为主要原料,采用钠化改性及水溶液聚合连续工艺合成了系列复合膨润土,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丙烯酰胺的溶出量和对Pb2+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在膨润土层间发生了插层聚合,复合膨润土为片层结构,稳定性较好. 复合膨润土对Pb2+的吸附量高于粉末膨润土和钙基复合膨润土,且吸附量随膨润土含量增加而增加,膨润土含量为90%的钠基复合膨润土对Pb2+的吸附量可达118.35 mg/g,吸附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凹凸棒石(AT)复合材料,探讨GO含量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当GO/AT的质量比为3/4时,复合材料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达到93.06%。进一步探讨了吸附时间、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和溶液pH条件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变化,分析了复合材料吸附盐酸四环素的过程;GO/AT复合材料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表观吸附活化能为37.19 kJ/mol,此吸附过程以静电吸附为主;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式,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吸附焓变(ΔHO)为7.77 kJ/mol,吸附自由能变(ΔGO)<0,吸附熵变(ΔSO)为57.62 J/(mol·K),表明该吸附是吸热、自发、熵增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氧化石墨烯(GO)和壳聚糖(CS)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气凝胶(GO/CS)。分别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原料比例对其吸附甲基橙(MO)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得的气凝胶为三维网状结构,且水热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气凝胶(GO/CS)较溶胶-凝胶法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当GO与CS的质量比为10:1时,复合气凝胶对甲基橙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CoFe2 O4@GO磁性复合材料,并对制备的CoFe2 O4@GO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以及热分析等表征,研究选择染料氨基黑10B为研究对象,对影响CoFe2O4@GO吸附氨基黑10B染料的参数,如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容量以及样品体积等进行研究,并对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磁性石墨烯泡沫 (MGF) 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 (TEM) 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FESEM) 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在不同的实验参数 (铜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下,研究了复合物对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e3O4成功复合到了石墨烯上且为三维泡沫结构;复合物对铜离子吸附量可达49.20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磁性复合物可以借助外部磁场实现快速磁分离。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利用乙二胺(EDA)作还原剂,制得三维网状结构石墨烯水凝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考察了其对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12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并且在吸附剂用量为18 m g、氯化铅溶液质量分数为80 m g/L时,吸附效果最好,并且其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  相似文献   

18.
以废弃蛋壳为原料水热法合成含硅碳羟基磷灰石(Si-CHAP)粉体,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分析,测定不同温度下Mn2+在Si-CHAP粉体上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曲线及热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可较好地描述Mn2+在Si-CHAP粉体上的吸附平衡,20, 30和40℃下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8.91, 41.49和43.10 mg/g;吸附动力学规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示,相关系数高达0.99以上;热力学参数表明此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9.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石墨烯的一种衍生物,拥有典型的准二维空间结构,氧化石墨烯由于含有羧基、羟基和羰基等亲水性官能团,使其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分散性,且其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对其进行修饰改性,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